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动地的母爱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l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为了得到可观的100万元奖金,多少人对这座架在两座高楼之间的惊心独木知跃跃试之:
  


其他文献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是著名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期刊
4·23世界读书日。有人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也许你认为是耸人听闻,可要认真地想一想,真的是耸人听闻吗?  ——题记  近年来,虽然人们对阅读教学越来越予以重视,可是阅读教学的低效率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随着减负精神的贯彻,同学们渐渐脱离了书山题海的压迫,变得轻松活跃起来。特别是午自习时间,作业完成之余,闲扯侃大山的现象多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使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但大多数老师有这样的困惑:小学生学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可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笔者认为原因有二:1.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机械记忆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2.在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带有盲目性,缺乏有规律地组织学生加强记忆。为此,必须重视语言的“内化”,加强语言训练的系统性,及时复习巩固运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课程标准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
期刊
中国古代丛书源自南宋,宋高宗嘉泰二年(1202)俞鼎孙、俞经曾编《儒学警悟》,度宗咸淳九年(1273)左圭辑刻《百川学海》,这两部书被视为丛书之始。此后,刊刻辑纂之风一直相沿,明清之代此风大盛。其中既有民间之力,又有官府之功。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丛书要数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全书历时十年编纂而成,分藏七地。共分经、史、子、集四部,计收书3500余种,79300余卷,36000余册,逾10亿字,
期刊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一直以来,我们不难看到,所谓的“家常课”中,教师仍然着重教材内容、教学流程,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一厢情愿地训练讲解,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无奈地“被接受”、“被灌输。”很多时候,我们还在沿用着“纯知识教学”的教育模式,即使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也不能否认这仍是一种主流模式。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过
期刊
经过调查发现,作文教学中85%的学生不喜欢教师的评语,对教师的评语一翻而过、无动于衷。原因是教师评价作文时往往只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优劣,不考虑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而导致评语太过空泛、笼统,毫无激励性。其实,小学生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只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免不了,这是最正常不过了。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审视他们的习作。学生每次完成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为此,面对学生
期刊
近来我校语文教研活动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活动,老师们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看看每个人在自己的教学中有什么收获。金秋十月,正值丹桂飘香的季节,四年级老师上了《桂花雨》这一课。教学时,老师们按照预设,在让学生熟读精思,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品桂花香,演摇花乐……课堂中飘逸着桂花的香气,学生朗读表演充满了情趣。在突破课文的难点“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时,让学生体会作者和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它是一个洋溢着生命律动的过程。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让自己的位置退后一步,把学生推前一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把精彩留给学生,让他们永远是课堂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精彩留给学生呢?  一、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激发比知识的学习更为
期刊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从教材的忠实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本文力图从当前对生成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剖析、反思并寻找相对应的策略,使动态生成的课堂成为学生、老师尽展才华的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