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人格.创新品质.潜能开发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d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个性养成的主要途径,学校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作为办学的根本理念和育人目标。个性就是人格的独特性,具备独立人格的人通常有心理上的兴趣取向,思想上的独立意识,思维上的批判精神,行动上的创新能力,道德上的责任意识等特征。兴趣是潜能的“向导”,潜能是内隐的,潜能是多元的,潜能是创新的“产床”。校本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开发学生潜能与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功能。校本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发挥的功能,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有:个性化,综合性,与国家必修课程的互补性,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学生是课程的决策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课程本身具有创新性等。
  关键词:校本课程;个性;独立人格;创新品质;潜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4-0058-04
  
  
  一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如同人穿的鞋一样,最适合人脚的鞋就是最好的鞋,只有穿鞋的人知道,鞋是否适合自己。最适合的教育就是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适合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样的道理,只有接受教育的学生才知道教育是否适合他的需求。印度哲学家奥修说过:“当鞋当脚时,脚就忘记了。”同样的道理,让教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时,他在接受教育与享受教育时就会进入忘我的状态。
  教育与个性是关联的。在《心理学大词典》中,对个性的定义是:“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从个性的定义可以看出,人的个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进行培养的,教育是个性养成的主要途径。在适合的教育环境中,人的个性会不断地丰富、发展与日趋完善,并且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
  基于人的个性发展与教育的相关性,任何一所学校的教育都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作为办学的根本理念和育人目标。个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独立性”,有人将其称为独立人格。从心理学上说,独立人格就是一个人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的独立于其他人的自主性、独特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一种鲜明的个性。马斯洛将人格上的这种特点称为“超然独立的特性”。如果说,个性就是人格的独特性的话,那么,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独立见解和独立判断就是人格独特性的表征。
  具备独立人格的人通常有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心理上的兴趣取向。对某些事物表现出区别于他人的不寻常的兴趣,且具有持久性,追求兴趣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统一。(2)具有思想上的独立意识。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通常具有独特的见解,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行动的方向。(3)具有思维上的批判精神。敢于怀疑,在理性分析基础上勇于质疑。(4)具有行动上的创新能力。不拘泥于传统,不默守陈规,具有开拓的精神和创新的品质,在行动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5)具有道德上的责任意识。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既有独立意识又善于沟通与合作。
  不难看出,独立人格的上述特征正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有的心理品质特征,也是激发人的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在条件。当然,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品质,创新品质除了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思维外,还包含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信心、意志和毅力等非智力品质;因此,独立人格并不是创新人才唯一的人格构成,然而,它与人的创新品质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它是创新人才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和形成创新品质的心理支撑。
  
  二
  
  兴趣是潜能的“向导”。事实上,人的某种兴趣的背后正是人具有与兴趣相对应的潜在智能,兴趣通常是潜能的外显。譬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音乐方面的潜能,则很难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爱好。因此,教育除了要实现共性的教育目标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在发现学生個性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潜能开发创造条件。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志向,教育不应当将爱好、兴趣等看作课程的附属品,而应看作是课程的组成部分。不尊重学生爱好与兴趣志向的教育是偏颇的教育。如果教育能够关注个性,尊重爱好与兴趣志向,那么,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就不会湮灭,他们的某些潜能就可能被开发出来。
  潜能总是内隐的。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博恩·崔西所说,普通人的潜能就像一片未航行过的海洋,一块未探索过的大陆,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所以,人的某些潜能是隐性的,即便是当事人也许并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潜能,尤其是青年学生,譬如说,一个生活在深山中的孩子不太可能知道自己是否具有游泳的潜能。大量的事例告诉我们,人的某些潜能经常是在一些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课题:教育不仅要尊重兴趣,为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条件,教育还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兴趣,发现自己的潜能。这需要教师的“火眼金睛”,这也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潜能的课程。下面的例子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泥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绝不会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文学老师给一个学生写下了这段评语,一位化学老师知道了文学老师对这位学生的评语,他认为,拘泥和死板说明该生严谨认真,同时他发现这位学生具有学习化学的潜能。于是他建议这位学生学习化学,这位学生从此找到了人生的支点,化学成绩在同学中总是遥遥领先。后来,这位学生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名字叫瓦拉赫。
  潜能通常又是多元的。依据霍华德·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形象的空间智能与抽象的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组织与协调能力)、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对社会的探索与对自然的探索)等八个方面的智能。个体一般具备几种不同类型的智能,譬如说,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也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爱因斯坦是一位物理学大师,又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加拿大数学家艾瑞克·狄曼也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天才科学家,他曾经是一位杰出的计算折纸学的顶级专家,后来,他的兴趣发生了转移,又研究起微观世界的蛋白质分子的折叠,目前他又迷上了一件新玩意——将一般家庭的墙壁变成大型电脑,即让墙面布满数以万计的微型电脑。其实,普通人通常也具有多元智能,有些学生既具有音乐的天赋,又具有很强的程序设计的潜能;有些学生既具有极强的学习语言的智能,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等等。如何让学生不同类别的潜能都得到有效开发呢?我以为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是开发他们多元潜能的主要途径,而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的载体是向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丰富的课程。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的兴趣,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将是学生发现与开发自己多元潜能的过程。
  潜能是创新的“产床”。创新的田野是鲜明的个性,追求创新就是追求潜能的迸发。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类型的潜能甚至多元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具备创新的可能。如果人具备了健全人格,那么就具备了创新所必须的基本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如果人还具备了独立人格,那么人也就具备了创新品质中不可缺少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敢于提出独立见解等要素。如果人同时具备健全人格与独立人格,那么创新就成为了人的一种生存价值和生活方式,也是人追寻自身超越的开始。创新品质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就是不受已有的常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真正的全新或相对自己的全新)的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求异、变通、灵活与直觉等。创新思维并不神秘,它不只属于少数“精英”,而是所有人都有的一种共性的潜能,这就给教育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当我们为学生鲜明个性的张扬提供合适的条件与空间的时候,当我们给学生创造体验、探究和实践机会的时候,那么,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能得到充分展示,具有个体特征的潜能就能得到深度挖掘,而伴随的则是他们创新思维品质的丰富与提升。
  
  三
  
  学校不是现代化的工厂,教育也不是“流水线”,教育既要成为发现学生个性的途径,也要善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的健全性、独立性与创新性。如果说国家必修课程体现的是国家的教育意志,关注的是未来公民的基本素养,是对全体学生的统一要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那么丰富的校本课程则会为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潜能的开发与创新品质的培养“建功立业”。
  所谓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在分析学生需求基础上,自主开发与建设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多样化的学校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校本化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课程。
  为什么校本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开发学生潜能与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功能?这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
  校本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是尊重个性,着眼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而落脚点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校本课程追求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学生学习自己决定的校本课程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兴趣与爱好的海洋中荡漾的过程,而他们个性的充分发展必然产生对潜能的深度开发。在基于学校办学目标,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发的校本课程,是为本校学生“量身定做”的,因此,它必然有很好的适合性。
  校本课程具有这样的特点:关注不同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交融与综合。综合性知识与综合性能力跟创新品质之间通常是正相关的关系。目前的国家必修课程通常为单科性课程,不同学科之间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而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问题通常具有综合性,科学前沿的问题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创新的对象通常是综合性的问题。如果说,中学教育能够实现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教育目标,那么,只有单科性学科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学科间的交融与综合,是校本课程的一大优势,它能够较好地实现“井水”与“河水”的交融。譬如说,科技创新类的校本课程就能够承载这样的课程功能。科技创新类课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产生创新的火花。这类课程综合性强,不仅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等理科知识,还会涉及到设计、操作与动手能力等。很多来自学生的发明创意或创新作品,让我们不得不相信,学生具有创新的能力,因此,学校与教师要通过这类课程给他们提供创新的平台与创新的机会。
  校本课程与国家必修课程具有互补性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针对部分学生对国家必修课程的“吃不饱”现象,校本课程可以是对国家必修课程的加深或拓宽。这类校本课程的受教群体具有显著的同质化特征,因此它可以突破必修课程的框架,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学生对某些专门知识或专门技能的发展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奠基与铺路。虽然人的创新品质的高低与人具备的科学知识的广博程度并不具有必然的正向关系,然而,创新绝不可能是在知识贫瘠的土壤里开放的花朵。譬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类校本课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更高深的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发现了自己某些方面的超出常人的学习潜能,而这种潜能的开发对于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无疑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校本课程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学生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受教者,更是校本课程的决策者。相对于国家必修课程的“强制性”,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程的主人,“我的课程我做主”。试想,当学生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校本课程时(有时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选择,因为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潜能),他们会不珍惜这种选择?在选择校本课程时,他们会不从自己的兴趣、特长出发,而是轻易地“跟着感觉走”?由学生自己做主选择的课程,就不大可能出现对课程的“水土不服”,就不大可能对课程缺乏兴趣与热情,学生喜欢的课程,当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开发他们潜能的课程价值,激发他们创新的激情。
  校本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能够摆脱“高考”对课程的制约,轻装上阵,更大胆地根据学生需求设计课程。相比于国家必修课程的教学,教师对自己开发的校本課程的教学,更能够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自己开发的课程,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发展他们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品质。
  校本课程的又一个特点是,能够紧密贴近本校学生的生活,关注当下鲜活的社会生活。任何课程,当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越远时,它的教育效能就越低;反之,当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越近时,学生学习的热情就越高涨,教育效能就越高。校本课程的开发前提之一是基于对本校学生需求的调研,所以,它与本校学生生活的经验及本地区当下的社会生活紧紧相连。实践证明,这种紧密相连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的动力。譬如,校本课程《旅游文学》就比较贴近大城市学生的生活与当下的社会生活,所以大城市学校的学生乐于参与,他们在这种综合性课程的体验中,文学创作的思路拓宽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很多学生写出了充满生活韵味和乡土气息的游记,有些学生则写出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对如何开发或保护旅游资源提出了创新性设想。
  校本课程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校本课程中某些科目(或类别)是学校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的。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者来自当地(或外地)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教授,这些具有学术专业背景的教师就是创新性人才。他们具备的研究素养与创新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由他们指导或开发的校本课程必能彰显出创新的课程特色,成为创新的天空。在这类创新课程的实施中,学生聆听的是“来自窗外的声音”,参与的是耳目一新的体验,接受的是科学人文精神的陶冶,收获的是自己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譬如建立中学与高等院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合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那些有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在教授或博士生指导下参与某些科研项目的研究,这将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在我国第八次课改期间,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一个令人瞩目的进展是由传统的“拟似成人作文”开始向“儿童作文”转化。在作文的课程领域里,儿童“拟似成人”是一种悲哀。正如一位有识之士所言:一个民族如果孩子说大人话,那是因为大人在像孩子一样说话办事。  确实,传统作文的一个最大弊病是仅仅把作文看成为一项学科作业,一种单纯的知识技能体系。从堆砌“优美”词语到套袭模仿语段;从人为拔高立意到追求捆绑崇高;从迷恋章句之
倪 娟 孟献华  理科课程的学科特征辨析  袁 菊倾听教育:内涵、意义及策略  周春良叶圣陶教育思想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李松林 李 燕 王 伟  学校特色发展的四大问题  吴金根办学质量:名校发展与超越的支点  陈 明本立而道生:“特色教育”冷思考  乔建中 李 娜 朱 敏   我国学校特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徐新民课堂:让智慧点燃智慧  汤建国有备而来: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马伟中提升中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让教学过程更加走向开放,它不仅是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
一门学科的发展,首先在于研究方法论的突破。随着社会的根本转型与变革,中国语文学科的改革、发展与重建必须重新审视与思考学科自身的研究方法论问题,这就必须着力于提升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凝炼学术群体共同的研究问题,基于语文教育的变革性实践,从而取得学科发展的根本性突破。这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反复思考与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考察中国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发展史,中国语文学科
一、观察现象,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下面两个小实验,并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  师:这里有一根木条,它的一端用细线系一砝码静止在空中,现在我使这根木条突然向上加速运动,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细线被拉断,砝码落地。  师:这里有一个盛满水的塑料瓶,现在瓶底扎一小孔,可以看到水会从瓶中流出。如果用手堵住小孔,将塑料瓶向上抛出,那么,瓶在空中运动的这段时间里,小孔中是否会有水流出?  生:
作为儿童最日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课外阅读无论在时间、空间、涉猎范围及自主支配度上,都比课内学习占据更大的优势,它对于学生的知识拓展、思维促进、语文素养以及精神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课外阅读状态投入更多的关注。  一、当前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  目前,课外阅读已经受到普遍重视,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也把阅读作为六大行动之首大力推进,随着营造书香校园工作的不断推进,各校形
编者按: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定性是“学”不是“教”。如皋市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学的课堂”中依据“活动单”自主学习,在有价值的问题引领下组内思维碰撞,然后全班展示交流,让学生在取舍、选择、甄别、评价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生成建构。该模式日渐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及一线老师的重视,多家教育主流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例述了该模式框架下语文课堂中“学”的三重境界,如一股清新的风,推开了语文教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中,模型思想是唯一以“思想”指称的概念。分数除法解决问题需要逆向思维,这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善于利用方程顺向思维优势,建立相应的模型思想,使学生化难为易,融会贯通,轻松解决更多逆向思维问题,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品质,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模型思想;方程;分数除法;逆向思維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研究缘起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在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上,并表现出对有关事物的优先注意和集中注意。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学习兴趣产生,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增强,容易取得学习上的成功,理智感也会增强,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进而产生新的学习需要。  
摘要:人,是有理想的生命存在;教育,是体现人之理想特质的实践活动。因而,教育也是有理想的,教育理想包括“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两方面。“教育的理想”在于成就人的自由人格、高尚人格和幸福人格,而它们须通过“理想的教育”——即凸现主体的教育、涵养德行的教育和回归生活的教育来实现。  关键词: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