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球经济贸易频繁活动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关键。本文结合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提出构建“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求、企业乐于接收、愿意重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背景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0)》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依托长三角地区及常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培养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相符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英语语言基础、商务基础理论,以英语为工具,从事国际贸易单证制作、文秘、营销等外经贸行业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取得明显的实际效果:学生既拥有英语知识与技能,又有经济、管理、国际商务专业知识,较熟练地使用商务英语从事经贸、管理等领域的国际商务和行政管理工作。但同时,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的问题显现出来:缺乏商务环境下的应变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不佳;口语交际技能、商务函电写作能力、外贸流程及信用证流程知识技能比较薄弱。这都是由于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置,到教学方法的应用及英语教学水平的测试等都不够健全、不够系统,培养的商务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操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标准不相适应。因此,如何优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是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更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必须确定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使毕业生真正适应企业需求,成为企业乐于接收、愿意重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构建“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应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视角,对专业建设进行研究,从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进而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厚英语基础、通商贸理论、重实践能力的专业建设思路,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掌握必需的英语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双核双能”是指“英语 商贸”的双核心和“外语能力 专业技能”的双能力,是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市场调研,分析人才的需求变化,剖析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层级递进”是指分年级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第一阶段,重点打好英语基础,侧重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结合到企业参观初步认知国际商贸理论,树立职业意识;第二阶段,重点掌握国际商贸理论和专业技能,通过校内外实训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并提高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确定职业方向;第三阶段,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逐步形成职业能力。“工学结合”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采用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将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构建“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
依据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要求出发,设计符合多个职业岗位要求课程,构建“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在深化英语学习、掌握商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针对国际商务助理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方向的特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核心能力,形成知识能力要求,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和英语考级内容融入课程,探索“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开发项目课程,构建既满足岗位技能要求又符合考证要求的课程体系。实施“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创新教学方法,借助教学资源库、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推进信息化进课堂,深入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宽教学渠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将考核评价融入教学中,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用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五、打造“双师素质、专兼结合、校企融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由于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商务英语专业所面向岗位群的真实工作体验,加上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工作岗位对专业的能力在不断更新,教师难以随时关注日新月异的岗位工作的变化,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以后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脱节比较明显,因此,迫切需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我校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培养、引进、交流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师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加快理实一体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满足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采用出国培训、国家培训、省级培训和下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加大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力度,鼓励教师报考单证员、报关员、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层次;加快专任专业教师的职称优化和学历提升。
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中心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以多元化的课堂与实践模式,结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把英语和商贸作为两个基础核心,围绕两个核心,提高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并在能力提升过程中加强英语和技能的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年级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用人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OL].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刘建华.国内ESP研究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5).
[3]黄福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2(34):96.
[4]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J].外语界,2013(4):2-10.
[5]姜宏丽.从工学结合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新途径[J].科技信息,2008(25).
关键词: 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背景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0)》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依托长三角地区及常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培养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相符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英语语言基础、商务基础理论,以英语为工具,从事国际贸易单证制作、文秘、营销等外经贸行业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取得明显的实际效果:学生既拥有英语知识与技能,又有经济、管理、国际商务专业知识,较熟练地使用商务英语从事经贸、管理等领域的国际商务和行政管理工作。但同时,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的问题显现出来:缺乏商务环境下的应变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不佳;口语交际技能、商务函电写作能力、外贸流程及信用证流程知识技能比较薄弱。这都是由于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置,到教学方法的应用及英语教学水平的测试等都不够健全、不够系统,培养的商务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操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标准不相适应。因此,如何优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是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更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必须确定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使毕业生真正适应企业需求,成为企业乐于接收、愿意重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构建“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应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视角,对专业建设进行研究,从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进而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厚英语基础、通商贸理论、重实践能力的专业建设思路,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掌握必需的英语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双核双能”是指“英语 商贸”的双核心和“外语能力 专业技能”的双能力,是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市场调研,分析人才的需求变化,剖析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层级递进”是指分年级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第一阶段,重点打好英语基础,侧重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结合到企业参观初步认知国际商贸理论,树立职业意识;第二阶段,重点掌握国际商贸理论和专业技能,通过校内外实训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并提高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确定职业方向;第三阶段,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逐步形成职业能力。“工学结合”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采用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将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构建“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
依据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要求出发,设计符合多个职业岗位要求课程,构建“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在深化英语学习、掌握商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针对国际商务助理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方向的特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核心能力,形成知识能力要求,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和英语考级内容融入课程,探索“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开发项目课程,构建既满足岗位技能要求又符合考证要求的课程体系。实施“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创新教学方法,借助教学资源库、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推进信息化进课堂,深入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宽教学渠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将考核评价融入教学中,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用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五、打造“双师素质、专兼结合、校企融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由于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商务英语专业所面向岗位群的真实工作体验,加上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工作岗位对专业的能力在不断更新,教师难以随时关注日新月异的岗位工作的变化,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以后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脱节比较明显,因此,迫切需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我校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培养、引进、交流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师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加快理实一体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满足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采用出国培训、国家培训、省级培训和下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加大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力度,鼓励教师报考单证员、报关员、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层次;加快专任专业教师的职称优化和学历提升。
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中心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以多元化的课堂与实践模式,结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把英语和商贸作为两个基础核心,围绕两个核心,提高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并在能力提升过程中加强英语和技能的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年级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用人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OL].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刘建华.国内ESP研究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5).
[3]黄福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2(34):96.
[4]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J].外语界,2013(4):2-10.
[5]姜宏丽.从工学结合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新途径[J].科技信息,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