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引导审美主体超越功利目的,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想象,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所以,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感之于外,受之于内”,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融情于读
近几年,我们对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随意斥之为“复旧”,弃之若敝屣。在许多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讲得多,题型练得多,答案背得多,学生的朗读、思考、品味、感悟越来越少。
读是学习文本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意象、诗的意境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悲哀的情调。诵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读者的情感之中。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置身意境
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心神投入到涵泳诗意、品味意境的活动中。不要简单地把形象当作意象,把意象当作意境,要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通过具体实践掌握一些要领,使学生随着诗情置身意境。
置身意境的方法主要有:
1.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美读作品,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譬如,在学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感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2. 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突现生动活泼的画面和气氛。像月亮、鹧鸪、鸿雁、梅、竹、松、菊等等客观的象,都负载着人类丰富的情思和精神感受,终成意象。用多媒体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中,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画面。
3. 用联想去感受诗人那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 我们读诗时,要通过语言文字去追溯,去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让语言文字活起来,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三、展示画面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采用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讲古诗词时,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笔画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意象,揣摩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去品味意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景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特别是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明丽反衬“断肠人在天涯”的凄苦之情,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些意象合理地组合后画出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这些象有机组合,并且以意赋予象,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形象的画面,学生更容易深入到诗的意境中去。
中国诗坛上诗画俱佳,且将两者绝妙结合的诗人很多,如王维的代表作《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写的是秋天一个雨后傍晚山中的景色: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月光下泻,犹如一条素练,山林多么的静美。生活在这一片静美土地上的人勤劳善良,无忧无虑。让学生发挥想象,画下来,然后再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写山居之景只是表层意思,不是真正意图,作者的真正目的在于要摆脱对狭隘的功名利禄的渴望,从污浊的政治空气中逃脱出来,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已全部灌注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之中,情与景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让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学生通过画,仿佛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会有进一步的领会。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培养审美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造意境
教学古典诗词,比较流行“翻译”“改写”等做法,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诗词内容,这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做法,大多是把古典诗词变成了大白话,其原有的节奏、韵味、意境全失。有位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以诗译诗”的做法,不仅克服了以上缺点,部分地保持了诗词的“原味”,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以诗译诗,有两个层次:一是保持原诗的句子数量和基本结构,只作部分的扩充,押与原诗大致相同的韵。初学译诗时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二是只忠实于原诗的构思和基本内容,在句子数量、结构、押韵等方面根据需要可以有较大变动,不拘一格。如《诗经·蒹葭》的第一节,可译为“七言诗”:
河边芦荻青苍苍,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险又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
再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可以“扩充”为长四节的“现代诗”,一咏三叹,妙不可言:
杨花飘落的暮春时节, 我听见了杜鹃的哭泣,
可是我冰清玉洁的朋友啊, 你在哪里?
你是否已离开那京城, 在凄风苦雨里,
怀抱无限的忧伤, 远涉五溪?
请你,也把我的心带走吧! 如果不能,就交给明月,
让它相伴着我, 也永远相伴着你。
让明月相伴你到遥远的夜郎,再给我捎带来你平安的消息。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这种方法,唤起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在领会诗的内容和意境的同时,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徜徉于古诗涵泳的意境中,能缔造出一个教学互动的精彩世界。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引导审美主体超越功利目的,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想象,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所以,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感之于外,受之于内”,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融情于读
近几年,我们对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随意斥之为“复旧”,弃之若敝屣。在许多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讲得多,题型练得多,答案背得多,学生的朗读、思考、品味、感悟越来越少。
读是学习文本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意象、诗的意境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悲哀的情调。诵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读者的情感之中。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置身意境
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心神投入到涵泳诗意、品味意境的活动中。不要简单地把形象当作意象,把意象当作意境,要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通过具体实践掌握一些要领,使学生随着诗情置身意境。
置身意境的方法主要有:
1.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美读作品,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譬如,在学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感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2. 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突现生动活泼的画面和气氛。像月亮、鹧鸪、鸿雁、梅、竹、松、菊等等客观的象,都负载着人类丰富的情思和精神感受,终成意象。用多媒体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中,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画面。
3. 用联想去感受诗人那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 我们读诗时,要通过语言文字去追溯,去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让语言文字活起来,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三、展示画面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采用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讲古诗词时,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笔画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意象,揣摩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去品味意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景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特别是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明丽反衬“断肠人在天涯”的凄苦之情,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些意象合理地组合后画出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这些象有机组合,并且以意赋予象,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形象的画面,学生更容易深入到诗的意境中去。
中国诗坛上诗画俱佳,且将两者绝妙结合的诗人很多,如王维的代表作《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写的是秋天一个雨后傍晚山中的景色: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月光下泻,犹如一条素练,山林多么的静美。生活在这一片静美土地上的人勤劳善良,无忧无虑。让学生发挥想象,画下来,然后再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写山居之景只是表层意思,不是真正意图,作者的真正目的在于要摆脱对狭隘的功名利禄的渴望,从污浊的政治空气中逃脱出来,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已全部灌注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之中,情与景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让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学生通过画,仿佛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会有进一步的领会。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培养审美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造意境
教学古典诗词,比较流行“翻译”“改写”等做法,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诗词内容,这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做法,大多是把古典诗词变成了大白话,其原有的节奏、韵味、意境全失。有位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以诗译诗”的做法,不仅克服了以上缺点,部分地保持了诗词的“原味”,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以诗译诗,有两个层次:一是保持原诗的句子数量和基本结构,只作部分的扩充,押与原诗大致相同的韵。初学译诗时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二是只忠实于原诗的构思和基本内容,在句子数量、结构、押韵等方面根据需要可以有较大变动,不拘一格。如《诗经·蒹葭》的第一节,可译为“七言诗”:
河边芦荻青苍苍,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险又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
再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可以“扩充”为长四节的“现代诗”,一咏三叹,妙不可言:
杨花飘落的暮春时节, 我听见了杜鹃的哭泣,
可是我冰清玉洁的朋友啊, 你在哪里?
你是否已离开那京城, 在凄风苦雨里,
怀抱无限的忧伤, 远涉五溪?
请你,也把我的心带走吧! 如果不能,就交给明月,
让它相伴着我, 也永远相伴着你。
让明月相伴你到遥远的夜郎,再给我捎带来你平安的消息。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这种方法,唤起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在领会诗的内容和意境的同时,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徜徉于古诗涵泳的意境中,能缔造出一个教学互动的精彩世界。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