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与倾吐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rat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书房里挂了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小羽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我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悠闲地喝茶呢,小羽便指着条幅上的字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我打趣地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怎么不可以煮呢?只有煮得熟,煮得烂,吃到肚子里才好消化呀。”
  小羽更是一头雾水了,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我呷了一口茶,便接着说了下去:“你经常问我怎么才能写好作文,我现在可以告诉你:除了要多观察、多思考,还要多读一些书才是。好的文章,经典的文章,要反复地读,直到读得滚瓜烂熟。这么一来,经典里的语言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储存到你大脑的词汇库里。这样到了写作的时候,词汇库里的语言、句式、修辞方法等等,才能为你所用,听从你的调遣。读书好比是吸收,写作好比是倾吐。没有吸收,拿什么来倾吐呢?过去有个外交部长,名叫乔冠华。这人从小就喜欢文学,尤其喜爱诵读诗词,学生时代他就能够背诵二三百首诗词。这二三百首诗词一直记在他的心中,让他受益终身。他特别喜爱李白和杜甫、刘禹锡和李商隐、陆游和辛弃疾的,在这些他所偏爱的作品中,他又特别喜爱其中的若干首,对他选中的这些诗篇,他几乎可以倒背如流,好像已经化到自己的脑子里了。打个比方,如果说大脑就是电脑的话,那么这些诗词就是输入电脑的内容。他跟朋友在一起聊天,三句话不离诗,写文章的时候,这些诗句可以顺手拈来,以诗入文,使他的文章大为增色。你看看,‘煮书’对写作的用处大不大?”
  小羽似乎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才说:“每天清晨,在云龙公园里,老爷爷、老奶奶大多是练练气功啊,打打太极拳啊,跳跳舞啊,遛遛鸟儿啊……你却喜欢一个人站在大树底下,放声背诵古诗文,什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啦,‘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啦,念得摇头晃脑,有滋有味。有时念得兴起,还要即兴加上几个动作。你这是不是在‘煮书’啊?”
  “是啊。”我点了点头。
  小羽说:“我也要跟你学‘煮书’!你看我该煮些什么书好呢?”
  “你可以煮语文课本嘛。因为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都是精品,虽然你已经学过,但未必能达到‘烂’和‘熟’的程度。所以你不妨从中选择几篇你喜欢的,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不是很有趣吗?还有,老师给你们推荐的上百首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也很值得一读,值得一背呀。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把我给你讲过的《论语》拿来背背,也很好嘛。你就这样坚持下去,不要几年,就会见到成效的。”
其他文献
第一眼看到他,你会因为他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而立刻喜欢上他;和他相处一会儿,你又会被他绘声绘色讲述的一个个精彩故事深深吸引。他喜欢阅读,课余时间常常徜徉在书的世界里,他能捧着书本,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喜欢写作,他习惯用文字记录童年美好的一切。他就是兴化市新生小学的“小作家”——郎正潇。    畅游书海,采撷语言的浪花  郎正潇的爸爸是一位爱读书的老师,他希望儿子从小就爱上读书。郎正潇上幼儿园时,爸爸就
期刊
星期天,平平和强强从体育馆看完球赛回来,看到一幅公益广告:迎接青奥会,做好东道主。强强问:“青奥会,你知道吗?”平平摇摇头:“不清楚。”强强说:“我们还是东道主呢,什么都不知道,真是惭愧。”平平也有同感,说:“这样吧,我们去搜集青奥会的材料吧,如果有价值,就出一期板报,让同学们都了解一下。”强强一听来劲了,他新当选宣传委员,正准备大干一场呢。征得班主任陆老师同意,就定了下来。  一周后,两人碰头,
期刊
不少同学一听说写一件事,就犯愁,觉得无事可记。其实,生活中有不少事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对话即事,事就在对话中。对话完了,事也就结束了。  请看下面一篇有趣的作文。  改名的故事  爸爸、妈妈就我这一个宝贝女儿,因此给我起了个“似玉”的名字。再加上我姓花,连起来就是“花似玉”。可是,我越长越黑,爸妈说我的长相也不如小时候俊了。他们担心我的将来会跟名字相反,于是“酝酿”给我改名儿。  一天晚上,爸爸对我
期刊
  
期刊
七彩书架    淘气,真是一个奇怪的词。你看,有时候吧,大人说,你真淘气!是瞪着眼睛说的。有时候,大人说:你怎么这么淘气呢?又可能是笑着说的。关于淘气啊,真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里的一群小男孩子,能一下子都变成了马,有时《开心卜卜》里的卜卜呢,上学第一天,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十十”,他还把爸爸的皮夹子塞进了微波炉里,把奶奶的老花眼镜放到了浴缸的最最下面,把玩具小耗子放进了来作
期刊
请看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中对护士的描写: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作者只写了护士的一个平凡的动作,一句平凡的话语,但我们从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护士的为人——对工作十分负责,对病人十分关心!这一“行”一“言”就是细节描写。  再接着看课文最后一段: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
期刊
写人,就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你写的这个人,自然包括他(她)的外貌。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身材、长相、衣着、打扮。这些合起来,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外貌”。外貌如果写得真实而具体,读者就会有如见其人的感觉。再说了,人是一面相,“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果戈里语),它是表现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了解、掌握一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写好人物外貌。  方法总是针对问题而提出来的。为了便于说明我要说的方法,我们不妨
期刊
噼噼叭叭(啪啪)的鞭炮声把我从美梦中惊醒,我穿上妈妈精心为我挑选的新衣服,揣上爆竹,前脚刚跨出房门,爸爸就把我叫住了。(节日喜庆的简单陈述、“我要玩”的急迫、爸爸的出其不意,到底下文会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他把一大碗堆成富士山一样的饭(嗬,这碗饭可真不少!夸张也要适度些哟)递到我手里。我看到饭上面油光光的红烧肉,口水就流下来了,一把抓起筷子,把嘴巴凑过去,(多么准确的动词啊!读着就想到了小作者垂
期刊
亲爱的小朋友,你一定有自己十分喜欢的图书、故事。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事、故事里那些美丽的地方……这些记忆总是很清晰,好像随时随地,只要你想到它们,它们就会浮现在你的眼前。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总是那几本书、那几个故事、那几个主人公、那几个情节、那几个地方……让你念念不忘呢?  如果可以钻到故事的肚子里,也许我们就能发现这些故事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原因吧!    难忘的角色  想一想,从你身边走过一
期刊
有些同学写作文时,往往什么都写。开完运动会,便从开幕式写到闭幕式;春游回来,便从出发写到归来;写一个人的外貌,便从头写到脚后跟儿,不分轻重,什么都写上去了。我们称这种写法叫“眉毛胡子一把抓”。  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向日葵:  向日葵的花儿开了。它圆圆的脸盘一直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黄色的花瓣插在脸盘的周围,非常好看。脸盘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小点点,老师告诉我们,有多少个小点点,就有多少颗葵花籽。它的茎又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