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元素 发现身边趣事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不断改革,系统地开展语文教学,逐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是现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近几年,随着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作文教学的“生活味”。本文对现阶段初中作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作文元素,发现身边的趣事。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肩负着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任。尤其是写作教学,其对于学生所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近几年,“生活味”理念被引入初中作文教学,所谓“生活味”理念就是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元素,发现身边的趣事,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作文教学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但是,作文教学却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不仅涉及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同时也对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有新的要求。很多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会沿用传统的“死读书”模式,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活味”的作文教学模式走进了教师的视野,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思维,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日常生活。
  二、开展生活味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有一句台词:“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设立写作课,其实是教师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文字,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和思想变迁。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写作不仅能反映他们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其精神世界。所以,作文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寻找写作素材,使其能够独立思考,用自身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生活,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作文源于生活”,对生活中某件事存在不同看法,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作文为载体,表达内心真正的想法,避免说假话、大话,而是说贴近生活的话,这样才能完成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并将“生活味”切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为具有“烟火”气息的人。
  三、对初中生活味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想要更好地实现生活味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丰富生活阅历,充实作文内容
  采用生活味的作文教学模式,需要让学生融入到生活中去,丰富生活经历,充实作文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从课本中与生活有关的内容入手,先锻炼学生写文章片段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先从“流水账”式的记录生活开始,逐步添加内容,为后续写充满“生活味”的作文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一直是困扰大部分初中生的难题,因此,教师可以自身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为例进行讲解,启迪学生对于生活味作文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从生活小事入手,激发写作灵感
  采用生活味的作文教学模式,应积极带领学生融入生活,从生活的小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家长从学生步入初中以来,便“强迫”学生为中考而努力。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对于初中生而言,中考只是一个结果,走向中考的这段时间内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在开展生活味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去感受大自然中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除了考试,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其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写景类作文的生活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公园或者操场,静静地感受操场、公园不同的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實现生活味作文教学的目标。又如,在指导写记叙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时,教师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做红绿灯小使者、到敬老院服务、在校内外宣传雷锋精神、到烈士陵园祭拜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生活味作文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转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也逐渐将素质教育融入到了作文教学中,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受教学改革的影响,作文已经成为各教育阶段语文成绩评定占比最高的部分。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的作文难免存在流于形式与程序化的问题。写这样的作文,或许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分数,但对打好写作基础没有太大帮助,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甚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改革非常有必要。  一、将写作教学常规化  写作是语言表达的文字形式,与阅读鉴赏能力、识词
期刊
目前,学生的写作兴趣极低,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不知从何处下笔,这样的“困难”长期压在学生身上,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写作是负担,对写作产生了畏惧和厌恶心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写作方法,还要帮助学生发现写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爱上写作,具备自主写作的能力。如此,学生的作文自然能更加吸引人,打动人。下面提出几点意见,供同仁参考。  一、阅
期刊
一位知名的教育学家说过,语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算是难题,而写作是语言教学中最有难度的。所以,作文教学对语言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挑战。调查显示,许多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中面临的问题都是作文问题,很多学生害怕写作,宁愿学习那些复杂难解的数学应用题,也不愿意写作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的素材积累太少,阅读量不够,导致写作时感到吃力,觉得没有内容可写。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
期刊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想起康健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在藕的家乡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濯再濯,所
期刊
“读”与“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翼,二者共同决定着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强化二者共生性具有必然性。本文立足于“读写共生”教学视角,重点探究如何有效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然而,当下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将二者割裂开来,不仅耗费了较多的教学时间与精力,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为了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
期刊
麻木的时代,麻木的人,烦琐的礼节,一切都乏味至极,但在那些令人厌烦的桩桩件件里总会有一些小光点,能点亮黎明,点燃希望。  阿长平庸吗?是的,她只是一个普通妇女,在那个时代再平庸不过了。不,又不是。她能在灰暗的现实中,对未来抱有彩色的幻想,能透过令人生厌的礼节,勾勒出美丽的梦,能去书店为她的哥儿买“三哼经”,她,不平凡 。  阿长有多可悲——丈夫辞世,儿子痴傻,生活困窘,甚至她叫什么都无人知晓。阿长
期刊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更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写作能力的培养。此外,小学生由于阅读量少,阅历和生活经验有限,导致作文内容空泛,语言苍白,更有甚者胡编乱造,读完不知所云。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发现写作的乐趣,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一、观察生活,培养写作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很少有
期刊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可以反映他们的语文学习情况,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本文就小学写作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分析,供同仁参考。  一、由学生兴趣入手,提高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与热情的激发,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写作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不管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还是教材、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体系基础上,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在改革后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更为重要。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引导者、指路人,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多扮演的是主动学习者的角色,并非以往的被动学习者。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期刊
当前,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写作形式单一是重要原因。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瞄准他们的生长点,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  一、补写:给学生想象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按部就班地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让他们列好提纲,在限定的时间里将作文写出来。基本上每次作文教师都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给定题目的情况下写300字以上的作文。其实教师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