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中作文教学的四个有效途径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旨在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本丈以高中写作教学为主题,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接着探究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树立新型写作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审美体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逐渐形成。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透析
  (一)学生普遍缺乏写作兴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各类信息席卷而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反观当前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不难发现,学生的写作兴趣正在逐渐淡化: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沿用传统的模式进行写作训练,与新课标的写作目标背道而驰;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热情退却,写作文时缺乏真挚情感;对于教师布置的观察任务和写作任务,学生不认真对待,错失了一次又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不良的写作习惯,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
  (二)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
  从根本上说,写作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师生问的有效互动是教学过程得以展开的基本条件。如果师生问的互动较为频繁,将有助于写作理论的讲解,有助于写作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沟通,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就当前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来说,目标较为宽泛,写作训练结束后,教师往往很难检验写作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成。在写作教学中,通常是由语文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学生展开写作练习时,语文教师也不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在这种教学情境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环节,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脱节
  阅读与写作脱节是高中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问题。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即认为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忽视了写作和阅读之间的关联。长此以往,致使学生写作时知识储备不足,无话可说;阅读时逻辑思维混乱,欠缺丰富的情感。新课标的任务之一便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实情感。由此可见,如何密切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重要作用,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高中语文写作注重唤醒学生沉睡的个性,彰显学生独特的个人魅力。只有洋溢着学生个性的作文才会具有别致新颖的特点,才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一部分高中生之所以创作不出佳作,不是因为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或者缺乏写作素材,而是因为他们的写作不具有个性特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作文中各抒己见,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善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并有意识地发扬他们的优势。再次,高中语文教师要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的平台。
  例如,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时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善于描写,有的学生善于抒情,有的学生善于说理,有的学生善于议论等等。据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点,并帮助他们通过作品呈现出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鲜明个陛。
  (二)啟发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古往今来,不管是小说创作、诗歌创作还是戏剧创作,都离不开素材的收集和积累。实际上,对于创作者来说,积累和搜集写作素材也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坚持思考和阅读,并养成记录和收集资料的好习惯,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实践表明,素材的积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唯有通过素材的积累,才能占有大量的写作资料。为此,搜集和整理写作素材是进行写作训练的前提,必须加以重视。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写作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周边的人和事,走进大自然,调动自己的感官体验,并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认真观察,还要形成感性认识。因而,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并提醒他们进行摘录。再次,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如春游、篮球竞赛、知识竞猜、诗歌朗诵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进而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文本大都是经典之作,它们本身就是极佳的写作素材。例如,《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凝聚了史铁生生活中复杂难言的感受,他借助平实的语言,将自己的深刻体验抒写出来,用苦难诠释了对生命的认识,字里行间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理想之光。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他们更加重视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直面困难的勇气。因此,《我与地坛(节选)》可运用于“挫折“逆境”“亲情”“生命”等类似的话题作文中。再如,《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流畅,层次清晰,他选用诸多精当的语言实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运用文字时应具有谨严精神,在创作和阅读中应当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种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正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旨之所在,可供学生在写议论文或说明文时借鉴。
  (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巧妙结合
  概括地说,阅读是学生获取新知、活跃思维、形成独特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进行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紧密相连的。一般认为,阅读能为写作提供素材,而写作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深化。就高中生而言,借助广泛的阅读,能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写作技巧;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得以写自己所想,写自己所感,使积累的知识生动起来。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首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结合学生的实情,根据学生的需要对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要鼓励学生将阅读中的所感所想通过写作抒发出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将日常积累的词汇、段落转化为生动的语言,从而在写作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再次,应鼓励学生读写结合。要实现读写结合,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便是要求学生写日记。在日记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真实体验记录下来,以便以后的运用。   例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刚健道劲,表达出了青年毛泽东的宏伟志向以及乐观自信、豁达的气度,它既向我们展示了一场视觉盛宴,也能使我们从作者炽热的革命情怀中,汲取昂扬向上的信心,感受多彩青春的魅力。由于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向青春举杯”,因此在执教《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描绘自己对青春的感受,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眼中的青春,并提问毛泽东是如何描绘自己的青春岁月的,再让学生开始朗读,感受整首词的磅礴气势,壮阔画面,壮丽意象,高远意境。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与毛泽东的作品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激发他们阅读文章和学习课文的兴趣。
  (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当下的写作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语文教师都忽视了作文课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选择枯燥单一的训练方式,从而使学生丧失了热情,严重制约了写作课程功能的发挥。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相当丰富的,為此,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真切感受,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具体地说,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入文本,挖掘其中丰富的情感因子。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文本中,既有写景文章、状物文章,也有抒情文章、写人文章,这些文章大都包含着作者的真挚情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打开学生的心扉,用热情点燃学生的智慧,使他们在特定的写作情境中受到感染。其次,高中语文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现代语文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让学生一味地机械学习,学习效果注定是不甚理想的。再次,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不会有创新。因而,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语文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总之,语文教师应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经历,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以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体验。
  例如,2017浙江高考作文的题目为:“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在讲解这类作文时,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三个关键词,即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其后,教师要注重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促使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既考量生活的广度,也重新反省内心的深度,最后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
  新课标主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珍视学生的宝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说明语文与生活之间相辅相成。在现今教育中,学生很少能将知识学以致用,造成死学的现象,背离了学生学习和我们施教的目的。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其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六年级,作为小学阶段最关键的一年,学生应该更有条理的进行学习,尤其在后半段总复习中,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分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着重复习,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
期刊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归人的情思。诗意象明丽,凄美幽怨,颇受读者喜爱,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因其表达含蓄,意境深婉,诗评家在解读上见仁见智,也是自然之事。教学此诗时,对“错误”的理解,笔者有些感悟,学生也在理解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引起了笔者深入的思考。  《错误》全诗如下: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
期刊
摘要:依据学生注意力变化,掌控课堂节奏,准确把握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相互转化的规律,适时激发学生兴趣独特的教学语言,让教师语言的魅力感染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兴趣;直接兴趣;间接兴趣;激趣点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也就是“求知欲”。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皆可见兴趣的重要性。
期刊
中小学语文教学必然使用普通话,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方言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同时,它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展现地域文化的窗口。学习与积累方言,是传承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也就是方言,成了游子的一种情结,维系着故土深情,是本土文化在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沉淀,其价值无法复制与替代。  但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加剧与普通话的深入普及推广,社会的方言教育功能、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践行新课改理念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宰者;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减少和避免了低效和无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性;探究性学习;学习方法  新课改以来,各级各类教师纷纷践行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在一线教学中作了大胆实践。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會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精粹的积淀,是古代丈人抒发情怀的一种表达形式,故而一首诗词中常有道不尽的愁苦、诉不尽的衷肠。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创新出更多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教学策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古诗词;意义;创新;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试卷测验中,古诗词一般以默写诗词段落为考查模式。这样就给语文教师以错误的提示,认为古诗词的教学重点在于记忆上,
期刊
摘要: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只有掌握好了词语,才能进行深入化的语文学习。在“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基于语用情境来优化词语教学,具体而言,要基于课文文境,理解词语意义;基于具体语境,体会词语意蕴;基于生活情境,进行词语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语用情境;优化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相关理念,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其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学生
期刊
摘要: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加之计算机的普及,使得现今学生的写字水平低下。写字课除了具有交流文化、传承历史的工具性外,还有育人的作用,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乐清农村小学的写字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乐清农村小学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写字教学;执笔方法;写字姿势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
期刊
摘要: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学生的课外活动依旧比较单一传统,所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与个性化。  关键词:学生;语文;创新;个性化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为此,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等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借助以读促写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要引导学生在以读促写中积累文本语言;在以读促写中感悟表达;在以读促写中穿插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促写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而写作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效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状况。因此,为了实现对小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