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打造一篇像样作文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吕叔湘语),修改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可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中常常忽视了修改,往往是上课前老师说个题目,并作简单指导,最多师生一起互动一下,就让学生进行作文。老师把收上来的作文简单批阅一下,等到下节作文课上适当地点评,最多将写得突出作文当众表扬一番,结束了,又布置下一篇作文题目了。
  其实这样作文教学收效甚微,“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此笔者从自身的实际教学中总结经验,认为“改”作文,分别从内容、形式两大方面进行“千锤百炼”,让一篇粗糙的作文逐步提升为一篇象样的文章,乃至是篇精品;我们的同学也能从这“千锤百炼”中明显地感受到写作水平的上升,享受到写作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锤炼一: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新课标里的课程目标中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中的“真实”是其生命之源,反之缺少了这个“真”的话,文章如同无病呻吟。
  为此我们进行了第一次作文锤炼,侧重于内容上的要求,事先学生作文时就告诉他们: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无论写什么文章,只要而且必须如平常写信给朋友一样,老实倾吐胸中的积蓄。”例文《我的同学》,“锤炼”过后明显真实:
  初一下学期,班长为了整治班风,在全班无记名投票,选出一个本周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表彰;当然也要选出一个表现比较差的,是要叫来家长的,大家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收敛了许多。
  每周投票,无一例外,直到有一次,好的同学选出来了,但表现不好的同学还没有选出来,班长于是便说了两个同学的名字:王安、孙铁,让大家在两个中选出一个。当时班里的人缘好的当然是孙铁。大家差票自然就不会投他。王安也深知情况,竟小声地呜咽起来,大家都知道,王安的父亲是不容王安犯错误的,如果王安被叫家长,不免被暴打一顿。孙铁好像也知道了,于是他向同学们施眼色一一拜托,差票投在他身上,还用了点恐吓,最后算是如愿以偿了。家长被叫来了,孙铁也被父母一训,还打了几下。但他回来后,却非常高兴。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这样作文就能够基本达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比原先小作者在文章里渲染孙铁在班级是如何霸道等方面就强多了。也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农村少年的天真与淳朴,这就是文章的真实具体与生动感人。
  锤炼二:表达恰当,丰富形象
  请看一位同学在他的作文这样描写同学的外貌:“在七年级的时候,我认识一个同学,他的名字叫张翔,他长着一对八字眉,看起来活像关公,再从他的嘴巴上看又变成了狐狸精了,贼眉鼠眼的样子外配一张长脸,一头驴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面前了。”
  这段确实是运用了人物外貌描写,而且也用了比喻,可是让人感觉不是在刻画同学,而是塑造小丑,这就谈不上“恰当、形象”了,为此除了指导学生的作文知识,即各种描写方法与相关的语言修辞手法,还重点在“恰当、形象”上指导与重视。
  下面这个人物片段描写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分别就人物的动作上深入描写,抓住关键的动词与精彩的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样经过“锤炼”一番后就比较具体、恰当了:
  于是,刘雅文向老师又要了两个飞盘。我们开始玩了,首先是刘雅文以极快的速度从高处向我抛来,那飞盘在空中飞快地旋转着,绝不亚于专业运动员的水准。飞盘快要飞到我面前时,我伸手去接,那盘子一下子从我的手上溜了过去,我的手火辣辣的痛。我心里暗暗的和她较劲,我同时从不同的方向向她发了两个飞盘,只见刘雅文眼疾手快,只见她“喝”的一声,大喊一声“ 哎呀,我的妈呀,来得好,本姑娘还怕你不成!“她便用一个白鹤晾翅的动作牢牢地接住了两个飞盘,随之一头飘逸的长发飘散开来,形成一个靓丽的漩涡定格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她的气定神闲,潇洒动作实在令我佩服。这时,我们两人都较上了劲,只见飞盘在空中漫天飞舞,时而斜线飘忽,时而直线飞翔,就像天女散花,不,比天女散花更多了一份力的美,青春的美,现代的美!
  巧用修辞,富有文采,作文才能给人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才会“恰当、形象”。
  锤炼三:结构调整,条理清晰
  学生刚开始作文的时候就审题、立意、选材、提纲,如同建造高楼大厦事先勘察、测量、设计图纸、施工,而不是将一堆建材简简单单堆砌、组合就完事了。为此我们这里的“锤炼”仅是对前面的提纲中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作文条理更加清晰,着重于文章的开头结尾,中间过渡方面。
  首先我们师生一起探讨精彩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一般常见样式,重在学习他人之长,避己所短。比如有开头运用小标题,即日记标题式、引用语录式、概述情节式、概括内容式等等;开篇人物、景物描写进行渲染入题的,还故意设置悬念的;结尾卒章显志、运用名言诗句,呼应开头,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旨;中间承上启下,适当巧妙穿插一两句议论,起到提升内涵,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等等。
  其次让学生边学习边模仿,能适合自己的就主动去模仿学习,化为己有。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经过锤炼一番后的精彩开头:
  “说曹操,曹操到”,看,一个走路摇摇摆摆的胖子向这边走来。他身穿黄色的T恤衬衫,腿穿着一条紧绷住大腿的运动休闲裤。胸前的肌肉从T恤衬衫鼓出来。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哇酷,胖子来了。大家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他。
  这样用了人物描写的开头难道不比一般的文章开头更具生动形象吗?
  我们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在作文教学上仍然要继续探索、深入,把教学上的经验与理论更好地结合,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关于“共读共写”,我已经在农村中学摸索了八年。在“共读共写”中,我亦已经与学生共同进步了八年。关于在农村中学实施“共读共写”,我有些许拙见,与同仁们共勉。   一、农村中学实施“共读共写”的必要性   1.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   余秋雨告诉我们:“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
期刊
自然界中的鸟语花香,常常流诸文人雅士的笔端,成为他们抒情达意的媒介,看似平常普通的花草,到了文人笔下就显得灵气袭人,风姿绰约。光那富有风流神韵的花之称谓,也够让人赏心悦目的。   落花: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落英:朝饮林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    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王夫子)
期刊
课改都已十年了,但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和新的教学要求理解不透,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感到困惑,或是一脸的无奈,或是穿新鞋走老路。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更令人深思。怎样才能走出困惑,让语文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两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振兴中华民族,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改把教学
期刊
很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每逢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作文不知如何下手。即使文章写出来了,文章质量不高,毛病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文章中体现的学生写作思维混乱,立意不高,结构不清,缺乏逻辑性。因此,必须要进行写作思维培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着重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
期刊
在实际教学设计与组织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要求,才能够有效保障分组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  一、坚持合理分组原则,适应学生基础实际  合作学习小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基本的学习单位,在这样的学习载体之中,教师的各项教学目标要求可以得到有效实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可以向教师进行表达,能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互动的通道。在学习合作小组的分组过程中学问较大,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直接就将
期刊
我是一名教师,1987年师范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记得教材已作了几次调整,单我所在的学校语文教材一直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出版的版本。在现在各地方可以自主选择教材的情况下,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地方使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只是在2007年我又一轮教授人教版的新语文课本时,发现有几处改动和毛病,今借贵研究会征文之际,写出感受,你们看是不是有些道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
期刊
女儿正上初中,期末考试写作文《少年的心声》,大声呼喊作业太多让她睡不够觉,没时间玩儿,电视、网络都难得一看,读书更谈不上。这是实实在在的,各科每天都有作业,有时数量惊人,更可恶的是有些作业纯属机械重复:课文注解不只要看要读要背,更要抄写,今日复明日;不论单词听写错没错,从模块一至模块N统统写N遍。家长一看就是暴力作业,真想让孩子不做了,可是孩子认真,自尊心又强,不愿因为完不成作业让老师数落,就只好
期刊
《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文本。它与教科书若即若离,又互相为用。入选作品文质兼美,文化内涵丰富,情感表达真挚,贴近学生生活;90%以上为名家名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典范,形式活泼。怎么用好《语文读本》呢?下面笔者就使用《语文读本》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读本》使用意识   如何把握高中语文教材的“读本”与“教本”的关系?编写者在编写读本的时
期刊
考场作文巧用多变的句式,可使文章亮丽迷人,多姿多彩,妙笔生花;读之则如饮香茗,余甘未尽,如食橄榄,余香无穷。  一、长短结合,摇曳纵横  长句周详严密,短句简洁明快,长句容量大,表达周密、详尽,短句字数少,表达简洁、明快,考场作文长短句参差使用,可使文章气韵流畅,音韵铿锵,错落有致,读之有平仄之韵,曲折之美,跳动之感。  如中考满分作文《我因先生而自豪》中:“先生姓刘,不喜功,不慕荣,爱读书,爱看
期刊
孔子说:“情欲信,词欲巧。”即语言要生动、形象。如何使学生语言变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一些探索,收到了一些成效。  一、借用“他行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不同的行业有着各自的特殊语言,因而大大丰富了我们祖国的语言库存。引导学生积累、借用“他行语”会使其作文的语言生动、幽默。所谓借用,实际是将此行业性词语活用到彼行业的文章中去,并赋予新的内涵、旨趣。如:  1.在他看来,无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