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达利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联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为依托,结合达利的生平经历和相关绘画作品,旨在分析达利荒诞性格的成因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与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超现实主义;达利
  20世纪初期,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崭新的艺术流派登上了历史舞台。超现实主义的出现以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的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在《超现实主义的宣言》中布勒东指出“这还要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根据这一发现,持某种观点的流派最终显露出来,借助于这一流派,人类的探索者可以从事更深入的研究,再作研究时,他不必只考虑表象了”[1]。同时,布勒东在宣言中还对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作了大量思考和解释,并表示出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视。达利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更是推崇备至,在达利的许多画作中,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然而两者的联系仅仅是这样吗?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简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主要部分是无意识理论,而其它理论像人格结构理论、里比多理论和释梦理论等都是对无意识理论的补充和说明。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歇斯底里研究》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三种状态: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意识,在其现象描述上,仍与以前所说的意识一样,是明确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意识。前意识是隐藏在人的心里深处,但随时都可以召回或浮现到意识中来的意识。无意识是虽然存在于心理中,但却不能在意识里出现的意识”[2]。
  后来,弗洛伊德对自己的无意识理论进行了深化,进而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简单来讲,本我基本上是由性本能构成的,是一种只顾追求自我满足而不顾外在限制的意识。自我是一种适应了社会之后的理性意识,它一方面以理性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压抑本我的一些欲望。超我则是一种完全受社会道德支配的理想意识,对本我和自我来说,超我都是一个监督者,因为它一方面和自我一起监督、压制本我的欲求,另一方面又对自我的一些偏离道德的行为又加以监督、压制。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背后存在一种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里比多(libido)”或者说是“性力”。这种“里比多”是每个人都有的本能,而这种本能驱使人们去寻求快乐的满足,尤其是性快乐。“里比多”会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各种不同的转化,例如“里比多”指向母亲,就转化为恋母情结;“里比多”指向科学研究,就转化为一种对科学研究的狂热。而当“里比多”的转化被抑制时,就容易引发各种精神病症。
  释梦理论是弗洛伊德用来发掘梦所隐含的无意识的重要手段。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欲望的满足,同时梦利用各种伪装方法将无意识内容隐藏于梦境的表象之下。弗洛伊德以性为工具来对人们梦中的出现的符号进行阐释,进而以此来揭露梦的外衣下所包含的人们那些无意识内容。
  二、达利荒诞性格的成因:俄狄浦斯情结
  达利的父亲是法律公证人,有着良好的声誉,职业体面同时家境富裕,但是在达利心中对父亲却充满了仇恨。达利童年时,有一次虐打他三岁的妹妹正好被他父亲看见,父亲生气的把他关了起来,达利便在房间里大哭、尖叫直至失声引起母亲的担心,随后父亲也开始担心。还有一次在饭桌上,达利假装被刺卡住了喉咙,歇斯底里的咳嗽,直到父亲受不了,离开了餐桌。“通过报复父亲,我不停地享受着自己的欲望”[3]。弗洛伊德在其书中对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父亲的关系做了精神分析学的解释,“一个希望母亲把自己放在父亲的地位上的孩子,总在幻想中以这样的身份自居,并且在以后的一段生活中把赢得对他父亲的优势当作他的任务”,“我们听说她喜爱豪华和优美的服装,他拥有仆人和马匹;······这些爱好不应单单归因于他的美感,我们认为其中同时存在着强迫自己模仿和想要超越父亲的成分”[4]。同时我们知道达利对外表形象的夸张追求伴随其一生,这便与弗洛伊德的分析不谋而合。面对父亲绅士般的形象,同时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为了取代父亲,赢得母亲的爱,只有不断做出一些奇怪举动来挑衅父亲并引起母亲的注意,同时不断激励自己去超越父亲,来实现自身的欲望。
  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达利具有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对母亲的爱恋,对父亲和哥哥的仇恨,进而我们也可以推断这对达利的荒诞性格的形成是有很大影响的。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
  对梦境的描写是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色。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提出文艺创作与白日梦两者是很相像的观点。由此可以推断,达利正是利用了弗洛伊德的这些精神分析理论在作品中用其“偏执狂批判”的方法将互不联系的一些现实物品放到一起,来描写自己的梦以及梦中隐含的无意识内容。
  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中频频出现的蚂蚁、蝙蝠、抽屉、蜗牛,这些形象隐含了丰富的无意识内容。达利在谈及自己对死亡的恐惧时,回忆到:自己五岁时,表哥用枪打伤了一只蝙蝠,达利把受伤蝙蝠藏了起来,第二天发现蝙蝠身上爬满蚂蚁,已经活不成了,他突然很生气就一口咬掉了蝙蝠的腦袋。由此可见,达利画中的蝙蝠、蚂蚁代表着对死亡的恐惧。抽屉在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中往往是和女人的身体一起出现的,同时弗洛伊德认为抽屉代表着女人潜在的性欲望,那么这也就印证了达利画中抽屉的隐意。达利曾明确表示自己爱吃甲壳动物,而弗洛伊德认为某种物质的缺乏,会导致人在心里产生这种物质的意象,以此来缓解这种缺乏带来的心理紧张感。由此可见,达利食肉的欲望因作品中蜗牛的出现得到了缓解。
  “我所有的艺术都在于十分精确地将从我的妄想中派生出来的非理性形象具体化。为了征服非理性,我完善了超现实主义者最有系统、最善演变的方式方法。当你考虑到这些结果是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自动书写,或运用一些具有象征机能的物品而得到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把梦幻世界奇妙复杂的场景再现为普通而明显的逻辑推理体系是多么容易”[5]。达利的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为我们以上的推断提供了一个有力证据。
  四、结语
  “两个天才会面,却没有碰出火花”[6],这是达利在和弗洛伊德见面后写下的。达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弗洛伊德仅仅是把自己当做了一个典型的病例,而这与会面前达利对弗洛伊德的崇敬以及对自己在弗洛伊德眼中形象的心理预期形成了强烈反差。然而,事实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释梦理论等精神分析学理论已然深入到了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碰撞在两人见面前早已产生,碰撞产生的何止是火花,那是席卷20世纪的烈焰。
  大部分人会认为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的一种运用或者阐释,但是我认为不仅仅是运用或阐释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达利对自身欲望的一种追求,而这种追求通过作画来实现,这才符合达利的“真性情”。生活中的“疯子”、艺术上的“天才”,这就是达利,一个在20世纪出尽风头的西班牙人。
  
  注释:
  [1]安德烈·布勒东. 超现实主义宣言[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12: 16
  [2]张法. 20世纪西方美学史[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7: 79
  [3][5][6]萨尔瓦多·达利, 安德烈·巴西诺. 疯狂的眼球[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7: 16,142,118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 上海: 知识出版社,1987.1: 88
其他文献
【摘要】:抽象绘画从康定斯基开始算起在艺术史上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中国的抽 象艺术可以说始于1978年吴冠中在第一期《美术》杂志所发表的《关于抽象美》 一文。他说“形式美是艺术创作中关键的一环,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他的发言在20世纪80年代初受到了广泛的关 注,使艺术创新风靡了当时的文艺界,刮起了探讨形式美与抽象美的风潮。追溯到中国古代,抽象的思维似乎已经萌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是当今中国古代文论面临的一大问题,而实现这一转换的第一步便是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相遇。由此,笔者立足于中国古代“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观念,尝试以现代西方文论的视角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寻找二者的相通之处,找寻中西方平等对话的可能性。  【关键词】:现代西方文论;“以意逆志”  一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是当今中国古代文论面临的一大问题。事实上,这一问题十分
期刊
【摘要】:词至苏轼,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开词中豪放一派,其在婉约词的创作上亦挣脱秾艳绮靡,香闺愁怨的束缚,使词在创作题材、风格手法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苏轼的人生遭际而一步步发展与深化的。从杭州到儋州,苏轼的思想随着政治生涯的跌落而逐渐迈向超然。  【关键词】:苏轼;人生际遇;思想流变  词发展至北宋初期,仍秉承“花间”余韵,风格不脱闺情离愁。及至东坡,始创别调,将词提升到了可与
期刊
【摘要】:声乐是一种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人的体力、脑力,表现真情实感的音乐形式。学习唱歌的技巧以及训练发音是演唱声乐的基本前提,而声乐演唱的灵魂所在即是演唱者倾注在歌曲里的感情。如果演唱者只是单纯地运用熟练的演唱技巧进行演唱,而没有注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这种歌声是缺乏生命力的,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  【关键词】:声乐演唱;技术应用;情感表达  声乐演唱不仅要求演唱者熟悉并掌握各种相关的演唱技巧,还要
期刊
综合材料雕塑艺术的发展一直都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具有传统的观念雕塑形式,但艺术是相通的,在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下,综合材料雕塑的关键是艺术形式、材料选择、工艺技法、题材内容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与国外综合材料雕塑的交流与借鉴,以当代世界文化艺术的视野去审视现代综合材料雕塑的当代性与世界性,为现代综合材料雕塑创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整个大的趋势发展下,综合材料雕塑艺术如今已经相当深入地渗透到广大
期刊
【摘要】:研究苏轼的文学创作,以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北宋党争的因素不得不考虑其中。长期处于党争状态下的朋党之争深深地影响到了苏轼的文学作品创作。苏轼不仅具有喜同恶异的党派特征,而且具有独立的主体性格与个性主张,处于豪放派诗人的他推崇不为苟生,有益于世间的理论,在北宋党争中,也正是苏轼这种独特的主体性格使其文学作品得到不断发展,北宋党争造就了苏轼的主体性格,也造就了他优秀的文学创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但他对于“意味”与“形式”的解读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受到各方质疑。李泽厚以其人类学本体论为基础以物质实践解读形式,以“生活积淀”解读“意味”,并将其异化的“有意味的形式”作为其“积淀说”的固有概念。  【关键词】:有意味的形式;形式;意味  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于1914年出版的《艺术》中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理论,贝尔认为:“线条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马兰布莱顿所作的一首爱情诗Free Union为例,来解释诗性隐喻中的心理意象,通过分析100名本科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对这首诗每行的简单理解,来探究他们对不同意象隐喻的解释,具体说就是探究从表达从源域到不熟悉的目标域的具体可感知的意象的映射的心理意象的过程。研究表明普遍读者是通过映射域间具体心理意象来解释意象隐喻的,展示了具体心理意象在解释诗性隐喻的重要性。  一、引言  法
期刊
三维软件技术作为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影视、动画、广告等领域,对于艺术文化的传播也起到推动作用。三维水墨动画是将三维软件技术与传统水墨动画进行有机结合,各自取长补短,实现全新的艺术效果。  一、研究背景  当虚拟现实技术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三维空间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这无疑对举步维艰的中国传统水墨动画又是一次重大冲击。中国传统水墨动画要想在这个时代有所发展,必须引入新技术
期刊
【摘要】: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 是美国20世纪伟大诗人之一,驰名中外。他常常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人们熟悉的韵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以及反讽和象征的写作手法,描写大自然中平淡无奇的事物。然而,他的诗歌并不仅仅记录了被人忽略的自然界事物或乡野村民的行为举止,而且常常蕴涵多重含义。本文通过对“设计”一诗反讽和象征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得出诗人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了“设计”的双关,还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