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用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43例用复方丹参治疗,共治疗三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稳定型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为62.0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ECG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74.42% 和42.86% ,均相差显著(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 稳定性心绞痛;异乐定,复方丹参滴丸;临床观察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其常见原因,本文以8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住院患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采用1979年WHO报告的标准。8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46~72岁;对照组43例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45~72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常规检查心电图,次极量运动试验。部分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sT段下移0.050-0.075mm者56例,下移0.100-0.150mm者29例,下移0.200mm以上者3例。86例次极量运动试验均为阳性。冠状动脉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狭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在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 mg、qd)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异乐定胶囊,每次50 mg,每日1次,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服药期内停服其它抗心绞痛药物,根据病情配以降压、降脂、降糖治疗。在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以缓解症状。
  1.2.2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部位、放射程度、持续时间,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改变,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测定,观察药物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全国疗效标准评定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
  1.3.1 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同等劳动强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不到50%或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增加和程度加重。
  1.3.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次极量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治疗后回升0.05mm以上,但未恢复正常。或主要导联的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缺血性ST-T段无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有效率用X2检验,其他数据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例数(%)]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心电图的影响 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心电图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全部受试者治疗前后均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和三大常规.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说明异乐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安全,没有明显毒副作用。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普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心绞痛发作,其性质在1~3个月内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疼痛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3~5分钟),无长达10~20分钟或以上者,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疗效。其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供血不足和耗氧量增加,因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是治疗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联合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对控制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改善静息心电图的ST改变均有良好的作用,改善心功能作用明确,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且无特殊不良反应,远期疗效也较好,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说明硝酸异山梨酯与复方丹参滴丸联用可显著提高缺血型心绞痛的疗效,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志美 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较,中国医学创新,2009,6(3):79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2—18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双排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为单发,22例为恶性,8例为良性。CT平扫肿块呈均匀等密度10例,肿块呈类圆形;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心为大小不一的低密度20例。CT值为15-41HU。CT增强病灶动静脉期均呈明显均匀强化10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2例;动脉期和(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鼻侧切开和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3年10月到-2009年10月6年内确诊的因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来我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并随访病人40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后半年、一年、两年进行随访复查。将鼻侧切开与鼻内窥镜下切除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从复发率、手术的微创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鼻侧切开与鼻内窥镜下手术两者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手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病人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0月-12月在我院初诊为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病人的各种心律失常情况的检出率。综合评价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病人的诊断意义。结果:24h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短阵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的疗效、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妊高症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静脉给药首次负荷剂量为25%的硫酸镁20ml+25%的葡萄糖20ml,5~10分钟推完,继之以25%的硫酸镁60ml+5%~10%的葡萄糖1000ml静脉滴注,滴速1~2g/h。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加用肌肉注射。结果 24 h内收缩压平均下降34.5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8.8 mmHg,用药30~60 分血压下降明显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缩宫素治疗)和观察组(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每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产程变化、产后30 min和产后2h的出血量、治疗前后血压、脉搏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脉搏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血压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急救疗效,为临床医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有益借鉴,探讨提高重度昏迷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急诊抢救室150例重度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院前发病原因、初步诊断及急性抢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病引发昏迷最多,死亡率最高,外伤者以青壮年为主,外伤致死率第二,中毒致死者最少。治疗后,150例患者急性猝死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麻醉在肩臂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进行肩臂手术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麻醉。结果 本组48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有35例,良的有13例,没有发现一例麻醉效果为差级的病例。在神经阻滞麻醉后,本组病例说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腋路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者是两者的联合,可以在肩臂手术中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结论 神经阻滞是肩臂手术的一种比较理想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运用依达拉奉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符合急性脑梗塞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5例给予达拉奉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分别治疗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9%,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及肝胆系统的病理改变,分别选择不同的术式或联合手术。结果:6例有结石残留,4例术后3年复发结石,残留结石发生率16.6%,结石复发率11.1%。结论:根据诊断结果,明确结石分布和肝胆系统的病理改变,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