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历史·文物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见的《天请问》(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11月版)应该属于那一路由鲁迅《故事新编》发端,又经施蛰存、冯至等发扬光大的历史小说;但是,其创作兴味比起前辈来,确乎要执著于历史更多:既是那些具体乃至琐碎的历史细节,又是某种宏大的历史叙事。比如《从大悲寺到普林斯顿大学》这篇,所下的史料工夫就实在惊人,有关胡适的研究假如犹未充分掌握这一堆史料,那么,看起来都不必花力气去“小说”这个故事了:单凭史实上的发掘和梳理,这个鲜为人知的,时间跨度半个世纪、空间跨度太平洋两岸的神奇故事,已颇为有力地立起来了;而渗透在文字中对文化及其传承、历史及其偶然的感念,也都已经呼之欲出。
  我并没有小说崇拜,也毫无“文学性”有多了不起的意思。事实上,许多时候,真的史实和事实,远比虚构的文学有趣味、也有意味得多。或许,袁见对此早就有所参悟吧:《天请问》中所涉历史最近的这部作品,初稿题为“都是那瓶马应龙眼药水”,多么像个小说,而现在,“从大悲寺到普林斯顿大学”,怎么都不像啊。由是观之,非常地敬重历史,甚至用心在历史者更多,正是袁见小说创作的第一大特点。
  这里,“用心”有两解。一是她用在史料上的心思和工夫,那是第一。袁见所讲求的,不仅是“大事不虚”有所本,而且貌似还力图事出有因、言必有据:表现在文本中的“恶性发展”,则是,小说原本有一个接一个的注释,那许多注释,得劳多少神。也或者应该这么说,袁见的古典修养十分了得,她所注释的,不少都属谙熟于心,因而只要一用心,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甚至于,袁见之写小说,就是要依凭想象力,创设某些时空情境,把自己心仪的那些典故、佳话之类,给有机地摆在一起、整在一块。
  所以,故事情节在袁见的小说中,既重要又不重要。重要,在于没有虚构出来的故事和情节,她想摆在一起的就没有办法合理化地整在一块。因此,作家动用了大量通俗小说养料,武侠的、侦探的以及言情的,等等,所成就的是,小说往往有了精心设计的“眼儿”或“扣子”,既使小说获得内在叙事动力,又使读者看起来有悬念有盼头。不重要,表现在:袁见一般总是懒得让小说围着那个眼儿转,或耐心地一步步地结扣子、解扣子,而是经常地,用一句话、一段交代来龙去脉的叙述者言,就把小说里最费心、最要命的情节给和盘托出了。
  效果究竟如何,我想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待读者们各取所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牵涉到我说“用心”的第二义:袁见之所以更多用心在历史,是因为她对华夏文明的历史和传统倾心有加。魂牵梦绕,那太煽情,不必说,她也肯定不认;我估计,假使我说这和她的家世、祖传以及当下身在南洋新加坡的身份位置有关,她也多半会惊奇。不过,想必袁见乐于承认:其一,对中华文化的交通传播史,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毋庸置疑她是兴致盎然的,这方面的许多用心显然构成了很多作品的底蕴。其二,我马上就得有所修正了,袁见对佛教文化的那份心,那才是绝对无与伦比,而佛教文化是超越国界的。
  中华文明和佛教文化,对于袁见,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或许,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天知道。我所能知道的是,无论《天请问》中玄奘法师们?译佛经的胜举,还是《雨林无咒》里建筑婆罗浮屠的伟大工程,等等———这部小说集里许多有关佛教的史实,决不仅仅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而简直就是袁见要说的根本:是那样一些真事让她心有牵挂、不用不行,更是那些真人让她不写不行。因此,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对历史文化名人,对历史上那些不该籍籍无名者尤其是被污名者,袁见最情有独钟;也正是心底的认同或者忧伤吧,才是她写作的最大动力。当然,这里又得分开不同情形:对于俗名已或太大的,她多半会善意或不很善意地开点玩笑开点涮,相反,对于被历史埋没乃至误解污名的,她在为他们树碑立传时,通常会更善解人意、更投入感情。
  当然,袁见的尺度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史实,真实历史的究竟;以及,她本人的情感态度,她扬善而惩恶的意志。如果说袁见有试图通过这本书改写历史的雄心壮志,好像有点危言耸听,那么,这样说吧:这本书里,有袁见对自己文化认同的领悟,否则,她不会冒着哪怕某几篇小说没写好的危险,也要列出个文学家、文化人的谱系来———白居易、元稹(《壮压西川十四州》)、温庭筠、李商隐(《万里身同不系舟》)、沈括、苏东坡(《梦溪园》)、苏辙、黄庭坚(《斗茶》)……;这本书里,更有袁见对历史叙述、对浮沉于历史中人的理解,既敬畏,也无奈,还有种种的说不清和道不明。所以,袁见才要写小说,而且要写就写历史小说!因为她早已看明白了,历史就是一种叙述,一种充斥着主观性、甚至不免偏见的叙述;而如果有真相,真相也就还埋在故纸堆里,不过,需要互文参照地阅读,需要很有想象力地整合。所以,慧心如她,也有权力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重新叙述历史,甚至重构历史。
  在这个意义上,袁见的小说特别得传统中国小说之真传:小说小说,如果不是历史的“演义”,那是什么?更要紧的,是她小说的写法。很显然,对通俗文学的看重和熟稔,已内化到了袁见的小说里,而对文化传统骨子里的服膺,更使其小说笔法特别像中国传统的白话小说。———这,构成了袁见历史小说创作的另一大特点。故事,是小说的根本:短的故事,就像掌故,重在趣味;长的故事,用力经营的痕迹则比较明显,即使未必出人意表,也总是力求一再延宕,一波三折。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未必是圆形人物,也未必是扁平人物,因为这些都是来自西方小说理论的概念;袁见小说里的人物,主要是靠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吸引读者对他们命运的关注。而环境描写或氛围的营构呢,则大体不放过任何可以着力的场合:有的是定调,有的是渲染,也有的,是衬托。
  还是举最显著的例子吧,袁见特别喜欢对话描写,或者说,直接引语在她小说中的运用,比比皆是,“触目惊心”:书里最多的标点符号,大概是引号和冒号;不少时候,连人物的心理活动,在一个“想”字之后,也会用引号括起来。这构成古白话小说的文本标记,现如今中国大陆的小说里是几乎绝了迹的。读多了现代小说尤其是外国小说,熟悉了自由间接引语的那套玩法,袁见的小说初读起来,给人以按部就班的稚拙之感,而一旦读进去了,也会发现,清清爽爽挺好,不费脑子折磨人。事实上,人物对话在袁见的小说中,发挥的作用比天还大:塑造人物靠它,交代故事靠它,推进情节靠它;隐含作者出口成章也靠它。说句夸张一点的话:《天请问》的许多精彩和关键,往往都在引号里。   这当然不是说袁见就不会玩“现代”,相反,她应该说是玩得风生水起:《悲风伴月风嘶马》中主人公视角的第一人称叙事,那是小菜一碟;《打击石的魔咒》和《明月前身》里的时空“穿越”甚至“人狗情未了”,玩得更是顺手,而且,虽很早玩“穿越”,袁见却没对“穿越”另眼相看,仿佛在她看来,“穿越”并没太多本钱风靡网络如此之久,又在眼下的电视荧屏上不可一世;而以我之见,袁见小说中玩得现代、也玩得最漂亮的,应该数那些个“后记”。
  为了给出重要的史实,也为了显得郑重起见吧,她在不少篇小说的末尾,安置了交待人物行状或故事余话的“后记”。这就带来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后记”,是小说完了之后的呢,还是小说原本的组成部分?假如“后记”是在小说文本外,那属于讲史的范畴,就小说艺术言,便没有太多话可以说;但我的阅读感受恰是,这些“后记”只有被读成小说的一部分,那才够意思!事情或许是这样:最初,袁见写后记,多半也只是为了交待;无心插柳柳成荫,小说家的敏感让她顿悟到,“后记”可读作小说文本的内在组成,而给解读带来未曾预料的可能性;慢慢地,她就把“后记”放在小说之内派用处了;终于,在构思之初,袁见就有意识地用“后记”来形构小说妙思的重要一环:“后记”毕竟是后记,不那么显山露水,却正好拿来和小说主体部分形成微妙的互文关系,给作品增添分外的意味和灵气。
  别的不敢多说,我断言,《血喷宫绢》一篇绝对如此。实际上,这是2008年年初我到新加坡不久,在《联合早报》上所读到袁见的第一篇小说;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五年了;可它仍然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我特别念旧,抑或我太看重第一印象?反正,那几行“后记”留给我的记忆极其深刻:
  乾隆皇帝唱戏,遮蔽得密不透风,连野史都不曾提及,密密麻麻的档案上有一条记录,“为母唱戏献寿”。
  乾隆于嘉庆四年(西元1799年)正月初三驾崩,和糰于正月十八赐死。留下一首谜一样的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记取香烟是后身。
  通篇小说正文里,乾隆与和糰都没有现身,却又无时不是“在场者”;小说面子上的两位主角,忙来忙去地侦查探求小说副标题所谓“倦勤斋谋杀案”,结果,搞明白了又怎样?还不是最终送了自己的命,把以命博得的谜底又带回阴间地府;还是读者有福,既能借到他俩的力,又有幸看到“后记”;几下互文参读,总算揭开了紫禁城的惊天秘密!———我可不做“剧透”,挨骂的事情不能干,广告的事情,倒可以再做一次:当然,读者所以有福,那要感谢作家惊天的想象力,还有袁见超前的观念。呵呵,小说家言,小说家言,不可不信,不能全信。
  不仅此也,我特别欣赏《血喷宫绢》的原因还在于,我读到了这篇小说的更大妙处:其主人公,与其说是小说面上的那两个角色,还不如说正是“倦勤斋”———穷奢极侈的倦勤斋:
  ……不论门窗,柜柜用料都是金星紫檀,连廊上都是紫檀雕刻的倒挂眉子栏杆,上面镶嵌着墨绿玉雕。殿内,用可以移动撤卸的紫檀隔扇,扇扇不同。金星紫檀的木光含蓄,宫绢双面绣的丝光流动,发丝细竹的竹光摇曳,两千六百六十六件镶嵌的和玉玉光闪烁,或盘龙祥云,或菊,或柿的银花石绿的壁纸,都能引光折射。殿内浮光掠影,光影交织而流动,目中所见的景象飘渺不定,每一举步,每一转眸,观瞻随之变幻无穷,不知置身天上、人间或龙宫。
  还有一戏台殿,除了室内的木制的尖顶小戏台,还有一紫檀制的前台。戏台对面,上下两层观戏的仙楼,两旁的西、北墙都是粘贴着一幅幅景色连成一气的通景画。站在画前,令人恍惚,似乎是置身于画与现实世界的交错点。粘贴天花板的顶棚更是一绝,整棚的藤萝架,藤萝匍伏漫生爬了满架,所画的怒放紫蓝色花朵,朵朵都似下垂,一个不经意,就好像花撩发梢。蔚蓝的天空,偶尔闪现在枝叶的间隙。
  袁见写得美轮美奂,描摹是不是特别有想象力?事实上,特别重视小说中的“物”,尤其注重在小说细部写出独到的“物质性”实感,这正是袁见小说的第三个,也最有创造性的特点:由此甚至不妨说,袁见所写的不仅是历史小说,而更是文物小说!
  当年,沈从文先生放下小说创作,开始研究并写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许多年来为许多搞文学的人所叹息;可是近年来,随着王世襄、孙机等先生的名物研究声誉鹊起,我们不难发现,沈从文的后半生其实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而袁见———看起来可是真有将小说和历史、文物的兴趣结合在一起的野心呀。不过这一点上,袁见是有了那么一点接近自然而然的境地,却还远没有进步到自觉自为的境界。当然,袁见是有潜力的,我愿意相信。我更愿意期待,“文物小说”这个品种,能有更多有识之士关注,能有更多有才之人尝试,而能日臻成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张娟)
其他文献
犌犻犾犫犲狉狋牔犌狌犫犪狉’狊犜犺犲犕犪犱狑狅犿犪狀犻狀狋犺犲犃狋犻犮:犃犳狋犲狉犜犺犻狉狋狔犢犲犪狉狊EditedwithanintroductionbyAnnetteR.Federico  ForewordbySandraM.Gilbert  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Columbia,Missouri,2009  吉尔伯特和古巴出版于1979年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女
期刊
中国诗词爝火不息,许多双手在为之传薪。这其中热切的一位,应数加拿大籍著名华人学者叶嘉莹教授。每依北斗,常怀桑梓,确乎是这位幼承书香、师出辅仁大学国文系的诗人的一瓣心香。多年来,叶先生不顾年高,赴国内大江南北讲授诗词之道,触发吟诵之美,著作等身,据其讲演录音整理而成的书稿已出版有十数册之多,功泽国人无量。  我们读一位诗词学者的论著,很期待他关于诗的基本立场。叶嘉莹便有自己鲜明的诗学观,曰“诗歌当以
期刊
地 点: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时 间:2012年11月12日  受访人:阿 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采访人:谭光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段从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白 浩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段从学:我觉得我们的对话陷入了一个陷阱,一开始就把阿来先生定位为一个藏族作家,在用汉语写作这些现成的概念,现在好像一路在解构这些概念,体制人类学、文化人类学都不支持这种想象。我倒是觉得阿来先生一开
期刊
一、由影片《玛格丽特》引起的思考  2011年,著名导演肯尼斯·罗纳根拍摄于6年前的电影《玛格丽特》终于在人们的久久期待中登陆院线,片名取自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的一首诗,《春与秋:玛格丽特,你还在哀恸吗?》。影片集中展示了“令人生厌”的丽萨———这位性格外露而又内心矛盾的纽约青少年———竭力对一场部分是由她引起的车祸进行善后的故事,并以此对9·11事件后在如漩涡般混乱复杂的纽约都市中自我与主体
期刊
古语云:“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笔者也有“山中事”想询问,也有幸找到了一位“打柴人”,可是,却因“打柴人”的语言问题,使得不仅“山中事”依然横亘胸中,而且询问的兴致也开始索然。  近日对我而言的“打柴人”,有针对性地指向了一本汉译名著。该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些信息:论创造性———朱熹、怀特海和南乐山的比较研究,“海外儒学研究前沿丛书”,主编安乐哲、杜维明,执行主编彭国翔,[美]白诗朗著,陈浩译,
期刊
对媒介与性别关系的考量,是英国文化研究历史演变进程中比较特殊,同时也是最具冲击性的一个话题。它本身即已成为一种话语的谱系,同时也与特定场域中的构建息息相关。我们很有幸地看到,北京2012BLCU国际文化研究讲坛能够将此作为一个关注的核心,以此而重新激发来自于世界不同区域与国家学者的兴趣与想象。作为原初伯明翰学派的一位成员,面对这样的话题,当然会引发我对这段历史,更具体而言,就是对某种主题史的记忆,
期刊
我读初中的时候,是上世纪的60年代初。当时,一则世运坎!,终日里饥肠辘辘,正是梦幻滋生的好土壤;二则管理者也人饿志短,50年代的各种约束随之松弛,于是旧武侠就在一些同学中偷偷流传。那些书多是在校门口地摊上淘得,一般一两角钱一册,纸页黑黄,少头没尾,有几种到现在我还是查不出它们的名字。记得名字的则有《永庆升平》《三侠剑》《小五义》《七侠五义》《兵书峡》等。尽管小男孩的阅读心理大半在看热闹,但当时也朦
期刊
黑格尔的变奏:论《精神现象学》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FredricJameson,犜犺犲犎犲犵犲犾犞犪狉犻犪狋犻狅狀狊:犗狀狋犺犲犘犺犲狀狅犿犲狀狅犾狅犵狔狅犳犛狆犻狉犻狋,LondonandNew York:Verso,2010  《黑格尔变奏》(2010)是杰姆逊“辩证法三部曲”(另两部指《辩证法之价》(2009)和《表征资本:〈资本论第一卷〉评述》(2
期刊
2009年春,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发起了定期的纪录片放映活动,取名“文津·清影·放映”,至今已经放映200多部独立纪录片。丛书《清影纪录中国》精选了历次放映后对相关创作者的访谈,分为3卷,近60万字,自称中国“目前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这套丛书直接让创作者走上前台与观众对话,让读者阅读到他们各自具体而丰富的心路历程,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下对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推动无疑是一次可贵的努力。然而,可惜
期刊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说英语的人就已经觉得这种语言正在衰落。在他们周围,人们在讨论“参数”(parameters)和“格调”(lifestyles)的时候,都会用“不喜欢”(disinterested)来指称“不感兴趣”(uninterested),用“过分”(fulsome)来指称“完全”(full)。对于那些饱受痛苦的听者来说,这似乎就像他们不再是这个语言团体的一部分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些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