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大作文”,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文章篇幅满足要求,其二是文章思想足够精深——小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凑”不够字数,就是主题思想不突出。本文探讨如何引导小学生使用一些不起眼的素材写出既满足篇幅要求,又有鲜明主题立意的合格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素材
我们探讨“大作文”,其实重心还是在主题的“大”——就是学生能从普通素材提炼出有意义的思想。但从小学写作教学经验上看,“凑”字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主题思想的表达。也就是篇幅问题,也是阻碍学生写出“大作文”的要因之一。所以,引导小学生写出“以小见大”的文章,不仅需要重视素材提炼能力训练,还需要注意储备和调动能力的培养。
有人說积累是重要的,但与“大作文”没有太大关系。其实不然,我们看一些小学生作文,其实从头尾看,立意高度还是不低的,是在有意识地去给素材“拔高”,但为什么感觉不“大”呢?因为作文的主体是干瘪空洞的。一方面是自身的词汇量不够用,有思想却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是知识、素材的储备不够,不能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去展开论说或描述。这样的文章,就是仅有大脑,没有骨肉,根本就立不起来。让读者品不出“大”的味道来。
所以,要想让学生能从一个小的素材写出大的文章来,教师还是需要关注学生的积累。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写文章的时候,不是去凑字数,而是有写不完的话,让文章丰满而有弹性。
这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
一是指导学生阅读——这是拓展学生积累最高效的渠道。怎么读、读什么呢?——教材课本之外的书籍,什么都可以读。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去读,只要读的进去,就会在词汇、知识等方面积累很多。
二是引导学生注意生活积累——“熟视无睹”,是学生生活积累最大的问题。本来他们年龄小、生活经历少,能用于写作的就更少,不容易把握。如果再加上日常不去有意观察和体验,那就会“浪费”更多的资源。我们可以采用“每日一记”这种小策略来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生活的习惯——不要求学生写多少字,简单地把所见、所闻、所遇写在纸上即可。
思维训练主要是从素材中提炼出“大”的主题来(其实对小学生,说是“大”的主题,也就是要求他们能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即可,不应要求提炼出他们都理解不了的空洞的主题),这是学生能用小素材写出大作文的基本功。
通常,训练学生提炼主题的思维有两种方式。
一是解读——这种方式教师的参与度比较高,就是带领学生解读文本,逐渐培养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提炼主题并分析作者如何用素材来服务主题。比如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师问“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呢?”学生“好多民族学生在一起上学很快乐”,师“好……是不是说我们是个多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啊。这叫什么?民族一家亲,对不对?……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第一段中说‘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哪里说他们快乐呢?……大家一起上课,还一起跳孔雀舞、摔跤……”——带领学生从分析主题向素材应用反推。
二是生活素材讨论——这种方法就更具实践性,更接近写作思维。就是随机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一个小事,比如“谁跑步摔了跤,其他人是怎么做的”,比如“教师批评了某位学生”,将学生们分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谁做得对,为什么,你怎么想的”——其实,这就是在写作之前分析素材、提炼素材的过程。
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个需要激励驱动的行为——当情感到位的时候,有种不得不说的冲动,情驱笔动,千言立就。而心绪处于“风平浪静”状态时,往往就是冥思苦想“憋”不出来。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小学生写作经常是处于这种状态,为了完成任务,无感而发,硬凑字数。这样的文章,再好的立意也呈现不到位。
所以,让学生用“小”素材写出“大作文”,除了要有丰厚的积累体验和提炼主题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学生在下笔时能把情感调动起来,以情为驱动。
如让学生写一篇“赞美家乡”主题的作文,我先用多媒体向大家播放家乡景物、风土人情的照片、视频,把“家乡”直观呈现出来,进行即时强化,与学生的日常体验融合起来,马上就能调动起乡情;再如,让学生用一件生活“小事”来抒发对父母的爱,我先让学生分组交流,把自己日常与父母的一些小事表述出来,通过说和听,引发内心自省,激发亲情。这时候,再让学生去写,情感是“热”的,往往能把一个小素材写得很有张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做的,其实是激燃学生内心的小火苗。
综上所述,小学生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不能把普通的、“小”的素材写成有立意、能吸引人的“大”文章——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积累、训练提炼主题思维及激发创作情感这三个方面做一些工作。要想从一滴水中见大海,必须是知海之形、感海之德,做到胸中有海。
参考文献:
[1]高春香. 借群文阅读素材,拓展学生写作之路[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1).
[2]董云, 刘飞. 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7):34-35.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素材
我们探讨“大作文”,其实重心还是在主题的“大”——就是学生能从普通素材提炼出有意义的思想。但从小学写作教学经验上看,“凑”字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主题思想的表达。也就是篇幅问题,也是阻碍学生写出“大作文”的要因之一。所以,引导小学生写出“以小见大”的文章,不仅需要重视素材提炼能力训练,还需要注意储备和调动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积累
有人說积累是重要的,但与“大作文”没有太大关系。其实不然,我们看一些小学生作文,其实从头尾看,立意高度还是不低的,是在有意识地去给素材“拔高”,但为什么感觉不“大”呢?因为作文的主体是干瘪空洞的。一方面是自身的词汇量不够用,有思想却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是知识、素材的储备不够,不能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去展开论说或描述。这样的文章,就是仅有大脑,没有骨肉,根本就立不起来。让读者品不出“大”的味道来。
所以,要想让学生能从一个小的素材写出大的文章来,教师还是需要关注学生的积累。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写文章的时候,不是去凑字数,而是有写不完的话,让文章丰满而有弹性。
这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
一是指导学生阅读——这是拓展学生积累最高效的渠道。怎么读、读什么呢?——教材课本之外的书籍,什么都可以读。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去读,只要读的进去,就会在词汇、知识等方面积累很多。
二是引导学生注意生活积累——“熟视无睹”,是学生生活积累最大的问题。本来他们年龄小、生活经历少,能用于写作的就更少,不容易把握。如果再加上日常不去有意观察和体验,那就会“浪费”更多的资源。我们可以采用“每日一记”这种小策略来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生活的习惯——不要求学生写多少字,简单地把所见、所闻、所遇写在纸上即可。
二、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主要是从素材中提炼出“大”的主题来(其实对小学生,说是“大”的主题,也就是要求他们能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即可,不应要求提炼出他们都理解不了的空洞的主题),这是学生能用小素材写出大作文的基本功。
通常,训练学生提炼主题的思维有两种方式。
一是解读——这种方式教师的参与度比较高,就是带领学生解读文本,逐渐培养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提炼主题并分析作者如何用素材来服务主题。比如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师问“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呢?”学生“好多民族学生在一起上学很快乐”,师“好……是不是说我们是个多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啊。这叫什么?民族一家亲,对不对?……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第一段中说‘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哪里说他们快乐呢?……大家一起上课,还一起跳孔雀舞、摔跤……”——带领学生从分析主题向素材应用反推。
二是生活素材讨论——这种方法就更具实践性,更接近写作思维。就是随机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一个小事,比如“谁跑步摔了跤,其他人是怎么做的”,比如“教师批评了某位学生”,将学生们分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谁做得对,为什么,你怎么想的”——其实,这就是在写作之前分析素材、提炼素材的过程。
三、情感激发
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个需要激励驱动的行为——当情感到位的时候,有种不得不说的冲动,情驱笔动,千言立就。而心绪处于“风平浪静”状态时,往往就是冥思苦想“憋”不出来。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小学生写作经常是处于这种状态,为了完成任务,无感而发,硬凑字数。这样的文章,再好的立意也呈现不到位。
所以,让学生用“小”素材写出“大作文”,除了要有丰厚的积累体验和提炼主题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学生在下笔时能把情感调动起来,以情为驱动。
如让学生写一篇“赞美家乡”主题的作文,我先用多媒体向大家播放家乡景物、风土人情的照片、视频,把“家乡”直观呈现出来,进行即时强化,与学生的日常体验融合起来,马上就能调动起乡情;再如,让学生用一件生活“小事”来抒发对父母的爱,我先让学生分组交流,把自己日常与父母的一些小事表述出来,通过说和听,引发内心自省,激发亲情。这时候,再让学生去写,情感是“热”的,往往能把一个小素材写得很有张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做的,其实是激燃学生内心的小火苗。
综上所述,小学生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不能把普通的、“小”的素材写成有立意、能吸引人的“大”文章——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积累、训练提炼主题思维及激发创作情感这三个方面做一些工作。要想从一滴水中见大海,必须是知海之形、感海之德,做到胸中有海。
参考文献:
[1]高春香. 借群文阅读素材,拓展学生写作之路[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1).
[2]董云, 刘飞. 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