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富强思想

来源 :学习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小平的富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文化大革命之后,为了实现国家富强,邓小平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探索了实现国家富强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邓小平富强理论的指导,而其富强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邓小平 富强思想 共同富裕
  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新中国的成立使国家富强有了真正的基础。建国以后,我国借鉴苏联的发展模式,走强国富民之路,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慢慢暴露。片面地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没有民富的支撑,也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在反思建国以来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富民强国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部分。
  一、邓小平富强思想的内涵
  广义的强国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指标,本文的富强主要是指经济的现代化。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追求的价值目标。
  邓小平的富强思想正确地处理了强国与富民的关系。强国必须富民,富民是实现强国的基础,必须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毛泽东的富强思想注重强国,忽略了富民,割裂了二者的有机联系。邓小平深刻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富强是生产力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统一。
  二、如何实现富强
  (一)树立共同富裕的目标
  经济上富强,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邓小平说: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是为了消灭贫困。我们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准确的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方向。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二)实现富强的步骤——“三步走”
  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年10月,党的十三大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紀中叶再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解决温饱、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曲”中,始终贯穿着强国富民的主线。
  (三)实现富强的途径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民富国强的根本途径。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富强的根本条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论断,“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因此,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巩固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准备条件。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早在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就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经济上的富强,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解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物质保证,是战胜资本主义的物质前提。正是因为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3.科教兴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他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他针对科学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主张要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强调尊重教师;重建国家科委,为科研、教育部门配备好的领导班子,同时注重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办好学校教育,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大大专院校,重视小学教育,树立好的风气;后勤工作要为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服务,采取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派人出国留学和请外国著名学者来讲学等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的措施;坚持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培养好的学风。
  三、邓小平富强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在邓小平富强思想的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使人民得以享受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便利。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发展。
  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他强调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他告诫我们:尽管这些年经济建设相当有成绩,“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当下,我国也在不断地强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但不少地区依然存在着“唯经济论”的思想,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当下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
  (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避免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的美好愿景。富强是社会主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富强的现实目标和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即注重效率又要维护公平。只有注重效率,才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维护公平,才能避免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认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 在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邓小平也意识到了如果不处理好富裕之后的分配问题将会造成贫富的悬殊,最终导致两极分化,这将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采用了各种手段来促进分配公平,避免两极分化。但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仇富现象正是贫富矛盾问题的激化,这些问题也给社会的和谐安定带来了挑战。因此,在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避免两极分化。
  (三)继续坚持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较为落后的状况,决定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较大,科学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因此,我国要继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切实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发展科学技术离不开教育,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也离不开教育。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戴木才,黄士安.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5).
  张宗婉,1990年生,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3级硕士研究生在读。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提高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可接受性和有效性,日益凸显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只有高度重视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传媒,充分研究其特点和规律,才能抢占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从而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工作;举措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是世界第一大国。“
期刊
【前 言】在石油企业中推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对于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促进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防止领导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三重一大”事项的具体内容包括: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  一、制定“三重一大
期刊
摘要:文章对团队产生的背景,团队工作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把学生骨干队建设同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就如何创建学生骨干队伍团队,团队的发展,创建成功团队及培养团队认同感作了具体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团队建设 骨干队伍 学生工作  当今社会,我们总是在诸多工作中会听到这样的一些字眼:“团队”、“沟通”、“合作”等等,人们好像也越来越偏爱团队这种组织方式,那么团队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一、团队产生的历史
期刊
摘要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大省,计划于2012年基本上实现了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作为一种新型的的制度设计,再加上西藏特有的宗教、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在施行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包括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管理混乱以及国家和集体对资金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强制性、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使得政府在实施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强西藏
期刊
在现阶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竞争不断升级,企业和社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企业和职工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使其在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从而实现思想统一、人心凝聚、团结协作、企业和谐的目标。  一、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期刊
摘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今学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有争议,本文采取被大多数学者及教科书所采纳的观点作为依据,探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发展中的地位出发,证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基本原理;唯物史观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
期刊
摘要:现今世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激烈的社会竞争,对求职者的要求日益提高,职业的细分要求就业者全方面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向社会适用性方向发展,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当今社会就业情况以及职业的不同需求状况的分析,结合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之间的关系,为大家提供几点就业方面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指导;现状;
期刊
摘要:将少数民族艺术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实现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审美水平,因此,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与美术教学进行结合,就成为学校和美术教师普遍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少数民族艺术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民族艺术;美术教学;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优
期刊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领导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具有时代特点,是适应变化、跟上变化的切入点。本文从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内涵、建设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启示等三方面进行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希冀对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学习型;研究实践  学习型党组织具备创新性和超越性等重要特征,高校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要在
期刊
【摘要】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组成部分,笔者对尝试在早期阅读中引入信息技术,在分析信息技术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阅读的能力、升华幼儿美好的情感等的运用。  【关键词】早期阅读 信息技术 运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早期阅读列为幼儿语言领域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信息技术能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为孩子创设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