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日的一杯屠苏酒,是古时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以及对家人的祝福。过年,又怎可少得了那一杯醇厚意浓的美酒呢?年与酒不可分割,但随着时代变迁,过年的习俗似乎越来越少了,而春节喝的酒也悄然在变。回顾历史,也许我们还能找回那份让人怀念的年味。
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春暖花开的日子是每个人心中的期盼。作为新一年的开始,春节的历史十分悠久。春节的起源是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但民间还是习惯将其称之为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民国政府改用公历。于是公历的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而将农历的一月一日称之为春节。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按《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夏商时代产生的夏历,按照月亮圆缺的周期为计算单位,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历史从周朝开始,—直到西汉时期正式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实际上,春节在传统意义上来说并不只有我们现在认为的年初一到年初三这三天。从腊月八日的腊祭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都可以算作是春节,其中以除夕以及大年初一为春节的最重要时节。如果古代也像如今一样有公众假期的话,大概会过得特别幸福吧。事实上,在民国时期,曾有一段时间宣布废除旧历新年。但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过年的概念根深蒂固,又岂是一纸公文就能废除呢?于是乎,民间还是在这一天穿上最好的衣服,关起店门,燃起鞭炮,跟邻里互道吉祥的祝福。林语堂也曾撰文《旧历新年的诱惑力》,写到自己从作为“彻底的现代派”,坚决不过旧历新年,到最后“在“嘭——啪”的鞭炮声中坐下来吃年夜饭。高兴得忘乎所以了。”不太一样的情况却发生在欧洲,法国在启用格里高利历(公历)时,也不是依然有着许多人坚持着在旧历法的4月1日过新年。然而欧洲人受宗教的影响更容易接受了新历法,反倒是将原本旧历法新年过成了“愚人节”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
作为如此重要的节日,春节从古代开始传承了各样的民间习俗: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而古时元日要喝下的那杯屠苏酒,更是承载了对家人的美好祝愿。
相传屠苏酒源于汉末名医华佗配方,以大黄、白术、防风、花椒等中药入酒浸制而成。所谓的“屠苏”,“屠”原意为“割”,“苏”则是指各类药草。古人将割下来的药草浸泡在酒中,便制成了“屠苏酒”。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苏而已。”制作屠苏酒需要在年三十的傍晚,将药材切细,装入深红的药袋放入井里。在初一的早上取出,连着药袋一起浸泡在酒里面,这就成了屠苏酒。
屠苏酒的饮用也颇为讲究。饮用屠苏酒的顺序是从家里最年幼的晚辈开始,依次传递到长辈,并结束于身体抱恙或者是最年长者。一反常规的长幼尊卑,寓意是集年轻人的精气神,奉献于长辈,祝其健康长寿。苏辙《除日》中有言:“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当然了,屠苏酒除了用药草来浸泡这一点外,并没太多的固定的制作工艺。屠苏酒更多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祝愿,却很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地消失。现代人大概还是能够从王安石的那首《元日》里面一睹屠苏酒的身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重开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那些已成为年俗的酒
饮用屠苏酒的习俗在现今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甚至屠苏一词许多人只知道是新年的某种代名词却不解其本意。尽管如此,其他的一些过年饮酒的习俗还是在某些地区流传了下来。
福建地区过年时节习惯饮酒,而其中,青红酒是最具福建特色,也是福建大多数地区过年时候必须准备的酒。青红酒被誉为闽派黄酒的正宗,是一种半甜型的黄酒。青红酒的酿造工艺十分讲究,“取上好的闽江江畔出产的糯米,和闽越山泉兑酿之醇浓酒曲,置于发酵之地也须经周易八卦之占卜,定于风水顺悦之上好阴地,泥封静置数年乃至数十年,破泥而观,酒香扑鼻而来,色泽青红浓稠,入口极软,易咽爽口,却后劲十足,三五碗后,经过小半时辰,必大醉。”
青红酒是红曲酿造的糯米黄酒,新酒色泽红艳,在陈年的过程中会有酒曲带来的红色转为青色。故而称之为青红酒。在福建的土话中,一般会将黄酒叫做“红酒”。当然此红酒非彼红酒。这是因为不同于浙江一带风行的麦曲类黄酒,福建酿酒习惯采用稻米上生长的红曲霉(米曲)来酿造。酿酒之后的酒糟还可以做糟鱼、糟腐乳等美食,更能为春节奉上一道美味。
相对地,江浙一带过年时候的习俗是家家户户自酿米酒。虽然江浙一带饮用黄酒更广,但毕竟黄酒无法在家里自酿,反倒少了一种过年团聚,全家人一起动手制作年食的欢聚感。江浙一带制作的米酒依然是选用糯米,先将糯米蒸熟,摊凉后混入酒曲并搅拌。混合好的米酒要在中间挖一个“酒窝”方便出酒。酿造米酒的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所以江浙一带的人家都会提早准备。大概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酒窝里面便开始出酒了。而再放个10来天,酒窝里的酒得以充分发酵。等酒色开始变红,便可以开始饮用了。
酿造米酒最重要的便是温度。太冷的天气酒曲不干活,但是太热的天气又会使得米酒发酸。所以,以前做米酒也只能等到春节前后才能制作。正因为这样,对于江浙一带的人们来说,米酒也多了一份年味。另外,以前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用粮食酿酒也是十分奢侈的。也只有在过年这样的重要场合,家人才会做上一坛米酒,等到年三十阖家团圆时候才打开喝上一杯。这也大概是劳苦大众对年味的最深刻記忆了吧。
70、80、90后,年与酒的新时代
最近的4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阶段,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物质的日益丰富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可是人们为什么还会去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呢?回顾下以往几代人所经历过的年,所喝过的酒,也许还能找寻到以往的那份对过年的期盼情结吧。 70年代:祭灶迎春,白酒当道
尽管才过去40多年,但改革开放开始的70年代感觉已经离我们好远。这些年,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困境发展到今天的日新月异,如果说因为现在因为物质丰富而人人都说年味变淡,那么在70后出生的年代,也许还能感受更多传统的年味吧。
为了这个话题,还专门询问了身边朋友的童年回忆。朋友是部队家庭,所以过年的习俗不多。但有一点始终坚持保留的是过年的祭灶习俗。年二十三送灶君的传统相信中国人都很熟悉,但以前小孩子日常很少零食,所以嘴馋的莫过于祭灶后留下的那一包包灶糖灶饼。此外,部队家庭出生的孩子多少都能喝点白酒。在那个年代,白酒还是年夜饭的主流饮品。不管是富贵人家喝的酱香茅台,还是普通人家喝的土制烧酒,只要够烈,呛喉,小玻璃杯里倒上半杯,一仰颈喝下去,总能获得餐桌上其他人的喝彩。70年代物质匮乏,难得团聚在一起吃饭,为了彰显自己的阔气,餐桌上劝酒的习惯也特别流行。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今天,劝酒的习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厌恶。
80年代:逐步消失的习俗,啤酒的兴起
作为80后,我出生的時间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周年。物质依然匮乏,小时候就连鸡鸭鹅也不是日常吃的食材。但总体来说还是好了许多,至少说春节的各种年货还是很容易就能够置办齐全。因为老家过年的习俗要祭神,三牲酒礼必不可少。祭神用的酒并没有买太好的,因为家里人基本不喝白酒,所以用的只是十几块钱就能买到的九江双蒸。跟着大人有模有样地烧香礼拜一番后,大人便在香烛盘上酹下祭神的酒,至今那香烛与烧酒的清冽酒香交织在一起的香气,是过年时候难以忘怀的回忆。只是这些繁琐的祭神仪式已经没有太多人会认真对待了,大概到了我们这一代,这项传统就会消失吧。
80年代啤酒渐渐占据了酒类消费的重要份额。啤酒的度数低,小孩子也能喝上一点。而且啤酒的清爽感也能够解除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所带来的油腻感。虽然现在回想起来会有些不妥,但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总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让我陪他喝上一杯。可是毕竟是小孩子,总觉得啤酒苦苦的,白酒辣辣的都不好喝,皱着眉头喝完眼泪都要掉下来。也许当年爸爸只是出于抓弄下孩子的恶趣味,然后10多年以后,儿子真的投身于葡萄酒行业,大概是他怎么都想不到的吧。
90年代:孤独的一代人,追求品味的葡萄酒上台
出生在90年代是幸福的,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且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倍受家人宠爱。但也因为是独生子女居多,90后的成长既受宠却又孤独。也许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同辈的小孩才有机会聚在一起打闹一番。90年代物质已经较为丰富,但还是保留了很多过年自制年货的习俗。像广东过年必备的油角与煎堆,都是家家户户过年时候都会制作的特色过年食品。油炸食品香脆诱人,更何况是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呢?为了防止小孩子偷吃,大人往往找来一个大铁罐将炸好的油角煎堆放进去,还要在上面贴好封条。只有到了大年初一,这些年货才能得以解封,以解小孩子肚子里的馋虫。
记忆中葡萄酒开始出现在过年时节的餐桌上也是在90年代。当时还是国产的老三家葡萄酒占据了超市的货架,进口葡萄酒在小一点的三四线城市几乎找不到。那时候喝葡萄酒还可以算时间时髦有品味的事情,但至于谈到所谓的酒体香气,呵呵,还是专心吃年夜饭来得实际。
写在最后
从古时元日的一碗屠苏,到江浙一带过年自酿的米酒,再到福建人祭灶时喝下的那一杯青红:年与酒绑定的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的亲密感情。随着时代变迁,过年的习俗和过年喝的酒已经和往时大不相同。但所谓的年味,不一直都是那份与家人团聚的期待感么?酒能醉人,能让人忘记一年的忧心与劳累,能让人敞开心怀地去与家人倾诉一年来的喜与忧。大概年的意义,就藏在了小小的酒杯之中。
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春暖花开的日子是每个人心中的期盼。作为新一年的开始,春节的历史十分悠久。春节的起源是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但民间还是习惯将其称之为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民国政府改用公历。于是公历的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而将农历的一月一日称之为春节。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按《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夏商时代产生的夏历,按照月亮圆缺的周期为计算单位,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历史从周朝开始,—直到西汉时期正式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实际上,春节在传统意义上来说并不只有我们现在认为的年初一到年初三这三天。从腊月八日的腊祭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都可以算作是春节,其中以除夕以及大年初一为春节的最重要时节。如果古代也像如今一样有公众假期的话,大概会过得特别幸福吧。事实上,在民国时期,曾有一段时间宣布废除旧历新年。但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过年的概念根深蒂固,又岂是一纸公文就能废除呢?于是乎,民间还是在这一天穿上最好的衣服,关起店门,燃起鞭炮,跟邻里互道吉祥的祝福。林语堂也曾撰文《旧历新年的诱惑力》,写到自己从作为“彻底的现代派”,坚决不过旧历新年,到最后“在“嘭——啪”的鞭炮声中坐下来吃年夜饭。高兴得忘乎所以了。”不太一样的情况却发生在欧洲,法国在启用格里高利历(公历)时,也不是依然有着许多人坚持着在旧历法的4月1日过新年。然而欧洲人受宗教的影响更容易接受了新历法,反倒是将原本旧历法新年过成了“愚人节”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
作为如此重要的节日,春节从古代开始传承了各样的民间习俗: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而古时元日要喝下的那杯屠苏酒,更是承载了对家人的美好祝愿。
相传屠苏酒源于汉末名医华佗配方,以大黄、白术、防风、花椒等中药入酒浸制而成。所谓的“屠苏”,“屠”原意为“割”,“苏”则是指各类药草。古人将割下来的药草浸泡在酒中,便制成了“屠苏酒”。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苏而已。”制作屠苏酒需要在年三十的傍晚,将药材切细,装入深红的药袋放入井里。在初一的早上取出,连着药袋一起浸泡在酒里面,这就成了屠苏酒。
屠苏酒的饮用也颇为讲究。饮用屠苏酒的顺序是从家里最年幼的晚辈开始,依次传递到长辈,并结束于身体抱恙或者是最年长者。一反常规的长幼尊卑,寓意是集年轻人的精气神,奉献于长辈,祝其健康长寿。苏辙《除日》中有言:“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当然了,屠苏酒除了用药草来浸泡这一点外,并没太多的固定的制作工艺。屠苏酒更多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祝愿,却很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地消失。现代人大概还是能够从王安石的那首《元日》里面一睹屠苏酒的身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重开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那些已成为年俗的酒
饮用屠苏酒的习俗在现今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甚至屠苏一词许多人只知道是新年的某种代名词却不解其本意。尽管如此,其他的一些过年饮酒的习俗还是在某些地区流传了下来。
福建地区过年时节习惯饮酒,而其中,青红酒是最具福建特色,也是福建大多数地区过年时候必须准备的酒。青红酒被誉为闽派黄酒的正宗,是一种半甜型的黄酒。青红酒的酿造工艺十分讲究,“取上好的闽江江畔出产的糯米,和闽越山泉兑酿之醇浓酒曲,置于发酵之地也须经周易八卦之占卜,定于风水顺悦之上好阴地,泥封静置数年乃至数十年,破泥而观,酒香扑鼻而来,色泽青红浓稠,入口极软,易咽爽口,却后劲十足,三五碗后,经过小半时辰,必大醉。”
青红酒是红曲酿造的糯米黄酒,新酒色泽红艳,在陈年的过程中会有酒曲带来的红色转为青色。故而称之为青红酒。在福建的土话中,一般会将黄酒叫做“红酒”。当然此红酒非彼红酒。这是因为不同于浙江一带风行的麦曲类黄酒,福建酿酒习惯采用稻米上生长的红曲霉(米曲)来酿造。酿酒之后的酒糟还可以做糟鱼、糟腐乳等美食,更能为春节奉上一道美味。
相对地,江浙一带过年时候的习俗是家家户户自酿米酒。虽然江浙一带饮用黄酒更广,但毕竟黄酒无法在家里自酿,反倒少了一种过年团聚,全家人一起动手制作年食的欢聚感。江浙一带制作的米酒依然是选用糯米,先将糯米蒸熟,摊凉后混入酒曲并搅拌。混合好的米酒要在中间挖一个“酒窝”方便出酒。酿造米酒的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所以江浙一带的人家都会提早准备。大概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酒窝里面便开始出酒了。而再放个10来天,酒窝里的酒得以充分发酵。等酒色开始变红,便可以开始饮用了。
酿造米酒最重要的便是温度。太冷的天气酒曲不干活,但是太热的天气又会使得米酒发酸。所以,以前做米酒也只能等到春节前后才能制作。正因为这样,对于江浙一带的人们来说,米酒也多了一份年味。另外,以前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用粮食酿酒也是十分奢侈的。也只有在过年这样的重要场合,家人才会做上一坛米酒,等到年三十阖家团圆时候才打开喝上一杯。这也大概是劳苦大众对年味的最深刻記忆了吧。
70、80、90后,年与酒的新时代
最近的4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阶段,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物质的日益丰富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可是人们为什么还会去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呢?回顾下以往几代人所经历过的年,所喝过的酒,也许还能找寻到以往的那份对过年的期盼情结吧。 70年代:祭灶迎春,白酒当道
尽管才过去40多年,但改革开放开始的70年代感觉已经离我们好远。这些年,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困境发展到今天的日新月异,如果说因为现在因为物质丰富而人人都说年味变淡,那么在70后出生的年代,也许还能感受更多传统的年味吧。
为了这个话题,还专门询问了身边朋友的童年回忆。朋友是部队家庭,所以过年的习俗不多。但有一点始终坚持保留的是过年的祭灶习俗。年二十三送灶君的传统相信中国人都很熟悉,但以前小孩子日常很少零食,所以嘴馋的莫过于祭灶后留下的那一包包灶糖灶饼。此外,部队家庭出生的孩子多少都能喝点白酒。在那个年代,白酒还是年夜饭的主流饮品。不管是富贵人家喝的酱香茅台,还是普通人家喝的土制烧酒,只要够烈,呛喉,小玻璃杯里倒上半杯,一仰颈喝下去,总能获得餐桌上其他人的喝彩。70年代物质匮乏,难得团聚在一起吃饭,为了彰显自己的阔气,餐桌上劝酒的习惯也特别流行。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今天,劝酒的习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厌恶。
80年代:逐步消失的习俗,啤酒的兴起
作为80后,我出生的時间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周年。物质依然匮乏,小时候就连鸡鸭鹅也不是日常吃的食材。但总体来说还是好了许多,至少说春节的各种年货还是很容易就能够置办齐全。因为老家过年的习俗要祭神,三牲酒礼必不可少。祭神用的酒并没有买太好的,因为家里人基本不喝白酒,所以用的只是十几块钱就能买到的九江双蒸。跟着大人有模有样地烧香礼拜一番后,大人便在香烛盘上酹下祭神的酒,至今那香烛与烧酒的清冽酒香交织在一起的香气,是过年时候难以忘怀的回忆。只是这些繁琐的祭神仪式已经没有太多人会认真对待了,大概到了我们这一代,这项传统就会消失吧。
80年代啤酒渐渐占据了酒类消费的重要份额。啤酒的度数低,小孩子也能喝上一点。而且啤酒的清爽感也能够解除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所带来的油腻感。虽然现在回想起来会有些不妥,但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总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让我陪他喝上一杯。可是毕竟是小孩子,总觉得啤酒苦苦的,白酒辣辣的都不好喝,皱着眉头喝完眼泪都要掉下来。也许当年爸爸只是出于抓弄下孩子的恶趣味,然后10多年以后,儿子真的投身于葡萄酒行业,大概是他怎么都想不到的吧。
90年代:孤独的一代人,追求品味的葡萄酒上台
出生在90年代是幸福的,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且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倍受家人宠爱。但也因为是独生子女居多,90后的成长既受宠却又孤独。也许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同辈的小孩才有机会聚在一起打闹一番。90年代物质已经较为丰富,但还是保留了很多过年自制年货的习俗。像广东过年必备的油角与煎堆,都是家家户户过年时候都会制作的特色过年食品。油炸食品香脆诱人,更何况是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呢?为了防止小孩子偷吃,大人往往找来一个大铁罐将炸好的油角煎堆放进去,还要在上面贴好封条。只有到了大年初一,这些年货才能得以解封,以解小孩子肚子里的馋虫。
记忆中葡萄酒开始出现在过年时节的餐桌上也是在90年代。当时还是国产的老三家葡萄酒占据了超市的货架,进口葡萄酒在小一点的三四线城市几乎找不到。那时候喝葡萄酒还可以算时间时髦有品味的事情,但至于谈到所谓的酒体香气,呵呵,还是专心吃年夜饭来得实际。
写在最后
从古时元日的一碗屠苏,到江浙一带过年自酿的米酒,再到福建人祭灶时喝下的那一杯青红:年与酒绑定的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的亲密感情。随着时代变迁,过年的习俗和过年喝的酒已经和往时大不相同。但所谓的年味,不一直都是那份与家人团聚的期待感么?酒能醉人,能让人忘记一年的忧心与劳累,能让人敞开心怀地去与家人倾诉一年来的喜与忧。大概年的意义,就藏在了小小的酒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