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罪推定原则的彻底落实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是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国家随着几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合理因素,尤其是2012年的新刑事诉讼法,更是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完善,但是仍然在辩护律师权利保障、沉默权、疑罪从无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 无罪推定;辩护律师;沉默权;疑罪从无
  1764年意大利伟大的法律思想家贝卡里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的无罪推定思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1]无罪推定思想一经提出,得到世界多数国家的支持与认可,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都能看到无罪推定原则的体现,我国也不例外,刑事诉讼法一直以无罪推定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指导司法工作。新刑事诉讼法新增“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一步体现了无罪推定的思想。这些都是历史的进步,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正确举措。新刑事诉讼法实质上已经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但在辩护律师的权利保障、沉默权、二审的疑罪从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为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建言献策。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律师在场权缺失
  新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制度作了很大修改,尤其是将辩护律师介入时间提前到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扩大了辩护律师的权利,但是理论界呼吁很久的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律师在场制度仍没有纳入立法。讯问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辩护律师协助犯罪嫌疑人回答侦查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在这样的讯问过程中是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的,其相对于国家的权力,并不能与之抗衡,所以现实中很容易发生侵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的现象。此外,没有任何机关对这种侦査过程实行实际有效地监督,在单方权力结构下,很难制约权力的滥用。这些都使得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非法取证行为屡禁不止。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在此诉讼阶段确立律师的在场权,才能够有效制约侦査机关的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从最初环节上上排除有罪推定,减少像张氏叔侄这样的冤假错案。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真正贯彻无罪推定原则。
  二、“沉默权”不明确
  新《刑事诉讼法》第50条虽然明确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第118条“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表面上看,该表述与沉默权的含义相似,但是新刑事诉讼法仍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义务。对于前后几个法条的关系,有人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如实回答”只是一种道德劝说,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而非强制性的,其不如实回答也没有不利的法律后果。但是,也有人认为“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的规定虽然明确承认了犯罪嫌疑人对与本案无关问题的沉默权,但是由于提问是否与本案无关并无明确的判断标准,加上侦查讯问阶段并不存在一个中立地判断提问是否有关并且做出权威裁判的机关,因此在实践中,这一权利并无保障[2]。
  笔者认为,我国关于沉默权的规定就只有刑事诉讼法第49条的短短的13个字,并且未在显著的位置上明确加以强调。而且“如实回答”义务的保留,也使得沉默权的赋予不明确。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既然《刑事诉讼法》实质上已经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为什么不可以名正言顺地表述在《刑事诉讼法》上?”[3]因此,笔者认为应将“任何人在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之前都享有沉默权”明确写进刑事诉讼法,删除“如实回答”的规定,明确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保障其合法权益。对此,有很多人一直担心沉默权会极大地阻碍侦查、惩罚犯罪,让真正的罪犯逃之夭夭,其实不然,观察美国法律,赋予沉默权只是会增加侦查力度和成本,这只是对掌握国家机器的强大的侦查机关提出更高要求而已,督促其提高侦查水平,依法办事,并不会放纵犯罪。相反,如果我们不真正赋予沉默权,本就处于弱势的公民,根本无力对抗强大的公权力机关,就会面临人人自危的危险,因为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也会成为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下一个张氏叔侄就是我们自己。因此,沉默权至关重要,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应该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三、二审、再审、死刑复核程序中贯彻疑罪从无原则
  我国关于疑罪从无的规定在一审程序当中比较彻底,但在二审,再审,死刑核准程序中却没有很好贯彻。如二审程序中,如果发现原判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重新审判的结果有可能是无罪判决,也有可能是有罪判决,这样的程序设置与疑罪从无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疑罪从无贯彻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全过程。在程序设置上,二审、再审、死刑复核程序等,应该参照一审程序的设置,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严格地做无罪处理;罪重罪轻不清时,做最轻处理,而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或是混淆。实践中,经常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时做罪轻处理的做法,如佘祥林杀妻案、张氏叔侄强奸致死案,既然已经认定是故意杀人,却又改判有期徒刑,这其实就是“疑罪从轻”,而非“疑罪从无”。所以,笔者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起诉应该是法定不起诉,应纳入刑事诉讼法第15条,明确其地位。
  综上所述,无罪推定原则历史悠久,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我国也不例外,结合我国实践吸收了许多合理因素,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时依旧存在些许不合理因素,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建立完善的无罪推定原则,并真正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这是我国法治进步,实现依法治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易延友.中国刑诉与中国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顾永忠.邢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的若干问题研究(二)刑事诉讼修正案(草案)冲无罪推定原则的名实辨析[J].法学,2011(12).
其他文献
【摘要】 立法和司法所分配的法律责任,在于对权益保护的必要性,遭受危险或损害时具有救济的可能性,以及可责与人的可接受性。这需要立法者,及司法者在追求普适的公正时,也要寻求个案的公正,以考虑和平衡版权人的权益,公民的言论自由,以及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人-网络服务商的权益,以及信息资源传播与共享的公共需求等。  【关键词】 ISP类型化;代位责任;衡平责任  一、我国网络侵权责任主体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
期刊
【摘要】 婚内强奸,其客观表现形式与我国《刑法》第236条规定的强奸罪相同。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犯罪是学术界和实践中都备受争议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从A市首例宣告有罪判决的婚内强奸案件入手,进行法理分析,认为不构成强奸罪:首先,界定婚姻的涵义——是夫妻双方基于合意形成的一种契约,性行为是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界定强奸的涵义,包括“强”和“奸”两个要素,其中“奸”为本质要素。第三,婚内强奸不适用刑法调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对比现行银行的信贷规则和运作模式民间借贷以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使得中小微型企业能拓宽融资渠道安置闲散民间资金,减轻了中小微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但是也因民间借贷存在交易隐蔽、风险不易控制导致经济犯罪大量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以宁波市调研为依据,通过分析民间借贷的各种经济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寻求防控对策,为宁波市民间借贷实际规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民间借贷
期刊
【摘要】 我国刑法将贿赂的内容规定为“财物”。如今,我国正在进行着剧烈的社会转型,贫富差距日益加深、贿赂腐败案件连连上演,贿赂手段和内容越来越隐蔽化和多元化。对于性贿赂行为应否入罪,其实质上是讨论刑法贿赂的范围问题。从贿赂的保护法益和刑法禁止类推原则以及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完善刑法体系立法建设的完善出发,重新审视贿赂的范围,将贿赂的范围界定在可以用金钱衡量的财产性利益为宜。请托人付费的间接性贿赂本
期刊
【摘要】 对于重伤害承诺是否有效,张明楷教授持无效说,黎宏教授采有效说,二者虽表面相异,却没有本质不同。黎宏教授的危及生命的重伤害行为的杀人故意的观点应予采纳。一般的重伤害的承诺无效。对一般的重伤害行为的处罚,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一格,以达到不同情形间法定刑的协调。  【关键词】 重伤害承诺;法定刑的协调  法谚云:得承诺的行为不违法。然而,并非任何法益都可以由被害人承诺。重伤害是否在承诺范围内就
期刊
【摘要】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法律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体现,是全面落实“人民司法为人民”原则的重大举措。文章阐明了我国当前司法体制改革所应当坚持的原则,同时对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而助力。  【关键词】 司法体制改革;界定;原则;问题  党和政
期刊
【摘要】 当今的社会是风险型社会,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承担着风险防控的重要职能。布雷耶大法官在《打破恶性循环:政府如何有效规制风险》这本书中介绍了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设立集中化的行政组织进行风险防范。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也是行政机构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 政府风险规制;新路径  史蒂芬·布雷耶(Stephen G.Breye)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其在行政法学、风险规制理论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
期刊
【摘要】 行为人实施窃取行为,是否利用职务便利,关系到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认定。本文从一则案例出发,从职务行为的特点、职务侵占的手段、职务便利的内涵、工作便利与职务便利的区别等方面来探讨区分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关键。  【关键词】 盗窃;职务侵占;职务便利;工作便利  案情简介:杨某为某电气公司冲压车间工人,该车间常见原料为磷铜,由车间配料员将磷铜分配给工人用于生产。2013年11月至2014年
期刊
【摘要】 赌博从来就是扰乱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安定隐患、滋生各种犯罪的因素,对家庭、对社会都有极其负面的危害。由于目前赌博类犯罪专业化、组织化、隐蔽化的趋势,公安部门在预防、管理方面带来了新的难题,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深入研究对策。  【关键词】 赌博犯罪;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一、关注赌博案件的意义  “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赌;天下之倾德者,莫过于博”。赌博从来就是扰乱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安定
期刊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利用信托制度发展养老基金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发达的国家通行的做法,它是以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开展的信托业务,主要采用信托模式管理养老保险基金和养老资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养老基金  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仅靠一部或者几部法律法规,或者某一个某几个部门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