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和力,词典里的解释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或人与物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但亲和力又与“亲和动机”密切相关,亲和动机强,如迫切需要得到他人的友谊,或者急切需要他人的支持时,其亲和力就高;亲和动机弱,如无视他人的存在,或把自己的权力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时,其亲和力就低。从这个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亲和力又是与教师的教学观、教育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这里就“亲和力”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数学学科自身的亲和力
数学问题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数学学科本身亲和力的突出表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学数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方法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你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它概念的联系,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富有人情味。因此,数学内在的和谐、自然,也是增强数学课程亲和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努力选取那些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用灵活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二、教师教学的亲和力
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较,概念更抽象、数学思想更深刻,逻辑性、理论性更强,对知识的广度、深度、能力的要求等都是一次飞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概念、理论、方法等,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考虑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而应更多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需要怎样的数学活动方式与问题呈现方式。
1、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教学具有亲和力。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让学习富有意义,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实践证明:如果一个数学知识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时,就能激起学生兴趣,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利用数学问题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的特点,在设计教学时,采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或一些模型创设问题情境,拉近数学问题与人的生活距离,会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亲切感,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尤其是每节课的开始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形成了迫切要求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的场景,能很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动力。
2、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具有亲和力。干瘪的传授知识、讲解分析,学生的兴趣当然难以提高。亚里斯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而教师不是知识的施舍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利用这一点,在课堂设计时,我们可以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出发,设计趣味性的、层层深入的问题,把课堂设置为一个问题场,创设问题情境,搭建问题平台,在解决问题中接受知识,建构知识,反过来再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利用这种创设连锁问题的情境教学方式,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让学生从中品尝到有逻辑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另外,学生在尝试探究问题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一些疑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疑难,我们也可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知识的因果关系、类比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帮助学生扫出障碍、弥补缺漏,让学生自然地获取新知识。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为人的亲和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个体的一种心理活动,有智力非智力两方面的因素,师生之间的情感、心理距离等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绪,意志等个性心理品质还对其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干扰和破坏作用。所以,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一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有的教师学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素质很高,但效果平淡无奇。究其原因,主要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需努力使师生间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教师必须树立自身的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有热衷教育、执着追求、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尊重、爱护学生,要像朋友一样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耐心地传授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以上是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点粗浅认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希望能借此文“抛砖引玉”,愿广大教师都能以满腔的热情、宽广的胸怀、求实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改进和优化师生关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数学才智和潜能,都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感与成就感。
数学问题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数学学科本身亲和力的突出表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学数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方法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你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它概念的联系,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富有人情味。因此,数学内在的和谐、自然,也是增强数学课程亲和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努力选取那些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用灵活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二、教师教学的亲和力
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较,概念更抽象、数学思想更深刻,逻辑性、理论性更强,对知识的广度、深度、能力的要求等都是一次飞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概念、理论、方法等,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考虑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而应更多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需要怎样的数学活动方式与问题呈现方式。
1、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教学具有亲和力。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让学习富有意义,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实践证明:如果一个数学知识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时,就能激起学生兴趣,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利用数学问题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的特点,在设计教学时,采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或一些模型创设问题情境,拉近数学问题与人的生活距离,会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亲切感,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尤其是每节课的开始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形成了迫切要求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的场景,能很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动力。
2、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具有亲和力。干瘪的传授知识、讲解分析,学生的兴趣当然难以提高。亚里斯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而教师不是知识的施舍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利用这一点,在课堂设计时,我们可以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出发,设计趣味性的、层层深入的问题,把课堂设置为一个问题场,创设问题情境,搭建问题平台,在解决问题中接受知识,建构知识,反过来再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利用这种创设连锁问题的情境教学方式,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让学生从中品尝到有逻辑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另外,学生在尝试探究问题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一些疑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疑难,我们也可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知识的因果关系、类比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帮助学生扫出障碍、弥补缺漏,让学生自然地获取新知识。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为人的亲和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个体的一种心理活动,有智力非智力两方面的因素,师生之间的情感、心理距离等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绪,意志等个性心理品质还对其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干扰和破坏作用。所以,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一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有的教师学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素质很高,但效果平淡无奇。究其原因,主要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需努力使师生间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教师必须树立自身的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有热衷教育、执着追求、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尊重、爱护学生,要像朋友一样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耐心地传授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以上是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点粗浅认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希望能借此文“抛砖引玉”,愿广大教师都能以满腔的热情、宽广的胸怀、求实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改进和优化师生关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数学才智和潜能,都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感与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