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二重真菌感染与抗菌药物应用的关系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二重真菌感染与抗菌药物应用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应用抗菌药物而发生真菌感染的100例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二重真菌感染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主要位于肺部(45例/ 次);主要集中在头孢噻肟和左氧氟沙星上,分别为51例/次,50例/次;长期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或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真菌感染者45例/次。结论 抗菌药物引发的二重真菌感染是造成院内真菌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 老年患者二重真菌感染抗菌药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68-01近年来,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类以及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在为临床提供了效果显著的抗感染药的同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由此诱发的多种院内严重感染,尤其是真菌感染的患者比例也日益上升[1]。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机体功能衰弱,更容易成为二重真菌感染的主要人群。笔者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100例内科老年患者二重真菌感染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应用抗菌药物而发生真菌感染的100例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51——85岁,平均65.4±7.2岁。患者均有1种或者1种以上基础疾病,其中以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最多,分别为30例、19例、14例、11例。对所有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情况进行登记分析。所有患者或者其家属均在研究报告同意书上签字,同意本次研究。
  1.2诊断方法
  患者在入院时并未发生真菌感染症状,但是在住院48h后,服用药物治疗后,根据标本直接镜检或者培养后发现了真菌孢子及菌丝;检测人员利用同一标木,连续2次或者以上培养出同一真菌,综合考虑其临床表现即可确诊感染。
  2结果
  2.1真菌感染分布情况 本组患者真菌感染的部位中,位于肺部者45例/ 次、位于泌尿道者38例/ 次、位于肠道13 例/次、位于口腔15例/次、位于腹腔4 例/ 次、位于皮肤3例/ 次、位于伤口2例/ 次,其中51例是单一真菌感染,另外49例是真菌、细菌混合感染。
  2.2真菌感染患者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在继发真菌感染前6例患者用过1 种抗菌药物,23例患者用过2种抗菌药物,用过3 种的患者有25例,用过4 种的有20例,超过5 种的有25例。主要集中在头孢噻肟和左氧氟沙星,分别为51例/次,50例/次。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或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10天或者10天以上的患者为45例/次。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药物种类、用药天数及剂量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继发真菌感染的药物种类、用药天数及剂量统计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抗菌药物的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老年患者真菌感染情况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本组研究显示,诱发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较为集中,主要包括3 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而其中,又以头孢噻肟和左氧氟沙星最容易诱发二重真菌感染,分别为51例/次,50例/次。头孢噻肟与左氧氟沙星的抗菌谱广,本身都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副作用相对轻微,对于严重感染的老年患者已成为临床经验性治疗的首选用药,不少医生还选择将两药合用[2]。但与此同时高起点、长疗程的不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也成为了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基于此,医院如果要想较为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就必须高度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问题,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一般建议多采用窄谱抗菌药物,尽可能降低广谱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频率,尤其是要注意减少第3 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减少二重感染。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一般不建议当做常见感染的一线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应当严格观察二重感染的发生情况,患者在停药后需要及时补充微生态制剂,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3]。
  临床采用广谱抗菌药物能够大大减少肠内敏感细菌的数量,使得机体正常牺牲的真菌以及耐药菌出现大幅度增多。患者在停药后,虽然敏感细菌进行了重新定植,然而由于需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要远远快于代谢缓慢的厌氧菌,所以在这种不平衡情况作用下极易造成菌群失调,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其自身免疫力低下,更易诱发(二重)感染。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引发的二重真菌感染是造成院内真菌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为降低二重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应当降低广谱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频率,缩短应用疗程,尽量减少第3 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药物的联合应用,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科学、有效地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美田.2007-2009年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7(13):78-79
  [2] 刘树民.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 医药导报. 2010,32(10):124-126
  [3] 张宏,马守江,刘振波,张冬,时利民.抗菌药物滥用与细菌耐药防控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25(10):103-104
其他文献
【摘要】 患者因治疗需要临床给予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等过敏样反应,考虑由注射用环磷腺苷制剂引起该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关键词】 环磷腺苷低血压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65-011病例报道  患者,男性,48岁,因“心悸、胸痛1周”于2013年12月24日09时31分入住院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药物引起的肺纤维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新编药物学》(17版)、药品说明书、有关文献及临床报道,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引起肺纤维化的药物为抗肿瘤或细胞毒类药物及心血管系统用药,少见者有抗菌类药物、抗癫痫药物及其它类。结论 加强用药知识宣传,重视各种药物对肺脏的损害作用,防止药物引起的肺纤维化。  【关键词】 药物肺纤维化防治措施合理用药  【中图
期刊
【摘要】 目的: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方法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2 年6月至2013年5月出生的早产新生儿100例,通过采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分规划方式对早产低体重新生儿采取综合护理和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采取综合护理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体重增加情况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结论:对于早产低体重新生儿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其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对临床方面
期刊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但与此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临床医生对各专业的用药知识掌握不全面,相关禁忌证了解不够充分,以及药师与医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不够紧密。为了对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解决。笔者研究以消化内科的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
期刊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以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的功能衰竭。2002年卫生部进行27万人的健康调查,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高达18.80%,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西药治疗从长期来看,副作用较大,不能很好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本文节选5位名老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诊治经验,论述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低副作用和确切疗效。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治疗  
期刊
【摘要】 中风后患者心理上容易发生的情绪波动,容易陷入抑郁的心理状态,对中风后病患的功能康复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抑郁是中风后患者情绪波动中最常见的变化,是影响中风后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风后病患的心理状态的分析,对于了解病患抑郁情绪的程度,并及时对病情做出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由于中风病症带来的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病症并积极的接受康复护理,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期刊
【摘要】 目的使用特殊时段口服药标记分发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比较使用标记法前后的发药错误率。结果标记法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差错的几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论标记法是有效而合理的发药方法。  【关键词】 特殊时段口服药分发方法  【中图分类号】R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71-01随着人口老龄化,内科住院病人中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加。老龄人
期刊
【摘要】 基层医院儿科是儿童看病的主要地方,本文就基层儿科用药安全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给广大同仁提供合理用药的帮助,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呵护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基层医院儿科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66-011前言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可供选择的药物日益增多,但是专门针对儿童研发的药物相对还是较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头孢噻肟钠治疗支气管肺炎致患儿发热的副作用,总结发热原因及临床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年龄为7个月的患儿作为对象,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回顾分析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发热反应的原因,以及应对这一不良反应的措施。结果:患儿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后,体温分别于第6天、第7天、第8天、第9天升至37.7℃、38.8℃、39.0℃、39.1℃,而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明显消失。将头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医生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随即抽出丰县3家社区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处方共400张,有属于不合理用药处方123张,占到所抽查处方的30.75 %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医生在不合理用药方面问题很多。结论:社区医生需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全科医生正规培训。  【关键词】 社区医院医生不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