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中健脾中药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温中健脾 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574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51-01
慢性胃炎是人体受不同病因共同作用引发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各类胃病中以慢性胃炎发病率为最高。慢性胃炎实质为机体胃粘膜上皮受损,受黏膜特异再生能力影响,造成黏膜产生改建,从而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萎缩,直至消失[1]。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提高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能力,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选取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并经过胃镜药检病理证实患者为慢性胃炎,将其按照挂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5~68岁,平均年龄(41.9±6.3)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1.3)年。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28~69岁,平均年龄(41.6±6.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4±1.2)年。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参考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制定的诊断标准[2],排除有严重心、肝等重要器官和血液病变者,临床治疗期间不遵医行为者。所有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20mg/次,2次/d;胃黏膜保护剂药物硫糖铝咀嚼片,口服,1g/次,4次/d;腹胀患者加服潘立酮片,10mg/次,3次/d。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温胃舒,口服,4粒/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两组110例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显著改善,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消失或好转,胃镜显示萎缩、肠化生以及异型增生改善或降低≥2个极度,Hp阴转。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有所好转,胃镜显示萎缩、肠化生以及异型增生改善或降低≥1个极度,Hp阴转或者阳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胃镜显示萎缩、肠化生以及异型增生无变化或恶化,Hp呈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100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其治疗后临床疗效展开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10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例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39(79.0)
9(18.0)
4(6.0)
47(94.0)
对照组
50
19(38.0)
17(34.0)
14(28.0)
36(72.0)
t值
7.126
P值
<0.05
注: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3 讨论
临床病理学研究将慢性胃炎分成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以及特殊性胃炎三个类型,临床特征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病情发展到中期,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腹痛、胀满以及消化不良等特征,同时可伴有泛酸、恶心、呕吐等情况。中医学研究认为,慢性胃炎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临床面对慢性胃炎治疗必须严格对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100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其治疗后临床疗效展开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患者气血生化受机体脾肾功能重要影响,由于气血生化不足,导致机体器官组织失于温养引发虚寒型病理变化,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功能,促进疾病恢复[4,5]。
总而言之,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肖芳.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胆囊炎147例临床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13(4):32-34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25(2):172-175
[3] 侯刚,丘伟中.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35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5(5):34-35
[4] 刘绍袁.自拟温胃健脾饮治疗慢性胃炎4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9(12):52-53
[5] 吴咏红,王苹,黄木宝.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211-213
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中健脾中药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温中健脾 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574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51-01
慢性胃炎是人体受不同病因共同作用引发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各类胃病中以慢性胃炎发病率为最高。慢性胃炎实质为机体胃粘膜上皮受损,受黏膜特异再生能力影响,造成黏膜产生改建,从而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萎缩,直至消失[1]。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提高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能力,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选取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并经过胃镜药检病理证实患者为慢性胃炎,将其按照挂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5~68岁,平均年龄(41.9±6.3)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1.3)年。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28~69岁,平均年龄(41.6±6.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4±1.2)年。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参考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制定的诊断标准[2],排除有严重心、肝等重要器官和血液病变者,临床治疗期间不遵医行为者。所有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20mg/次,2次/d;胃黏膜保护剂药物硫糖铝咀嚼片,口服,1g/次,4次/d;腹胀患者加服潘立酮片,10mg/次,3次/d。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温胃舒,口服,4粒/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两组110例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显著改善,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消失或好转,胃镜显示萎缩、肠化生以及异型增生改善或降低≥2个极度,Hp阴转。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有所好转,胃镜显示萎缩、肠化生以及异型增生改善或降低≥1个极度,Hp阴转或者阳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胃镜显示萎缩、肠化生以及异型增生无变化或恶化,Hp呈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100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其治疗后临床疗效展开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10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例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39(79.0)
9(18.0)
4(6.0)
47(94.0)
对照组
50
19(38.0)
17(34.0)
14(28.0)
36(72.0)
t值
7.126
P值
<0.05
注: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3 讨论
临床病理学研究将慢性胃炎分成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以及特殊性胃炎三个类型,临床特征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病情发展到中期,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腹痛、胀满以及消化不良等特征,同时可伴有泛酸、恶心、呕吐等情况。中医学研究认为,慢性胃炎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临床面对慢性胃炎治疗必须严格对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100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其治疗后临床疗效展开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患者气血生化受机体脾肾功能重要影响,由于气血生化不足,导致机体器官组织失于温养引发虚寒型病理变化,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功能,促进疾病恢复[4,5]。
总而言之,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肖芳.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胆囊炎147例临床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13(4):32-34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25(2):172-175
[3] 侯刚,丘伟中.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35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5(5):34-35
[4] 刘绍袁.自拟温胃健脾饮治疗慢性胃炎4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9(12):52-53
[5] 吴咏红,王苹,黄木宝.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