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面上云彩低垂,大船吐出的黑烟经久不散。
虽没有长枪大炮和血肉横飞,但场面无异于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
当越野车在仙人岛巍峨气派的龙王庙前停下时,我才恍然惊觉:就在这一年的5月,我刚刚来过这里。那时的海滩一片寂寥,我站在水泥台阶上,心不在焉地向山下乏善可陈的海滩瞟了一眼,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就钻进车里。当时我怎么可能想到,仅仅3个月后,就在这一片海滩上,上演的竟是另外一番景象——盘海蜇,其壮观场面不亚于历史上著名的“诺曼底登陆”。
就行政区划而言,仙人岛只是一个村,隶属于辽宁盖州市九垄地镇,但在地理位置上,它又毗邻近年来一跃成为辽宁经济新贵的鲅鱼圈区。而在所有营口人乃至辽宁人的眼里,仙人岛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地方,独立于俗世之外——没错,它属于传说和传奇的一部分,属于波涛汹涌的无垠大海。
作为整个营口地区唯一的一座半岛,仙人岛三面环海,整个形状接近一只兔子。此刻,我们站立的地方,就在这只“兔子”凹陷的“后腿”根上。
沿着陡峭的山岩小心往下走去,几乎是顷刻之间,我们已经被鼎沸的人声整个儿席卷进去。
“盘海蜇”,这是仙人岛渔民发明的一个独特的词汇。其他地方的渔民,一般简单地称之为“打海蜇”或“捞海蜇”。为什么会叫盘海蜇?很快,我就明白了个中原委。
海蜇,是海洋中的大型浮游生物,水母中的一个小小分支,柔软的身体几近透明,伞状的胶质丰满隆起,看上去活像一只只在海水中载浮载沉的巨型蘑菇。海蜇的身体95%以上都是水分,是真正的“水做的骨肉”。作为一种寿命短暂的生物,海蜇的存活期仅有数个月,如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春生冬亡。
在辽东湾,大约每年6月下旬,海蜇开始在近海水域出现,它们尤其喜欢聚集在河流入海口。这不仅是因为河口处的盐度较低,更是因为河流从内陆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由于食物充足,海蜇生长极为迅速,短短两个月,它们可以从孩童手掌般大小,疯长到直径50厘米左右,身形较大的海蜇直径甚至超过1米。最大的沙海蜇直径可达1.6米,重近200公斤,被称为软体动物中的巨无霸。
在海蜇长成之前,整个辽东湾实行禁海措施,严禁出海作业。因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同,海蜇开捕日也略有差别,不过大抵都在8月21日前后。到了这一天,一声令下,海岸上万船竞发,积蓄整整两个月的等待和激情,就要在这短短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彻底释放。那情景可谓惊心动魄。
我们没有赶上开捕日,但眼前的景象,仍让人不由得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在辽东湾的大多数海港,港口水深足以供给出海作业的大船靠岸。但是仙人岛是个例外。因滩长水浅,大船只能在数公里之外山岬处的深港靠岸,捕捞到的海蜇搬上小船运到近岸,但是这个所谓的“近岸”,距离用以腌制海蜇的岸边仍有一两千米,需要用人力搬运。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使用马车代替人工。这些大大小小的船只和马车,共同构成了一道漫长的人工流水线。所以,仙人岛渔民自古以来就需要“盘海蜇”,一个“盘”字,生动传神,道尽个中的劳碌和艰辛。
大海每天两次潮涨潮落。在潮水涨到最高处之前,捕捞海蜇的大船已经驶到捕捞海蜇的地点。因为海蜇通常聚集在浅海,所以捕捞地的水深一般在10到40米之间。水手们在海水中布下一面面巨大的网墙。到了落潮时分,海水哗然退却,海蜇脆弱的自泳能力在此时暴露无疑,它们也随着潮水一路退往深海。但是无数张网墙正在半路上等着它们。这些由海水自动送上门来的猎物,让渔民们满载而归。
说是“满载而归”,其实只是一种笼统说法。辽东湾海蜇的产量每年都不一样。由于其间因素复杂,渔民们只能寄望于当年夏天的雨水。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决定着汇入辽东湾的几条主要河流水量的多寡,也决定着由河水带入辽东湾的营养物质的数量。而在雨水充沛的年份,大面积的浅海盐度被稀释和冲淡,更利于海蜇的生长和繁衍。2012年夏天,整个东北地区雨水充足,海蜇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丰收。
自古靠山吃山,靠海吃海。42岁的王聿明是仙人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船上的8位水手都亲热地喊他王哥。我们在仙人岛上逗留的几天,常常与穿着一袭红色运动衣的王哥不期而遇。他告诉我们,他养船12年,有赚有赔。现在船上雇用的8个船员,平均每人每月的工资在1万元左右。见我们吃惊的表情,王哥淡然地说:咱干的是玩命的活!最危险的是在地底下挖煤的,其次就是漂在海上干咱这行的了。
在海蜇开捕的日子里,王哥带领着水手们一次不落地出海。回到岸上,他还兼顾着谈点儿海蜇生意。据王哥讲,像这样的丰年,每次出海最多时能打回10万斤海蜇,最少则只有3万斤左右。海蜇的行情随时都在波动,最贵的时候也就2角钱一斤,便宜时9分钱也卖过。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在海蜇捕捞季,一条船每天出海两次,所赚毛利在2万元上下。扣除平均每天5000元的人工等各项费用,一年下来,在运气最好的年份,他能赚50万元左右。平常些的,也就20万元顶天了。“都是辛苦钱啊”!王哥最后总结说。
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海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辽东湾的海蜇产业从近地销售发展到远销国外。上世纪70年代前后,捕捞海蜇的大小船只仅有500艘左右。到90年代,猛增到1万艘以上。仅仅20年时间,捕捞量岂止增加了数十倍。如此密集的捕捞作业,自然导致僧多粥少。从2005年开始,与中国沿海地区的许多大型渔场一样,辽宁省有关部门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海蜇增殖放流工程。每年6月,几亿只人工培育的海蜇苗被放流进辽东湾,这些人工蜇苗与野生幼蜇一起生长,到了收获季节,它们与野生海蜇早已分不清彼此。
等潮水落得差不多的时候,网中的海蜇已经被装进船舱,大船收锚回航,而小船们早已等在港口。船舱里的海蜇被装进荆条筐,漫长的“盘海蜇”流水线开始飞速转动。
这时节正值农历七月末,仙人岛一带的早潮大抵是在上午10点钟之后涨满,下午4点30分左右退尽;晚潮则在深夜22点之后达到最高,接近凌晨4时以后落到最低。这就意味着,每天上午和午夜时分,大船两度出海作业,而在浅海和岸边等待“盘海蜇”的小船和马车,同样是起早贪黑,不舍昼夜。
此时正是午后3点多钟,从山岬那边的港口到这一片浅滩,整个海面一片沸腾。大船正纷纷鸣笛靠港,而接应的小船更是万箭齐发。马车也驶往相应位置,水深直没马腿。顿时,汽笛声、马达声、船只蜂拥声、人马杂沓声,万千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席卷了这一片天地。
归程中,摄影师孙静文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一场“诺曼底登陆”。他说的真是太形象了!回想当时的场面,海面上云彩低垂,大船发动机吐出的滚滚黑烟经久不散……虽然没有长枪大炮和血肉横飞,但是整个场面无异于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其紧张程度和对人体能的剧烈消耗,也不亚于那一场著名的奔袭。
虽没有长枪大炮和血肉横飞,但场面无异于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
当越野车在仙人岛巍峨气派的龙王庙前停下时,我才恍然惊觉:就在这一年的5月,我刚刚来过这里。那时的海滩一片寂寥,我站在水泥台阶上,心不在焉地向山下乏善可陈的海滩瞟了一眼,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就钻进车里。当时我怎么可能想到,仅仅3个月后,就在这一片海滩上,上演的竟是另外一番景象——盘海蜇,其壮观场面不亚于历史上著名的“诺曼底登陆”。
就行政区划而言,仙人岛只是一个村,隶属于辽宁盖州市九垄地镇,但在地理位置上,它又毗邻近年来一跃成为辽宁经济新贵的鲅鱼圈区。而在所有营口人乃至辽宁人的眼里,仙人岛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地方,独立于俗世之外——没错,它属于传说和传奇的一部分,属于波涛汹涌的无垠大海。
作为整个营口地区唯一的一座半岛,仙人岛三面环海,整个形状接近一只兔子。此刻,我们站立的地方,就在这只“兔子”凹陷的“后腿”根上。
沿着陡峭的山岩小心往下走去,几乎是顷刻之间,我们已经被鼎沸的人声整个儿席卷进去。
“盘海蜇”,这是仙人岛渔民发明的一个独特的词汇。其他地方的渔民,一般简单地称之为“打海蜇”或“捞海蜇”。为什么会叫盘海蜇?很快,我就明白了个中原委。
海蜇,是海洋中的大型浮游生物,水母中的一个小小分支,柔软的身体几近透明,伞状的胶质丰满隆起,看上去活像一只只在海水中载浮载沉的巨型蘑菇。海蜇的身体95%以上都是水分,是真正的“水做的骨肉”。作为一种寿命短暂的生物,海蜇的存活期仅有数个月,如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春生冬亡。
在辽东湾,大约每年6月下旬,海蜇开始在近海水域出现,它们尤其喜欢聚集在河流入海口。这不仅是因为河口处的盐度较低,更是因为河流从内陆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由于食物充足,海蜇生长极为迅速,短短两个月,它们可以从孩童手掌般大小,疯长到直径50厘米左右,身形较大的海蜇直径甚至超过1米。最大的沙海蜇直径可达1.6米,重近200公斤,被称为软体动物中的巨无霸。
在海蜇长成之前,整个辽东湾实行禁海措施,严禁出海作业。因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同,海蜇开捕日也略有差别,不过大抵都在8月21日前后。到了这一天,一声令下,海岸上万船竞发,积蓄整整两个月的等待和激情,就要在这短短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彻底释放。那情景可谓惊心动魄。
我们没有赶上开捕日,但眼前的景象,仍让人不由得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在辽东湾的大多数海港,港口水深足以供给出海作业的大船靠岸。但是仙人岛是个例外。因滩长水浅,大船只能在数公里之外山岬处的深港靠岸,捕捞到的海蜇搬上小船运到近岸,但是这个所谓的“近岸”,距离用以腌制海蜇的岸边仍有一两千米,需要用人力搬运。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使用马车代替人工。这些大大小小的船只和马车,共同构成了一道漫长的人工流水线。所以,仙人岛渔民自古以来就需要“盘海蜇”,一个“盘”字,生动传神,道尽个中的劳碌和艰辛。
大海每天两次潮涨潮落。在潮水涨到最高处之前,捕捞海蜇的大船已经驶到捕捞海蜇的地点。因为海蜇通常聚集在浅海,所以捕捞地的水深一般在10到40米之间。水手们在海水中布下一面面巨大的网墙。到了落潮时分,海水哗然退却,海蜇脆弱的自泳能力在此时暴露无疑,它们也随着潮水一路退往深海。但是无数张网墙正在半路上等着它们。这些由海水自动送上门来的猎物,让渔民们满载而归。
说是“满载而归”,其实只是一种笼统说法。辽东湾海蜇的产量每年都不一样。由于其间因素复杂,渔民们只能寄望于当年夏天的雨水。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决定着汇入辽东湾的几条主要河流水量的多寡,也决定着由河水带入辽东湾的营养物质的数量。而在雨水充沛的年份,大面积的浅海盐度被稀释和冲淡,更利于海蜇的生长和繁衍。2012年夏天,整个东北地区雨水充足,海蜇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丰收。
自古靠山吃山,靠海吃海。42岁的王聿明是仙人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船上的8位水手都亲热地喊他王哥。我们在仙人岛上逗留的几天,常常与穿着一袭红色运动衣的王哥不期而遇。他告诉我们,他养船12年,有赚有赔。现在船上雇用的8个船员,平均每人每月的工资在1万元左右。见我们吃惊的表情,王哥淡然地说:咱干的是玩命的活!最危险的是在地底下挖煤的,其次就是漂在海上干咱这行的了。
在海蜇开捕的日子里,王哥带领着水手们一次不落地出海。回到岸上,他还兼顾着谈点儿海蜇生意。据王哥讲,像这样的丰年,每次出海最多时能打回10万斤海蜇,最少则只有3万斤左右。海蜇的行情随时都在波动,最贵的时候也就2角钱一斤,便宜时9分钱也卖过。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在海蜇捕捞季,一条船每天出海两次,所赚毛利在2万元上下。扣除平均每天5000元的人工等各项费用,一年下来,在运气最好的年份,他能赚50万元左右。平常些的,也就20万元顶天了。“都是辛苦钱啊”!王哥最后总结说。
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海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辽东湾的海蜇产业从近地销售发展到远销国外。上世纪70年代前后,捕捞海蜇的大小船只仅有500艘左右。到90年代,猛增到1万艘以上。仅仅20年时间,捕捞量岂止增加了数十倍。如此密集的捕捞作业,自然导致僧多粥少。从2005年开始,与中国沿海地区的许多大型渔场一样,辽宁省有关部门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海蜇增殖放流工程。每年6月,几亿只人工培育的海蜇苗被放流进辽东湾,这些人工蜇苗与野生幼蜇一起生长,到了收获季节,它们与野生海蜇早已分不清彼此。
等潮水落得差不多的时候,网中的海蜇已经被装进船舱,大船收锚回航,而小船们早已等在港口。船舱里的海蜇被装进荆条筐,漫长的“盘海蜇”流水线开始飞速转动。
这时节正值农历七月末,仙人岛一带的早潮大抵是在上午10点钟之后涨满,下午4点30分左右退尽;晚潮则在深夜22点之后达到最高,接近凌晨4时以后落到最低。这就意味着,每天上午和午夜时分,大船两度出海作业,而在浅海和岸边等待“盘海蜇”的小船和马车,同样是起早贪黑,不舍昼夜。
此时正是午后3点多钟,从山岬那边的港口到这一片浅滩,整个海面一片沸腾。大船正纷纷鸣笛靠港,而接应的小船更是万箭齐发。马车也驶往相应位置,水深直没马腿。顿时,汽笛声、马达声、船只蜂拥声、人马杂沓声,万千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席卷了这一片天地。
归程中,摄影师孙静文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一场“诺曼底登陆”。他说的真是太形象了!回想当时的场面,海面上云彩低垂,大船发动机吐出的滚滚黑烟经久不散……虽然没有长枪大炮和血肉横飞,但是整个场面无异于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其紧张程度和对人体能的剧烈消耗,也不亚于那一场著名的奔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