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巴拉舞的传承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u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卡巴拉舞是香格里拉市重要的非遗传统文化遗产,深受当地纳西族人民的喜爱,而阿卡巴拉舞在其发源地吴树湾村有着多种传承方式并存的现状,在吴树湾村民的共同努力的传承下,阿卡巴拉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阿卡巴拉舞;节日;传承
  一、阿卡巴拉舞的场域
  三坝白地吴树湾村的阿卡巴拉舞,起源于白地吾树湾纳西族的汝卡支系,是纳西族汝卡支系的首舞,这个歌舞只在农历二月初八盛会时在白水台跳,并由吾树湾人先跳。当天,全村的人都穿着纳西族的传统服饰,来欢度纳西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当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便开始起舞,男女各一排,一直唱到中午。在此之前,其他村人只能在圈外观看,不得进入舞队行列,下午则所有参加欢度二月八节的男女老幼均可接到舞队后纵情歌舞,常常舞至翌日日出。据报道人SSF说,他们跳这个舞的时候是奔放豪放,心情愉快的。因为心情太高兴了,这个舞蹈就是赞美天空,赞美大雁,赞美山上的牦牛羊,赞美山水,赞美白水台,然后赞美勤劳的人们的。跳这个舞主要是表达自己内心的高兴喜悦之情的。而当我们问跳阿卡巴拉舞的时候为什么高兴时,报道人和树昆也给出了一种解释,“因为阿卡巴拉舞是一年一度的二月八跳的,是节日嘛,我们纳西族最隆重的节日嘛,当时是没有吃的,因为以前家家户户生活都很困难,到了节日的时候,都会杀一点鸡鸭羊什么的,就有好吃的,有好穿的,所以大家都高兴欢乐的跳起来。二月八也是祭龙神的节日。”
  阿卡巴拉舞是每年农历二月八的时候跳的,另外有演出的时候、端午节的时候或是有记者来采访的情况下,会跳阿卡巴拉舞,其他时候都不跳,农闲的时候,晚上的娱乐活动玩的时候会跳其他歌舞,但不跳阿卡巴拉舞。据报道人和尚芳说,“一般情况下就二月八跳阿卡巴拉舞,除了二月八其他时间都不跳,就是谁家生孩子了,丰收了这种比较高兴的时候也不跳,一年就这么一次,丰收的时候有丰收歌。二月八最快乐的一天就跳这个阿卡巴拉舞了,人们全部都聚中在白水台,比过年还要隆重的。”
  二、阿卡巴拉的传说
  关于阿卡巴拉舞还有一个传说,据报道人HSK讲,“阿卡巴拉舞跟东巴神龙有关,东巴神龙传说是我们吴树湾村的一个人,他三岁的时候去祭天台玩儿,然后一阵龙卷风就把他卷到天上去了,他在天上住了十六年,在他十九岁那一年,日拉阿普(纳西族天上最大的菩萨)就对他说,现在人类鬼太多了,你要好好的去杀鬼,因为东巴神龙就是杀鬼的,然后东巴神龙就投胎到人间了,从他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了。他妈妈把小孩放在家里,鬼就听到了他们家里有小孩儿出生,就对他妈妈说,我听说你们家生了一个孩子,为什么不领出来让我们看一下。他妈妈就说,我自己生我自己的孩子,我好好的养活管理自己的孩子,关你什么事,天上的老鹰是自己养活管理自己的孩子的,山中的老虎也是自己养活管理自己的孩子的,我也要自己养活管理自己的孩子。那时候是鬼的天下,没办法还是把孩子领出来了,鬼一看见了那个孩子,就害怕了,一看那个孩子的嘴巴,就是吃鬼的嘴巴,看孩子的手,就是砍鬼的手,看孩子的脚,就是压鬼的脚,所以鬼就害怕了。东巴神龙在天上修炼了16年,就回到了人间嘛,然而东巴神龙对阿普说,我从那里来我都不知道,所以我要去那里我也不知道,然后阿普就抓了一把白雪撒了下来,并对东巴神龙说,白雪撒在那里,那里就是你的家你住的地方,你就去那里。然后东巴神龙就看到了白水台,白水台就是阿普撒下来的那一把白雪,站在白水台他就看到了吴树湾村,随后他就想起了吴树湾村就是养自己的地方,然后他就回到了吴树湾村,他回来的那一天就是农历的二月初七,吴树湾的人看到他,一个丢了十几年的人又回来了,就很高兴,就很欢乐的在跳,然后第二天早上,也就是二月八,他看到白水台有两条神龙在那里旋转着跳舞,然后他就领着吴树湾村全村的人去白水台跳呀哩里舞,呀哩里就像两条龙一样在跳舞,所以呀哩里,东巴神龙和白水台这三个是有关的。”
  三、阿卡巴拉的传承:
  目前三坝乡吴树湾村的阿卡巴拉舞的传承现状还是很乐观的,阿卡巴拉舞与吴树湾村村民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也由于传承方式的多样,村民甚至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学到吴树湾村原滋原味的阿卡巴拉舞,所以吴树湾村的村民大到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小到四五岁的小孩子,都会跳阿卡巴拉舞。 目前,阿卡巴拉舞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就说我们常说的子孙代代相传,爷爷奶奶辈传给爸爸妈妈辈,爸爸妈妈辈传给儿子辈,儿子辈在传给孙子辈,就是這样代代相传的。在纳西社会中这种方式属于普遍的传统传承方式。在传统观念中,纳西人尊崇长辈,崇拜祖先,对前辈的知识比较尊重,所以才使后代很好的将祖先传下来的知识传承下去,这也意味着对家族血脉的延续和对种族传统威严的维护。家族内的传承主要是从小就耳听目睹,逐渐濡化,而长辈也愿意毫无保留的传授。另外,这种家族式的传承不容易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吴树湾村的阿卡巴拉舞传承的比较纯正。这样的传承方式使传承人对阿卡巴拉舞有更为准确深刻的掌握。
  2、村落传承
  由于阿卡巴拉舞是吴树湾人比较自豪的特有的舞蹈,按他们吴树湾村人自己的说法就是,“阿卡巴拉舞是我们吴树湾村的专利,二月八的时候,吴树湾村的人不跳的阿卡巴拉舞的话,其他村子的人都不能跳。”村里边的人基本上全部会跳,除了几个个别的不太喜欢的,老老少少大部分都会跳阿卡巴拉舞。老一辈的会跳阿卡巴拉舞,年轻一辈的就可以找他去学习跳舞,而且老一辈的特别乐意教授,完全是义务性的,不用交任何报酬,他们也不会说必须要收钱才能教授,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们没有谈钱这一说的。这种自然的传承方式也是阿卡巴拉舞壮大的一个重要方式。据阿卡巴拉舞的传承人SSF说:“她的爸爸妈妈是跟着老一辈的人学的阿卡巴拉舞,这个舞蹈是一代一代传统下来的,这个舞蹈已经有几千年了,老祖宗在这边住了几千年了,阿卡巴拉舞是没有人在这里(吴树湾)住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这里是没有人的,我们村的人都在山上住,就看到两条白龙在白水台跳舞,阿卡巴拉舞就是跟着那两条白龙学的,然后在二月八的时候在白水台跳,舞蹈是跟着两条白龙学的,歌词是老祖宗编的,没有变过。”
  3、艺术团传承
  这个传承方式和村落传承差不多,因为阿卡巴拉艺术团的成员都是吴树湾村的村民,加入阿卡巴拉艺术团以后,就可以跟着阿卡巴拉跳的好的人学习阿卡巴拉舞,因为与阿卡巴拉艺术团的成员跳的都很好,所以有新团员加入的时候,阿卡巴拉艺术团的团员都可以是你的老师。只要是双方自愿的情况下,你都可以学的,不要任何报酬,就是村民与村民之间的歌舞交流。
  四、结语
  三坝纳西族阿卡巴拉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与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三坝纳西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将民歌与舞蹈合为一体的一门艺术。对阿卡巴拉舞進行详细调查,可以更好的挖掘其文化内涵,从而有助于阿卡巴拉舞更好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和少英.纳西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段志诚主编.中甸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3]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4]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化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汉语中存在丰富的成语,其构词方式独特,结构整齐,形成了汉语词汇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泰语中也同样如此,泰语中也同样有大量的成语,虽然不像汉语中大多以四个音节为主,但同样结构整齐,构词方式多样,用法丰富,音节间音韵和谐,因此,研究泰语成语也是研究泰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泰语;熟语;成语  一、国内论文综述  (1)李胜兰 《泰汉植物熟语对比研究》  该文章首先从汉泰熟语的
期刊
【摘要】:彬县方言属于关中方言的东府方言片,是一个典型的地点方言。“V+个子”形式在彬县方言中大量使用,本文拟从句法、语义、来源等方面对其进行探究。  【关键词】:句法;语义;来源  陕西方言由关中方言、陕北方言、陕南方言三部分组成,其中陕南方言属于西南官话,陕北方言属于晋语,关中方言分为陕西西府方言和东府方言。彬县位于陕西甘肃两省交界处,咸阳市西北部,属于关中方言的东府方言片,是一个典型的地点方
期刊
【摘要】:中国文化中有许多文化专有词,因特殊的文化含义与丰富的历史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诸多翻译困难。本文阐释了文化专有词翻译的背景,追溯了“江湖”一词的历史沿革,探讨了“江湖”一词的不同译法,提出了作者认为的理想译法,并总结了文化词翻译的原则。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傳播、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提供了新的灵感。  一、文化词及其意义  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因此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国际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英语的普及教育和广泛使用下,自如应用英语这门语言的人越来越多。本文通过从语言自身的包容性及语对效应、社会环境的影响力以及人们的使用心理方面,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汉英语码混用的原因,并由此提出对待这一语言现象应辩证地看待,在使用上应秉持一种尊重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语言态度,这对维护汉语的规范性及汉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码混用
期刊
【摘要】:拉玛人为白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澜沧江沿岸。笔者有幸对兰坪县黄柏村和拉竹河村进行了田野调查,此次调查的对象就是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支系拉玛人的民歌开益,了解其在宗教仪式上的运用及传承保护情况。通过访谈各级传承人及当地村民,得到了十分珍贵的一手资料,加以梳理,撰写完成了本文。`  【关键词】:拉玛人;民歌开益;民俗文化;宗教信仰  正文:  一、拉玛人与民歌开益  拉玛人在195
期刊
语言是日常交流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依赖于语言而存在,通过语言进行传播从而得到继承和发展。因此,语言就反映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而俗语或是俗话又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含蓄幽默,并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是语言形象反映文化特征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辞海》(1999年普及本)对俗语的定义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
期刊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石油科技英语翻译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中介与桥梁。石油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完成“信,达,雅”的翻译基本宗旨,更要将石油科技英语的词语语义和文化信息密切联系起来,达到文化与语言交流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石油科技英语;翻译;文化;和谐  一、石油科技英语翻译的文化涵义  石油科技英语是人们从事石油科学技术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进行交际的工具,其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汉语成为了一大热潮,孔子学院也成为了汉语学习的重要平台。从世界各地孔子学院概况进行分析,从越南孔子学院概况,文化传播现状研究分析出越南孔子学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分析了越南孔子学院建设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以此更好发挥越南孔子学院的载体作用,加强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越南孔子学院;文化;传播  随着中国经济实
期刊
【摘要】:在哈尼族聚居的黑树林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口较少的汉族,他们在仪式活动中表达着族群文化。本文试以竜宾村汉族的进新房仪式的田野材料作为切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聚居区的汉族的文化特征。  竜宾村隶属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坝乡,在龙坝乡东南方。竜宾村汉族聚居于竜宾自然村和草坪坝村,以李氏、钱氏、杨氏、罗氏等家族为主。与哈尼族村子蚌海紧邻。民间信仰存在于民俗活动当中,虽然竜宾村的汉族有
期刊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达给观众的视觉方面的图形设计。而民族文化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表现形态,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一直延续至今。民族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传统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形式,也是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活动的资料来源,因而对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探索和研宄,可以加深设计者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及在进行创造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