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w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更是素质教育的侧重方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体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首先应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个性化教学,展现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体验探究学习的活动,引导学生创新。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可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取知识,积极地探讨问题。及时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有效的研讨,形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应当抓住文章中可讨论争议的关键点,引发学生辩论,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具有一定拓展创新作用。课堂上缺少探究,缺少讨论,没有形成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试想学生会主动动脑筋思考问题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多形式促进自主学习中的合作交流,增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深度,引导学生创新。
  最后随着时代发展,各种现代化手段融人课堂,有效地运用时效性的信息必将使语文课堂大增色彩。如在《天净沙?秋思》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适情应景的图片、音乐资料等,多角度呈现出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感受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从感官上调动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人课文情境,真切、直观地感受到课文描绘的各种各样情境,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感受,相信学生创新的思路已经打开。
  二、 放飞梦想大胆想象,构建自由、民主课堂引导学生创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较强的文学水平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在课堂进行高尚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高层次渗透,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引导学生创新首当其冲教师要有创新思维,教师应当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独立个性和创造思维作为教学宗旨,重视学生创新潜力的挖掘。教师不要扼杀学生的思想创新意识,千方百计引导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心灵获得自由。只要教学思想得到了创新,确保学生思想能够无所顾忌地张开想象的翅膀,才能真正搞活课堂,促进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问促思启发学生创新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大胆质疑,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让学生走上创新之路。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从大胆质疑出发,在疑问中去探索和创新,并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打破定式思维,引导反向思维。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反向思维,有助于打破有序思维定势的束缚,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有助于发现问题以问促思启发学生创新。如教学《皇帝的新裝》时,引导学生讨论假设所有人都说出实话会是什么样的情境?结果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积极发言,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反向思维以问促思启发学生创新思考,创新解决问题。
  (2)创设情境,培养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合理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孔乙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等想象、展示人物的性格,体会孔乙己落魄的生活,自嘲的心理,让学生学会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从而突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四、思学互通,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探索是创新思维的开端,多思是创新的翅膀,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师生互动,思学互通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会学生多思、善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思能破疑,破疑能促学,思学互通,才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试想如果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为示范课的整齐划一,学生根本没有自由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何从谈起。
  语文教学需要时刻注入创新的活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我们正处在知识竞争的非常时期,人才的竞争是根本,创新是关键,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积极、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词汇、句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牛津版小学低年级。本文探讨了小学低年级段英语特别是小学英语三年级中词句教学研究的价值,如何进行“新基础教育”词句教学(简称“新”词句教学)以及我们的操作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词句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牛津版三年级英语新授课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
期刊
最近我们教研组一直在研讨和谐德育这个课题,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立德树人是我们教师教育工作的总目标,衡量一个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德才兼备,大家都知道“德才兼备”、“德才兼备”先有良好的德行,一个人的才华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益处,如果没有了高尚的品德,即使他再有才华,也可能做出无益于社会的事情。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上,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应该从学生教育抓起,应该从我们教师的教学点滴做起,这样也符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底课程改革应该走向何方,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地课堂,很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余文森老师在《有效教学十讲》中谈到考量学习的有效性的问题时说,学习的有效性,一是学习速度,二是学习结果,三是学习体验。我觉得总结得非常到位。我认为,学习速度其实也就是学习的效率的问题,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的情况。学习的结果应该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1)欣赏教学中“情、知”分离的现状。音乐学习,最主要的领域为对音乐予以很好的鉴赏和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来讲,“音乐表现要素”是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以往把“音乐表现要素”的教学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强调音乐知识。这种不结合旋律和學生情感体验,必然会导致学生不容易接受。最后致使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甚至在音乐课上害怕欣赏……  (2)当前
期刊
设计大师王平仲,他把一家五口30平方米的百年老屋,爆改成3层豪宅。“以前这里是夹缝中至暗的角落,现在反过来了,这个地方就像灯塔一样,在巷弄的底端,散发出光芒。王平仲为了帮助这一家5口人能住得舒服,他在设计方面想尽了办法,最终他成功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必须在实践中在尝试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青睐:大胆尝试教学方法、不断提
期刊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好的中队氛围对队员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陶冶作用。为此,作为中队辅导员,我尝试着以创设良好的中队氛围,来促队员全面、主动、多样化的成长。  一、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陶冶人  任何情感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不同的环境能激起人们各种不同的情感,道德环境是社会环境中充分体现道德意识的相对环境,他对队员道德认知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创设健康、向上的中队文
期刊
由于现代电脑办公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小学生写字达标率仅为35%,有53%的孩子写字姿势不端正,40%的孩子写的字东倒西歪、笔顺不对、字形不漂亮,甚至还有很多错别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作为一线教师就应该仔细思考一下孩子书写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是学校和家长对写字教学不像以前那么重视。还是在上写字课时被其它课占用,还是即使上了写字课,老师也是机械地让孩子反复
期刊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在充分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后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教师在设计和制作
期刊
2003年以来,和着新教育的节拍,白米小学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朝向,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全面推进新教育十大行动,积极启动了和雅校园建设,逐步形成了“向美而生,尚义而行”的校园精神。和雅校园建设就是要在温暖学生当下生活的同时,与孩子们一起编织美好未来,为成就“美好的大我”的人生奠基。为此,白米小学从五个方面着力:  在窗外声音的聆听中,增强“志以天下为芬”的使命感。引领学生从独特
期刊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认为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了,就什么都好了,一俊遮百丑。我们老师还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确切的明白,光成绩好是不行的,要想在社会上很好的发展,那就必须有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要想让孩子们养成好的品德和习惯,能够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我认为,抓好小学生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要想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