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語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关键词:语文味;激情;朗读;人性化;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40-01
0
当前状况:多数教师一味追求教学质量,一心想用分数说话,语文课堂上形成了老师翻来覆去地讲,学生不厌其烦地听。课堂枯燥,索然无味,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实在是缺乏语文味的课堂,与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背道而驰。
通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手段:一是让激情充满语文课堂,二是让朗读滋润语文课堂,三是让人性化光辉照亮语文课堂,四是让语感流淌于语文课堂。
一、让激情充满语文课堂
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要素,是使课堂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堂是一潭死水,泛不起半点涟漪;教师上课富有激情无疑给死气沉沉的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有的老师上课,虽然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内容科学准确、条理明晰、板书规范,但学生却是“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板着的面孔”,总觉得不感人,觉得缺少激情,因而也就不能被吸引和感染。须知,教师仅讲得清楚明白还远远不够,讲得动人,讲得绘声绘色,能深深地吸引、打动和影响学生,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那么,教学激情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内容的自信,激情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只要教师多花点小心思在语文课堂,激情无处不在。
二、让朗读滋润语文课堂
1.读是理解。语文教学从始至终应贯穿“读”。从整体读,到词句、语段的交流读、品读。首先,在“读”中反复吟咏、诵读,不仅可以感受语言内涵,还可以领会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2.“读”是感悟。感悟的最好方法是“读”。感悟就需要“读”:“读”是手段,感悟是目的。3.“读”是品味。“读”不仅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把握,更能对语言文字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进行欣赏、品评。4.“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到读出一种美感来;由读出节奏、韵味到读出一种情感来。“读出美感”和“读出情感”是“读”的最高境界。
三、让人性化光辉照亮语文课堂
1.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尊重。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天天都在喊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但一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丢了,课堂几乎都还停留在原来“一言堂”、“独角戏”模式中。因此,我们期盼由此而形成的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师的创造欲。
2.真正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实是:说是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虎头蛇尾没有下文:上头来检查了,外面来参观了,赶紧炮制两节热闹非凡的公开课,讨得一片赞誉。检查一走,马上恢复“题海战术”,重开“一言堂”,结果是学生疲于应付,越来越厌倦这种“表演秀”,进而对语文课彻底失去兴趣。
3.真正做到个性化评价。《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发挥语文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激励功能”,“实施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放下架子,友善评价,真心鼓励,学生学习才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让语感流淌于语文课堂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众所周知,语文课姓“语”,学习语文根本目的是训练语言能力,提高语感。
1.语感的提高又离不开赏词析句。文是词句的有效整合,任何一篇课文都离不开精彩词句的点缀。每一篇课文,都有许多写得很美的词语和句子,字、词、句、段、篇,是阅读教学体系中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因此,字词教学的训练一定要扎实。教学时只有“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才能确切地理解其意义、作用和运用的目的。
2.语感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生活。好文章来源于生活,生活成就了好文章。教学时,离开生活和社会的语文课,任凭你讲得如何口若悬河如何精彩都会显得抽象空洞,让学生无法接受。
3.语感的提高离不开想象。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想象的重要性。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读来形象生动;《巫峡赏雾》一文把巫峡雾比作山帽子、天幕、纱帘和万马奔腾,朦胧而美好;《遍地黄金》中“黄金”一指金黄的油菜花,又指黄金般宝贵的道理,意蕴深厚。教学这些课文时,我一遍范读,一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头脑中浮现相应的画面,在想学生想象:你觉得春天、巫峡雾和油菜花还会像什么?不但可以由此物想到彼物,此事想到彼事,还可以通过想象利用图画把文中景物呈现出来。我在教学毛泽东的《比算子.咏梅》这首词时,激发学生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画面,然后画下来,词中梅花“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品性跃然纸上,学生兴趣盎然还激发了想象力。
“语文味”的构建,并不在于以上这几点要求,这只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想。语文原本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是与每个人终生的情感、思想、生活等密切联系的一个工具,并非只言片语就能将其归纳总结。但是我相信,在我们不断的交流探讨与实践中,语文教学的深广度一定能得到扩展,教学工作也一定能充满更多的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6年修订版).
关键词:语文味;激情;朗读;人性化;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40-01
0
当前状况:多数教师一味追求教学质量,一心想用分数说话,语文课堂上形成了老师翻来覆去地讲,学生不厌其烦地听。课堂枯燥,索然无味,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实在是缺乏语文味的课堂,与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背道而驰。
通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手段:一是让激情充满语文课堂,二是让朗读滋润语文课堂,三是让人性化光辉照亮语文课堂,四是让语感流淌于语文课堂。
一、让激情充满语文课堂
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要素,是使课堂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堂是一潭死水,泛不起半点涟漪;教师上课富有激情无疑给死气沉沉的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有的老师上课,虽然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内容科学准确、条理明晰、板书规范,但学生却是“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板着的面孔”,总觉得不感人,觉得缺少激情,因而也就不能被吸引和感染。须知,教师仅讲得清楚明白还远远不够,讲得动人,讲得绘声绘色,能深深地吸引、打动和影响学生,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那么,教学激情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内容的自信,激情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只要教师多花点小心思在语文课堂,激情无处不在。
二、让朗读滋润语文课堂
1.读是理解。语文教学从始至终应贯穿“读”。从整体读,到词句、语段的交流读、品读。首先,在“读”中反复吟咏、诵读,不仅可以感受语言内涵,还可以领会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2.“读”是感悟。感悟的最好方法是“读”。感悟就需要“读”:“读”是手段,感悟是目的。3.“读”是品味。“读”不仅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把握,更能对语言文字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进行欣赏、品评。4.“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到读出一种美感来;由读出节奏、韵味到读出一种情感来。“读出美感”和“读出情感”是“读”的最高境界。
三、让人性化光辉照亮语文课堂
1.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尊重。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天天都在喊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但一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丢了,课堂几乎都还停留在原来“一言堂”、“独角戏”模式中。因此,我们期盼由此而形成的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师的创造欲。
2.真正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实是:说是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虎头蛇尾没有下文:上头来检查了,外面来参观了,赶紧炮制两节热闹非凡的公开课,讨得一片赞誉。检查一走,马上恢复“题海战术”,重开“一言堂”,结果是学生疲于应付,越来越厌倦这种“表演秀”,进而对语文课彻底失去兴趣。
3.真正做到个性化评价。《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发挥语文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激励功能”,“实施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放下架子,友善评价,真心鼓励,学生学习才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让语感流淌于语文课堂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众所周知,语文课姓“语”,学习语文根本目的是训练语言能力,提高语感。
1.语感的提高又离不开赏词析句。文是词句的有效整合,任何一篇课文都离不开精彩词句的点缀。每一篇课文,都有许多写得很美的词语和句子,字、词、句、段、篇,是阅读教学体系中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因此,字词教学的训练一定要扎实。教学时只有“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才能确切地理解其意义、作用和运用的目的。
2.语感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生活。好文章来源于生活,生活成就了好文章。教学时,离开生活和社会的语文课,任凭你讲得如何口若悬河如何精彩都会显得抽象空洞,让学生无法接受。
3.语感的提高离不开想象。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想象的重要性。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读来形象生动;《巫峡赏雾》一文把巫峡雾比作山帽子、天幕、纱帘和万马奔腾,朦胧而美好;《遍地黄金》中“黄金”一指金黄的油菜花,又指黄金般宝贵的道理,意蕴深厚。教学这些课文时,我一遍范读,一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头脑中浮现相应的画面,在想学生想象:你觉得春天、巫峡雾和油菜花还会像什么?不但可以由此物想到彼物,此事想到彼事,还可以通过想象利用图画把文中景物呈现出来。我在教学毛泽东的《比算子.咏梅》这首词时,激发学生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画面,然后画下来,词中梅花“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品性跃然纸上,学生兴趣盎然还激发了想象力。
“语文味”的构建,并不在于以上这几点要求,这只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想。语文原本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是与每个人终生的情感、思想、生活等密切联系的一个工具,并非只言片语就能将其归纳总结。但是我相信,在我们不断的交流探讨与实践中,语文教学的深广度一定能得到扩展,教学工作也一定能充满更多的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6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