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在这个过程中,国企改革经过了多个阶段,釆取了多种改革形式,并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在下一步的国有企业改革中,要釆取正确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并将国有企业改革推向新的成功。本文通过分析基于不同的产权思想而形成的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对于该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背景;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一、国有企业改革背景
国有企业改革从1978年到现在,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活力不足、吃大锅饭、政企不分等问题,并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总额达到16457. 57亿元。在世界500强的行列中,也能看见我国几家国有大型企业的身影,包括我们都耳闻能详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
30多年来改革的成果令人振奋与惊喜,但是在兴奋之余,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国有企业现存的弊病,并要慎重选择国有企业未来的改革道路和方向。如何解决国有企业的弊端成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分析
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产权主体的确认,而现有的所有制不改革,企业的产权主体会一直处于虚置的状态,改变这种状态的做法就是要确立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微观产权主体[1]。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不能神话私有产权的作用,要充分认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并按照这四个特征建设国有企业应该具有的现代企业法人的形象[2]。那么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1 内部管理阶层分配的不合理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内部管理人员的分配将决定国有企业是否健康发展。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企业管理层级复杂化,滥竽充数的企业人员比比皆是,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由于内部阶层的混乱,加大了内部管理压力,从而造成企业的发展能力降低甚至出现破产。
2.2 国有企业市场困境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除了国有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在以较低成本发展的同时,出现营业灵活性强、经营方式较为更加人性化,并能较快吸引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非国有经济发展中,以政策为依托,以适应市场为发展趋势,与国有企业进行竞争,实现管理、资源、技术的优化配置,对传统的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2.3 企业自主创新困境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经历几十年的国改路程,我们发现在改革中步伐缓慢、力度较弱成为当前重要问题。尤其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包括能力创新方面,包括经营管理、核心管理人员的培训、终端技术、以及缺乏强大的科研队伍。使得国有企业改革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方面非常落后,导致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滥竿充数似的病态发展模式。不利于企业发展。
三、国有企业改革对策建议
3.1 发挥中央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在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基础上,还要把中央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同现在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加强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监督,贯彻落实中央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各级领导的履行职权的监督,并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预防及惩处腐败的体制。
3.2对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一项改革国企现有问题的一项有效的措施,但是,在未来的分类改革实践中,要建立明确的划分机制,清晰的划分“公益型”和“竞争型”国企,尽量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空白地域。在“公益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要对其定价的公平和透明机制进行着重建设,对“公益型”国企内部加强监管,防止出现高管或员工腐败。从而更好地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3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国有企业应该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的同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按照“清理退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的”的要求下,积极的对国有资本的机构进行重整。同时简化管理层级和部门人员,打造高效的管理机构。加快“双创”平台的建设,强化自主创新,大力的培养核心技术人员,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转型升级。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国有企业增质提供坚强保障。
四、总结
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30多年的发展进程和现状来看,改革己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才是真正到了关键的时刻。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进一步深化改革才是最根本的出路。国有企业改革到底应该改什么,怎么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它既涉及到体制机制的宏观层面,也需要解决分配、效率等微观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作为一个不仅仅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实体,它在承担了大量的国家任务同时还承载了国民的期待。我们需要对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和改革,并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墩,促进民营资本健康有序发展,帮助国有企业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在不同的领域有进有退,同时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正确而规范地履行出资人代表的权利,逐步完成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进程。
参考文献:
[1]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 11:3-12.
[2]程恩富.国企改革不要神化”私有产权作用”[J].上海国资2004,12:58-59.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背景;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一、国有企业改革背景
国有企业改革从1978年到现在,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活力不足、吃大锅饭、政企不分等问题,并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总额达到16457. 57亿元。在世界500强的行列中,也能看见我国几家国有大型企业的身影,包括我们都耳闻能详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
30多年来改革的成果令人振奋与惊喜,但是在兴奋之余,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国有企业现存的弊病,并要慎重选择国有企业未来的改革道路和方向。如何解决国有企业的弊端成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分析
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产权主体的确认,而现有的所有制不改革,企业的产权主体会一直处于虚置的状态,改变这种状态的做法就是要确立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微观产权主体[1]。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不能神话私有产权的作用,要充分认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并按照这四个特征建设国有企业应该具有的现代企业法人的形象[2]。那么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1 内部管理阶层分配的不合理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内部管理人员的分配将决定国有企业是否健康发展。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企业管理层级复杂化,滥竽充数的企业人员比比皆是,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由于内部阶层的混乱,加大了内部管理压力,从而造成企业的发展能力降低甚至出现破产。
2.2 国有企业市场困境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除了国有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在以较低成本发展的同时,出现营业灵活性强、经营方式较为更加人性化,并能较快吸引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非国有经济发展中,以政策为依托,以适应市场为发展趋势,与国有企业进行竞争,实现管理、资源、技术的优化配置,对传统的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2.3 企业自主创新困境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经历几十年的国改路程,我们发现在改革中步伐缓慢、力度较弱成为当前重要问题。尤其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包括能力创新方面,包括经营管理、核心管理人员的培训、终端技术、以及缺乏强大的科研队伍。使得国有企业改革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方面非常落后,导致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滥竿充数似的病态发展模式。不利于企业发展。
三、国有企业改革对策建议
3.1 发挥中央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在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基础上,还要把中央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同现在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加强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监督,贯彻落实中央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各级领导的履行职权的监督,并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预防及惩处腐败的体制。
3.2对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一项改革国企现有问题的一项有效的措施,但是,在未来的分类改革实践中,要建立明确的划分机制,清晰的划分“公益型”和“竞争型”国企,尽量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空白地域。在“公益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要对其定价的公平和透明机制进行着重建设,对“公益型”国企内部加强监管,防止出现高管或员工腐败。从而更好地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3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国有企业应该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的同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按照“清理退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的”的要求下,积极的对国有资本的机构进行重整。同时简化管理层级和部门人员,打造高效的管理机构。加快“双创”平台的建设,强化自主创新,大力的培养核心技术人员,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转型升级。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国有企业增质提供坚强保障。
四、总结
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30多年的发展进程和现状来看,改革己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才是真正到了关键的时刻。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进一步深化改革才是最根本的出路。国有企业改革到底应该改什么,怎么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它既涉及到体制机制的宏观层面,也需要解决分配、效率等微观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作为一个不仅仅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实体,它在承担了大量的国家任务同时还承载了国民的期待。我们需要对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和改革,并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墩,促进民营资本健康有序发展,帮助国有企业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在不同的领域有进有退,同时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正确而规范地履行出资人代表的权利,逐步完成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进程。
参考文献:
[1]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 11:3-12.
[2]程恩富.国企改革不要神化”私有产权作用”[J].上海国资2004,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