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励学生的创造情趣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但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但是,创新能力的形成决非自发的,需要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我们认为,创造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具有浓烈探究色彩的活动过程。
  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因为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依靠自己的知识、智力和经验,认真阅读书籍,独立思考,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保证与促进学生获得创造成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强化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1 提供创造氛围,激发创造情趣
  美国创造学家主张,在培养儿童创造性的过程中,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营造培养“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及知识环境”。应该说,我们的学生身上蕴藏着无穷的创造潜能,但缺少自由创造的人,鹰击长空,是因为有了可以自由翱翔的碧蓝天空;鱼翔浅底,是因为有了能够态意遨游的清澈江水;学生能够自由地抒写性灵,是因为有了可以自由展示才华的创造空间。雄鹰不愿在阴霆的天空展翅,游鱼无法在受到污染的江河里畅游,学生也无法在一个沉闷、压抑的天地里自由创造。
  首先,要提供创造氛围,改进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要大量开发人矿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给他们自由,鼓励他们拥有批判精神,大胆猜测,勇于发表不同见解;要求教师对学生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荒谬的问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幼稚不能讽刺、挖苦、埋怨和耻笑,要保护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而学生的安全感越强,就越有助于他们创造性的发挥。课堂上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察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不应随意批评学生,随意批评只能打消学生的创造意念。如,一位老师在讲《雷达和蝙蝠》时说:“飞机是仿照鸟儿制造的,轮船是仿照鸭子制造的。”
  一位学生突发奇想,问:“能不能制造出一种既仿鸟儿又仿鸭子的东西?”老师因讲课被突然打断,便十分恼火地说:“世界上没有这种东西!”“没有,可以造嘛!”学生也蛮有理由。老师的气不打一处来:“造!等你成了科学家造出来再说!”教师又滔滔不绝地讲课了,而学生的可贵的“创造火花”却被无情地扑灭了。其次,要改革教学模式。陈旧l的教学模式,如“满堂灌”、“满堂问”模式只能扼杀学生的自学能力,窒息学生的创造才能。因为“满堂灌”和“满堂问”不是有效点拨,既没有进行学法指导,也没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做到“学教一体”,应根据“学”的模式来确立“教”的模式,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融教法于学法。让教法体现学法,实现教法学法化,学法教法化;让学法指导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通过对教法的模仿、借鉴,真正掌握一些常见的学法。如我们可以将分析课文常用的“解释课题。作者简介、作品简介。生字注音。解词、分析课文(句、章)。课后练习”讲解程序转化为学生学习课文的思维程序,从而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要灵活运用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少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已探索出一系列体现“学教一体,融教于学”精神的教学方法,如质疑问难法、自学辅导法、反当法、想像求证法、举一反三法、尝试法等,都是根据学的过程来制定的。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创造性地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中,有些孩子自信心十足,“我能行”常挂在嘴边,但也有很多孩子却非常不自信,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中,孩子一旦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还可能会跟着连带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地落伍。那么该怎样培养和促进孩子的自信心?  1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树立自信  最胆小怯懦的孩子
期刊
说到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多老师拿着课本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不然,我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和备课时善于抓住可以锻炼学生能力的要点,只要你善于开发并利用好这些题材,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变得轻而易举了。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问的主导者,学生具有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无论对人的理想及世界观的形成,还是对工作学习都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感兴趣,才能把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够得到保证,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人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浓厚的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工作30年,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诉苦:老师,他在家谁的话都不听,我们根本管不了他,可是您一说他就听,您就替我们多管管孩子吧。经过多年的观察及家长的反映,笔者发现,部分小学生在家在校表现判若两人,是典型的“两面派”。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1 部分学生在校期问各方面表现优秀,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而在家里却是调皮霸道、蛮横不讲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期刊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求知欲望,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帮助他们学会观察、认识社会,树立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做的工作。  有些老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额外任务,是学生在完成了作业之后的补充,还有些老师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苦于基础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给学生阅读。而朱永新教授则认为,大量的阅读正是
期刊
1 活动目標  1.1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1.2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的方法。  1.3培养健康安全生活的习惯、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活动准备  2.1学生:搜集交通安全标志图及交通安全常识,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2.2教师:准备交通安全标志图。  2.3有关的录像、课件、学生表演的道具。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我认识它们  3 活动过程  3.1
期刊
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数学教师不能充当数学知识的施舍者,没有人能教会学生,数学素质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获得的。”这一点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基于此,那么,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提高40分钟课堂的教学效率呢?下面,我谈一点看法。  1 激趣,让学
期刊
国人近年来有一个急功近利的通病:商人希望一夜暴富;艺人希望一举成名;官人希望一步到位;政府希望新城一下崛起……时下,这种功利病已蔓延至学校,向纵深发展:学校希望教改一周成形;老师希望学生一教就会……  呜呼,哀哉!  商人炒股,可能一夜暴富;艺人凭借一个作品,也可能一夜成名;官人有人提拔,也可能一下到位。可是学校的教学改革怎么会一周成形呢。怎么会人家用什么方法,我们就得去模仿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教
期刊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大部分教师所采用,无论是公开课还是研究课,我们都能很容易的就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但如果我们走近小组合作学习,又会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有时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得不到发展,又得不到展示。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我认为应作好以下几方面:  1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要准确  合作学习不应只是流于形式,要重视过程与实效。我们常看到课堂上老师一提合作学习,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教育的重要性。人的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这里包含着学前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学前教育,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探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学校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