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干预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k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可靠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4例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27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2.20%,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效果顯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外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措施
  为了改善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致残率与死亡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给予了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4例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7例患者,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2例,平均年龄为(38.46±5.50)岁,平均病程为(2.45±1.30)d,按照致伤原因进行分类:坠落伤患者为5例、车祸伤患者为20例、打击伤患者为2例。其中18例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板减压术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平均年龄为(37.30±5.45)岁,平均病程为(3.02±1.24)d,按照致伤原因进行分类:坠落伤患者为6例、车祸伤患者为19例、打击伤患者为2例。其中17例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板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例数、性别、年龄、病程、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2.2实验组[1-2]
  实验组27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病情观察。早期颅内压增高可谓是致使患者早期死亡的首要因素,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瞳孔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并且进行GCS评估。一旦察觉患者出现脑疝先兆的征象时,便应当汇报医师进行及时处理。通常来说,当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频率加快,每分钟持续在25次以上,并且氧合指数持续下降,护理人员便应当警惕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2)机械通气措施。可以说,机械通气乃是抢救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关键的治疗措施,所以护理人员应当确保其设备合理有效。参数设置应当参照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部保护性措施,以小潮气量为宜,潮气设置在5~6ml/kg;而PEEP则设置在3~5cmH2O为宜。护理人员要确保呼吸机管道的畅通,应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出现漏气或者管道堵塞情况;(3)营养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针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应当给予常规留置胃管,灌入牛奶、米汤等流食。护理人员需先抬高床头,定期检查患者的胃部残留量。针对于出现胃液反流的患者,需要及时行以减压措施,并且采取卧位;针对于合并伴发胃肠功能系统紊乱者,需要机遇静脉滴注营养支持。除此之外,因为脑外伤患者已经产生了应激性的高血糖反应,所以在加强营养支持以及维持自身电解质平衡的同时,不应当过早采用高渗全静脉营养液;(4)在早期康复中介入心理护理措施。由于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极高,所以其护理目的应当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其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在早期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对其穴位、情感进行刺激,从而增强患者的意识能力恢复。除此之外,无论患者是否处于清醒状态,护理人员均应当给予关心和尊重,为其进行心理辅导,从而增强患者的治愈率信心,提高其依从性[3-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2.20%,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参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n) 缓解 残疾 死亡 总有效率
  实验组 27 19 5 3 70.30*
  对照组 27 6 11 10 22.2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外伤是临床中一种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均极高的急危重症,一旦该疾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病死率会高到70%左右。如若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与护理干预措施,则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5-6]。经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致残率与病死率,能够积极改善其预后效果。所以,对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其预后影响而言,至关重要[7-8]。
  经本组实验研究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2.20%,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04):343.
  [2]Zhang Wenying,Wang Jianqing,Wei Yantao.The nursing[J].syndrome patient's nursing,sever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2009,12(07):3217.
  [3]郑再英.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04):327.
  [4]吴丽萍,朱建荣,郑均.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03):428-429.
  [5]韩辉,第荣祥,胡庭桂,等.颅脑损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J].中原医刊,2011,29(03):16-17.
  [6]李倩,何靖敏,梁美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循证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105-106.
  [7]温汉新.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道引流疗效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04):529-5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医用敷料在PICC置管后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给予PICC置管的脑血管病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采用抗菌医用敷料,对照组(20例)采用透明敷料换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处皮肤红肿、硬结及静脉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置管处皮肤红肿硬结及静脉炎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PICC置管后采用抗菌医用敷料的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抗拒医用敷料;
期刊
摘要:目的: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使用中医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在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的骨折患者当中选取80例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其以每组40例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进行护理工作。最后将护理前的SAS与SDS评分与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进行相互对比。结果:两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70.59%),且护理满意度(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58.82%)
期刊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60例鼾症患者术后麻醉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鼾症患者,在他们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后麻醉恢复期间,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及体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护理,睡眠中呼吸暂停消失,打鼾、心律失常和白天嗜睡等现象也消失,5至10天左右均痊愈出院。结论:鼾症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很重要,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
期刊
摘要:气管插管术是抢救危重患儿的有力措施更是抢救危重症患儿生命,维持呼吸的必要手段,在此总结一下儿科危重症患儿气管插管期间呼吸道的护理措施及心得。  关键词:小儿,气管插管;护理  由于患儿心理发育不成熟,较难配合完成手术治疗,特别的婴幼儿喉头位置高,容易造成插管困难,同时婴幼儿的喉部相对较长,喉腔窄呈漏斗形,软骨柔软,血管淋巴组织相对丰富很容易引起水肿,因此操作過程中需要医护之间默契的配合,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以及通气与血流之间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患者缺氧,进而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许多医务人员以及患者本人都对该病症比较重视,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本文的写作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状况,向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分析该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分析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护理后,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病情好转并出院疗养。结论:对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需要加强护理工作落实,确保护理的规范性和全面性,以确保护理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的综合意义。方法 把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情况进行比较,比较的内容为患者手术后的一些身体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健康的情况和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神经症是由于各种精神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致使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凋造成的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恐怖、抑郁、疑病、强迫症状、分离症状、转换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但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且自知力存在。起病多与素质、人格特征或精神应撤有关.病程多迁延。随着社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焦虑性神经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它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类型,主要表现为心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