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叶诗派是在四十年代颇具影响力的现代诗歌流派,也是少数在九十年代还保留着创作活力的流派。九叶诗派得以延续发展的原因,不得不说与其在诗艺上的追求,创作方法的使用,对诗歌永恒主旨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都来源于九叶诗派的诗人“平衡”的美学追求。九叶诗派呼应白话诗兴起时对于诗歌的现代化的提倡,努力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新诗的现代化。九叶诗派平衡的美学追求表现在:一是思想内容上,个人与社火的结合;二是诗艺上注重各方面的综合。
【关键词】:九叶诗派;平衡;知性;感性
一.思想内容上:个人与社会的结合
九叶诗派兴起发展于四十年代,四十年代是中国社会最为动乱的年代,民族受到侵略,国内战争不断。九叶诗派中的很多诗人都参与了当时的战争参与战争的个人经历丰富了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意识到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痛苦。他们将自己的个人体验与社会经验融合起来,将自己的创作从个人化情感的表达提升至对整个社会的表现,从而使人们能够在诗中看到整个社会心境。九叶诗人认为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不仅是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反映,也是个人的思想情感的反映,它的范围应该是极为广阔的。“诗人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描绘,而要通过个人情感和人民情感的统一写出时代的精神和本质。”[1]
九叶诗派接受了西方现代派的熏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受到了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西方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在诗歌上表现上注重自身内心的表现,挖掘个人情绪。九叶诗派也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即诗歌对于个人情绪抒发的功能。但是与浪漫抒情派表现个人的爱情、感伤、忧郁不同,九叶诗派不将诗歌局限于对于个人感情的宣泄,,而是将其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从而达到诗歌表现社会的需要。穆旦的诗歌《赞美》塑造了一个贫苦的受难的人民的形象,诗人深切的表现了中国社会中痛苦的人民,通过一系列真挚的描写,将作者心中的悲痛之情也表现出来。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光明的寄托:“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不断的重复,似乎是作者对未来的呼唤,也是在唤起人民的希望。
辛笛的《风景》是他1948年乘车在沪杭道上做的一首诗,这首诗采用了西方现代派的一个典型手法“反讽”。诗人在乘车过程中,看到凋敝的山河想到了人民生与死距离那样短,“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2];看到了战争下人民的苦难“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战士的新装绿得旧褪凄惨”[3]。诗人在此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中国此时的本质面貌展现出来,从中看到了诗人痛心疾首的内心。诗人将这首题名为风景,风景本是美好事物的展现,再这里却是在告诫人们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这凋敝的社会就是现状,不能对其熟视无睹,企图以自己的创作唤醒人们冷漠的心。
二.诗艺上:注重各方面的综合
(一)知性和感性的溶和
袁可嘉曾经提到九叶诗人创作中,“力求知性和感性的溶和,注意运用象征和联想,让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感情寄托于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通过烘托和对比来取得总的效果,借以增强诗篇的厚度和密度、韧性和弹性。”[4]这是强调诗人的创作中在表现现实内容的时候,注重对于现实的思考,将自己的情绪所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九叶诗人的创作实际中,将“思”与“辩”相融合,以此来增强诗歌的深度,提高诗歌的高度。在诗歌中,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深思,以达到一个感性与知性相溶和的程度。在表现手法上,运用幻想和联想,对比烘托的手法。
郑敏是九叶诗派里少数的女性作家,哲学出身的她,诗作以沉默的思考而闻名,诗中把沉默作为思考的形式,来表现她对于世界的认识。在《金黄的稻穗》中描绘了一个“雕塑”的形象:“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是/围着我们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5]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上,看到田里满是稻穗,“金黄的稻束”就像是“静默的雕像”,由田里的稻穗想到了疲倦的母亲,最后“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人在这里由客观存在的事物生发出了对于永恒的存在的思考,而使诗歌从单纯的对事物的吟咏升华到了思维的高度。
(二)继承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精华
九叶诗派诗人与二十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也有所区别,象征诗派无论在意象的选择还是表现手法上,对于西方的借鉴都有特别明显的痕迹,以至于象征派诗歌缺乏大众的体验感而局限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上。象征派诗歌是早期受到西方现代派影响的诗人们的学习和借鉴,在吸收和融合方面不成熟。九叶诗派的诗人是在广泛的西方现代诗歌的理论的指导下,植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土壤中,从而在诗歌中感受到一种群体的体验。 九叶诗派诗人在诗中既采用中国传统古典意象如“丁香”“月”,也采用西方的意象,一些抽象的感觉如“存在”“生”“死”等。在抒情方式上即继承传统诗歌的含蓄蕴藉,也注重西方诗歌情绪的表达,所以九叶诗歌显得更加的成熟。
《丁香、灯和夜》是辛笛在1936年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诗意含蓄,意境朦胧,写的是一个青年的思念,由思念的情绪而生出想象。诗的开头是对景物的描写:“今夜第一次/我惊见灯下/我的树高且大了”[6]。诗人对于自己的树突然的关注,发现它的“高且大”了,丁香树的带着愁怨情思的情感寄托物,原本熟悉的东西有了能够突然意识到的陌生感,而带来一种强烈的幻象感。以“树”作为象征推进情绪的发展,“花的天气里夜的白色/映照中一个裙带的柔和”[7]。“我”看见花,看见月光下的白色,而联想到远方的伊人,以“裙带”来代人,是中国传统诗歌的表达方式。由“裙带的柔和”而唤起温柔的记忆。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借中国传统的意象丁香树来表达,就营造出了一种含蓄的抒情氛围。作者心中的寂寞之情也包含于这中氛围之中“今夜第一次/我试着由廊下探首窗间/绿窗有无声息/独自为主人/描一个轻鸽的梦吗?”[8]窗间无人应,诗人幻化出了另一个自己,表现了孤独寂寞的感觉。诗人在这里流出了空白,让读者去体会这种情感。
九叶诗派在思想上,把个人的体验与社会时代相结合,将诗人的个人情绪与对社会的深切认识相结合,从而把诗歌的浪漫与社会的现实相结合,让诗歌不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在诗艺上,把感性的理解和知性的思考相融合,让诗歌能够从个人的情绪上升到整个人类的体验,而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广度;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西方现代派诗歌表现手法,使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不断发展。
注 釋:
[1]袁可嘉, <九叶集>序.九叶集[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3
[2]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
[3]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
[4]袁可嘉, <九叶集>序.九叶集[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3
[5]杜运燮 张同道, 西南联大现代诗抄[M]. 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322
[6]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8
[7]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8
[8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8
参 考 文 献:
[1]杜运燮 张同道, 西南联大现代诗抄[M]. 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
[2]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龙泉明, 中国新诗流变论[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张岩泉, 论“九叶诗派”的抒情表达方式[J]. 海南师范学报,2001
[4]张岩泉, 论九叶诗派的意象艺术[J]. 中国文学研究,2001
【关键词】:九叶诗派;平衡;知性;感性
一.思想内容上:个人与社会的结合
九叶诗派兴起发展于四十年代,四十年代是中国社会最为动乱的年代,民族受到侵略,国内战争不断。九叶诗派中的很多诗人都参与了当时的战争参与战争的个人经历丰富了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意识到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痛苦。他们将自己的个人体验与社会经验融合起来,将自己的创作从个人化情感的表达提升至对整个社会的表现,从而使人们能够在诗中看到整个社会心境。九叶诗人认为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不仅是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反映,也是个人的思想情感的反映,它的范围应该是极为广阔的。“诗人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描绘,而要通过个人情感和人民情感的统一写出时代的精神和本质。”[1]
九叶诗派接受了西方现代派的熏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受到了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西方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在诗歌上表现上注重自身内心的表现,挖掘个人情绪。九叶诗派也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即诗歌对于个人情绪抒发的功能。但是与浪漫抒情派表现个人的爱情、感伤、忧郁不同,九叶诗派不将诗歌局限于对于个人感情的宣泄,,而是将其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从而达到诗歌表现社会的需要。穆旦的诗歌《赞美》塑造了一个贫苦的受难的人民的形象,诗人深切的表现了中国社会中痛苦的人民,通过一系列真挚的描写,将作者心中的悲痛之情也表现出来。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光明的寄托:“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不断的重复,似乎是作者对未来的呼唤,也是在唤起人民的希望。
辛笛的《风景》是他1948年乘车在沪杭道上做的一首诗,这首诗采用了西方现代派的一个典型手法“反讽”。诗人在乘车过程中,看到凋敝的山河想到了人民生与死距离那样短,“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2];看到了战争下人民的苦难“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战士的新装绿得旧褪凄惨”[3]。诗人在此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中国此时的本质面貌展现出来,从中看到了诗人痛心疾首的内心。诗人将这首题名为风景,风景本是美好事物的展现,再这里却是在告诫人们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这凋敝的社会就是现状,不能对其熟视无睹,企图以自己的创作唤醒人们冷漠的心。
二.诗艺上:注重各方面的综合
(一)知性和感性的溶和
袁可嘉曾经提到九叶诗人创作中,“力求知性和感性的溶和,注意运用象征和联想,让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感情寄托于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通过烘托和对比来取得总的效果,借以增强诗篇的厚度和密度、韧性和弹性。”[4]这是强调诗人的创作中在表现现实内容的时候,注重对于现实的思考,将自己的情绪所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九叶诗人的创作实际中,将“思”与“辩”相融合,以此来增强诗歌的深度,提高诗歌的高度。在诗歌中,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深思,以达到一个感性与知性相溶和的程度。在表现手法上,运用幻想和联想,对比烘托的手法。
郑敏是九叶诗派里少数的女性作家,哲学出身的她,诗作以沉默的思考而闻名,诗中把沉默作为思考的形式,来表现她对于世界的认识。在《金黄的稻穗》中描绘了一个“雕塑”的形象:“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是/围着我们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5]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上,看到田里满是稻穗,“金黄的稻束”就像是“静默的雕像”,由田里的稻穗想到了疲倦的母亲,最后“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人在这里由客观存在的事物生发出了对于永恒的存在的思考,而使诗歌从单纯的对事物的吟咏升华到了思维的高度。
(二)继承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精华
九叶诗派诗人与二十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也有所区别,象征诗派无论在意象的选择还是表现手法上,对于西方的借鉴都有特别明显的痕迹,以至于象征派诗歌缺乏大众的体验感而局限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上。象征派诗歌是早期受到西方现代派影响的诗人们的学习和借鉴,在吸收和融合方面不成熟。九叶诗派的诗人是在广泛的西方现代诗歌的理论的指导下,植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土壤中,从而在诗歌中感受到一种群体的体验。 九叶诗派诗人在诗中既采用中国传统古典意象如“丁香”“月”,也采用西方的意象,一些抽象的感觉如“存在”“生”“死”等。在抒情方式上即继承传统诗歌的含蓄蕴藉,也注重西方诗歌情绪的表达,所以九叶诗歌显得更加的成熟。
《丁香、灯和夜》是辛笛在1936年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诗意含蓄,意境朦胧,写的是一个青年的思念,由思念的情绪而生出想象。诗的开头是对景物的描写:“今夜第一次/我惊见灯下/我的树高且大了”[6]。诗人对于自己的树突然的关注,发现它的“高且大”了,丁香树的带着愁怨情思的情感寄托物,原本熟悉的东西有了能够突然意识到的陌生感,而带来一种强烈的幻象感。以“树”作为象征推进情绪的发展,“花的天气里夜的白色/映照中一个裙带的柔和”[7]。“我”看见花,看见月光下的白色,而联想到远方的伊人,以“裙带”来代人,是中国传统诗歌的表达方式。由“裙带的柔和”而唤起温柔的记忆。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借中国传统的意象丁香树来表达,就营造出了一种含蓄的抒情氛围。作者心中的寂寞之情也包含于这中氛围之中“今夜第一次/我试着由廊下探首窗间/绿窗有无声息/独自为主人/描一个轻鸽的梦吗?”[8]窗间无人应,诗人幻化出了另一个自己,表现了孤独寂寞的感觉。诗人在这里流出了空白,让读者去体会这种情感。
九叶诗派在思想上,把个人的体验与社会时代相结合,将诗人的个人情绪与对社会的深切认识相结合,从而把诗歌的浪漫与社会的现实相结合,让诗歌不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在诗艺上,把感性的理解和知性的思考相融合,让诗歌能够从个人的情绪上升到整个人类的体验,而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广度;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西方现代派诗歌表现手法,使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不断发展。
注 釋:
[1]袁可嘉, <九叶集>序.九叶集[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3
[2]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
[3]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
[4]袁可嘉, <九叶集>序.九叶集[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3
[5]杜运燮 张同道, 西南联大现代诗抄[M]. 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322
[6]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8
[7]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8
[8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8
参 考 文 献:
[1]杜运燮 张同道, 西南联大现代诗抄[M]. 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
[2]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龙泉明, 中国新诗流变论[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张岩泉, 论“九叶诗派”的抒情表达方式[J]. 海南师范学报,2001
[4]张岩泉, 论九叶诗派的意象艺术[J]. 中国文学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