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教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我确定了《关于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校本研修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探讨科学的途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寻求提高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科学途径,拓展语文阅读教学视野,引导鼓励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4、构建语文课外阅读新模式,挖掘语文课程教学资源。
三、课题方案
(一)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析
课题组由那曲地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高玉芳任组长;由那曲地区第二中学杨小龙、那曲地区第二小学王鑫、那曲地区高级中学张毅为核心成员组成。
(二)研究过程
1、落实阅读时间。把阅读教学纳入工作计划,(1)每周开辟一节课为阅读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指导;(2)每节作文课前五分钟为读书读报汇报时间。(3)减少一些书面作业,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
2、丰富阅读活动。协调学校图书馆,保证学生能借阅图书;在班级设立图书柜,在志愿自由前提下,由学生每人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进行交换阅览;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赛、故事会、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班级活动。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参与阅读,营造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
3、加强阅读指导。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同时,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4、重视阅读评价。根据学段的要求,通过随时个别询问、检查读书笔记、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调查法。通过谈心座谈,摸清学生阅读的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制定指导计划,并加以实施。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心得进行梳理和归纳,与大家进行交流。并把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阅读相关的教育专著,为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填写课题申报书,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0月):按照课题实施过程方案实施研究,边实践边反思改进。及时地撰写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月):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梳理和归纳自己的经验体会,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申请课题结题认定。
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与策略
新课标要求“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所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采取以下措施与策略。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等目标要求时,我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基础,辅之以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的活动安排、组织形式,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经常创设阅读氛围和文化境界。比如,班级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等;组织学生参观新华书店、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让学生感受到书海浩瀚和读书之圣神,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二是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比如快播新闻、讲故事、评小说、读书笔记展示等,让学生将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物、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其次每学期不定期地搞一二次书面交流活动,比如优美片断摘记汇展、读书笔记结集等。这些做法让学生有成就感,能稳定和保持这种课外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适时给予学生以适度的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
2、为学生科学推荐课外读物,不断增加阅读量。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当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实践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一是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二是学生订购一两份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报刊,或从图书馆统一借阅一种图书,作为统一指导的读物。三是支持指导学生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在研究过程中,我向学生推介的读物有童话,如叶圣陶的《稻草人》、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寓言有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故事有成语故事、中外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诗歌散文作品有鲁迅的《朝花夕拾》、《革命烈士诗抄》等,也推荐了《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等长篇文学名著等,这些作品有的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有的可以增强阅读兴趣,有的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在巩固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保证了阅讀量,很好地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
3、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增强阅读实效性。有效的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化内涵。学生已初具阅读习惯,基本能够自觉地运用圈、划、点、注、评、摘等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有深度的阅读,懂得如何去品味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见解。在阅读教学中,我积极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四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并以精读教学为主,加强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五、研究成效
1、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研究,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如: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想象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2、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3、提高了阅读教学成绩。通过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学生视野开阔,在阅读试题检测中,失分率明显下降。同时,转变教师阅读教学观念。经过研究和交流,促使本校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使得阅读教学得到优化,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完成阅读教学目标任务。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教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我确定了《关于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校本研修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探讨科学的途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寻求提高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科学途径,拓展语文阅读教学视野,引导鼓励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4、构建语文课外阅读新模式,挖掘语文课程教学资源。
三、课题方案
(一)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析
课题组由那曲地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高玉芳任组长;由那曲地区第二中学杨小龙、那曲地区第二小学王鑫、那曲地区高级中学张毅为核心成员组成。
(二)研究过程
1、落实阅读时间。把阅读教学纳入工作计划,(1)每周开辟一节课为阅读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指导;(2)每节作文课前五分钟为读书读报汇报时间。(3)减少一些书面作业,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
2、丰富阅读活动。协调学校图书馆,保证学生能借阅图书;在班级设立图书柜,在志愿自由前提下,由学生每人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进行交换阅览;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赛、故事会、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班级活动。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参与阅读,营造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
3、加强阅读指导。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同时,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4、重视阅读评价。根据学段的要求,通过随时个别询问、检查读书笔记、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调查法。通过谈心座谈,摸清学生阅读的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制定指导计划,并加以实施。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心得进行梳理和归纳,与大家进行交流。并把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阅读相关的教育专著,为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填写课题申报书,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0月):按照课题实施过程方案实施研究,边实践边反思改进。及时地撰写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月):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梳理和归纳自己的经验体会,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申请课题结题认定。
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与策略
新课标要求“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所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采取以下措施与策略。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等目标要求时,我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基础,辅之以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的活动安排、组织形式,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经常创设阅读氛围和文化境界。比如,班级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等;组织学生参观新华书店、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让学生感受到书海浩瀚和读书之圣神,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二是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比如快播新闻、讲故事、评小说、读书笔记展示等,让学生将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物、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其次每学期不定期地搞一二次书面交流活动,比如优美片断摘记汇展、读书笔记结集等。这些做法让学生有成就感,能稳定和保持这种课外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适时给予学生以适度的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
2、为学生科学推荐课外读物,不断增加阅读量。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当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实践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一是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二是学生订购一两份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报刊,或从图书馆统一借阅一种图书,作为统一指导的读物。三是支持指导学生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在研究过程中,我向学生推介的读物有童话,如叶圣陶的《稻草人》、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寓言有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故事有成语故事、中外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诗歌散文作品有鲁迅的《朝花夕拾》、《革命烈士诗抄》等,也推荐了《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等长篇文学名著等,这些作品有的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有的可以增强阅读兴趣,有的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在巩固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保证了阅讀量,很好地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
3、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增强阅读实效性。有效的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化内涵。学生已初具阅读习惯,基本能够自觉地运用圈、划、点、注、评、摘等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有深度的阅读,懂得如何去品味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见解。在阅读教学中,我积极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四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并以精读教学为主,加强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五、研究成效
1、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研究,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如: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想象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2、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3、提高了阅读教学成绩。通过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学生视野开阔,在阅读试题检测中,失分率明显下降。同时,转变教师阅读教学观念。经过研究和交流,促使本校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使得阅读教学得到优化,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完成阅读教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