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观的当下启示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老子认为,德由道生,道是核心,德是道的表现和运用。道为体,德为用。由道而德,面对自然讲求物我平等,道法自然,不妄求无度、不肆意毁坏,而与自然相融共生;面对他人讲求和光同尘,随缘任运,不唯我独尊、不飞扬跋扈,而与他人和睦共处;面对自己讲求反参内省,自我建设,不骄奢淫逸、不庸庸碌碌,而与自己自悟自醒。
  【关键词】 道德;自然;他人;自己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53-03
  老子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研究老子思想,是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老子认为:道是规律、是真理以及人类对其的认知和把握方式。道,不仅是客观世界的尺度,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源泉。与道相应,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生命境界。道体现为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和对人生价值的自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1]道是核心,德是道的表现和运用,遵道而行谓之德。道为体,德为用,有道有德,无道失德。德的衰微,根源于道的缺失。无道支撑的德,难于融入人的生命中去。没有对生命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不易从内心中生起坚定的信念。德的宣化,就变成是任务强加,任你喊破了喉咙,人们依然故我,无动于衷。
  一、德由道生
  不同的人生,其实是不同生命理念、价值信仰的展现。看似乏味庸碌的日常生活,在不同生命图景里,会呈现出不同的意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对道的理解,反映了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和困惑,促使人去思考领悟宇宙天地人生之道,希望借由对道的思考而促成现实问题的解决。
  为什么要悟道?
  苦——心为物役。金钱、名利、地位只是人的外在的符号和标识,人生应该尽己所能正当合理的获取物质财富。但是,却不应该把获取物质财富当作人生的终极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倘若此,心为物役,不为物主,人生就变成为财利奔忙的机器,人自身就成了手段而非目的。
  盲——选择性困惑。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可人们选择的烦恼却越来越多了,选择性困惑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人对自身了解得不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正因为不了解自己,所以面对选择时往往跟风、从众、随大流。得到的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尚未得到,想要的东西总在变化,选择后发现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真实的需要。
  不觉——对生命存在的茫然。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问一个放羊的孩子,你放羊干嘛?孩子答:薅羊毛。记者问:薅羊毛干嘛?孩子答:卖。记者问:有钱干嘛?孩子答:娶媳妇。记者问:娶媳妇干嘛?孩子答:生小孩。记者问:生小孩干嘛?孩子答:放羊……其实,想一想,人生又何尝不是在这种思维模式里转圈呢。“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来的时候,没人和我们商量过,莫名其妙就来了。走的时候,无可奈何花落去,也由不得我们。每天究竟在忙些什么?工作和生活,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常态的生活总在延续。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忙得很充实,也可以说忙得很盲目。在生和死两个端点之间,人们往往缺乏透彻的思考,看不破,自然就放不下,于是爱恨情仇从中起、是非恩怨从中生。
  道是什么?
  是对此岸存在的彼岸向往。
  现实的世界,是充满缺陷和不足的存在,是需要艰辛经营和艰苦维护的存在,正因为有诸多痛苦,所以人内心中希望有另一种存在。在那里,不再有缺陷,不再有伤心和烦恼。这听上去像是遥不可及的神话,但却是人类内心真实的向往。
  是对无常世界的有常渴望。
  现实的世界,是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存在。有一夜暴富的,也有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有一朝成名的,也有一夜之间身败名裂的。香车宝马、豪宅万顷、锦衣玉食,都不具有永恒性。今日的一切并不代表明日的一切,现在拥有不代表今后拥有。现实总在变化,于是人内心中期待着去发现变化中的不变,无常背后的有常。
  是對有限存在的无限期盼。
  现实的世界,是短暂和有限的存在。对于美好的生活,人人都想把它变成永恒,希望生命中充满快乐,没有痛苦。对于人的生命,个个都想长命百岁,希望生命中只有健康,没有病苦。人是超越性的存在,正因为知道现实的短暂易逝,所以从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希望有限的人能得到无限的持存。
  是对人类存在的根本主题的回应。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像杯子和水的关系。不同朝代的更迭,不同时代的人群就像那杯子里面的水一样,不停地进,不停地出,始终在变化。但是,那储水之杯,不管水如何进出却保持相对不变。于是给我们的思考是:人类社会那变中的不变是什么?纵观历史,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人类有着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生与死、爱与恨、得与失、成与败、苦与乐、分与合、聚与散。人类永恒的主题,集中地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三对关系之中。不变主题的存在其实在昭示着人类究竟的思想事业,老子用其独特的感悟方式和圆融的运思智慧给予我们多重启发。
  二、面对自然
  当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雾霾、地震、洪水、酷热、台风、地陷……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沉痛反思之后,我们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我们对自然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驱使下,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过度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过度开矿,导致地质结构破坏。重工业、汽车尾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大自然以灾害的方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制度的完备,更需要我们重塑一种智慧清凉的生态宇宙观,以改变我们的想法、看法进而影响我们的做法。   学习——老子的思想中,常以自然为师,体现出向自然学习的心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道体无为,本来自然。二是指以自然为师,向大自然学习。如有道之人的德行,应该像水一样,即“上善若水”。(《 道德经·第八章》)处世之道,不应该时时处处逞强,而要“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领导者的德性,要能谦和善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当人类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未知时,师法自然,从天地万物的生灭荣枯中去揣摩、领悟背后的道理,从自然界中获得有益启示,知有识无,不失为一解决问题的思路。
  敬畏——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人是万物之主,大自然只是人的用具、工具,人贵而物贱,人可以根据一己之需,随意向大自然索取。老子的思想得到了庄子的继承和发展,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2]从天地宇宙万物看,人和自然,都是万千物种中的一员,其地位是平等的。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继续突出人贵物贱,无助于矛盾的缓和与解决。反而,应根据现实需要,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不是主仆关系、从属关系,而是物我一体、相融共生的关系。敬畏自然,并不是极端的自然保护主义,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开发,而是遵循天道人伦,不肆意毁坏,不妄求无度,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不杀鸡取卵。要本着使用、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长久、和谐、共赢的发展。
  三、面对他人
  现实的世界,从物理距离而言,发达的科技使天涯海角变成了近在咫尺。但从心理距离而言,人们的内心深处难免会有无形的阻隔和疑虑。与人相处,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更不能把人当作利益算计的工具。社会的进步需要良性的、适度的竞争,但不提倡你争我抢的、弱肉强食的恶性竞争。心存恶念,言语刻薄,举止粗暴,不是待人接物处世之法。
  能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形态各异,其对生命的理解、存在方式大不相同。然而,任何人不能凭一己之好恶,去批判或否定他人的生命存在。反而,应从大道出发,尊重一切生命的存在。森林里,既有参天古木,又有伏地小草,既有美艳花果,又有枯枝烂叶,如此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正因为生命是矛盾的存在和展现,遵道而行,要能容天地万物,人世一切。斤斤计较,没完没了,不仅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麻烦,更重要的是与道不符,故戒之。
  无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依道而行,要积极建立功业,但不要停留在这些表面的成绩上,更不要执着这些功业。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建有功业,但是居功自傲,时时不忘自己的业绩。有些人,无甚本事,但处处要与他人评高论底。但凡涉及利益问题,人心往往难于平静,都想着能多争取一些。其实,一切存在,只是道的外在展现,不能本末倒置,将这种表现当作至宝。真正有道之人,要恪守道体,将生命的主要精力放在对道的领悟和体验上,而不是放在去争去抢去夺上。“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有些时候,正因为你的不争,人们反而会牢牢记住你的成就。
  慈柔——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慈悯苍生,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人正心正念的基本要求。人身上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年老之后,牙齿会掉,但舌头不会。狂风暴雨,往往吹断了大树,但却吹不走低矮的小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从这里不难领悟出慈柔处世的重要性。人际关系,你说它复杂也可,简单也行,主要取决于你怎么想。不妨这样看,与人相处,无论什么样的关系,都是陪对方走一段路的人,彼此都是过客。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莫不如此,区别只在于做客时间的长短。既然这样,我们不如放下诸多的恩怨、计较、争斗、伤害,而学会用利人利己的、成全人的心态面对他人。刚的东西,容易折断,柔的东西反而更易持存。恶的心态,容易招感灾祸,慈悯反而更利于人与人的和睦相处。
  四、面对自己
  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但總感觉:没得到的更多,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严重缺失。贪求之心、虚荣之念、权色之欲经常困扰着人们,有些人的心态甚至扭曲变形。不少人乐于跑去荒山野岭、人迹罕至之处或是深山古刹寻找精神慰藉。不是得到的越多,人就越自在。怎样生活得踏实,既有物质基础又有精神追求,是大多数人内心的渴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引导人向外探索,更启迪人反躬自省,向内观照。面对诸多问题,首要改变的不是那外在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
  清虚——“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十二章》)红尘俗世,对应眼耳鼻舌身意,产生了诸多感官诱惑。身处其境,若不能看清欲望的本质,人必受其累。欲望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难于彻底满足。欲望就像地平线,总以为走到了那里,就到了天的尽头,可到了那里,又发现遥远的前方又有地平线。欲望就像口渴了,却选择喝海水,口越渴越喝,结果却越喝越渴。无数次,我们期许着,等有了多少钱,达成了什么目标,就心满意足了。但是,等到了那一天,我们又有了新的需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欲望是把双刃剑,没有欲望人类根本不会发展,然欲望太盛,人也必遭其苦。结合自身实际,不如把欲望放在一个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水与道,最为相似。故有道之人,亦像水一样,谦下、利他、不争。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诸缘聚合之下,取得些成就,就忘乎所以,感觉天上地下舍他其谁。有些人,贪着功业,目中无人。有些人,执着身份,痴把外在符号当作实在。而事实上,这一切只是条件聚合的产物,一旦变化,什么都会化为乌有。从更高的生命智慧来看,人立于天地之间,谦下,是最合理的人生态度。   空灵——日常庸碌的生活,会让人的灵性几近枯萎,所以要提醒自己保持并提升生命灵性。生活中的茶米油盐酱醋茶,并不影响我们放飞思想的翅膀。即使是穷途四壁,内心中亦可富可敌国、高举远慕。面对纷扰世事,要學会超脱处之。看淡得失,世事艰难,多少人将得到看作是成功,拼命想保住,惧怕失去。然有得必有失,执取其一,与道不符。看淡名利,世间多少蝇营狗苟、多少痛苦伤心和争夺名利有关。“名是焚身火,利是固身锁”,名利重要,但是看透后名利确实没有那么重要。人的生命图景要宽广,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东西很多,不能窄化了自己的生命。荣与辱,往往根据物质财富的多寡而论,而和一个人的本心本性无必然关系。成败只是一时的,一根棍子,是长还是短?把它和更短的棍子放在一起,它就是长的。把它和更长的棍子放在一起,它就是短的,这就是世间规则的相对性。成与败的区分,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价值。要做好生命中的加减法,求知,遵循增益法则;而求道,则要去其表象,究其根本。唯此,方显空灵。
  无为——无为有两层含义,一指大道无为,即道是规律、是真理、是本性,万物万象据此而出,依此而动。“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指的是要解其本性,与道相应。二指不妄为、不乱为、不狂为。鼓励人们以依循正道为前提,努力奋斗,成就经天纬地之业。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顾条件,设定遥不可及的目标,结果惨遭失败。有些人,为了标新立异,无中生有,结果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有些人,为了虚名浮利,不择手段,结果苦了别人也苦了自己。道体无为,事相需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方是老子道德观之要义。
  守一——人生在世,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求“一”的过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一是什么,一是道的代称,得一即为得道。守一,要求生命的存在与道相应。人要像水中的树叶,无论是风平浪静,抑或是狂风暴雨,都要能紧贴水面,与道相应又不执着这个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此种种皆为人生之常态,亦为悟道之因缘。守一,要求我们能从这些生命经历中悟出人生的智慧。不论面对什么,内心中都要了了分明,这些都是参悟生命的契机。心,重点要放在领悟事相背后的意义上,而不是被事相牵着转。悲时不悲,喜时不喜,任凭世事扰攘,内心终究清净,无住生心,生心无住。
  老子的道德观,让人领悟天地之道,促使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让人自我反省,促使人去平衡生命中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让人明了心性,促使人去顺道而为。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61.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20.
  作者简介:
  白云,中共普洱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 万比洛夫的道德心理剧中并不存在承载主流价值观的正面中心人物,其多中心主义、巧合性的情节和肖似性的结局将思考与判断的权利交还观众。剧本世界中塑造有多重道德类型的女性形象,她们随着戏剧情境的变化发展而在行动素六格中移动,揭示出了剧本的深层意识形态。本文从女性形象塑造为切入点,在戏剧符号学视域下,分析万比洛夫戏剧中伦理秩序建构的策略,以期从新的角度对“万比洛夫之谜”作出解读。  【关键词】 戏
期刊
【摘要】 贺瑞麟和刘古愚同为晚清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在理学的前进道路上,两人作为保守派和前进派,所主思想有明显差异。在晚清国势复杂、命运交接的情况下,贺瑞麟坚守程朱理学的道统,试图通过传统理学振兴关学,实现自己道德救世的主张;刘古愚则通过将传统理学和近代西学相结合的原则,向实学方面落脚,讲求经世致用以救国,两人不论在教学方法、教育主张以及最终学术成果方面均有不同。  【关键词】 晚清关学;理学正统;
期刊
【摘要】 科举制度进入近代社会,由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发生重大危机。从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批判科举制度败坏人心、学非所用,到康梁等维新派把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作为变法的中心内容之一。他们的思想都对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产生了重大意义。但其实在资产阶级思想家产生之前,一部分具有政治忧患意识和人才危机意识的传统士绅如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就已经开始倡导改革科举制。  【关
期刊
【摘要】 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庄子逍遥自在的境界和他看透生死的豁达,以及其达观的人生态度都影响着我们当代人的处世心态。《庄子》作为庄子的代表作,不但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还展现出他浪漫的文学意境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在庄子的文章中刻画了很多形体怪异甚至丑陋的残疾人,本文主要从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来展开,对《庄子·内篇》中的9位畸人形象进行了整理和概括,著重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调研湖南通道侗锦织造技艺传承实践基地,分析其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鼓励图案纹样进行著作权登记,强化衍生产品外观设计保护,加强侗锦地理标志保护。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侗锦织造技艺;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78-02  基金项目:2019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侗
期刊
【摘要】 根雕是我国一门传统的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人们就用根雕作为装饰品。我国的根雕水平非常高,江西开化也有中国根雕艺术之乡之称,其历史发展悠久。根雕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通过一些神奇的手法让看起来很普通的木头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根雕也是一种美学的体现,展现了一种天然的创造,根雕艺术发展到现在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本身的特点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  【关键词】 江西根雕;传
期刊
【摘要】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传统手工艺扮演重要角色,包含着古代民众的生活智慧和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分析黎族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困境,探讨通过传统手工艺与不同类别的设计进行融合的方法,实现黎族传统手工艺的再生。  【关键词】 黎族传统手工艺;设计再生;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76-02  基金项目:本
期刊
【摘要】 刘聪是最优秀的新生代作曲家之一。刘聪的作曲创作涉及了多个音乐领域,从声乐领域到器乐领域,刘聪都取得了很深的造诣。刘聪的音乐把传统艺术歌曲和现代艺术歌曲相结合,传递出了深深的美学意境。刘聪的音乐作品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断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文化基因,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风的创作风格。刘聪的作品一般将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相结合,蕴含文化意境美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本文从刘聪独唱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
期刊
【摘要】 金代乡村命名具有自然性、简洁性、历史性、文化性特征。从命名原则来看,以自然、人物命名是聚落组织出现就随之产生的。随着先民理论知识、生活经验不断增加,命名原则由简到繁,不断发展。以美好寓意进行的命名,则体现出基层民众纷繁复杂的思想世界。地方社会行政组织文本书写所体现的不同命名原则,一定程度反映金代基层的日常生活,对金代社会发展认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代;乡里村社;地名;命名原则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因票房与文化影响的双重成功逐渐受学术界重视,这个年轻片种,其类型变化、资金投入、视觉奇观、人文内涵引人称道。儒家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派别,大大地影响了我国家庭伦理片的创作。当年轻的电影遇到厚重的文化,两极碰撞,新主流电影应运而生,它是为了寻求一条平衡的途径,为了达到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传播而产生。本文针对新主流电影与儒家精神的内在联系,结合理论解释与作品实践,针对新主流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