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

来源 :经济与法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fn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在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渐渐需要面临由此而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人肉搜索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烫手山芋。本文将分析人肉搜索所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对如何利用法律技术克服其固有缺陷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人肉搜索 侵害 规制
  1.人肉搜索的概况
  “人肉搜索”最早发源于猫扑网的悬赏问答机制,需要帮助的用户在网站发贴求助并许诺以一定的虚拟货币作为奖励,随后各地的网友利用自身知识、人脉、搜索引擎的帮助等方法来解答问题。理论界对于人肉搜索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人肉搜索” 指的就是利用人的参与来代替单纯电脑提供搜索结果的一种搜索机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发动所有的网友群策群力,为遇到困难者提供相应知识或线索,其精髓在于“发动人的力量去解决问题”。[1]
  自2001年“微软陈自瑶事件”发生之后,“人肉搜索”开始被运用的越来越频繁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从2006年的“虐猫事件”、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到2008年的“金晶被打”事件、“女白领自杀”事件等等,“人肉搜索”都对这些事件的进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其参与者广泛,加之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其影响力逐渐增加,常常能将事件的影响力辐射到现实中,引起社会公众或政府的注意,最终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并且“人肉搜索”克服了传统媒体效率低下、反应滞后、监督范围有限等弱点,因而“人肉搜索”越来越多的成为大众的选择,成为人们行使话语权的方式之一。
  2.法律对人肉搜索规制的必要性
  2.1公正的看待人肉搜索
  由于“人肉搜索”的发起能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有人认为“‘人肉搜索’从诞生时起就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他人的名誉、肖像和隐私等问题。”[2] 也有学者认为“‘人肉搜索’只是一个形式,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是在网络普及的当今时代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工调查结合的产物,并不是说这种搜索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或者就是侵权行为。”[3]笔者比较赞同后者的观点,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只是被人驾驭的工具,行善或作恶与否取决于掌握技术的人,就如超市购买的的菜刀,是用于切菜还是伤人取决于支配刀的人。
  “人肉搜索”是民众行使言论自由权的重要方式,是网友们期待惩恶扬善的朴素愿望的集中体现,当遇到单纯的司法救济无法解决的事件时,它通常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借助众多网友的力量,可以在短时间能查清事实,推动事件发展进程。如在“虐猫”事件中,由于虐待动物在我国并没有被列入法律禁止的行为之列,法律并不能规制当事人的行为,人肉搜索使当事人受到了一定的道德压力和舆论谴责并最终受到了惩处。。
  2.2人肉搜索对人格权的侵害
  然而,与无数的新鲜事物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人肉搜索”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伤人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自然人以隐名方式融入海量群体而产生的安全感,会使得网民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达观点,就如同化装舞会上的放浪形骸。[4]特别是在事实真相并不明朗时,网友肆意启动“人肉搜索”,随意公布当事人个人信息资料,甚至发展到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进行骚扰,很容易造成集体“网络暴力”,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人格权利主要包括:
  2.2.1对隐私权的侵害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5]我国现行法律把隐私权包含于名誉权之中,规定对侵害他人隐私权,造成名誉损害的,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虽然公民的姓名、职业、电话等信息在现实生活中被特定人知晓,但由于网络的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并不表示当他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公之于众时符合其个人意愿。因此在诸如“张殊凡”等事件中,人肉搜索者把当事人的姓名、住址、电话、工作单位甚至是获奖信息都公布在网络上,不仅影响了公民的正常生活,也是侵害其隐私权的行为。
  2.2.2对名誉权的侵害
  名誉权也是人格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对其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评价不可侵犯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如果“人肉搜索”时发布的信息正确无误,对公民的评价是客观、适当的,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这是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正当行使。
  2.2.3对肖像权的侵害
  肖像权也是公民的人格权利之一,它是指公民享有的未经本人允许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的权利,构成侵犯肖像权行为的关键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在人肉搜索过程中,某些网站为了提升点击率,吸引更多网民注册以获得更好的广告收入,放任或者故意让被侵权人的各类影像呈现于其网站之上,应该认定构成肖像侵权。[6]“人肉搜索”的出发点通常是善意的,但在其进行的过程中往往因此我们亟需对“人肉搜索”行为进行规则和正确引导。
  3.对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
  3.1是否需要刑法进行调整
  近年来,将“人肉搜索”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刚提出“人肉搜索” 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电话等基本信息,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比出售公民信息的危害更加严重,建议将其在刑法中予以规范,一些学者也纷纷表示支持。笔者认为,首先,适用刑法的都是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只有在其他部门法不足以抑制某种行为时,刑法才能介入。用刑法规制“人肉搜索”过于严苛,“人肉搜索”可以用民事法律、行政法规等其他法律进行处罚。刑法是一种不得已的恶,用之得当,个人与社会两受其益;用之不当,个人与社会两受其害。因此,对于刑法之可能的扩张和滥用,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不得已的恶只能不得已而用之,此乃用刑之道也。[7]其次,对“人肉搜索”的监管很容易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对网络的监管不应以牺牲言论自由为代价。言论自由与隐私权一样,都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我们不因顾此失彼。最后,“人肉搜索”入刑现实操作性不强,意义不大。笔者还注意到,据某知名门户网站的一项调查,百分之九十的调查者反对用刑法禁止人肉搜索。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立法实际出发,适用民事法律来规范人肉搜索行为足矣,激进的从刑法上加以规制,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3.2完善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
  还有学者提出,“人肉搜索”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之所以突出是因为我国现行法律对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保护力度不够,要规制“人肉搜索”应该从加强隐私权方面入手。在我国,把隐私权归类于独立的人格权已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可。但与此相不对称的隐私权在我国法律上没有独立的地位,附属于名誉权,只有当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同时侵犯名誉权时,才追究当事人的民事责任,这种模糊的立法模式极其不利于对隐私权的保护。盘点我国相关法律,到目前为止真正正面体现隐私权保护的条文只有两个,一是《妇女权益保障法》,二是三个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8]法律位阶较低,缺乏威慑力。因而,若能有专门的立法、司法解释对隐私权的概念、范围、侵权构成要件和主体、责任进行规定,加强对传统隐私权保护的同时,对网络隐私权予以倾斜,注意与其他部门法的衔接,将更加有利于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3.3立法规制网络经营主体
  笔者认为,除了对因人肉搜索活动造成侵权的网络和网民事后追究责任之外,对于网络媒体的立法应作为规制的重点之一。“人肉搜索”行为是由网民在网站发贴进行的,网站应对其提供的服务担负起跟踪审查、监督的责任。当“人肉搜索”超过一定限度,已涉嫌侵犯公民人格权利时网站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阻止,屏蔽或过滤个人隐私信息,删除有辱人格尊严的侮辱性言论在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法律可明确侵权责任的认定和承担,规定对于明知用户实施侵犯行为,仍不采取措施消除后果或防止影响扩大的,网络经营者与直接侵权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3.4 法律外的其他措施
  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法律及其调整手段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除去法律手段外,我们应该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
  树立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在网上与陌生人交流或上网注册账号填写资料信息时,保持警惕,对于自己的隐私,尽量不要在网页上发布,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埋下后患。加大宣传,培养全民的隐私权意识。我国对隐私权的立法至今模糊不清,大众对隐私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非常有限。在现代社会,人人都可能成为被侵害隐私权的受害者,人人也都可能成为侵害隐私权的侵权者。保护公民隐私权,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树立尊重和保护隐私权的意识。政府还可以考虑效仿英国等国家,设立专门的常规网络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可以主动删除某些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信息、谩骂、侮辱等内容,并根据情况将问题移交相应执法机构处理。
  互联网的所有功能都是围绕信息的收集、开发和利用设计的,离开了信息,互联网也就失去了本来的功能。“人肉搜索”是我国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正常产物,只要能利用得当,正确规制和引导,将其限制于适度合理的框架内,它会发展成一种有益的互助模式,成为新型的监督武器,我们没必要过分恐惧,相反也许我们还能不时体会到它带来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梁冰.“人肉搜索”引发的法律思考.法制与社会,2008(10)中
  [2] 黄爱学.“人肉搜索”的法律维度.信息网络安全,2008(10)
  [3] 杨立新.解决“人肉搜索”中的违法行为关键在于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信息网络安全,2008(10)
  [4]“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研究 武夷学院学报 2009(2)
  [5]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11.
  [6] 王邵平“人肉搜索”侵权法律适用与立法补全之探讨.法制与社会.2009.(2)
  [7] 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 王邵平“人肉搜索”侵权法律适用与立法补全之探讨.法制与社会.2009.(2)
其他文献
摘要:特殊累犯是指因犯特定之罪而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又犯该特定之罪的犯罪分子。《刑法修正案(八)》为加强对严重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扩大了特殊累犯的范围,将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纳入其中。本文拟对我国现行刑法关于特殊累犯的规定,修正案对其的修改原因和仍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进行探讨。  关键词:特殊累犯 刑法修正案 修改 缺陷 完善  根据刑法修正案(
期刊
摘要: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而预防犯罪需要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出发,刑罚的恰当制定,对惩罚犯罪人和威慑其他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刑罚中的非监禁刑( non - custodial penalty) 是与监禁刑( incarceration)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监禁刑以外对犯罪人适用的刑事制裁方法的总称。①非监禁刑随着刑罚教育论的出现而被人们所接受,由于它具有轻缓化、人道化等优点,在现代社
期刊
摘要:配偶权是夫妻双方在合法有效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平等专属享有的对配偶利益的支配权。我国《婚姻法》仅规定了配偶权的一部分具体内容,而并没有对配偶权进行明确立法。本文从配偶权的概念着手进行剖析,在对配偶权有了明确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和立法现状阐述对配偶权进行立法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我国配偶权立法提出相关建议。主要体现在充实和增加配偶权的具体权利内容,并建立合理有效地保护机制。  
期刊
摘要:经济特区立法为经济特区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一直受到质疑,其根源在于经济特区拥有的双重立法权。2010年国务院相继批准深圳等四大经济特区将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范围,但“一市两法”问题依然存在。要真正解决特区立法问题,必须要正确定位两种立法权,并在制度上规范之。  关键词:经济特区立法权 一市两法 立法冲突  一、经济特区立法权的界定  经济特区立法权可以有两种意义上的理解:第一
期刊
摘要:新保险法中,就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同时死亡,推定死亡顺序时做出了立法规定,即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保险金则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该条款的确立体现了法律保护被保险人的立法精神,解决了几十年来保险实务中出现的保险金索赔的纠纷。  关键词:受益人 受益权 共同死亡  一、曾经的难题  案例:2003年5月死者潘某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日照支公司以自己为被保险人投保“国寿千禧理财两全保险”,指定
期刊
摘要: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2006年第39届会议上对《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进行了一系列重要修改,其中新审议通过的第7条“仲裁协议的定义和形式”进一步放宽了对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的限制,扩大了了《示范法》在国际上的适用范围。而我国正处于国际私法法典化的初步亦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广泛关注国际社会立法新动向,积极引进新的理论成果,对尽早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私法典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示范法
期刊
摘要:公序良俗原则制度的确立指的不仅是其在法律文本中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当运作。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该项原则在各国民法的确立,旨在限制和矫正民法因倡导契约自由、私权自治、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而带来的诸多弊端,从而弥补法律条文的僵化性和滞后性带来的不足,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一方面,我国的民事立法一直未采用公序良俗的概念,而以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相代替,在具
期刊
摘要:文章就王安石理财思想中的“以义理天下之财”、“理财的重点在于生财”、“重视财政改革”展开论述,分析其现实意义及对我国现代经济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王安石 以义理财 财政改革  一、王安石的理财思想  1、以义理天下之财  王安石在理财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以义理财。在理财对象上,他将理财定义为“理天下之财”,有两层含义:一是理国财,即整顿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将理财扩展为对
期刊
摘要:发回重审是司法实践中经常被二审法院用来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做出的一种裁判,但是发回重审制度先天的不足引来不少争议。本文从现行法律规定入手,对发回重审进行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未来立法对此给以关注。  关键词:发回重审 效率 请示汇报 无害性原则  发回重审是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简称,指上诉审法院撤销原审法院判决,并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的制度,我国三大诉讼法中都有相关规定。发回重
期刊
摘要: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金融危机过后,各地区协调发展更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法律的保障。本文试图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基础理念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规定以及我国既有的政策,,来探讨后危机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