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戏剧主题课程教学与区域活动教学均为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常用模式,且具有各自的优势及弊端,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幼儿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也便于教师对幼儿进行直观的观察及深入的了解,对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及优化改良均具有指导意义,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分别从两者概述入手,对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予以深入分析,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策略加以探究。
  关键词:儿童创意戏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我国坚持走“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之路,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幼儿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关学者在研究中表明,个体性格的塑造、思维的发展及人格的形成,从幼儿时期便开始迅速推进,在这一阶段其认知思维、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及道德品质素养逐渐成形。教育部多次联合其他部门,颁布有关幼儿园的教育指导及纲要等相关文件,希望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推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及素质培养工作的进度,从而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但幼儿年龄偏小、性格活泼好动且身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区域教学活动及儿童创意戏剧教学的有机结合,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的课程意识及教育理念,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幼儿而言则是打好知识水平基础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积极探究并践行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相关概念概述
  (一)儿童创意戏剧
  许卓娅教授曾经将儿童创意戏剧教育归结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通过戏剧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这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儿童创意戏剧强调的是幼儿能够积极性地进行自主表演,这意味着这种教学模式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为此也可以看作是幼儿对已有知识及经验进行的创造性表达。为此,相关学者将儿童创意戏剧定义为,在幼儿园课程中实施的幼儿主动参与的戏剧活动,且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同时还需要参与戏剧创作及角色扮演之中,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戏剧扮演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及冲突,进而实现以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为代表的能力素养的综合发展。儿童创意戏剧不仅是一种追求演出效果的“剧场戏剧”,更是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体征为“以幼儿的主观意愿及健康成长为中心”,在自然且开放的教室氛围之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肢体律动、即兴发挥等对话戏剧活动,进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以“假装”这一游戏本能为教学开展的基础,通过观察、体验、想象及反省,进而参与戏剧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之中。
  18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卢梭首次提出将戏剧作为教育手段,并在学校教育中展开推广,他提出了由“实做中学习”以及“由戏剧实做学习”两个概念,同时将针对成人与儿童的戏剧教学做出了明显的区分,儿童戏剧教学因此得以快速发展。美国于1930年将《创作性戏剧技巧》作为戏剧教学的材料,通过说故事、戏剧扮演及儿童剧场等教学方法,对幼儿开展戏剧教育,与此同时,英国也将这一教育方法纳入特别教学法案之中,再次诠释了如何运用艺术的方式开发少儿潜能这一重要研究课题。
  作为应用戏剧的一个重要分支,儿童戏剧教育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尚没有与小学校内教育体系进行良好的衔接,1995年李英宁老师才提出将教育戏剧引入中国,至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将戏剧教育列入艺术综合课程,目前戏剧教育在中小学中的推广应用比较顺利,大多结合实际情况并对比国外少儿艺术教育内容,进行本土化教学方案改革,尽可能满足具备不同艺术基础的、不同幼儿的不同艺术教育需求。随着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幼儿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此戏剧教育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二)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活动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及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及合理分配。另外也要采用集体、分组及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促使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探究、发现学习及生活化游戏活动。常见的互动区域一般可以根据内容分为益智、科学、美工、建构、图书语言及角色表演这几大类。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活动应当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活动即游戏化的小组教學活动,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所、活动材料及玩具教具,幼儿可以自由的选择活动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发现及讨论分析等过程,实现知识能力的发展。游戏虽为基本活动,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真正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活动,且随着近年来教育观念、性质及功能的不断变化,区域活动的内涵也不再固定于某个模式,反而与主题背景相融合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蒙台梭利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区域活动教学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之中,同时亲自设计并规划了幼儿园教室中各个区域活动及教具使用情况。最早的蒙台梭利区域活动主要分为日常生活练习区、感官教育区、数学教育区、语言教育区、科学教育区以及文化教育区。他在不同的区域内投放不同层次及不同内容,且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活动材料,从而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虽以个别教育方式为主,但教师并不直接干预幼儿的活动,只在幼儿急需帮助时,给予相应的引导。这一教育方法在我国的引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无论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还是小学教育活动中都得到了有效推进。众多学者纷纷投入区域活动的研究中,并从材料选择与投放及行为指导等方面加以深入研究。国家出台的幼儿园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纲要及指南也对区域活动重要性予以高度肯定,鼓励众多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区域活动,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 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
  儿童戏剧主题教学及区域活动教学原本属于两个独立的教育教学模式,均对幼儿教育起到促进作用,而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选定戏剧主题,明确儿童戏剧的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从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相应的活动区域,各个区域之间有机结合、环环相扣,且均是围绕儿童戏剧这一主题而创设。教师可能需要通过引导幼儿制作戏剧道具、尝试绘画戏剧妆容以及角色选择扮演等活动,来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从而使教育教学更加的多样化与立体化,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结合幼儿现有知识水平及能力发展情况,充分挖掘幼儿的潜力。如此,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及趣味性,在吸引幼儿的同时确保幼儿的参与度,以此作为提高整体教育效果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二者的融合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不仅使幼儿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可以促使幼儿以观察、想象、分析及创造能力为代表的综合能力快速发展,还可以实现幼儿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及创新创造等基本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 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動的有机结合策略
  (一)区域活动教学应当成为儿童戏剧的基础
  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只是扮演组织者、引导者以及陪伴者的角色。对于儿童戏剧教学而言,教师应当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幼儿的阶段性发展规律,明确其个性发展差异、兴趣爱好及实际需求,以此为出发点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更有意义。为此,教师在融合区域活动与儿童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先选定戏剧主题,依据戏剧主体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对区域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学主题材料进行替换,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添加新的教学材料及教学素材等方式,提高幼儿教学的有效性,致力于培养幼儿对儿童戏剧的学习兴趣,以特色区域活动为重要手段。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依据自己的基础水平及知识经验进行思考,最终通过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帮助幼儿在提高知识技能的前提下更加顺利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幼儿的兴趣所在,从而确定更加合适的教学主题,同时关注幼儿的发展层次,以更好地帮幼儿累积经验获取知识,进而通过活动来获得初步的感悟。以“雷诺的大痒痒”为例,教师可以将其与绘画活动区域相联系,即通过画面展现人物的不同动态,幼儿除了会使用“甩头”“打滚”及“转圈”等词汇进行语言表达之外,还应学会用肢体动作及面目表情来变现出“痒”的感受。这种演绎不仅是对区域活动的深入挖掘,同时也是儿童创意戏剧的一个表演片段,而这些小片段串联起来就是一出完整的创意戏剧。区域活动给创意戏剧带来了丰富且可自由表现的资源,有助于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并进行多元化的表达。
  (二)区域活动应当成为儿童戏剧的有效延伸
  许多教师在进行儿童戏剧教学时,更加注重表演结果,但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儿童能力的发展情况。剧本的选择范围也相对狭窄,教师通常会以经典童话故事为脚本,但实际上内容过于陈旧,幼儿可能早已厌倦,表演活动也仅限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儿童,使得儿童戏剧教学缺乏普适性,大多数幼儿并没有机会参与,剧本的选择编排及舞美设计基本上由教师一手包办,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而幼儿的参与过于被动,只是听从教师指令并没有实现主观能动、创造性以及想象力的发挥,为此儿童戏剧教学效果仍有待提升。
  区域活动与儿童戏剧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得戏剧教学得到了有效延伸,融合教学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儿童戏剧教学的目标与主题,即将儿童戏剧主题教学目标及区域活动的目标进行结合,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对戏剧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完善其知识体系,对于戏剧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其在区域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同伴合作来解决。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特定教学目标,设定特定的区域活动,从而实现戏剧教学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延伸。以“童话冒险”创意戏剧活动为例,教师需要事先设定活动策略及方案,还要管理现场布置及服装造型并进行NPC定位,详细讲解游戏流程及规则,发放人物卡,以确定幼儿所要扮演的角色,同时还可与舞蹈活动相结合,加强幼儿对角色的理解,且情节的安排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安全性,以此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及思维创造能力。
  (三)灵活运用区域活动材料,创设戏剧主题环境
  幼儿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及系统教学,但又并不适用于权威教学,为此合适的教学方式主要为游戏活动。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幼儿获取知识、实现技能与经验增长及能力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尽可能给幼儿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及游戏体验,教师应当尽可能丰富区域活动的材料,从而让幼儿亲身感知不一样的教学环境及氛围,尤其是在设置区域活动时,教师更应当在各个区域投放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进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引导幼儿更快地进入学习氛围及环境之中。
  就儿童戏剧主题教学而言,教师可以专门设置观影活动区域,通过直接展示画面的方式给予幼儿视听刺激,从而帮助幼儿借助具体形象来了解戏剧原本的模样,教师还可以针对戏剧人物,创设卡通模型制作区域及绘画活动区域,从而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了解,而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再一次强化了教学区域环境的和谐气氛,使得儿童戏剧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将成果介绍给同伴或由同伴合作完成互相评价的方式,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小丑猜猜看”活动中,教师可以事先将自己打扮成小丑的样子,并穿上与之相匹配的服饰,如,具有代表性的小丑高帽,在表演时需要做出小丑的经典动作,这种生动形象的示范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小丑形象的了解。这是一种沉浸式戏剧的表现,为幼儿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即只为表演而存在的场景,鼓励幼儿相信自己本身就是戏剧的一部分,从而给幼儿带来独特的个人体验。
  (四)区域活动应当成为儿童戏剧教学的助推器
  区域活动大多由教师事先预设并有序开展,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开展头脑风暴时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为此区域活动不断增加,且教师为了凸显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会不断鼓励幼儿自主提出不同的区域活动,并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题的选择、规则的制定、材料的选取以及具体实施过程。这些创新创造的区域活动是儿童戏剧主题教学活动深入开展的推动力,可以满足幼儿当前阶段身心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每次教学活动之后,教师都应当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这是因为缺乏反思的知识经验其本身就是狭窄的,缺乏生命力。为此,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将自我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有效提高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幼儿着眼于自己创设的区域活动,并分析具体学习行为决策以及产生的相应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依据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反馈信息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在区域活动设计环节予以调整,通过观察记录来实现反思优化。教师需要对每个主题的区域活动都进行反思,不仅包括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包括材料的投放与使用,对区域统计记录及观察表进行相应的回顾分析,从而准确的总结当前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针对性调整措施并予以执行,进而为下一个主题区域活动的目标设定等环节提供依据。以“熊和石头人”这个微剧为例,教师可以将其置于音乐活区域中,故事中的小猴子翻山越岭到湖边玩耍,必然需要突破不同的关卡,教师可以为其选择轻松活泼的音乐,如此幼儿便可以随故事情节发展及音乐来展现不同的行为,而教师需要根据音乐的引导和剧情的角色来启发幼儿,同时关注戏剧的难度,既要使幼儿有成就感,又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四、 结语
  学前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而儿童戏剧主题教育活动及区域活动教学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及促进幼儿综合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应当以分析幼儿发展特点为前提,关注教育教学目标设计、材料选择、行为指导及反馈评价等环节,从而尽可能创设良好活动环境,尽可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潜移默化地对幼儿展开情感教育,进而实现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青.主题背景下儿童戏剧区域活动开展的园际教研[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3):28-29.
  [2]顾丽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
  [3]尤静.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7):92.
  [4]王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45):232-233.
  [5]冷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好家长,2019(14).
  [6]徐英.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3).
  [7]王亚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好家长,2019(55).
  [8]徐晓红.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学苑教育,2019(2):76.
  作者简介:
  姚志霞,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初中历史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历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探索并形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三四二”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核心素养是独立个体必须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观带给各学科教学巨大的、严峻的考验。历史是一门人文性、故事性较强的学科,依据其学科优势引入历史故事开展教学活动能达到理想效果。历史故事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受纳程度完全契合,这给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极佳的途径。文章从历史核心素养内容与历史故事应用于历史课堂中的价值出发,针对现行教
摘 要:在全新的教学时代下,分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已经运用到了高中的课堂教学当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并进行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当中,有效地运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运动、生命健康,这也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浪潮,因此广大教育者既需要关注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要关注体育教育,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可以强身健体。对于高中生来说,因为特殊的学习阶段,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不高,对体育运动不够重视,学校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几乎没有,因此高中学校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要注重将体育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训练,并采
摘 要:在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下,学生要能够去认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内涵,从而对音乐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由此进一步丰富内心情感。并且,一些音乐中包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学生欣赏这一部分音乐,往往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提升。此外,还能促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思考,在学生进行音乐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认知,进一步地创新和发挥。基于此,文章将对《音乐鉴赏》与《歌唱》模块的教学整合进行积极探索
“3~6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该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针对这个问题,我园区进行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初探.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和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不仅仅要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精神,更要在园本课程的规划中先进行劳动教育课程的渗透,实现劳动教育目标.联合五大领域,在各领域之间渗透劳动教育,促进幼儿多方发展.最后共同构建园内外“四途径”,
摘 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规划好自己的生涯就显得愈发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主动探索高中生涯规划与政治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将生涯规划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中,助力学生今后的人生。  关键词:高中生涯规划;政治学科;教学;途径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涯规划显得愈发重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科学教学生活化目的在于将科学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前备学、课堂展学到课后续学,层层渗透,环环相扣,将实验素材生活化、实践操作生活化、课外作业生活化落到实处.教学生活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要求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的生长点,选取“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思维提供感官刺激,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探寻改善初中科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摘 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农民工进入城市,这种情况使得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因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会等,让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产生的问题凸显出来。文章通过对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问题实际的表现进行描述,分析造成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定义  我们所理解的农村留
摘 要:人们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学前教育逐步融入基础教育,在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下,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成为幼儿教师培养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学前教育实践的分析,探讨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策略,以更好地满足现阶段学前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策略  一、 引言  社会改革和社会力量向国家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