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中,教学评价语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评价语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评价激励延时多元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对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正确的课堂评价,能提高课堂效率,激励学生全面地发展。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惊喜地看到,教师过去那种挖苦少了,而多了一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经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有些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节课下来,掌声、表扬声,不绝于耳。似乎否定学生的回答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学生的多元反应也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他们对生活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消极的。缺乏准确性的流行评价语,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误区。
  作为语文教师,在贯彻新课程理念时,不应只从概念上理解,从形式上改变,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文本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习有困难者给予点拨,给表现优秀者在表扬的同时,还应帮其反思经验,再提供指引,帮助学生提升,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们科学地进行评价。那么课堂上怎样的即时评价怎样才是精当呢?
  一、 激励评价,还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
  情感激励是指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的关系。通过研究、探索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倾向,以情感沟通为手段,科学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学习的专注执着程度,稳定并保持他们的进取精神,提高学习的效率,以期达到学习的效果。评价时,若能充分运用情感的信号功能,对学生的进步、成功,教师要善于使用多种语言以鼓励。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不错,教师可用语言鼓励。如果学生的回答超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教师可用惊讶的语气鼓励:“真没想到,这位同学的回答会这样精彩!”如果这些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教师不可光挑不正确的部分评价,而要首先予以鼓励:“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还要再想一想。”如果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要尽可能找出积极因素。通过教师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声调,以情达意,以情动情,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能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使每个学生能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需要的是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作出中肯的评价。只要我们为了孩子的发展,用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激励,积极有效地去展开评价,相信学生得到的将是滋润心灵的雨露和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
  二、多元评价,还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导致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让我们来看一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丰碑》——“我觉得军需处长做得不妥当,因为军需处长的价值肯定比普通士兵高得多!”《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老师顺着学生的发言补充说: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呜呼!对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若再称之为“创新”,颔首赞许,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超过了语文教学本身。
  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思维及其表现的反映,是引领课堂由预设向科学生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保护学生自尊心,唤发他们的心理自信,赏识评价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但是一味惩罚和表扬都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过多的表扬会让他们习以为常,可能使他们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还可能会在学生思想上造成混乱,导致“是非准则”的丢失,丧失判断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实事求是表现出漠然的态度,甚至导致极个别学生价值观的畸变。
  在多元解读的语文课上,学生的多元反应并不是都正确合理的。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他们对生活的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所以教师的即时评价要注意这方面的导向。
  三 、延时评价,还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的给予评价。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即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教师权威性的评价,常常是 “一锤定音”,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而助长学习上的依赖性,学生甘当听众、观众。而延时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研讨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普通的一员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去发展、去分析、去论证。延时评价给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使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
  在一次新课程研讨课中,一位教师执教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到其中“松下问童子”这句时,有学生质疑“童子”是什么意思,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日常所学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一时间学生有的说是“徒弟”,有说是“学徒”,有说是“学生”,有说是“佣人”,此时班内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就说:“那时候的“童子”就像今天的“秘书”一样!” 一句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此时教师并没有立即作出评价,而是用赞许的目光鼓励那位学生继续说下去,那位学生振振有词地说:“童子帮助主人抄抄写写、负责照料主人的生活、接待一下来客,不是和今天的秘书一样吗?”他的回答令在场的师生无不拍案叫绝。其实这正是生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印象的真实写照,恰恰是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学科是多元的,这就决定阅读理解也是多元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延时评价,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空间,给孩子们一个充分交流的过程,教师则要智慧地闪在一旁,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阅读期待中,尽情展现自己,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用爱心正确评价。让我们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
  [2]李湘蓉 薛根生 左新华 编著《小学语文教学评价》[M]语文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良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一篇出色的文章,一本精彩的小说,一部感人的电影往往都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开头,犹如磁石吸铁,紧扣读者和观众的心弦。因此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作为教学,我们同样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言,敲响动人心弦的第一锤,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良好的开端,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同时为上课打下基础,使课堂教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阶段,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和环节。但是,小学阅读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要将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生动具体的教学手段与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增强阅读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  一、灵活教学方法,注重阅读教学的科学性  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对小学生,必须根据
期刊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开始日益显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了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当前影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结合本人在多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汉字的造型独特优美,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写字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许多教师把写字教学放在低年级,到了中学却袖手旁观了,不再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结果造成了许多学生书写姿势不规范,握笔方式不正确,写字歪歪斜斜、大大小小,字越写越差的现象,数学作业里面不规范的书写会把公式符号写错,产生不必要的错题。教师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从学生兴趣入手,加强引导,
期刊
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迁移能力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终于对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有了较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发现迁移过程是由审题、联想、分析类化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的,即首先必须形成对有关
期刊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广义地讲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经验性感知能力。即人们通过实践形成的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其中包含了对语言、语义、语法、语体、语境、语艺等不同语言现象的感受力。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发掘学生已有的潜在的语言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语感,自觉地运用语感去解决语言运用中的问题,既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效益,强化学生能力的需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读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  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反思只是一种手段,反思才会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呢?
期刊
期刊
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在实施中,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从2008年开始,我县进修学校小学教研部针对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全县开展了阅读教学专题研究活动,这一举措,不但为全县一线教师提供研究探讨的空间,还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借此研究之机,我浅谈一下,个人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在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这一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