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序列,助力怀旧散文阅读与写作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作品,尤其是叙事散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的重点。将指向明确的叙事学知识植入实际的读写教学中,无疑是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
  一、布雷蒙的叙事序列图谱
  敘事作品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每个事件都具有自身的叙事功能,功能与功能之间有着逻辑关联。为更好地探索叙事作品的深层结构,法国著名叙事学家布雷蒙提出了“叙事序列”的概念,并将“叙事序列”分为“基本序列”和“复合序列”两种。布雷蒙提出的“复合序列”包含三种类型:连接式、镶嵌式和两面式。
  A、B是两个不同的叙事序列。连接式叙事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叙事序列前后连接,第一个序列的最后一个功能(A3)又是第二个叙事序列的第一个功能(B1);镶嵌式叙事中插入系列(B1→B2→B3)在作用上相当于第一个序列的第二个功能(A2),即A2被扩充和具体化为B系列;两面式的叙事方式是从两种不同的眼光来观察同一事件,如一方看到势态在逐步改善,而另一方看到的则是势态在不断恶化。
  选入高中教材的叙事作品,其叙事过程大多相对曲折、复杂,通常是采用“复合序列”进行叙事的。教学中适时而恰切地引入“叙事序列”的知识,既能帮助学生提升叙事散文的阅读效率,也能在学生叙事作品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叙事序列助力学生群文阅读
  《铃兰花》《鞋的故事》《怀念红狐》是《现代散文选读》(苏教版)中的一组怀旧散文。这组文章都是围绕具体事物而创作的怀旧散文,并采用了不同类型的“叙事序列”,这为开展多文本阅读、比较、探究提供了教学基础。但“叙事序列”的知识并不是在阅读教学之前就“空降”给学生,甚至要求学生依据序列类型进行阅读、印证,而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发掘。
  1.群文阅读与小组探究
  自主阅读和小组探究环节,要求学生同桌或小组通读《铃兰花》《鞋的故事》《怀念红狐》三篇散文,选择其中一篇文章进行细读,共同探究作者是如何围绕具体事物(铃兰花、家做鞋、红狐)选择事件进行写作的,并思考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文本主题的深刻性与丰富性。最后,将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
  2.课堂交流与“叙事序列”知识植入
  在学生自主阅读、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成果分享交流活动。教师在课堂分享、交流中适时地渗入“叙事序列”的知识,既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又能帮助学生建构叙事作品的阅读策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与训练。
  如:学生在阅读《铃兰花》一文时发现,作者直到第23小节才提及铃兰花,此前利用“地狱”的环境、“地狱”的名字、“地狱”放牧等事件多重渲染“地狱”的恐怖,加剧“我”对“地狱”的恐惧,是在制造“采铃兰花”的事件冲突,具有交代事件背景的性质,有利于后文表达“爱能战胜胆怯”“成长需要有一个过程”的主题。基于学生对文本的发现与理解,教师再借助布雷蒙“镶嵌式”叙事序列进行教学解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更为清晰了。
  而《怀念红狐》中“人捕获狐崽,红狐失狐崽”与“红狐索求狐崽,人释放狐崽”的两个事件存在连接式的特征,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既关注自身的行为、心理,又关注“红狐”的行为、神态。显然在“连接式”的叙事序列中,还兼顾了“两面式”的叙事序列特征,来表达作者对人性中悲悯情怀、敏锐性灵逐渐丧失的伤痛,对自己与城市朋友难以契合的灵魂孤独的反思,对贫瘠岁月里悲悯情怀形成与滋长的追忆。《鞋的故事》一文采用的是“连接式”的叙事序列,学生能较为容易地提炼出来。
  总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梳理概括、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对话等活动,探寻出叙事文中“叙事序列”的类型,并理解“叙事序列”的文本示例。据此,教师植入布雷蒙“叙事序列”知识,并不是知识灌输,而是在于对叙事文的叙事逻辑进行理性呈现。
  附参考表格如下:
  三、叙事序列助力学生散文写作
  1.走进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鼓励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或翻查家里的老物件、老照片,寻找村上的传统、街上的老景致,和家人长辈聊一聊关于他们的故事,并对寻找到的写作素材进行比较,从自己的写作能力出发,考量自己可以写哪一则材料并思考理由。
  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具有明确学习目标指向的活动中,学会从真实情境中去发掘写作素材。设计“为什么写”的问题,是要启发学生思考素材内部隐藏的写作价值以及自身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综合比较及结论”旨在帮助学生对自己寻找的写作素材进行选择和剪裁,启发学生思考最值得写的是哪则材料,为什么是这个材料,这则材料在主题表达、故事叙述、人物形象呈现等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一设计融搜集、概括、比较、辨别等思维活动于一体,有很强的指导性。在随后的写作材料学案中,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以往写作中少有的写作素材。如:学生由珍藏的凤仙花种子而想到“遍地而生”的凤仙花在生活中的消逝,从而谈及城镇化建设改变了生活环境,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杂物箱中沉睡已久的红香囊而想到与外婆生活的往事及外婆对自己成长的鼓励;由老家院子里的柿子树联想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太奶奶由依恋到疏远到厌烦到愧疚的情感变化过程;以及由消逝了的“磨剪子、戗菜刀”“焗盆、焗碗、焗缸”的吆喝声写到对传统技艺消逝的隐忧;等等。
  总之,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小物件、小事件、老传统、新现象,只要挖掘出其中潜藏的情感与哲思,都是有写作价值的。进一步明白了写生活,就要写出生活的细节,写出生活的意义、意思、意蕴来。学生寻找和选择写作素材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成长与生活的观照和反思的过程,其价值远远超越了写作活动本身。
  2.读写结合,构建叙事序列图谱
  有时学生虽然有可写成文章的素材,但是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叙事形式进行呈现,且这在学生写作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叙事序列”可以为解决这一写作问题提供抓手。依此,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进行“叙事序列”图谱的创作,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最佳设计图谱。
  学习成果分享举隅:
  推荐理由:事件有起伏,可以写出母亲的爱、母亲的智慧,也能体现家人间的爱。对于学业负担沉重的高中生而言是美好的回忆。
  推荐理由:有对奶奶的深情怀念,有对当下年轻人好“面子”的揭露,还有对狭隘“自我”的反思,主题丰富。
  可以说,利用叙事序列分析创作思路,讨论写作过程,既是学生对写作构思情况的检查,又是学生小组合作修改、重构写作思路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学生写作思维可视化,对学生而言既有反思,也有借鉴。
  叙事序列让叙事作品的深层结构可视化。将布雷蒙的“叙事序列”知识引入阅读与写作教学,其最大价值就是借助它实现了文学阅读及作者写作思维过程可视化。可以说,它是一种类似思维导图的可视化语义网络,它能助学生思路清晰地阅读叙事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自己写作的思维路径进行透视和优化。
  叙事序列是具有元认知支持功能的阅读及写作支架。它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分析、判断、链接、印证,在写作中反观自己的写作内容。而围绕“叙事序列”进行的叙事作品赏析与创作,正是以“叙事序列”为桥梁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通。
  叙事序列有助于构建目标明确的阅读与写作思维场。围绕某一具体事物进行怀旧散文的阅读与写作,有助于形成情感哲思指向明确的阅读与写作思维场。可以说,这种读写活动的整体设计,阅读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同一思维场的构建,实现了阅读与写作互促,同时彼此走向深刻。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和初中统编教材的使用,语文学习任务群、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等已日渐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2020年,本刊将围绕“新标准、新教材、新教学、新评价”展开,来稿需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导向,整合学习情景、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征稿内容及要求如下:  1.本年度拟重点关注的话题包括:  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学界一般认为,《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诗作。清代陈沆对曹操诗歌赞佩有加,认为“曹公苍莽,古直悲凉,其诗上继变《雅》,无篇不奇”,其所著《诗比兴笺》于曹操诗仅选《短歌行》一篇,即以此篇为曹操诗作当之无愧的代表。当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宋代真德秀编选曹操诗歌,就偏偏弃用此篇。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也赞同真德秀的做法,说:“魏武帝(曹操)《短歌行》全用《鹿鸣》四句,不如苏武‘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点化
期刊
有虚有实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一个基本原则。八大山人画鱼不画水,却可以让观者感受到“水何澹澹”;古人画梅不画雪,却依然可以生动地呈现雪的洁白,这就是绘画中所谓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诗歌这种古老的文学样式通过最凝练的方式来刻画社会生活、抒写人类情感,更加讲究“物外之象”或“言外之意”,因此也就更加注重虚实手法的运用,以丰富诗歌的内容、拓展诗歌的意境、强化诗歌情感的表达。  我们试比
期刊
一、命题价值导向和语文学科特色鲜明——凸显“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语文学科贴近现实生活,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必须要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二、突出时代精神,发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要素——着重考查考生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素养  学生应具备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書写中国文化、表达中国精神的能力,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三、作文材料选择,着重
期刊
语文课堂的深层引动,是师生对美的沉浸赏味、对情的深层触碰、对理的深度认知。语文课堂要想深层触动学生的情思,深层引动学生寻探,要靠教师深谙于胸的厚实储备和引动策略。如此,课堂才会丰盈有致。  一、远瞻:深层引动的厚实储备  1.角色,教师的深度认知  语文课堂如穿密匝的林间小道,有时如履坦途,有时需斩荆棘,有时遇水设桥,有时碰沟铺路,有时还遇雷霆暴雨,一番辛劳跋涉后才柳暗花明。斩棘、设桥、铺路、躲雨
期刊
在教育部教材局的直接领导下,遵循新课标精神重新组织编写的自小学以至高中的统编语文新教材已经编就,大部分业已投入使用,少数册次也已送审而即将投入使用。根据使用过程中一线师生的反馈意见看,绝大多数褒奖了教材取得的成效,肯定了编写组的贡献;少数对教材的不足提出的改进意见,也多是中肯而切合教学实际的,值得编写组认真思考并加以改进;同时还有少数意见的出现属于对编写体例不够熟悉,这就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说释疑
期刊
平时作文,未必要全批全改,尽量不要精批细改,甚至不一定要改。语文教师不要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不要煞费苦心地把自己锻造成批改作文的机器。作文教学长期低效,教师也要从批改方式上找找原因。  “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6篇”,一些学生视为苦事,因为怕写,难写好;一些语文教师也视为苦事,因为要批改,很伤神。我特别理解这些教师的苦衷,写作非一日之功,学生作文水准不高、辅导见效慢,教师不但很难等到“好作文”,甚至也不
期刊
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江苏文学大省的地位毋庸置疑。可以说,这是诸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比如作家的公众影响力和作家间的代际传递,比如文学政策和文学制度,比如文学教育和民众的审美素养,等等。其中,江苏作家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国家级文学奖项中的获奖数,也是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  以短篇小说为例,鲁迅文学奖至今已颁七届。除了第一届六篇,第三届四篇,其余均为五篇,共三十五篇。江苏省除
期刊
近年来,温州中考语文卷(以下简称“温州卷”)以其先进的理念、厚重的内涵、科学的体系、鲜明的特点广受好评。出于新旧教材过渡的考虑,2019年温州卷并未刻意在形式上做突破和创新,全卷看似平实,但紧扣统编教材,同时吸收内化了先进的测评理念,研析这套试卷对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聚焦统编时代的教学变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相较以往,统编教材的
期刊
在整个五言诗发展史中,《古诗十九首》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素有“五言之冠冕”之称。  本文援引陈几叟的“月落万川,处处皆圆”为题,意在说明《古诗十九首》对于后代五言诗发展的文学意义、历史意义与思想意义,正犹如一轮明月,横亘古今,尤见未来。  一、乾坤一螺寄  1.见微知著  《古诗十九首》中少有奇异物象抑或是罕见之景,然而细腻的描写与抒怀中自有丰富的意涵与情感,正如张叔夏在《清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