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习作兴趣激发与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习作教学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奠基作用。
  新出台的新课标对习作教学重点强调的三个方面:习作兴趣的激发;习作能力的培养;习作习惯的养成。以上三个方面中,习作兴趣的激发是习作教学中最难的部分。当下,寻找影响小学生习作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寻求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的策略,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习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影响小学生习作兴趣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一)习作要求目标过高,孩子们望而生畏
  在现行的习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目标要求一知半解甚至一点都不了解,往往以7~9年级才真正开始训练的“写作”的标准来要求还处于“习作”阶段的小学生,以“习作”的标准来要求还处于“写话”阶段的小学生,这就拔高了小学生作文的标准,而学生“跳起来”也“够不着”,就渐渐失去了作文的兴趣,觉得作文“云里雾里”,琢磨不透,就不会作文了。
  (二)缺乏有效的习作方法
  在作文课上,很多教师讲给学生的仅仅是作文技巧、结构等理论知识,缺乏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训练,这就使得许多小学生实际作文能力难以提高。这种“应试”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作文时生怕“越雷池一步”,依教师的“标准”挤牙膏似的凭空造起文章来。
  (三)作文内容不切实际
  小学生害怕作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乏观察能力,经常对身边的事情视而不见,闻而不闻,没有积累下作文素材;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超出了小学生的经验范围,超出了小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使小学生们缺乏切身生活体验。
  二、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策略
  (一)降低习作要求,不拘于长短
  《语文课程标准》降低了习作的要求。学生习作中只要有一个词用得好,或是一句话写得好,亦或引用恰当,就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很有趣的。真正把门槛放低了,教师的心态也好了,看学生的眼光必然会变化,学生写起来更顺当,付出努力就会成功,自然不再视作文为高不可攀的事。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以字数定优劣,是只要他们心到笔至,真情流露,文从字顺,就是好文章。
  (二)探寻有效写作方法
  1.仿写是桥,引领学生步入写作的大门
  仿写就是仿照例文的样子写,它是把课文阅读和习作教学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较快掌握写作的一条捷径。仿写不仅能大大降低写作的难度,而且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依托材料进行想象作文
  以一定文章文本、故事传说为材料和依托,拓展开来,延伸出去,发挥想象扩写、缩写或改写故事。
  3.实践活动作文
  语文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成为作文教学获得满渠清水的源头活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支点!品味生活——发掘素材的基点;开展比赛——激发兴趣的燃点;巧借表演游戏——创设情景的突破点。
  (三)习作内容的确定
  1.合理裁剪,缩小范围
  面对比较宽泛的习作范围,在习作指导中,老师可根据习作提示缩小写作范围,聚焦某几个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习作的提示的要求比较宽泛,学生不容易把握,教师应帮助学生提炼出适合他们写的内容,或对学生来说确实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内容。可以把这次习作确定为:选择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任何一篇课文来写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读后感。
  2.适当增补,填补空白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了整合性和系统性,但从习作的角度看有时也会出现不足,如习作内容符合了单元专题,却不一定能贴近学生现实。此时老师在习作指导中也应“增加材料”,接近习作内容与生活实际,让他们更有内容写,愿意写。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战争”为主题,本次习作是根据一张1937年8月28日记者在上海火车南站拍下的照片写习作。因为在今天这样的和平时代,“战争”离他们实在太遥远了,更何况他们接触的影视作品中战争类的也不多,于是需要补充了一些文字、影视资料,拉近学生与战争的距离。
  3.移花接木,贴近现实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不妨学学园艺师和服装设计师,不妨用用“移花接木”的招术。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和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看图作文──胜似亲人”,这两次习作有一个共同点:与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于是,我把这两个单元的习作作了调整。第五单元改为:“我做小导游──向你介绍颐和园或长城……”第六单元改为:围绕“反映人间真情”这一主题写一件事。并适时引导学生关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当地群众、警察、民警、医护人员、志愿者拯救灾民,与灾民重建家园的事迹,以及在我们生活中邻里之间的真情。而这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是学生们所了解、熟悉的,他们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要以生活促进写作。使学生感到确实有话可写,要创设一定的空间,扩大作文课堂启发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使之善于感知生活。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积累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从而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写出好文章,为将来走向社会进行交际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今天,有许多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个别同学还把语文课当成一种休息课。有的学生课堂上处于消极状态:偷偷地交头接耳,小声谈话,不能进入情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品质及学生个性的发展,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概述。  一、学生学习兴趣研究概述  (一)下定义作注释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多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中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使各种教育技术和手段科学、合理、恰当、简约地为提高语学习效果服务。电子白板的产生与应用,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多媒体技术手段。然而如何运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带动课堂学习的互动性,以个体的
期刊
我们正处在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也已成为一种共识。  一、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可以用“应试教育”四个字来概括。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的偏重于传授知识、培养学习尖子的片面、淘汰式教育模式,这种教育只是一种培养学生“挤独木挢”的与社会人材需求相违背的教育摸式。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
期刊
近些年,由于体育中考项目的设置,使许多学生出现了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枯燥无味的练习项目且运动强度大,易疲劳,运动成绩提升不明显,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技能学习的兴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扭转不利局面,广大体育教师前期做了大量的努力,尝试一些方法,经过一段时期的验证,效果明显,通过改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运动价值观、培养终身体育的
期刊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阵地,但长期以来被学校及中学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很多重要的实验由于条件限制没有真正落实,试验教学要求和计划流于形式。在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效益的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无疑是整个高效课堂这个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长此以往令人堪忧。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设施陈旧,缺乏经费  实验设备破损,老化
期刊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它在人教版教材中主要分布为:第三单元——元素符号的书写;第四单元——化合价的相关知识及化学式的书写;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但化学用语的学习和应用却是初中整个化学教学的一条主线,随时在学习,随时在强化应用。它是化学学习中理解、思维、记忆和应用等各项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中介;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语言。是联接宏观与微观的有效中介和桥梁。教师应该合理科学的安排好这部分的
期刊
数学教学中的“指尖”跳动是指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动手操作活动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流,如何进行有效的操作活动,去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这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以下是我从教学中几点经验总结。  一、学生对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手操作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相对小学生来说能在课堂上进行“玩”中学就是一件很愉快
期刊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佳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适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掌握学习方法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的目的。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
期刊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课堂里面,只有做到精讲精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高效实施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切实履行新课标的规范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是教学课时安排并不多。所以,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考虑有效地向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要质量。下面就以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收获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每上一堂课,
期刊
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新《课标》中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这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正确的改革,它否定了以往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忽视课外阅读的弊端。使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更有益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而且,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也凸显了这一特点。即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试题占了很大的比例,阅读理解题大增,考题也由课内走向课外。  一、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尽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