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脾功能变化与糖脂代谢关系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vhfdv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尿病以糖脂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中焦脾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为糖脂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脾虚湿阻产生的痰饮瘀血与糖尿病糖脂代谢异常所形成的高糖、高脂、高凝血症及血管内皮损害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探讨中焦脾功能变化与糖脂代谢之间关系,旨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脾主运化;脾虚;糖脂代谢;糖尿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10.003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10-0007-02
  Abstract:Diabetes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with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 a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spleen of middle jiao can transport and transform the essence of grain and water. It is also the source of qi and blood, which also provides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The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stasis can lead to the phlegm and blood stagnation,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igh sugar, high fat, high blood coagulatio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damage.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of spleen function of middle jiao and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provided some theoretical methods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Key words:spleen governing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spleen deficiency;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diabetes
  糖脂代谢是人体正常的物质能量代谢,为机体生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糖类和脂类物质。糖尿病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但以糖脂代谢紊乱为其主要病理基础,属中医“消渴”范畴。脾虚是消渴发生的常见病机,《灵枢·本藏》明确记载“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位居中焦,为水谷气血津液化生场所。若脾功能失常则五脏六腑失于濡养,致全身脏腑功能失调,易变生痰饮水湿瘀血,临床症状变化多端,这与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表现有相似之处。本文重点探讨中医脾功能变化与糖脂代谢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相关疾病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脾主运化是糖脂代谢的基础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将饮食水谷转化为谷精和水精,并经脾气升清散精作用输送至心肺,通过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及周围组织加以吸收,进而为全身提供物质能量。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所描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主运化功能正常,人体才能得到精微物质的滋养,内而五脏六腑,外至四肢百骸、皮毛筋骨,故李中梓强调“五脏之精悉运于脾”(《证治汇补·消渴》)。
  现代中医学认为,机体糖类、脂类、蛋白类、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等的输布,各组织、器官以及细胞的能量代谢、结构更新和功能运作都与中焦脾密切相关[1]。古代医家认识的脾涵盖了现代解剖学上的脾脏、胰腺和小肠功能。中医学虽未明确提出胰腺的概念,但脾主运化、升清散精的作用与胰腺的分泌功能密切相关。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须经过由胰腺外分泌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的化学消化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而脾主运化和升清正是胰腺的外分泌功能的体现;胰腺内分泌产物胰岛素则将水谷精微物质的重要成分葡萄糖运送至靶器官肝脏或外周肌肉、脂肪等组织,进而分解成糖类释放能量,并把多余的糖合成糖原、脂肪、蛋白质等加以储存,这又与中医脾的“散精,化生气血津液,营养脏腑,灌溉周身”的功能比较接近。此外,胰腺分泌的胰液具有强大的消化作用,亦与“脾助胃消磨水谷”的功能相似[2]。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脾与人体多种受体和酶有着紧密联系,多种健脾措施可有效改善多种受体和酶的功能,从而促进物质代谢的正常运行[3]。可见,中医脾参与消化过程,主要体现在物质能量代谢和转化过程,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脾虚是糖脂代谢紊乱的关键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致,主要表现为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而这些物质均属于脾运化布散全身的水谷精微,故糖脂代谢紊乱首责于脾运化失职。由于胰岛素抵抗不仅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环节,亦是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及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共同土壤,所以,脾功能变化与糖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而脾虚是糖脂代谢紊乱的关键。
  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弱,易出现以脾虚为主的糖尿病症状。如脾气虚弱不能布散津液,上输于肺,肺无以敷布津液则可见口渴多饮;脾气虚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胃阴虚而虚火内生,耗灼水谷,可见消谷善饥;脾虚水湿内停则痰湿内生,蕴于肌腠,可见形体肥胖;脾气虚弱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以濡养四肢肌肉,则出现形体消瘦。   3 湿、痰、瘀是糖脂代谢紊乱的病理变化产物
  临床上,糖脂代谢紊乱除了常见的中焦脾虚症状外,脾虚内生湿浊继发产生的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进一步加重糖脂代谢紊乱。
  2型糖尿病患者多形体肥胖,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湿内停,酿生痰浊,湿浊内生,阻于脉络,影响津液化生及输布。临床常见形体肥胖、体倦肢困、胸膈痞满、大便溏滞、苔腻、脉濡等湿浊内聚的症状。痰阻血脉又成为高糖不降的病理关键。另外,糖尿病患者多有饮食不节史,如长期进食甜味、高脂食物,或长期饮酒,“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奇病论篇》),脾胃不易消化肥厚之品,以致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湿热互结内蕴,积滞壅遏不化,困阻脾胃,健运由此失常,水谷不化,湿浊再生,反困中州脾土,如此恶性循环,临床上往往病势缠绵,多表现为口渴饮不多、纳差、小便量及次数多、神差、身倦乏力、口苦口腻、舌质黯红而干、苔黄腻。有学者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高糖素、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发现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以阴虚热盛型和湿热内蕴型更为严重[4]。
  脾虚日久亦产生瘀证。脾气虚,则推动血液运行力量减弱,致血运不畅而瘀阻,也因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阴虚燥热内生,煎熬津液,血液黏滞而运行不畅,患者可见口唇、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一般而言,瘀证普遍存在于糖尿病患者中,且出现于病程的中后期[5]。痰湿、瘀血的产生使糖脂代谢紊乱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临床上,糖脂代谢紊乱的中医病机常以脾虚为本,痰饮水湿瘀血为标。运用健运脾胃、除湿化痰祛瘀法,对调理糖脂代谢大有益处。因此,治疗以糖脂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疾病,调理脾胃为第一要素。
  4 小结
  综上,中医脾功能正常与否是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基础和关键。脾功能健全,则水谷精微输布正常,机体糖脂代谢正常,否则,糖脂代谢失衡,同时变生痰湿、瘀血,加重病情。正确认识脾功能变化与糖脂代谢之间的关系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唐寒松.针灸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探讨[J].中国针灸,1998,18(5):30-32.
  [2] 朱凌凌,童瑶,陈慧娟,等.脾的中西医学比较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 2006,41(1):2-4.
  [3] 张愍,梁东辉,李小敏,等.冠心病痰瘀辨证分型与血清脂蛋白动态平衡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9-11.
  [4] 丁学屏,陆灏,虞芳华,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33(9):18-20.
  [5] 许成群.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的机理[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 24(4):13-15.
  (收稿日期:2014-07-27;编辑:梅智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不同穴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差异。方法 采用急慢性应激刺激法制作D-IBS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天枢+足三里组、太冲+足三里组,针刺组分别给予双侧相应穴位电针刺激20 min,隔日1次,共治疗7次。观察各组大鼠体征状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芩提取物对肝癌H22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H22瘤株接种于小鼠,建立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及黄芩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另取12只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观察给药后小鼠体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胸腺及脾脏指数,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单细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 receptor,NR)2A及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为正常组,每组16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28 d。采用Open-field实验评价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缺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中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COCl2干预细胞复制缺氧模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分为空白组、缺氧模型组、全方组、部位1组(苷类和黄酮类)、部位2组(有机酸和多糖类)和部位3组(生物碱类)。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糖网明目颗粒不同提取部位对缺氧诱导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尤昭玲;五行学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医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10.029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10-0102-02  五行学说是将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运用于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整体,五脏之间关系密切。
期刊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心肝失调;辨证论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10.030  中图分类号:R259.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10-0104-0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痉挛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討手术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型冠心病与肾虚血瘀病证结合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取惊吓、置于寒冷环境并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的方法制备非疾病肾虚血瘀证候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并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心肌缺血型冠心病肾虚血瘀病证结合模型。实验大鼠分为肾虚血瘀组、病证结合组和正常组,每组5只。观察大鼠造模前后体温、体质量、呼吸频率、心率、全血黏度、卡松黏度。依据中医临床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对2种模型中医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项目草案自主设计结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在中药制剂工艺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药物制剂专业2009级50名学生分为2组。A组25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项目草案自主设计结合PBL教学方法;B组25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讲授项目草案。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2组学生成绩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施项目草案自主设计并结合PBL教学法后,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芩苷和牛磺酸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保护作用的最佳配伍比例及作用方式。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安理申)组、黄芩苷和牛磺酸不同比例配伍组,除对照组外,采用侧脑室注射Aβ1-42方法建立AD大鼠模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0 d。采用
期刊
摘要: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工艺对秦皮总香豆素提取率及主要香豆素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综合指标秦皮总香豆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分别以水和醇作为溶剂,对秦皮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秦皮水提取最佳工艺:秦皮饮片加9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 h。水提取秦皮出膏率为28.87%,总香豆素含量为19.26%、提取率为5.56%,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苷、秦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