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经》是中国医学四大经典之一,主张治未病,通过对“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经文解释,阐述其蕴含的精气神概念及养生思想,旨在说明《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与中国古代哲学密切相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恬惔虚无 精气神 养生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语出《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如下:“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一、 语意解释
恬惔,淡泊,安静闲适之意。《素问考注》中将恬与惔作同义用。云:“惔作憺,恬也。单言则云恬、云憺,重言则云恬惔也。” 而现代汉语词典中未见惔字,后人也写作恬淡。《素问识》注:“广雅曰:恬,静也。说文曰。惔,安也。”《类经·摄生类·二》注:“恬淡者,泊然不愿乎其外,虛无者,漠然无所动于中也。”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注:“ 恬,安静也。淡,朴素也。”
虚无,道家指“道”的本体。《庄子·刻意》:“夫恬惔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文子·十守》:“故静漠者神明之宅,虚无者道之所居。”《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虚无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本体即根本之意,也是世间万物所具有的一般规定性,相对于现象而存在,道家认为道是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指出“道”本身不是具体的、有形的存在,而是“虚无”
而《内经》中的“虚无”是指清静无欲,无所爱恶,并非指本体特性的“虚无”。而是效法前者并且达到如同前者的存在状态,从而真实地经验、践行到所谓的“道”。此“道”指保真养生之道。《吕氏春秋·知度》:“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用虚无为本。” 高诱注:“虚无,无所爱恶也。” 宋王禹偁 《贺册尊号表》:“尚以为法天之义,可以体刚健而奉高明;崇道之名,可以守虚无而务清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虚无。不为物欲所蔽也。”
所以,“恬惔虚无”指思想安闲清净,没有杂念。
真气从之,真气,一种观点认为是指体内的正气,与致病的邪气相对。如张登本《全注全释黄帝内经》中的解释:“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灵枢·邪客》中也说:“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一种观点认为是指真元之气,亦名元气。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灵枢·刺节真邪》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是一致的,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前者将真气与“虚邪贼风”相对而言,指人体的正气;后者则指出了正气的实质就是元气,其来源“所受于天”,天是先天的禀赋,与“谷气”共同充养人体,谷气是后天的营养,统称真气,后来也叫元气或精气。
从,多认为顺从之意,认为“从”即是“顺”的意思。真气从之即真气自然顺从(《素问悬解》清黄元卿著);第二种意见,如《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将“从”改为“”居”真气从之意为真气居藏于内。
精神内守,精与神不同于现代人们一般所言的精神,自有其深意。内守,指精与神安守在体内而不散失。“内”针对外而言“守”是坚守、保持的意思。如《内经知要》所言:“精无妄伤,神无妄动,故曰内守。” 谓精与神皆充实于体内而不妄耗。
综上,原文之意就是指一个人思想安闲清净,没有杂念,真气自然和顺,精与神皆守持于体内而不妄耗,病会从哪里来呢?
二、 关于精、气、神
文中涉及真气、精、神概念,概言之,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道家称之为人身“三宝”。
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精华,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夫精者,身之本也。” 从来源上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与生俱来,受之父母,是生命的本原物质。如《灵枢·本神》所说:“生之来,谓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清气,化生于脾胃肺,亦称水谷精微。从功能上可分为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何梦瑶《医碥》谓:“精者,一身之至宝,原于先天而成于后天者也,五脏俱有而属于肾。”生殖之精,即具有生殖能力的精微物质,是人类繁衍的物质基础,贮藏于肾。《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和而成形,常先身生,是为精”。脏腑之精,化生于清气、水谷,藏于五脏,是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内守之“精”,即指上述所言,既包括先天之精,还包括后天之精,
气,原属哲学范畴,被古代哲学家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东汉王充认为元气是宇宙的本原和存在的基本状态。《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混沌为一……”而且“万物之生,皆秉元气”。其中,气、元气都是指宇宙及万物的本原,即气一元论。气一元论用气、气化观念去阐释万物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转归,借以揭示其成因。
中医学承袭了气一元论的思想,《灵枢·贼风》云:气“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认为气是一种不能直接觉察的极其微小的物质。《内经》中“气”的特点如下:第一,无常形。《灵枢·决气》曰: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指出具有多种功能的气象”雾露”般无常形。第二,运动不息。如《灵枢·脉度》言: “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说明气在人体内规律运行,生命机能在气的运动变化完成,《素问·六微旨大论》曰: “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说明生命以气的运动为前提,生命的终结便是气的运动停止。所以《素问·五常政大论》曰: “气止则化绝。”第三,有征可查。《素问·气交变大论》曰: “善言气者,必彰于物。”说明气虽无形,但必须通过物质运动而表现。
由此可知,气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是无形有征的能量运动。因此,中医学的气可定义为:人体内具有生命活力、不断运动、无形有征的精微物质。它既是人体的重要生理组成部分,也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关于真气,真有“正”之意。《正韵》: “真,神也,淳也,精也,正也”。“真气从之”中的真气即正气,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灵枢·刺节真邪》: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表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相结合而成。《素问·离合真邪论》又说“真气者,经气也。”此“经气”指运行于经脉之中的气,亦属“正气”范畴。所以,相对于邪气而言,真气即正气,其本质就是真元之气,即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相结合而成的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神,有万物“主宰”之意。《说文解字》曰: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灏注:“天地生万物,物有主元者曰神”即神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内经》论神,承继了中华民族“神”的文化底蕴,保留了“主宰”的内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此言自然本身固有主宰。又提出“神机”、 “神明”的概念,《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这种主宰生命的“神”,一旦失常,便会影响生命活动,甚至导致生命机能的丧失。《素问·玉机真脏论》也说:“天下至数,道在于一,神回不转,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而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阴阳为“神明之府”,《素问·气交变大论》曰: “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谓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即神明。
人的精神活动,中医概括为神志,内经将其分为五神与五志,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分别对应心、肝、肺、脾、肾,故五脏又称“五神脏”。《素问·八正神明论》曰: “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说明人对外物的体会、见解、把握等意识思维过程皆属于神。
总之,神是《内经》的重要命题之一,既包含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由体现了人的生命活动。这种认识与中国古代哲学一脉相承。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内经》中的神包括了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意志过程,还包括情感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内容。
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三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三个层次,精凝而为形,静而有质可及,是物质,是基础;精化为气,无形有物,动而不已,是物质,又是功能。精、气互变,概括了一般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活动。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是生命活动的最高层次。《内经》以五脏为中心,把五脏藏象体系,形成一个表里相合、内外相关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精气神是维护和主宰这个系统的中流砥柱。精是神的生理基础,精亡则神败,故《灵枢·本神》说:“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至其淫溢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而在精与神之间,有气化为机枢,其中精为根、气为用、神为主。
三、 关于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意指保养生命。《内经》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意在强调养生的重要性。如《素问吴注·卷一》所云:“此篇言保和天真,则能长有天命,乃上医治未病也。”原文主张对外要避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内要养正气“恬惔虚无,精神内守”,这是养生的基本要求。虚邪贼风,是外界致病因素,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是内部致病因素,既要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又要注意避免情志过激和精气妄耗,不断调摄精神,才能保持真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故《素问直解·卷一》说:“外知所避,内得其守,病安从来。”
“恬惔虚无”的养生思想来源于老庄思想。《道德经》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明圣人无私寡欲、淡泊名利、谦恭守身、知足不争。提倡人应知足常乐,凡事顺其自然,重生命而轻名利。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澹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表述相一致,也说明了恬惔虚无,清静无为对于调养精神的重要性。所以说,“恬惔虚无”的养生思想正是来源于道家老庄的“无为”思想。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分析《内经》养生学说中“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经文入手,通过对其语意的解释,蕴含的精气神概念的讨论,以及养生思想的溯源,旨在说明《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与中国古代哲学密切相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站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度,联系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研读的态度,才有可能学好 《内经》。
参考文献:
1、姚春鹏.黄帝内经[M]. 北京: 中华书局,2014
2、印会河,童瑶.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日本)森立之. 素问考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郭红伟(1968 -)男,汉族,河北省望都县人,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
关键词 :恬惔虚无 精气神 养生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语出《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如下:“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一、 语意解释
恬惔,淡泊,安静闲适之意。《素问考注》中将恬与惔作同义用。云:“惔作憺,恬也。单言则云恬、云憺,重言则云恬惔也。” 而现代汉语词典中未见惔字,后人也写作恬淡。《素问识》注:“广雅曰:恬,静也。说文曰。惔,安也。”《类经·摄生类·二》注:“恬淡者,泊然不愿乎其外,虛无者,漠然无所动于中也。”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注:“ 恬,安静也。淡,朴素也。”
虚无,道家指“道”的本体。《庄子·刻意》:“夫恬惔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文子·十守》:“故静漠者神明之宅,虚无者道之所居。”《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虚无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本体即根本之意,也是世间万物所具有的一般规定性,相对于现象而存在,道家认为道是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指出“道”本身不是具体的、有形的存在,而是“虚无”
而《内经》中的“虚无”是指清静无欲,无所爱恶,并非指本体特性的“虚无”。而是效法前者并且达到如同前者的存在状态,从而真实地经验、践行到所谓的“道”。此“道”指保真养生之道。《吕氏春秋·知度》:“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用虚无为本。” 高诱注:“虚无,无所爱恶也。” 宋王禹偁 《贺册尊号表》:“尚以为法天之义,可以体刚健而奉高明;崇道之名,可以守虚无而务清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虚无。不为物欲所蔽也。”
所以,“恬惔虚无”指思想安闲清净,没有杂念。
真气从之,真气,一种观点认为是指体内的正气,与致病的邪气相对。如张登本《全注全释黄帝内经》中的解释:“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灵枢·邪客》中也说:“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一种观点认为是指真元之气,亦名元气。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灵枢·刺节真邪》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是一致的,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前者将真气与“虚邪贼风”相对而言,指人体的正气;后者则指出了正气的实质就是元气,其来源“所受于天”,天是先天的禀赋,与“谷气”共同充养人体,谷气是后天的营养,统称真气,后来也叫元气或精气。
从,多认为顺从之意,认为“从”即是“顺”的意思。真气从之即真气自然顺从(《素问悬解》清黄元卿著);第二种意见,如《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将“从”改为“”居”真气从之意为真气居藏于内。
精神内守,精与神不同于现代人们一般所言的精神,自有其深意。内守,指精与神安守在体内而不散失。“内”针对外而言“守”是坚守、保持的意思。如《内经知要》所言:“精无妄伤,神无妄动,故曰内守。” 谓精与神皆充实于体内而不妄耗。
综上,原文之意就是指一个人思想安闲清净,没有杂念,真气自然和顺,精与神皆守持于体内而不妄耗,病会从哪里来呢?
二、 关于精、气、神
文中涉及真气、精、神概念,概言之,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道家称之为人身“三宝”。
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精华,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夫精者,身之本也。” 从来源上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与生俱来,受之父母,是生命的本原物质。如《灵枢·本神》所说:“生之来,谓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清气,化生于脾胃肺,亦称水谷精微。从功能上可分为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何梦瑶《医碥》谓:“精者,一身之至宝,原于先天而成于后天者也,五脏俱有而属于肾。”生殖之精,即具有生殖能力的精微物质,是人类繁衍的物质基础,贮藏于肾。《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和而成形,常先身生,是为精”。脏腑之精,化生于清气、水谷,藏于五脏,是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内守之“精”,即指上述所言,既包括先天之精,还包括后天之精,
气,原属哲学范畴,被古代哲学家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东汉王充认为元气是宇宙的本原和存在的基本状态。《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混沌为一……”而且“万物之生,皆秉元气”。其中,气、元气都是指宇宙及万物的本原,即气一元论。气一元论用气、气化观念去阐释万物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转归,借以揭示其成因。
中医学承袭了气一元论的思想,《灵枢·贼风》云:气“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认为气是一种不能直接觉察的极其微小的物质。《内经》中“气”的特点如下:第一,无常形。《灵枢·决气》曰: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指出具有多种功能的气象”雾露”般无常形。第二,运动不息。如《灵枢·脉度》言: “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说明气在人体内规律运行,生命机能在气的运动变化完成,《素问·六微旨大论》曰: “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说明生命以气的运动为前提,生命的终结便是气的运动停止。所以《素问·五常政大论》曰: “气止则化绝。”第三,有征可查。《素问·气交变大论》曰: “善言气者,必彰于物。”说明气虽无形,但必须通过物质运动而表现。
由此可知,气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是无形有征的能量运动。因此,中医学的气可定义为:人体内具有生命活力、不断运动、无形有征的精微物质。它既是人体的重要生理组成部分,也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关于真气,真有“正”之意。《正韵》: “真,神也,淳也,精也,正也”。“真气从之”中的真气即正气,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灵枢·刺节真邪》: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表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相结合而成。《素问·离合真邪论》又说“真气者,经气也。”此“经气”指运行于经脉之中的气,亦属“正气”范畴。所以,相对于邪气而言,真气即正气,其本质就是真元之气,即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相结合而成的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神,有万物“主宰”之意。《说文解字》曰: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灏注:“天地生万物,物有主元者曰神”即神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内经》论神,承继了中华民族“神”的文化底蕴,保留了“主宰”的内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此言自然本身固有主宰。又提出“神机”、 “神明”的概念,《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这种主宰生命的“神”,一旦失常,便会影响生命活动,甚至导致生命机能的丧失。《素问·玉机真脏论》也说:“天下至数,道在于一,神回不转,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而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阴阳为“神明之府”,《素问·气交变大论》曰: “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谓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即神明。
人的精神活动,中医概括为神志,内经将其分为五神与五志,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分别对应心、肝、肺、脾、肾,故五脏又称“五神脏”。《素问·八正神明论》曰: “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说明人对外物的体会、见解、把握等意识思维过程皆属于神。
总之,神是《内经》的重要命题之一,既包含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由体现了人的生命活动。这种认识与中国古代哲学一脉相承。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内经》中的神包括了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意志过程,还包括情感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内容。
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三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三个层次,精凝而为形,静而有质可及,是物质,是基础;精化为气,无形有物,动而不已,是物质,又是功能。精、气互变,概括了一般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活动。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是生命活动的最高层次。《内经》以五脏为中心,把五脏藏象体系,形成一个表里相合、内外相关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精气神是维护和主宰这个系统的中流砥柱。精是神的生理基础,精亡则神败,故《灵枢·本神》说:“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至其淫溢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而在精与神之间,有气化为机枢,其中精为根、气为用、神为主。
三、 关于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意指保养生命。《内经》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意在强调养生的重要性。如《素问吴注·卷一》所云:“此篇言保和天真,则能长有天命,乃上医治未病也。”原文主张对外要避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内要养正气“恬惔虚无,精神内守”,这是养生的基本要求。虚邪贼风,是外界致病因素,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是内部致病因素,既要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又要注意避免情志过激和精气妄耗,不断调摄精神,才能保持真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故《素问直解·卷一》说:“外知所避,内得其守,病安从来。”
“恬惔虚无”的养生思想来源于老庄思想。《道德经》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明圣人无私寡欲、淡泊名利、谦恭守身、知足不争。提倡人应知足常乐,凡事顺其自然,重生命而轻名利。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澹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表述相一致,也说明了恬惔虚无,清静无为对于调养精神的重要性。所以说,“恬惔虚无”的养生思想正是来源于道家老庄的“无为”思想。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分析《内经》养生学说中“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经文入手,通过对其语意的解释,蕴含的精气神概念的讨论,以及养生思想的溯源,旨在说明《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与中国古代哲学密切相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站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度,联系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研读的态度,才有可能学好 《内经》。
参考文献:
1、姚春鹏.黄帝内经[M]. 北京: 中华书局,2014
2、印会河,童瑶.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日本)森立之. 素问考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郭红伟(1968 -)男,汉族,河北省望都县人,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