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件流动的艺术作品。”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 “教学技能” “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学识,深入解读文本,发掘教材本身魅力,并适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去开启学生思维的天空,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目的。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就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艺术,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的艺术
   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可教可学的知识很多。教师必须避免使教学目的淹没在串析之中,要根据教材的设计,使每节课都能落实一、二个目标,使教学目标准确、精要、突出,使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举一”是否得当、得法、得益。
   教师在讲授每节课、每一篇课文的时候,都应心中有数,弄清这篇文章在知识系列中的位置,立足于教材的整体去处理每篇文章,才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讲,什么都练,结果将会什么都得不到。例如教七年级《心声》一文,根据教材的设计,应当抓住塑造人物形象和对生活不要轻言放弃两个重点讲深讲透。把篇幅较长的课文在两个课时教完,使学生在上述两个讲授重点上有所收获。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的每节课,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滋味,新的感受,新的收获。
   二、教学语言的艺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知识力,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大都是借助于教师的语言来实现的。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进入了艺术境界,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音高得当,音强适中,具有语声美。语音过高,声嘶力竭,不断强剌激,会产生疲劳感;语音过低,有气无力,不易听清,就会令人昏昏欲睡。
   2、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语言要精确、精炼、精妙,要将作者文中之情与教者、学者的胸中之情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心灵共振的效应。
   3、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语速要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驰有度。
   4、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情趣美。幽默是人生的一大智慧。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但须注意分寸、火候。幽默,不同于滑稽,不等于讽剌,更不是油腔滑调,低级趣味。
   三、情感与课文相结合的艺术
   课文感情的基调是各式各样的:有的肃穆安谧,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凄惨悲壮,有的明快热烈,有的典雅婉约,有的雄壮豪放。然而教师是调节课堂情感的主导,调节的着眼点应是课文的情感基调。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如教师不注重引导和调节,不能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那就会造成学生的“情感饥饿”,学生就会反胃,那么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就不可能协调、融洽。而注重新课的导入和教师的范读,则是教师调节学生情感使之与课文情感相结合的有利途径。
   四、课堂教学的风格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的风格艺术,是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态风度等诸种因素不断表现出来特征的审美风貌,是语文教师人格、品性、素养的再现,是不断创新、走向成熟,走向臻美的标志。
   语文教师人格、品格、师德的高尚,是影响和制约语文教学风格的因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浓重与丰富,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基本因素,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也就没有风格,这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内蕴的要素。教学语言的精炼、精确、精妙,言之简约、方之有序、动情生趣;教学方法的新颖,巧妙、独创,或善读,或善导,或善点,或善评,或善启,或善讲;教学的表情美、体态美、风度美。这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外显的要素。
   五、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
   教学方法是形式的,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必须激发和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为标准。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佳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不断地探求新知识,进而迷恋学习,把学习看成是一件愉快的活动。如果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模式的第一段、第一句讲起,都是一律的范读课文、生字注音、分析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写作方法、布置作业,学生就会生厌,教师也感到无味。
   导语的设计也是很有计究的。讲课导语设计得好,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住了。我在教七年级《苏州园林》课文时,我问全班同学,你们在假期间和亲戚、同学、朋友都到过哪些公园,公园的景色美不美,你逛公园时是怎样领略公园的美景的,同学们会各抒已见。今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苏州园林》,看看作者是怎样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在教八年级《范进中举》一文时,在分析小说人物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在这篇小说中你认为写得有趣的,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几乎异口同声的说:“胡屠户”,老师:“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作者吴敬梓是怎样详细地刻划胡屠户这一人物特征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专心地读课文、做记号、作批注、举手发言。
   六、有意错误的教学艺术
   所谓有意错误,就是老师有意识的(故意的)给学生以错误的思路、答案,从而造成一种激发学生去研究、分析、比较,掌握学习内容的态势。使学生造成了这样的学习状态:老师“犯错”,学生“发现”,并共同“寻找”错误的原因。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学习效果好得多。特别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主动求解问题能力。
   不过,在运用有意错误艺术时,必须用语气停顿或提高音量等方法,暗示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思考、辨识;还要有个“度”,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注意尺度,“过犹不及”,一味地滥用,反而成了一种错误。
   总之,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其他文献
摘要:情景也做情境,亦可拆分为“情” “景” “境”的综合体,是当前极为流行也很实用的 教学方法。本文就笔者的教学实际和对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情景 语文 课堂 解析    语文是最简单也是最有学问的一门学校课程。 可以千变万化的来演绎每一个细枝末节的 精彩片段,也可以粗枝大叶的来完成知识点的教学。在这门多彩的课程中,学会正确的运用合 适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升教师教的技
实验室是环境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是环境学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搞好实验室管理,使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我们实验室工作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加强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办好学院实验室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管好、用好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师范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兴趣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是事关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多年师范计算机教学实践来谈谈教学激趣方法。    一、导入激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地方都能够运用到分类讨论思想。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应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也体现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师应该进行思考“如何才能够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掌握分类讨论思想?”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思想就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分类以比较为基础,比较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注重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而幼儿园教师在感到责任重大的同,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地位亟待认可,待遇急需改善。很多幼儿园教师的地位不被认可,待遇相对较低等原因,造成很多幼儿园教师产生大量的心理问题。本文就幼儿园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从而希望能有利于改善幼儿园教师的心
探究活动作为科学课的根本,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充实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新课程改革后,《科学》代替了《自然》,新课标确立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在这一宗旨下,《科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定为“以探究为核心,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既让学生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工具,适时恰当地选用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激趣入境,导入新知;设障立疑,启迪思维;探微入里,突破难点;多法归一,省时高效;渗透美育,美丽数学。多媒体走进小学数学已不再是简单的吸引,数学教学因它的融合而变得丰富、轻松、睿智、神奇。  关键词:激趣 启迪 探微 高效  
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语文课是基础教育阶段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特点,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中起着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  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象思维是起主要作用的思维类型。那么,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形象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干好一切事情的良好的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接受的局面。而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做到学生能发表见解;教师不揭示,学生能动手操作;教师不代替,学生能讨论解决;
在笔者看来,语文课外作业,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生态环境”。在这一点上,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语文学习,需要“解题”,但更重要的是“涵养”和“积累”。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作文一般能力的形成大约需要30万字,朗读一般能力的形成需要200小时,而学校课内学习的‘量’有限:作文一般仅8万字左右(按每一学期10篇作文计算),课堂朗读量人均仅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