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它决定了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可能与限度。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了现行语文课一个探索的主要问题。
  一、让学生熟悉课文和材料
  课堂教学就好比是一场“战争”,在开战之前,我们必须充分掌握对方的情况。学生对课文,对教材也应如此,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懂学会。因此,不但要求老师能非常熟悉地掌握教材,而且学生也应如此。但是有很多学生在讲课之前只是随便浏览一下,或仅仅是“把课文当故事看看”,没有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如何克服这一缺陷呢?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熟悉课文和材料。
  1.严把预习质量关
  课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读,感知全文,从而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笔者教学中设计成初读、自读、质疑,要求学生把疑问、体会写在预习笔记本子上,不时地进行抽查,这样严把预习质量。
  2.细读、品读
  开讲前用几分钟细读、品读,以补充语文课预习中的不足并达到预习达不到的效果。初读,一些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少同学对文章根本就没有细细品味过,对其中的重点组块感悟浮浅,甚至不懂得问题怎么回答。我们要让学生很好地熟悉课文、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深人理解课文。
  如果问一个资历较深的语文教师,语文课怎么上效果更好,他会说读,读,读。这话有一定道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多读,可以逐步达到“知己知彼”的程度。也许存人会认为多读会浪费时间,不,“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先把课文看上两三遍,甚至更多,以便熟练掌握课文。多读是达到“熟”的最佳手段。比如说我们上高中语文课时,可以结合课文,结合中学生的喜爱,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去读,去思。比如说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让学生粗读,再细读,尔后又品读,学生已经对《祝福》的内容、思想性、艺术性有了一些了解。但还不够,语文教师可以利用DVD光盘,播放《祝福》的电视片,再配上老师的解读。此时此刻,学生的读有了一个更高层的深华,这样产生的读,就能充分地体现学生自主读的作用,学生已能感受到自主读的愉悦。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十分注重多读的。齐读,自由朗读,让学生提前去感受、理解、欣赏,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联想与疑问。如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语文教师可以提出教学建议一上课就可以让学生自读,不必先激发阅读兴趣,学生自然会越读越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在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1.多让学生独立思考
  我们经常听说学生学语文一听就懂,一做就懵。有时老师越是讲如何做,如何理解,而学生越是糊涂,原因在于学生只循老师的思路而未能开发自己的思维。为此老师要先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以开发他们的思维,然后再讲解。这样比教师直接讲好得多。这是因为学生开发了自己的思维,动脑筋思考,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曾说:“要用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予提示,给予时间,不满足于问题的解答,应追求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2.加强自由讨论
  自由讨论是不可少的课堂教程,它是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是整节课学习的高潮,思维的高潮。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通过讨论激发思维的火花,通过答疑明辨是非,加强了自由讨论的学习形式,学生面对学生敢于直言,敢于说对,敢于说不对,敢于开诚布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每个同学的看法或答案都不可能是准确全面的,但在七嘴八舌中,都示演了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整理,对各种信息进行了评价、分析、筛选或优化,既培养了学生倾听别人意见和观点的品德、作风,又补充了自己答案的不足。通过学习别人的语言,丰富了自己的词汇,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养成了自己虚心学习的好思想,好作风。
  3.重视新课点拨
  新授、点拨是老师必要的讲解教程。唇枪舌剑的讨论留下了问题,学生也到了“悱”、“愤”的程度了,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时老师对一些讨论未决或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中,适时加以点拨以达到较圆满的效果。新授、点拨,重点是点拨,意在引导学生把思维的“弓”拉满,然后让他们自行去突破。可以附以表演、示范来促使学生之间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比如说教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可以先让学生自读,品味,听《荷塘月色》的录音播放。可以让一些学生朗读描写部分,一些学生朗读抒情部分,一些学生读议论部分。从而让学生在自主读,自主听,自主议,自主思中去领会朱自清的寓意,艺术特色。
  三、重视学后拓展引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我认为老师教语文,无非是领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和创造。学完课文后,有的学生心神未定,有的仍在思索中,有的似有感悟。这时教师要抓住指导写作的良好时机,加强拓展引导。语文教师可以抓着这一大好良机,让学生写作不同的讲演性文章,或写政论文,或写评论文,再结合课文的思想性,写作特点,加心点拨,引导。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对学生实行“放的政策”,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思考和主体参与理解、分析和研讨潜能。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写”是英语学习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再加上英语写作在历届中考英语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上升,但学生的英语写作却普遍比较薄弱,导致英语总体成绩较低。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本着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这一宗旨,本文着重从激发写作兴趣;加强词汇教学;围绕课文进行综合训练;培养正确的写作方法;勤写多练;重视批改及讲评六个方面来论述了怎样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
新编高中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编写的始终,大部分的引入都是从实际中提出问题,并且在每节的例题、练习中增加了大量的联系实际的内容,而且每章后都开设有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其目的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需要。以下是本人在教授高中数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对教材所渗透的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方面的点滴感受。  一、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和数学知识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
一、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
高中物理难学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这是因为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相比,无论从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从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初、高中物理相比较,教学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教学要求上都有很大区别。初中物理研究的内容多是静态、简单的过程和现象;高中物理则多属动态、复杂的过程;初中物理比较重视以实验观察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归纳出规律,对过程和现象的阐述以定性为主;高中物理较多要求用定量的方法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但小学生普遍认为“作文难”,不知道该怎么做,常常为如何提高作文水平而苦恼。作为一名多年任教的小学语文老师,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总结,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提升自身语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不像自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最先由英国哲学家奥斯丁提出,他首先把句子分为两类:叙事句和施为句,叙事句是指描述事物的句子,施为句是实施某种行为的句子。后来他觉得他的划分不太科学,认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可以包含三种行为:(1)说话行为,即说出具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2)行事行为,即说明说话人意图的行为;(3)取效行为,即说话后产生的效果。情景交际能力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交际、交流、交涉的能力,是素质教育所
我们的教育事业就是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树立信心。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要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中要积极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应有的语言基础。通过学习,培养“听、说、读、写”技巧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外语的学习,了解中外语言,人文的差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所谓的错误包括:审题不严,计算粗心;只有计算而没有论证,有了论证,但推理不完整,关键步骤遗漏,表达不清,逻辑混乱,没有条理,推理能力差;心中认为正确就不加证明,或认为没有必要证明;该写的步骤省略;书写格式不规范,作图随意,对图形观察不细、不全等等,导致解题过程整体错误或部分错误。  一、习惯性错误的防止策略  由于学生数学解题过程中,出现常见错误主要是由于:①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深。②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兴起,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运用互联网进行高校英语课外教学,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运用多媒体,再现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或者关心的事例,为学生 创设扣人心弦的讨论情境。借助多媒体,教师根据讨论的需要,播放与学生联系紧密故事片段,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良好的动机,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层动机是激发学习
美的事物于生活中处处皆是,但并非人人皆能欣赏。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美的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各种学习培养、训练,才获得了逐步发展、提高和增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美得清秀而丰盈,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灵秀,使人摆脱俗气,过目难忘。这些叫人忘俗的天然之美,可能谁都会见过,只是大多忘记了欣赏,没有真正感到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