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由此带动各行各业的变革。在教育教学中,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也开始被广泛运用。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再加上数学学习需要拥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信息技术以及设备凭借包罗万象、趣味横生的特点,可以被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致,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途径,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融合;价值;途径
  一、 引言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最直接的体现是蕴含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设备出现在班级中,极大方便了教师和学生。在小学,许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使得原本枯燥刻板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致明显提升。特别是小学数学,其本身抽象性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话,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板书,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无法提起兴致,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知识点以声音、图像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数学的学习效率极大提升。
  二、 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改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单一的形式,数学知识点还是非常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信心遭受严重打击。而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通过形象的方式罗列出数学知识,推动教学模式逐渐优化,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还可以锻炼思维,培养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小学生会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内容,从最开始的认识图形,之后计算其表面积,再到体积的计算,这种难度逐渐递增的知识点,对他们的逻辑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数学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为学生进行讲解,它们处于静态,学生的想象空间不大,因此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图形“动”起来,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变化过程,从而对面积和体积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大多数小学生处在6~12岁的年龄阶段,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但数学的抽象性较强,对逻辑思维的要求较高。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与数学的特点产生冲突,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的话,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致将会极大降低,严重的话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直接选择放弃,使自身未来的学习之路布满荆棘。在数学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内容单纯凭借画图并不能完全让学生理解并吸收,例如进水管出水管、相遇追击等问题,它们是动态的变化过程,但是图画是静态的,教师无法在二者之间寻求到平衡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时,如果融入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话,数学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动画的方式将相遇追击以及进水出水的整个过程演示出来,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简化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有所提升,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多知识,拓宽知识面。
  (三)强化课堂的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没有广泛普及之前,数学教师查找教学资料只能通过图书馆、书店等线下形式,费时费力,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负担。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学校也开始大范围使用。借助信息技术创造的互联网世界包罗万象,数学教师想要查找教学资料时,只需在浏览器中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得,十分方便。而且借助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以更加多样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营造更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更愿意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明顯强化。
  (四)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数字、公式、计算等内容。然而这些内容较为死板、枯燥,大部分小学生都不喜欢这样的课程,因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普遍较低。教师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将信息技术引入在数学教学课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将数学课本中的抽象内容、复杂公式等转变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简单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提高课堂效率
  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同时,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时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可在多媒体课件中设置一些卡通人物,当学生的练习作业全部正确时,就可播放课件中的卡通人物,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对其进行鼓励。这一方式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促进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有利条件。
  三、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一)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薄弱
  目前,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在学校中广泛普及,但是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观念,不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他们认为相较于信息技术,板书的教学价值更高,因此日常上课几乎很少用或者不用。只有进行评优课、公开课或者观摩课时,才会结合信息技术,按照相应的流程开展教学。这样,信息技术的价值难以真正展现出来,不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二)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错误
  除了上述那些信息技术意识薄弱的小学数学教师之外,还有部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错误。其中有的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全部照本宣科地搬运到课件,有的则是过分追求高密度和大容量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包含的要素过多,学生目不暇接,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根本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过分追求信息技术手段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虽然已经认识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但是却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他们对信息技术手段过分追求。不论教学何种数学知识,他们都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可以看见,多媒体课件中,包含大量色彩鲜明、形状多样的图形和背景,以期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数学的严谨性较强,需要学生自主开展深入探索。而过分追求信息技术手段,让小学生只停留在对其中图形、色彩的关注,不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反而影响教学效率。
  (四)应用的信息技术内容太过枯燥
  大部分数学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传授知识时,仅仅是在多媒体课件中将简单的公式、图片等内容放入其中。换言之就是将部分课本内容转化为多媒体课件,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很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多数教师还是以传统教师方式为主,重点讲解课本内容。这一现象并没有改善数学内容枯燥的缺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没有任何帮助。
  四、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比教师的传授指导,学生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在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在教学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优势条件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添有趣的动态题目,这一优势特点很好地满足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提高学生兴趣爱好有很大帮助。在教师组织课后练习活动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大大缩减教师板书时间,另外,通过信息技术可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练习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课后理解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设置一些鼓励的内容。当学生回答正确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建立信心。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应给予一定的鼓励,例如再接再厉等,避免学生因为回答错误而灰心,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进一步理解。
  (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推广开来,社会的发展与其联系愈发紧密。在教育领域,国家也大力倡导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以切实提升教学效率。因此,针对那些信息技术意识薄弱的小学数学教师,学校应当重视起来,定期开展培训,介绍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使用的积极意义,并传授他们使用技巧,从而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三)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其中的要素必须适当,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出现。其中文字、图片、声音或图像等需要合理搭配,以帮助学生探索更加广阔的知识领域,查找更多的数学信息,从而锻炼逻辑思维,全面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针对“三角形的面积”开展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回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提出问题“三角形的面积是否可以类比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寻找答案。接着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已经制作好的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其中首先展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不规则三角形等形状不同、样式各异的三角形,让学生相互比较,猜想一下哪种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其次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展现出来,注意简单明了,学生能够理解即可。最后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面积计算公式,确定之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具體面积大小。基于此,不仅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观念有所改进,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明显提升。
  (四)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对其过分依赖只会显得本末倒置,丧失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从教学需求入手,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带到一个音形兼备、图文并茂的数学世界。这样,小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数学的魅力,为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打下基础。例如,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相关内容,数学教师准备开展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体积”的概念,可以借助“乌鸦喝水”的故事,将其制作成动画。乌鸦看到瓶子中的水,非常想喝,但是水面过低,它根本无法喝到。为此,乌鸦想了一个办法,用嘴叼着石头,将它们投入瓶中,慢慢地水平面升起来了,乌鸦成功喝到了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制作的动画不能采用过多艳丽的色彩,使得画面显得极为饱和,避免学生只关注动画,而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在这个故事的引导下,学生直观地看到小石子将瓶子的空间越占越多,水面就升起来了,从而引发对体积的探究热情。
  (五)结合实际生活
  之前,数学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有限,教师要想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需要调动许多资源。为了将刻板的小学数学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教师需要巧妙构思,创造性地制作多张有趣的卡片或幻灯片,虽然付出了许多,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随着教育教学行业中更多应用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数学知识。此外,小学生毕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环节,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例如,针对“比例尺”的相关内容开展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物品予以辅助。其中地图作为显示地理位置的绝佳物品,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其呈现在多媒体设备上。之后,教师可以凭借自定义动画,将部分地区隐藏起来,只保留特定的几个地方。接着教师用图示的方式,讲解一下如何使用直尺对图上距离进行测量。这样,学生能够快速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提升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
  五、 结语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数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国已经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将其作为基础性学科纳入教育体系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要求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和知识水平。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利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营造更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
  参考文献:
  [1]边静.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33.
  [2]李成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33):12-14.
  [3]赵文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05.
  [4]刘晓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探究[J].科技风,2020(29):22-23.
  [5]胡木玲.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766-767.
  作者简介:
  刘魁魁,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雷大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经过小学和初中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在高中这一阶段,学生就需要根据自己已经积累的学习经验,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能够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数学知识,为自己今后的良好发展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为此,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实践者需要运用得法的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良好培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高中数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语文教学的要求,开始慢慢地被社会所淘汰。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校和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上有效地锻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探索、合作、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而通过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能够明确探索的方向,为了回
摘 要:初中化学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中学重要学习科目,是学生初步认识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良好的化学基础教学是夯实学生化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化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知识水平,教师需要利用各类教学技术方式,不断地改变提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技术方法,满足初中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微课是一种当前流行的新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方法的整合,构建新的教学方
时代的发展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习题讲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从求解阴影图形面积的习题入手,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变式拓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阴影部分图形面积解法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效果.
摘 要:数学以其严谨、科学、富有逻辑被人熟知,而其文化属性则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数学文化是与数学共生的,只是在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被掩盖。数学文化在教学中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关键的作用,强调的是学生数学思想的提升和精神的交流。因此,教师要注重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以下将从加强教师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文化、将数学文
摘 要:科技创新推动着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就更是意义重大且深远,各类专业人才应运而生。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处事应变能力,既能支持其他学科的发展,又能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数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可以作为一项辅助工具,它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有丰富的抽象性和具体性。因而,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也日益精进,尤其是初中数学所处阶段较为特殊,作为小学数
摘 要:对于初中教育体系而言,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主要方式,也是促进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养成的关键科目。在初中学生的数学科目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数学课程的复习,只有通过有效的数学复习,才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理论知识,从而全面掌握数学的学习和应用方法,提高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在初中教育的教学体系当中,初三阶段是所有课程的总复习阶段,初三学生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形
摘 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是多样的。第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营造具体的情境,对抽象的概念和公式进行生动具体的理解,从中感受到丰富的趣味;第二,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以知识框图的形式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以体系化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明确的认识;第三,信息技术能够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较有难度的课堂内容进行多方面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第四,学生还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展开自主探究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只有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奥妙。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依旧采用的是过去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进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几
摘 要:文章分析了网络教学的优点和现存问题,并从“优化学案,提升自学效果;立足网课,优化教学设计;把控细节,提升课堂体验;依托作业,实现个体关注”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弥补其不足,从而提升网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教学;有效性;优势  一、 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陆续启动了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