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新课程,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全新的感受。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切感悟谈一谈新教材“以人为本”的人文内涵。
1.渗透于科学之中的人性关怀
新教材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事实上这就要求老师要真正的把教育放在一个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完好地生存!新教材恰恰在这一点上,给予了足够的关怀。比如:教材在讲解气候的含义时说:“了解一个地区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预先做好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的准备”。换一句话说,课本实际上在提醒你,要在一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你首先必须对它的气候有所了解。又如测定气温的活动中,特别提醒“夜晚观测时请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又如,在介绍“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时,不忘适时的提醒一句,它“既不象热带那样炎热,也没有温带其他部分那样有漫长的冬季,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在分析地中海气候特征时说:“地中海气候经常是阳光明媚,这对于常年生活在多阴雨天气的欧洲人来说,简直是天赐的宝贵资源。所以,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就成了以阳光、大海和沙滩为特色的游览度假胜地。”类似这样的语言、图象可以说比比皆是。人性关怀,不再只是老师课堂上的随便说说而已。而是成了融入整个新课程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显然在时时提醒我们的教师,不要因为自身的情绪波动,而忘记了教育乃至科学最本质的精神——爱与关怀。诚然,任何课程标准都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而爱国、爱家,必先从爱人开始。真正的爱是从生活细节的不知不觉中,从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永恒的爱永远是一种自发的爱。
2.贯穿始终的养成教育
新教材在突破旧知识体系樊篱的同时,也在冲击着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确,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但由于国人对“心”与“力”的对立性的理解,并过早地给学生灌输“心”的功利观,导致了学生只重动脑而忽视动手的习惯,从而阻塞了一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途径,并极易滋生好逸恶劳的惰性。新教材力图彻底杜绝这一点,因此极力主张一切从头开始,“唯有源头活水来”。在复制事物本来面貌的同时,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供探究的原始状态。新教材在极力暗示: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在于探究过程中的习惯养成和心理体验,即允许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取前人积累的方法,而不仅是知识的结果本身。
显然,新教材在尝试一种包括“生活体验、实践感知、实验设计、讨论碰撞、协作共进、总结感悟、提高创新”等关键环节在内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虽然教无定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新教材的根本环节在于倡导身体力行的实践探索,主张与具体操作同步的思维活动才是活的思维,才真正具有很强的发散功能,才容易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才能真正形成具有迁移功能的学习能力和技巧,从而达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目的,与此同时,新教材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心态、健康的协作意识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尤其在协作精神的培养上,教材主张学科协作、师生协作、生生协作、家校协作、学校与社会协作,甚至人机协作等,并在一切形式的协作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平等而不是从属的地位,仿佛他们不是新知识的学习者,而是新问题的研究员,从而逆转了教师应满腹经纶,学生要唯命是从的心态反差。只问不答的新教材,重新界定着师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社会分工,教师已没有必要对现有的结论作尽善尽美的解释,学生也不可能对先入为主的正确答案作举一反三的把握。师生在共同期待着一个既将出现的结论,当然,在这个结论诞生的过程中,每个人或群体都不得不推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完成这一观点产生的全过程,这时候协作已不可避免,仅师生协作而言,老师负责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并不断呈现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学生们负责研究、并不断证明或者修正自己的观点,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各自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工作,并共同承担责任,只有在这种平等分工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体现着人格的平等,也只有当我们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的时候,协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力量与进步。与此同时,也只有在这种前提下的协作,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也只有在这样的协作中,才能真正的体味协作的必要性。而这种协作精神的养成,在整个民族素质的融合与提高中,将具有奠基石般的意义。
3.科学与美并存的提醒
美的东西总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因此它也是学习兴趣极好的诱发因子之一,新教材,星光般闪烁的至美语言,艺术般展示的雅典图画,似乎在时时提醒着我们的老师。科学探索的路上艰难而曲折,但是别忘了,把美传递给你的学生。美的熏陶,也将影响人的一生。
在新课程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输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重组和改造,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和创造。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创建一个“合作型的课堂”。
4.把握个性张扬的空间
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思维空间,它的最大特点是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事实、问题甚至科学探索的基本途径,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和现存的答案,就连教参提供给老师的教材教法,也是多项选择、莫衷一是。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的甚至无所适从。殊不知,这正是新教育观的亮点所在,主张多向思维,主张比较综合,主张个性发展,独立发挥,撤走可以依赖的靠山,形成各具风采的教、学风格。
5.呼吁环境融入教育环境
新教材提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并赋与生活体验、乡土地理以“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地位,即突出了环境的教育功能,呼吁多方位、多空间研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全社会都来实实在在关注教育、关注未来。
总之,课程改革,通过新教材传达了相当丰厚的教育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并且恰倒好处地避免了简单的指示与说教,使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分分秒秒之中,并随着教学过程,逐步深入地挖掘和充实。但如果我们忽视新教材的隐性教育导向,在教材的把握和取舍过程中,只注重知识性的内容而迴避活动性的内容;只注重那些容易操作或者检测标准单一的内容,而迴避那些过程繁琐或者检测标准复杂的内容,那就把新教材彻底地老化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将成为一句漂亮的口号。
收稿日期:2011-03-11
1.渗透于科学之中的人性关怀
新教材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事实上这就要求老师要真正的把教育放在一个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完好地生存!新教材恰恰在这一点上,给予了足够的关怀。比如:教材在讲解气候的含义时说:“了解一个地区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预先做好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的准备”。换一句话说,课本实际上在提醒你,要在一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你首先必须对它的气候有所了解。又如测定气温的活动中,特别提醒“夜晚观测时请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又如,在介绍“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时,不忘适时的提醒一句,它“既不象热带那样炎热,也没有温带其他部分那样有漫长的冬季,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在分析地中海气候特征时说:“地中海气候经常是阳光明媚,这对于常年生活在多阴雨天气的欧洲人来说,简直是天赐的宝贵资源。所以,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就成了以阳光、大海和沙滩为特色的游览度假胜地。”类似这样的语言、图象可以说比比皆是。人性关怀,不再只是老师课堂上的随便说说而已。而是成了融入整个新课程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显然在时时提醒我们的教师,不要因为自身的情绪波动,而忘记了教育乃至科学最本质的精神——爱与关怀。诚然,任何课程标准都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而爱国、爱家,必先从爱人开始。真正的爱是从生活细节的不知不觉中,从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永恒的爱永远是一种自发的爱。
2.贯穿始终的养成教育
新教材在突破旧知识体系樊篱的同时,也在冲击着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确,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但由于国人对“心”与“力”的对立性的理解,并过早地给学生灌输“心”的功利观,导致了学生只重动脑而忽视动手的习惯,从而阻塞了一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途径,并极易滋生好逸恶劳的惰性。新教材力图彻底杜绝这一点,因此极力主张一切从头开始,“唯有源头活水来”。在复制事物本来面貌的同时,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供探究的原始状态。新教材在极力暗示: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在于探究过程中的习惯养成和心理体验,即允许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取前人积累的方法,而不仅是知识的结果本身。
显然,新教材在尝试一种包括“生活体验、实践感知、实验设计、讨论碰撞、协作共进、总结感悟、提高创新”等关键环节在内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虽然教无定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新教材的根本环节在于倡导身体力行的实践探索,主张与具体操作同步的思维活动才是活的思维,才真正具有很强的发散功能,才容易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才能真正形成具有迁移功能的学习能力和技巧,从而达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目的,与此同时,新教材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心态、健康的协作意识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尤其在协作精神的培养上,教材主张学科协作、师生协作、生生协作、家校协作、学校与社会协作,甚至人机协作等,并在一切形式的协作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平等而不是从属的地位,仿佛他们不是新知识的学习者,而是新问题的研究员,从而逆转了教师应满腹经纶,学生要唯命是从的心态反差。只问不答的新教材,重新界定着师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社会分工,教师已没有必要对现有的结论作尽善尽美的解释,学生也不可能对先入为主的正确答案作举一反三的把握。师生在共同期待着一个既将出现的结论,当然,在这个结论诞生的过程中,每个人或群体都不得不推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完成这一观点产生的全过程,这时候协作已不可避免,仅师生协作而言,老师负责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并不断呈现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学生们负责研究、并不断证明或者修正自己的观点,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各自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工作,并共同承担责任,只有在这种平等分工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体现着人格的平等,也只有当我们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的时候,协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力量与进步。与此同时,也只有在这种前提下的协作,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也只有在这样的协作中,才能真正的体味协作的必要性。而这种协作精神的养成,在整个民族素质的融合与提高中,将具有奠基石般的意义。
3.科学与美并存的提醒
美的东西总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因此它也是学习兴趣极好的诱发因子之一,新教材,星光般闪烁的至美语言,艺术般展示的雅典图画,似乎在时时提醒着我们的老师。科学探索的路上艰难而曲折,但是别忘了,把美传递给你的学生。美的熏陶,也将影响人的一生。
在新课程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输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重组和改造,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和创造。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创建一个“合作型的课堂”。
4.把握个性张扬的空间
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思维空间,它的最大特点是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事实、问题甚至科学探索的基本途径,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和现存的答案,就连教参提供给老师的教材教法,也是多项选择、莫衷一是。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的甚至无所适从。殊不知,这正是新教育观的亮点所在,主张多向思维,主张比较综合,主张个性发展,独立发挥,撤走可以依赖的靠山,形成各具风采的教、学风格。
5.呼吁环境融入教育环境
新教材提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并赋与生活体验、乡土地理以“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地位,即突出了环境的教育功能,呼吁多方位、多空间研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全社会都来实实在在关注教育、关注未来。
总之,课程改革,通过新教材传达了相当丰厚的教育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并且恰倒好处地避免了简单的指示与说教,使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分分秒秒之中,并随着教学过程,逐步深入地挖掘和充实。但如果我们忽视新教材的隐性教育导向,在教材的把握和取舍过程中,只注重知识性的内容而迴避活动性的内容;只注重那些容易操作或者检测标准单一的内容,而迴避那些过程繁琐或者检测标准复杂的内容,那就把新教材彻底地老化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将成为一句漂亮的口号。
收稿日期:20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