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的台湾出版界,十分热衷于出版“饮食”相关的出版品,除了历史悠久的食谱书出版变得更加蓬勃旺盛外,过去一向乏人问津的饮食文学、美食搜查、饮食议题(如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饮食与环保等等)类的出版品也是越出越多,想来真是不可思议,不过短短几年时间,饮食出版已经成为支撑台湾出版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类型。
食谱出版:从傅培梅到部落格
食谱出版,算是台湾饮食出版最为历史悠久的一支。傅培梅早在1969年便出版了第一本自行编写的食谱书《培梅食谱》,此后36年间(到2004年为止)共出版了30本以上的食谱(其中包含旧版重印以及与女儿程安琪合著),是当前几位名厨如阿基师、詹姆士等人仍不能及的数量,更别说过去其所出版的食谱偏向全集式,搜罗大量的菜色食谱。
有趣的是,傅培梅出版的食谱数量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在1990年后才陆续出版,早年的傅培梅虽然已经走红台湾与亚洲各地,食谱出版品的数量并不多。可能的原因,除了早年台湾经济状况不佳,消费市场无力购买价格高昂的食谱书之外,早年出版品的制作耗时费工(排版、彩色印刷、摄影的成本都远比今天来得高),少有出版社能支付出版食谱书的高额成本。
1990年之后,台湾的食谱出版活络了起来,有好几家出版社专营食谱出版,如台视文化、朱雀、杨桃、大境、柿子等等,其他综合型或生活风格型出版社也多有食谱书系,显见食谱的需求市场日益旺盛。
近年来网络崛起,以部落客身份在网络上自行发表食谱的素人作家越来越多,非但没有取代食谱出版,反而更刺激了食谱出版市场,也孕育了不少新生代的食谱名厨,像胡涓涓、Masa(山下胜)、JOANNA等人,至于电视名厨阿基师、詹姆士等人每次出版食谱书,都常挂销售排行榜第一名,销售能力惊人。
台湾的食谱书出版主题也相当多元化,除了强打名厨个人品牌之外,还有专供专业市场(如大境出版社,《巧克力全书 CHOCOLAT》、《法国蓝带巧克力圣经》,书籍定价上千块新台币),以及专攻家庭主妇市场的便宜又大腕路线(如杨桃文化的《600道人气家常菜圣经》、《400道电饭锅圣经》等,平均一道菜只需花费1元新台币)。
饮食文学:从一支独秀到百家争鸣
台湾出版史上第一个专心投入饮食文学写作的,当属唐鲁孙先生。早至1976年左右,唐鲁孙先生便陆续推出了《中国吃》、《南北看》、《天下味》、《故园情》等几本书,后来又陆续共出了12本饮食杂文集。虽说唐鲁孙先生的不少文章,日后经同行作家深入考察,发现一些错谬误记之处,却是瑕不掩瑜,不能抹煞了唐鲁孙先生在饮食文学方面的莫大贡献。
接替唐鲁孙上场的,是台大历史学教授逯耀东先生,他的《肚大能容》与《出门访古早》早已成为后代食客、食评、书迷所不能错过的经典。有趣的是,唐鲁孙与逯耀东两位先生,都不是专治饮食文学,唐鲁孙先生原本服公职,逯耀东先生则是大学教授,两人都是在退休之后、公余之暇才投身饮食文学写作事业,日后反倒以此副业兼差流传后世。
唐鲁孙与逯耀东两位先生之后,投身饮食书写的作家便日渐多了起来,比较有名的如朱振藩(《食林外史》、《点食成金》、《味外之味》等十数本)、蔡珠儿(《红闷厨娘》、《饕餮书》等)、舒国治(《穷中谈吃》、《台北小吃札记》)、池宗宪(专写茶,著有《藏茶生金》、《茶装甘醇》、《炉铫兴味》等数十本专书),亦有玩票性质却成为经典的林文月(《饮膳杂记》)、黄宝莲(《芝麻米粒说》)、徐国能(《第九味》)等,还有诗人焦桐,中年以后转为专治饮食文学(已出版了《台湾肚皮》、《台湾味道》、《暴食江湖》等)。无论专门或兼差性质,台湾近年来投身饮食文学写作的风气日渐兴盛,甚至最近几年焦桐先生还编了“年度台湾饮食文选”,每年一本,搜罗台湾当年报章杂志上的优秀饮食文章。
近年来也引进了一些外国饮食文学作品,像是费雪的《如何煮狼?》、《牡蛎之书》,池波正太郎的《食桌情景》,远藤周作的《狐狸安食道乐》等等,远足出版社则是大手笔的开辟一个专门书系,引进了大量的大陆饮食文学创作,像是《上海人吃相》、《下厨记I、II》、《文学的餐桌:说鱼道虾》、《文学的餐桌:蔬食记》、《碗里江山》、《美食中国》、《煮物之味》等,给人感觉是简直恨不得能垄断所有大陆美食作家的好书。
要说上述提及的文人谈吃有什么特别之处?个人愚见,文人谈的乃是“文人吃”,和所谓的文人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谈吃的过程重在文人本身对饮食的感悟,更多是文人生活品味、性灵修养的一部分,未必能以严格的厨师眼或者老饕食客对美食的评价来看待。例如,放弃人类学博士学位改行当厨师的庄祖宜,便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为文质疑舒国治写的一些饮食杂文,正是以厨师眼看文人谈吃。
这似乎也是台湾饮食文学出版的有趣之处,不同于欧美国家的饮食文学有许多专职厨师和食评家投身撰写(如《波登不设防》),台湾的饮食文学更多是由文人雅士撰写,以专业厨师之姿戮力于饮食文学的,目前较为知名的只有庄祖宜(《厨房的人类学家》),其他的则是从美食记者跃升为美食达人,自己经营部落格,较为知名的有刘黎儿(后来转型撰写两性关系、反核)、叶怡兰、谢忠道、王瑞瑶、胡天兰、谢忠道等人,而美食达人所撰写的美食文章,间杂在饮食文学与美食搜寻、饮食报导。
另外,从网络部落格崛起的一批素人美食达人,和唐鲁孙与逯耀东一样,本业不在厨师,只在公余之暇投身饮食文章的撰写,后被报刊杂志引为专栏作家,文章多为餐厅的评鉴,却因为自成一格而备受欢迎,后来也纷纷推出专书,如黄宏辉的《极味之选》、Peray的《美食,决定旅行的方向》等等,出版量相当惊人,虽然较少能攻上畅销排行榜,不过因有死忠粉丝支持,出版社也乐于出版美食部落格达人的作品集。
饮食议题:从个人养生到社会关怀
人有钱了就开始找好吃的,吃多了身体就出问题,似乎成了必然的公式。之前联合国组织的研究便发现,全世界有20亿人有过胖的问题。富起来之后的台湾,据说1980年代每年要吃掉一条兴建高速公路的钱(现在更早已不止此数),也因此,随着懂吃、会吃而来的,是因为吃而产生的文明病。 台湾的出版市场一方面出版大谈美食之乐的饮食丛书,一方面开始推出关心身体、养生的饮食书,从食令进补、坐月子要怎么吃、太胖要怎么吃好减肥,到如何吃得健康又养生等等的养生食谱书越出越多,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在博客来网络书店以“养生”为关键词进行查询,得到4906本书,虽说本本和饮食有关,但也显现养生对于富裕之后的台湾社会的重要性。
大胆推论,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类的出版品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个人养生书的崛起,使人们开始更多关心日常生活周遭的饮食问题,并向外探询关于日常生活所吃喝之食物的安全性问题。
2000年前后,美国出现一波抗议快餐工业的市民运动,当年的圣经《快餐共和国》被引进台湾,虽然没有造成话题,却开启出版关心饮食安全问题丛书的大门,加上2008年大陆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还有近年来吵得沸沸扬扬的基因改造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问题,都让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产生疑虑,故而助长了此一波饮食出版趋势,越来越多探讨“食品安全”议题的出版品在台湾问世,像是《杂食者的两难》、《食物无罪》、《欲望植物园》、《美味代价》、《快餐的恐怖真相》、《美味诈欺》、《恐怖的食品添加物》、《美味的陷阱》、《你所知道关于蔬菜的一切都是错的》、《牛奶,谎言与内幕》、《身在毒中不知毒》等,不过可惜的是,此类出版品大多是翻译书。
随着台湾人对个人养生与食品安全的关心的崛起,除了批判饮食工业,质疑食品安全的出版品外,也开始出现结合生态保育与饮食之道的专书,此类书籍既能宏观探讨全球暖化与生态灭绝的公众议题,又能兼顾个人养生的饮食之道,颇受欢迎,较为知名的出版品有《慢食》、《慢食之后》、《用心饮食》、《一颗小行星的新饮食方式》等,另外专门探讨粮食公共议题的专书如《粮食危机关键报告:台湾观察》、《浪费》、《粮食争夺战》、《来自咖啡产地的急件》、《欺骗的种子》、《世界是肥的》、《粮食战争》、《粮食的价格是谁决定的?》、《黑心巧克力》、《别喝瓶装水》等等结合人文关怀与饮食议题的出版品,相信也会随着人们关心饮食安全等议题而增加。以上提及的食品安全类出版品,绝大多数都在2010年以后才出版,显见重大食品公安议题对于消费者的影响。
饮食出版热潮:日常生活的美学化
当越来越多人迷上吃这件事情,除了花心思烹调,找好吃的餐厅,写下饮食心得,追问食物的来源与安全性之外,也有越来越多人想了解自己喜欢的食物的一切,饮食史与饮食百科全书类的出版品也就这么陆续问世了,其中较为知名的有《豆腐之书》、《味噌之书》、《咖啡精品学(上/下)》、《稻米全书》、《意大利面几何学》、《红茶之国·红茶之旅》、《红茶全书》、《甜点的历史》、《义食之间:意大利饮食文化志》、《烹饪、菜肴与阶级》、《饮食与爱情》、《餐桌上的风景》、《上瘾五百年》、《吃遍怪食物》,以及蓝鲸出版社推出的一系列饮食史作品像是《味觉乐园》、《橄榄》、《苹果》、《马铃薯》、《西红柿》、《吃》、《巧克力》、《筷子刀叉匙》、《盐》、《番红花》等等,引人进入历史,探看人类与美食的爱恨纠缠。
无论是长销不辍的食谱也好,优雅迷人的饮食文学也罢,还是美食探索、个人养生、食品安全、粮食问题的关怀,乃至饮食史与饮食百科的追读,大量与饮食相关的出版品问市,说明了市场有其需求。
更深一层来看,此一对饮食议题的阅读需求,毋宁是英国学者费勒史东(Mike Featherstone)所说的“日常生活的美学化”的具体呈现。当人们富裕之后,渴望寻找能够表达自我认同、与他人区别的生活方式,于是开始以美学的眼光认真看待不起眼的日常生活事物,讲究质量与质地,追问其来源与演变,对你我使用者的影响等等,从而有了如此惊人的成果展现,可说是前无古人的惊人成就,是文明社会值得称许的人类集体创作的结晶。
食谱出版:从傅培梅到部落格
食谱出版,算是台湾饮食出版最为历史悠久的一支。傅培梅早在1969年便出版了第一本自行编写的食谱书《培梅食谱》,此后36年间(到2004年为止)共出版了30本以上的食谱(其中包含旧版重印以及与女儿程安琪合著),是当前几位名厨如阿基师、詹姆士等人仍不能及的数量,更别说过去其所出版的食谱偏向全集式,搜罗大量的菜色食谱。
有趣的是,傅培梅出版的食谱数量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在1990年后才陆续出版,早年的傅培梅虽然已经走红台湾与亚洲各地,食谱出版品的数量并不多。可能的原因,除了早年台湾经济状况不佳,消费市场无力购买价格高昂的食谱书之外,早年出版品的制作耗时费工(排版、彩色印刷、摄影的成本都远比今天来得高),少有出版社能支付出版食谱书的高额成本。
1990年之后,台湾的食谱出版活络了起来,有好几家出版社专营食谱出版,如台视文化、朱雀、杨桃、大境、柿子等等,其他综合型或生活风格型出版社也多有食谱书系,显见食谱的需求市场日益旺盛。
近年来网络崛起,以部落客身份在网络上自行发表食谱的素人作家越来越多,非但没有取代食谱出版,反而更刺激了食谱出版市场,也孕育了不少新生代的食谱名厨,像胡涓涓、Masa(山下胜)、JOANNA等人,至于电视名厨阿基师、詹姆士等人每次出版食谱书,都常挂销售排行榜第一名,销售能力惊人。
台湾的食谱书出版主题也相当多元化,除了强打名厨个人品牌之外,还有专供专业市场(如大境出版社,《巧克力全书 CHOCOLAT》、《法国蓝带巧克力圣经》,书籍定价上千块新台币),以及专攻家庭主妇市场的便宜又大腕路线(如杨桃文化的《600道人气家常菜圣经》、《400道电饭锅圣经》等,平均一道菜只需花费1元新台币)。
饮食文学:从一支独秀到百家争鸣
台湾出版史上第一个专心投入饮食文学写作的,当属唐鲁孙先生。早至1976年左右,唐鲁孙先生便陆续推出了《中国吃》、《南北看》、《天下味》、《故园情》等几本书,后来又陆续共出了12本饮食杂文集。虽说唐鲁孙先生的不少文章,日后经同行作家深入考察,发现一些错谬误记之处,却是瑕不掩瑜,不能抹煞了唐鲁孙先生在饮食文学方面的莫大贡献。
接替唐鲁孙上场的,是台大历史学教授逯耀东先生,他的《肚大能容》与《出门访古早》早已成为后代食客、食评、书迷所不能错过的经典。有趣的是,唐鲁孙与逯耀东两位先生,都不是专治饮食文学,唐鲁孙先生原本服公职,逯耀东先生则是大学教授,两人都是在退休之后、公余之暇才投身饮食文学写作事业,日后反倒以此副业兼差流传后世。
唐鲁孙与逯耀东两位先生之后,投身饮食书写的作家便日渐多了起来,比较有名的如朱振藩(《食林外史》、《点食成金》、《味外之味》等十数本)、蔡珠儿(《红闷厨娘》、《饕餮书》等)、舒国治(《穷中谈吃》、《台北小吃札记》)、池宗宪(专写茶,著有《藏茶生金》、《茶装甘醇》、《炉铫兴味》等数十本专书),亦有玩票性质却成为经典的林文月(《饮膳杂记》)、黄宝莲(《芝麻米粒说》)、徐国能(《第九味》)等,还有诗人焦桐,中年以后转为专治饮食文学(已出版了《台湾肚皮》、《台湾味道》、《暴食江湖》等)。无论专门或兼差性质,台湾近年来投身饮食文学写作的风气日渐兴盛,甚至最近几年焦桐先生还编了“年度台湾饮食文选”,每年一本,搜罗台湾当年报章杂志上的优秀饮食文章。
近年来也引进了一些外国饮食文学作品,像是费雪的《如何煮狼?》、《牡蛎之书》,池波正太郎的《食桌情景》,远藤周作的《狐狸安食道乐》等等,远足出版社则是大手笔的开辟一个专门书系,引进了大量的大陆饮食文学创作,像是《上海人吃相》、《下厨记I、II》、《文学的餐桌:说鱼道虾》、《文学的餐桌:蔬食记》、《碗里江山》、《美食中国》、《煮物之味》等,给人感觉是简直恨不得能垄断所有大陆美食作家的好书。
要说上述提及的文人谈吃有什么特别之处?个人愚见,文人谈的乃是“文人吃”,和所谓的文人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谈吃的过程重在文人本身对饮食的感悟,更多是文人生活品味、性灵修养的一部分,未必能以严格的厨师眼或者老饕食客对美食的评价来看待。例如,放弃人类学博士学位改行当厨师的庄祖宜,便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为文质疑舒国治写的一些饮食杂文,正是以厨师眼看文人谈吃。
这似乎也是台湾饮食文学出版的有趣之处,不同于欧美国家的饮食文学有许多专职厨师和食评家投身撰写(如《波登不设防》),台湾的饮食文学更多是由文人雅士撰写,以专业厨师之姿戮力于饮食文学的,目前较为知名的只有庄祖宜(《厨房的人类学家》),其他的则是从美食记者跃升为美食达人,自己经营部落格,较为知名的有刘黎儿(后来转型撰写两性关系、反核)、叶怡兰、谢忠道、王瑞瑶、胡天兰、谢忠道等人,而美食达人所撰写的美食文章,间杂在饮食文学与美食搜寻、饮食报导。
另外,从网络部落格崛起的一批素人美食达人,和唐鲁孙与逯耀东一样,本业不在厨师,只在公余之暇投身饮食文章的撰写,后被报刊杂志引为专栏作家,文章多为餐厅的评鉴,却因为自成一格而备受欢迎,后来也纷纷推出专书,如黄宏辉的《极味之选》、Peray的《美食,决定旅行的方向》等等,出版量相当惊人,虽然较少能攻上畅销排行榜,不过因有死忠粉丝支持,出版社也乐于出版美食部落格达人的作品集。
饮食议题:从个人养生到社会关怀
人有钱了就开始找好吃的,吃多了身体就出问题,似乎成了必然的公式。之前联合国组织的研究便发现,全世界有20亿人有过胖的问题。富起来之后的台湾,据说1980年代每年要吃掉一条兴建高速公路的钱(现在更早已不止此数),也因此,随着懂吃、会吃而来的,是因为吃而产生的文明病。 台湾的出版市场一方面出版大谈美食之乐的饮食丛书,一方面开始推出关心身体、养生的饮食书,从食令进补、坐月子要怎么吃、太胖要怎么吃好减肥,到如何吃得健康又养生等等的养生食谱书越出越多,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在博客来网络书店以“养生”为关键词进行查询,得到4906本书,虽说本本和饮食有关,但也显现养生对于富裕之后的台湾社会的重要性。
大胆推论,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类的出版品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个人养生书的崛起,使人们开始更多关心日常生活周遭的饮食问题,并向外探询关于日常生活所吃喝之食物的安全性问题。
2000年前后,美国出现一波抗议快餐工业的市民运动,当年的圣经《快餐共和国》被引进台湾,虽然没有造成话题,却开启出版关心饮食安全问题丛书的大门,加上2008年大陆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还有近年来吵得沸沸扬扬的基因改造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问题,都让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产生疑虑,故而助长了此一波饮食出版趋势,越来越多探讨“食品安全”议题的出版品在台湾问世,像是《杂食者的两难》、《食物无罪》、《欲望植物园》、《美味代价》、《快餐的恐怖真相》、《美味诈欺》、《恐怖的食品添加物》、《美味的陷阱》、《你所知道关于蔬菜的一切都是错的》、《牛奶,谎言与内幕》、《身在毒中不知毒》等,不过可惜的是,此类出版品大多是翻译书。
随着台湾人对个人养生与食品安全的关心的崛起,除了批判饮食工业,质疑食品安全的出版品外,也开始出现结合生态保育与饮食之道的专书,此类书籍既能宏观探讨全球暖化与生态灭绝的公众议题,又能兼顾个人养生的饮食之道,颇受欢迎,较为知名的出版品有《慢食》、《慢食之后》、《用心饮食》、《一颗小行星的新饮食方式》等,另外专门探讨粮食公共议题的专书如《粮食危机关键报告:台湾观察》、《浪费》、《粮食争夺战》、《来自咖啡产地的急件》、《欺骗的种子》、《世界是肥的》、《粮食战争》、《粮食的价格是谁决定的?》、《黑心巧克力》、《别喝瓶装水》等等结合人文关怀与饮食议题的出版品,相信也会随着人们关心饮食安全等议题而增加。以上提及的食品安全类出版品,绝大多数都在2010年以后才出版,显见重大食品公安议题对于消费者的影响。
饮食出版热潮:日常生活的美学化
当越来越多人迷上吃这件事情,除了花心思烹调,找好吃的餐厅,写下饮食心得,追问食物的来源与安全性之外,也有越来越多人想了解自己喜欢的食物的一切,饮食史与饮食百科全书类的出版品也就这么陆续问世了,其中较为知名的有《豆腐之书》、《味噌之书》、《咖啡精品学(上/下)》、《稻米全书》、《意大利面几何学》、《红茶之国·红茶之旅》、《红茶全书》、《甜点的历史》、《义食之间:意大利饮食文化志》、《烹饪、菜肴与阶级》、《饮食与爱情》、《餐桌上的风景》、《上瘾五百年》、《吃遍怪食物》,以及蓝鲸出版社推出的一系列饮食史作品像是《味觉乐园》、《橄榄》、《苹果》、《马铃薯》、《西红柿》、《吃》、《巧克力》、《筷子刀叉匙》、《盐》、《番红花》等等,引人进入历史,探看人类与美食的爱恨纠缠。
无论是长销不辍的食谱也好,优雅迷人的饮食文学也罢,还是美食探索、个人养生、食品安全、粮食问题的关怀,乃至饮食史与饮食百科的追读,大量与饮食相关的出版品问市,说明了市场有其需求。
更深一层来看,此一对饮食议题的阅读需求,毋宁是英国学者费勒史东(Mike Featherstone)所说的“日常生活的美学化”的具体呈现。当人们富裕之后,渴望寻找能够表达自我认同、与他人区别的生活方式,于是开始以美学的眼光认真看待不起眼的日常生活事物,讲究质量与质地,追问其来源与演变,对你我使用者的影响等等,从而有了如此惊人的成果展现,可说是前无古人的惊人成就,是文明社会值得称许的人类集体创作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