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教学中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初步进行诗歌欣赏能力的训练;(3)培养反复吟诵诗歌的习惯,背诵诗歌。其中,理解是基础,培养初步欣赏能力是目的,而反复吟诵是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因此,古诗词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一、欣赏过程
1、立足于理解诗歌内容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这一步骤不必放在开头,可以穿插在需要讲解作者和背景的时间。如教授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时,在反复诵读、理解了诗歌表面意思之后,可以由问题“诗人为什么登上幽州台后‘独怆然而涕下’呢?”引出创作此诗的背景。
(2)抓住“诗眼”。找准诗眼,依据诗眼展开诗歌教学,可以使整个教学中心突出,结构一体。如《琵琶行》一诗,篇幅较长,诗眼就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上,抓住这两句,就抓住了整首诗的中心情感。再如《望岳》一诗,诗眼就是一个“望”字,一字串诗,结构一体。
2、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
(1)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即诗歌中的名句或富有表现力的妙句。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 炼”字,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之“ 绿”,“拄杖无时夜叩门”之“叩”,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包容性。其次是分析诗句中的“ 妙语”,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所包含的美妙意境和深刻哲理。
(2)欣赏艺术特色。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欣赏单句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局部感知,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行文思路。如《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起兴。整篇文章的艺术构思是总—分—总,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效果。
3、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如教授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刻,游子在马背上,看着别人家炊烟袅袅,而自己的家却远在天涯”的画面,苍凉意境油然而生。
二、欣赏方法
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1、初读诗歌时,可配乐朗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很快地进入情境。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这就需要在读法上加以指导,主要是在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作具体示范性指导。
3、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体验的感受,品味诗的意境。
4、篇幅较短的诗词可先让学生背下来,然后吟诵;篇幅较长的可进行分层吟诵,最后也要背下来。
总之,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多角度、多手段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培养美好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汲取营养。
下面,以《望岳》为例,附上教学设计,对古诗欣赏能力的培养作出实例。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3、培养审美情趣和不惧困难,昂扬向上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启发联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最近网上很火的“杜甫旅行足迹地图”和“五岳”的知识,激发学生興趣,走近诗歌。
2、借杜甫的游历介绍他创作的分期,指出此诗是他前期的作品,该时期正值年少的他积极向上,胸怀大志。
二、诵读
1、听配乐朗诵
2、老师有感情范读
3、找学生范读(教师对轻重音、节奏等)
4、全体齐读
三、整体感知
按照从远到近、从低到高的游览顺序,边疏通诗意讲解艺术手法边结合实际生活启发联想。
1、首先,我们现在在离泰山很远的地方,准备向泰山出发。“泰山怎么样呢?”第一句作者自问自答(设问)“齐鲁青未了”,说泰山横跨齐鲁两地,郁郁葱葱。因为能看到泰山的全貌,所以离得很远。比如,对面的教学楼在这里可以看到全貌,站的近了就只能看到一部分了。
2、接着,离得近了,能看见泰山上的景色,泰山风景如何?“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太偏心了(拟人),把神奇秀美的景色全集中在泰山了,而且泰山像一把刀(比喻),把阳光阻隔,整个山分为阴阳两面,这说明泰山足够高。比如,老师站在灯底下,整个人都能被照到,而姚明呢?就会有一半照不到。
3、现在,从山脚下开始往上登了,到了半山腰,有什么感受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站在半山腰,云都围绕在腰边,鸟儿归巢时离我太近了,得瞪大眼睛看。比如,你要仔细看你同桌的脸,因为离得近,是不是会瞪大眼睛看?
4、最后,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的是什么?“一览众山小”(反衬)现在泰山顶就立着这么一块石碑,上面就刻着这句诗,我们每个人读到这句话都有各自的感受,那么,杜甫当时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呢?(引出创作背景)
四、文本探究
提炼诗眼。按照游览顺序,四联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望”的?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这三联是写景的,最后一联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所以,“望”字统领全诗,是本诗的“诗眼”。
五、板书设计
望岳
杜甫
首联:延绵不绝、树木苍翠—远望
写景 颔联: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近望
颈联:云翻云涌、归鸟回巢—细望
抒情 尾联:登泰山小天下—愿望
一、欣赏过程
1、立足于理解诗歌内容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这一步骤不必放在开头,可以穿插在需要讲解作者和背景的时间。如教授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时,在反复诵读、理解了诗歌表面意思之后,可以由问题“诗人为什么登上幽州台后‘独怆然而涕下’呢?”引出创作此诗的背景。
(2)抓住“诗眼”。找准诗眼,依据诗眼展开诗歌教学,可以使整个教学中心突出,结构一体。如《琵琶行》一诗,篇幅较长,诗眼就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上,抓住这两句,就抓住了整首诗的中心情感。再如《望岳》一诗,诗眼就是一个“望”字,一字串诗,结构一体。
2、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
(1)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即诗歌中的名句或富有表现力的妙句。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 炼”字,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之“ 绿”,“拄杖无时夜叩门”之“叩”,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包容性。其次是分析诗句中的“ 妙语”,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所包含的美妙意境和深刻哲理。
(2)欣赏艺术特色。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欣赏单句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局部感知,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行文思路。如《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起兴。整篇文章的艺术构思是总—分—总,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效果。
3、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如教授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刻,游子在马背上,看着别人家炊烟袅袅,而自己的家却远在天涯”的画面,苍凉意境油然而生。
二、欣赏方法
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1、初读诗歌时,可配乐朗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很快地进入情境。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这就需要在读法上加以指导,主要是在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作具体示范性指导。
3、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体验的感受,品味诗的意境。
4、篇幅较短的诗词可先让学生背下来,然后吟诵;篇幅较长的可进行分层吟诵,最后也要背下来。
总之,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多角度、多手段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培养美好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汲取营养。
下面,以《望岳》为例,附上教学设计,对古诗欣赏能力的培养作出实例。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3、培养审美情趣和不惧困难,昂扬向上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启发联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最近网上很火的“杜甫旅行足迹地图”和“五岳”的知识,激发学生興趣,走近诗歌。
2、借杜甫的游历介绍他创作的分期,指出此诗是他前期的作品,该时期正值年少的他积极向上,胸怀大志。
二、诵读
1、听配乐朗诵
2、老师有感情范读
3、找学生范读(教师对轻重音、节奏等)
4、全体齐读
三、整体感知
按照从远到近、从低到高的游览顺序,边疏通诗意讲解艺术手法边结合实际生活启发联想。
1、首先,我们现在在离泰山很远的地方,准备向泰山出发。“泰山怎么样呢?”第一句作者自问自答(设问)“齐鲁青未了”,说泰山横跨齐鲁两地,郁郁葱葱。因为能看到泰山的全貌,所以离得很远。比如,对面的教学楼在这里可以看到全貌,站的近了就只能看到一部分了。
2、接着,离得近了,能看见泰山上的景色,泰山风景如何?“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太偏心了(拟人),把神奇秀美的景色全集中在泰山了,而且泰山像一把刀(比喻),把阳光阻隔,整个山分为阴阳两面,这说明泰山足够高。比如,老师站在灯底下,整个人都能被照到,而姚明呢?就会有一半照不到。
3、现在,从山脚下开始往上登了,到了半山腰,有什么感受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站在半山腰,云都围绕在腰边,鸟儿归巢时离我太近了,得瞪大眼睛看。比如,你要仔细看你同桌的脸,因为离得近,是不是会瞪大眼睛看?
4、最后,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的是什么?“一览众山小”(反衬)现在泰山顶就立着这么一块石碑,上面就刻着这句诗,我们每个人读到这句话都有各自的感受,那么,杜甫当时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呢?(引出创作背景)
四、文本探究
提炼诗眼。按照游览顺序,四联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望”的?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这三联是写景的,最后一联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所以,“望”字统领全诗,是本诗的“诗眼”。
五、板书设计
望岳
杜甫
首联:延绵不绝、树木苍翠—远望
写景 颔联: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近望
颈联:云翻云涌、归鸟回巢—细望
抒情 尾联:登泰山小天下—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