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提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因此,首先分析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之后探讨了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以深化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084-02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水平与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来看,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需要高校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等学校实践性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的本源,只有掌握系统的实践性课程的理论知识,才有可能以此为依托,有效地开展专业实践活动。而众所周知,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本上取决于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探析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组织、个人等角度阐释其形成原因,以深化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认识。
  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办学主体而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侧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此培养目标下,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强弱尤其重要。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方向和工作内容而言,该专业的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全球贸易规则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纪律,并需要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流程与工作技巧。这些能力只有通过成体系的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才有可能初步形成。而诚如我们所知,在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师资队伍无疑是影响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否具备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决定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从而直接决定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二)是影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理论性课程而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具备一些自身的特征,其突出表现为:首先,课程内容紧贴现实经济生活,这使得,对于很少开展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的学生来说,其由于缺少具体的体验,在理解专业知识方法具有较大的难度;其次,由于受政策、国际惯例、行业惯例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其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具有较强的易变性;最后,由于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经济环境的易变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践类课程知识的运用并非是简单的从课本到现实的一个点对点过程,其往往需要依据现实经济条件作出一定的调整,而这需要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深入理解实践类课程的理论知识。由于实践类课程具有这些特征,就使得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特质。具体而言,应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从业要求,并应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或与特定实践类课程相关的专业实践活动经历。由此可见,毫无疑问,只有具备一支高水平的实践类课程的师资队伍,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教师才有可能在实践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将空洞的专业知识生动化、趣味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教学参与度,为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根本保证。
  (三)是提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在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规格不断提升的现实背景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而如上文所述,实践类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会直接影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会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对于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关键性影响。
  二、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上文所述,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薄弱,师资队伍的欠缺影响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总体而言,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难以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体来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类课程教师对实践类课程授课内容的讲解不够透彻和细致
  由于缺乏专业实践活动经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对实践类课程知识要点的理解完全依据教材,对课程中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阐释相对粗糙,甚至对教材中的一些与最新实践活动不符的内容难以察觉。这导致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对授课内容的讲解不够透彻和细致。
  (二)实践类课程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由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自身实践经历匮乏,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难以将空洞、抽象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或在案例教学中对案例背后的实践技能知识进行充分、有效的挖掘,从而难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所以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难度较大。
  (三)实践类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的能力有限   由于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专业教师缺少系统性的专业实践活动经历和从业经历,实践类课程教师尽管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但是实践与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其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及时解决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显然,这不利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成因
  综上所述,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实践类课程授课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结合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造成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相对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缺乏足够的积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目前国内众多综合型大学、财经类与外语类高校以及独立学院均举办了该专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办学主体,独立学院举办该专业的时间相对较晚,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方面,独立学院缺乏足够的积淀,举办该专业的人才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独立学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较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水平提升较为缓慢。
  (二)独立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缺少有效的战略
  相对于理论性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战略。由于独立学院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时间相对较晚,实践性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经验较为欠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培养的内在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难以在短期内制定出有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战略。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
  (三)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缺乏专业实践活动经历
  如上所述,就目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的构成而言,大多数教师为高校毕业不久的青年硕士或青年博士。这些教师虽然学历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缺乏专业实践活动经历。这使得,在实践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教学水平提高难度较大。
  (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
  诚如我们所知,高等学校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而在高校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岗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才有可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书育人能力。而从当前独立学院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很少制定切实、有效的职业规划。这导致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类课程教师难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不利于实践类课程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而如何有效解决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个有待学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武海霞.浅析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
  [2] 李燕飞.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
  [3] 何解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
  [4] 俞毅.财经类院校实践课程的教学创新——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5).
  [责任编辑 仲 琪]
其他文献
摘 要:2008年中国重启地方政府债券,将其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从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谈起,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地方债券,进行相关经验教训的总结、比较与借鉴,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国际比较;美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118-02  一、地方政府债券概述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地方政府
期刊
摘 要:以河南省范县为例的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刻不容缓。转型过程中,范县面临着各种困境与矛盾:结构失衡与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失业与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人力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财政困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些矛盾,为范县中长期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依赖型;转型;困境;县域经济;河南省范县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摘 要: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并将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然而,准则中并未给出两者实际的会计核算科目,给会计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明确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分别从“道不同不相为谋”、“殊途同归”、“公布于众”三个方面给予辨析。  关键词:利得;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中图分类号:F810
期刊
摘 要:社区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以华师石牌校区某学生为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该学生社区交往与社区空间满足感的形成过程,并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来阐释个人与环境存在互动关系,即二者同时决定了个人的社区交往空间布局。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个人;社区;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07-0
期刊
摘 要:以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为例,通过问卷和走访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分析当地发展农家乐的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家乐;可持续发展;临安市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37-03  “农家乐”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个旅游项目[1],它以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是一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民俗文化以及农村生活为基本资源的
期刊
摘 要:分析社会网络的特殊形式关系网络的特点,内容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对腐败的影响,认为关系网络的交流、交换和示范作用促成了腐败的发生。  关键词:关系网络;社会网络;腐败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89-02  一、交易腐败是腐败类型之一  腐败有很多类型。首先,腐败可根据收益分类。许多公共权力的滥用引起参与者的金钱利益。贪污、贿赂
期刊
摘 要:利用中国—印尼农民工调查数据(RUMiC)2008年的数据分析得出,中国城镇居民出现了一定收入分层,分层呈现底盘很大,中间一般大,而顶端较小的“烛台”结构。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上层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别是中上层、中下层、下层的2.09倍、3.33倍、6.31倍。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决定因素,发现教育水平、性别、自我雇佣在决定各个阶层城镇居民收入的过程中都是非常显著的因素,但各因素对不
期刊
摘 要:超市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人工成本,而又不相应地提高超市安全保障,而是强制使用了自助寄存这一方法。超市在这之中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消费者因之而产生的寄存物品丢失的后果,却要消费者自己承担。这何其不公,消费者应该加强自己的维权意识,让交易关系变得公平与合理。  关键词:超市;自助寄存;保管合同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85-02 
期刊
摘 要:形成权概念的提出迄今为止已一个世纪有余,以德国法学家为首的形成权研究者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杰出的成果。然形成权理论的发展速度仍稍嫌缓慢,与其他权利理论领域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总结前人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探究形成权的起源、原始概念以及与除斥期间的关系,又以权力属性为分析路径研究形成权新特征及其在私法体系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问题,以此对形成权的概念进行逻辑解构并通过另一种权利划分方式对其在私
期刊
摘 要:在中国物业管理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受到业内人士广泛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挑战,企业必须开创全新盈利模式,致力于提高物业服务产品的附加值,才能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获取持续的竞争力。以辽宁省物业企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的方法,分析了辽宁省物业企业业主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以家政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