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命运的咽喉”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mily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用这句话来形容“乐圣”贝多芬的人生轨迹可谓恰如其分。《命运交响曲》的矗立,让一代代人听到了“命运来叩门的声音”,触到了“扼住命运咽喉”的力量。伟人,超凡脱俗,惊天地,泣鬼神,令人不敢仰视。这是一般人眼中的贝多芬,但这绝不是全部的贝多芬,否则,英雄就永远活在了缥缈的神话里。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把他带回了现实,让伟人站在了生活中,栩栩如生,客观、真实。
  一、认一个凡人
  他是一个凡人。“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身短,不伟岸。“十分陈旧”“不整洁”的穿着,“早已失效”“拖在衣服后面”的助听器,“愁苦”的脸,“有生以来从未梳过”的头发,不讲究、不修边幅,生活窘迫,蓬头垢面,令人避之唯恐不及。“自己做东西吃”“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吃得简单随便”,房间“两分钟内就会弄得凌乱不堪”,任性,随意,洒脱不拘。“沉重的脚步声”动作迟缓,拙劣。情感世界呢?他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当客人来拜访他时,他“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当客人要了解他的“好灵魂”时,他感动得“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当他无端被打扰时,他“厌恶别人”“表情是不耐烦的”“粗着嗓子喊”;当他因耳聋被“嘲笑”“捉弄”“模仿”时,他无可奈何;当他被别人当作“厌世者”“孤零零地坐着”时,他“不免叹息”,感到“真软弱”。贝多芬如此平凡,走进人群就会消失于人海。
  二、识一位斗士
  “他几乎完全聋了”“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耳聋的折磨,生活的困扰,世人的远离……音乐家身上耀眼的光环逐渐被人们忽略,他的天空布满阴霾。伟人何去何从?是拿着过去的荣耀去博取人们的同情,还是在忧郁的日子里孤独沉沦?面对残酷的事实,他“自己做东西吃”“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他走向大钢琴旁边“习惯性地坐下来,拿起一支笔”,他“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一方面尽可能独立地处理日常杂务,另一方面,坦然面对耳聋带来的孤独和安静,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冲动,用“心”观察和思考人生,进而把这种思考付诸音乐。且看他“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极宽阔的两肩,他“那只有力的大手”,“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颌”,一切都在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的不屈服的抗争意志。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斗士。
  三、举一支红烛
  贝多芬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而且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耳聋后的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他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正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激情如火如荼之时,耳聋袭来,他不甘心,他“拼命”“巴望”,表明了与不幸命运不妥协的决心。“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生活的抛弃,朋友的远离,亲人的误解……这不算什么!因为音乐是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传递他的心声。“听我心里的音乐!”“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写出的音乐!”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贝多芬以他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他献身音乐,反抗苦难,“扼住命运的咽喉”,成了时代的高标。他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红烛,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从黑暗走向光明。
其他文献
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必须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客观的认知规律。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掌握技能外,培养他们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表面形式的改革,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忽略了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盲目地模仿一些“典型模式”,使得原本就举步维艰的新课程改革陷入了更深的泥淖之中。如有些学校机械地限制了
期刊
我现在任教西郊中心校初中部九(2)班语文,我班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就如中国的地形地貌,呈现三级阶梯状,一共28个学生,好中差均衡分布,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语文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品质都不如人意,状况之差,人数之多,也是历年来所罕见,这种情况,我教学多年来也是首次遇到。  这些学生的成绩既影响他们自身,也成为这个班能否持续进步的重要因素。任教这个班语文不久,我便意识到补差工作的重要性,于是补差
期刊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但因为拼音字母比较抽象、枯燥,对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死读硬记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学习汉语拼音,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灵活。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教从表象入手,学在直观感知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无意注意又占据优势。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不断提倡课程理念,真正体现高效课堂的今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热爱写作、渴望成功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一、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用文字表现美好生活的兴趣  俗话说:生活就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不管是谁,只要你热爱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真情去感悟生活,用大脑去思考生活,用感觉去品味生活,你就能体会得到生活这本教科书里的无穷乐趣和奇妙之处,就能激发自己
期刊
做实事,使人佩服;说实话,使人相信;同样,文章真实,才使人爱看。可究竟什么是真实性的文章呢?对此,需要作具体分析。  一、典型化的真实  纪实(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都要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真有其物。這就是说,写文章不要弄虚作假,“不虚美,不隐恶”。既要写真实,又要通过艺术写出它的“典型性”。像鲁迅先生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现在你去鲁迅的家乡——浙江绍兴,还可以看到它们的旧址。文中描绘的景物,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主体参与,这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由教为主体转换为学为主体。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的几个主导工作。  一、导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忙忙碌碌地记,学生的
期刊
写作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个人的思想,诉说个人的情感,是自我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写作源于生活,将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经过文字的形式展示给世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写出来的东西必须赋予情感,融入真情,才能展示出被写作对象的真实和生动。  一、督促学生做好课外阅读量的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好多学生常有言不及义或意犹未尽以及行文单调枯燥的弊病,究其原因无非
期刊
散文是一种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自由的文体。它不讲究音韵和谐,也不讲究铺陈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如此随性不羁的文学样式,那么在教学中应当怎样去品味它的深邃与明丽呢?  散文是自由的,只是不经意间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语言雅致美,意境自然美,形象朴实美,情意含蓄美,形散而神聚,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因此,“集诸美于一身”的散文在教学中也当把“美”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玩味美
期刊
人人都爱听故事,因为,智慧在其中隐藏,道理寓于故事中。学生反感说教,但是通过讲故事同样可以起到教育作用,学生还易于接受。故我们少说玄理,让故事来说话。  一、以故事哲理引导学生增强责任心做合格的中学生  新的学期开始了,一批学生跨进了学校,又一轮的新工作拉开了序幕。  初一新生带着新奇和愉悦迈进中学的大门,新的环境让他们感到既新鲜又陌生。可他们将面临许多的不适应: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时间延长,师生交
期刊
经常会有已经毕业了的学生回来说:“老师,初中不讲语法,到了高中学语文可真费劲啊。”其实,即便中考不考,即便语法再怎样被淡化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是应该讲语法的。语法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识字过程中需要汉语语法知识。汉字的形声字、会意字占汉字的绝对优势,形声字尤为突出。到了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小学大量识字的基础上,学好这一知识就可以把不以数计的文字现象加以本质上的认识,把诸多的感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