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一期一推荐不够看?智库悦读重磅升级了!每期,我们将邀请热爱阅读的智库会员为读者推荐个人当月最爱图书top3!其中,需至少包含一本教育类图书推荐。凡个人荐书在“好老师智库”官方微信平台获得超过52个赞的老师,还将额外获得“好老师智库荐书官”的荣誉证书!
  作 者:(美) 威廉厄姆 (Willingham.D.T.)
  出 版 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
  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学,究其原因是什么?是学习本身太过困难,还是人类本身天性如此?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记忆?是理解?还是思考?
  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和痛苦,不用感到愧疚和沮丧。研究表明,人类不是天生的思考者,当我们要完成一件事情时,大脑首先开启的不是思考模式,而是依靠记忆开启自动驾驶模式。本书作者认为,人类大脑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
  有沒有好的办法克服大脑这种天生的惰性?成为人人羡慕的学霸,书中给出了几个好的方法。学生在接受一个新的概念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停留在只记住字面意思上,而是能深层理解呢?一是要尽可能多地找到能够证实它的事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都有所体会,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入;二是要对新学知识抱有期望,就是有机会就要用起来,用一次就多一分理解、深一分理解。
  “题海战术”真的一无是处吗?如果没有足够的、充分的练习,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一门知识或者掌握一项技能,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学生不能熟记一系列基础的概念、定理和公式,也不太可能学得好数学。只要在练习时能够有针对性地选取习题,完全能够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程度。
其他文献
教师发展是校长最大的成就  大气的校门、整齐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葱郁的树木,走进涟水实验中学,人文、绿色的环境,让人不禁感叹这里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作为江苏省示范初中,学校近年来发展势头喜人,由于成绩突出,学校被县教育局评为2020年度中考综合评估先进单位。  在校长朱金峰看来,无论是学校的硬件建设,还是内涵发展,都是近两年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的结果,这个结果也让他颇费了一番功夫。  两年多前,朱
1985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湖南省武冈市的马顺媛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则关于贵州缺少教师的报道,报纸上大山里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深深地触动了她。她突发奇想:何不到贵州支教去?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悄悄离开父母,只身踏上西行贵州支教的征途,来到贵州省黎平县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这一晃就是34年。  留下来:深耕乡村教育  通过试教,马顺媛被安排在城关第二小学任教。一年后,她深知黎平农村学校师资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因素,只要教师队伍给力了,那我們的教育就一定能越办越好。”办公室里,南部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祝雄跃铿锵有力地说。近年来,南部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通过优补、优培、优待的方式,构建了“选育管用”的教师成长体系。  一是在“优补”上做文章,拓宽师资来源。面向社会公开考核招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到城区学校任教,近两年引进县外优秀教师50人;组织城区省市级示范中小
经师??人师  爱因斯坦说过: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那学生离开学校究竟还能剩下什么?  在学生孙晋诺的印象中,高中三年的语文课,语文老师究竟讲了什么都忘记了。但老师的形象却是永久不会模糊的,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清晰。  高三的时候,邻班老师给学生发自刻的讲义,在临阵上场前“磨刀霍霍”,而自己的老师却丝毫不为所动。一如往常,每天上课他都要进行二十分钟的时事
浙江省教育厅近日下发文件,要求全面排查和清理进入校园的有害APP,学校及学校内部分年级、部分班级在使用的学习类APP全部纳入排查范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列入重点排查范围。  进入中小学校园的有害APP主要包括以下范围:1.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的APP;2.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學生课业负担的APP;3.以免费为幌子私自收集学校及学生信息的APP;4
黄琳玲:小学高级教师,长期担任低中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个人”和“优秀班主任”。2009年获“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论坛说课比赛”一等奖;2010年在打造精品课程过程中,作为项目主持人所研发的课题获“中山市提名奖”;2012年语文综合性学习录像课获得广东省三等奖;2014年获石岐区阅读教学赛比赛获一等奖;2016年教育成果获“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
何大超,新沂市阿湖中学校长  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持,而优秀教师的建设途径只有两条——要么招募,要么培养。作为一所较偏远的农村初中的校长,何大超明白,他是“等不到”优秀教师前来“投奔”的,唯一的路径只有培养。为了打造一支精品高素质教师团队,近年来,何大超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地激发教师成长力,在全心全意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精品团队建设的累累硕果。如果说这个过程中有可以复制的经验
2019年,本刊编辑部跨越全国23个省,遍访42座城,专访11位封面人物,对话385位好老师。其中,有具有大家风范的教育专家,引领着教育者们前进的方向;有打造了特色区域教育的名局长,介绍了区域特色教育的搭建和推进模式;有具有成功管理案例的名校长,讲述着那些可供复制的校长领导力……而更多的,是那些平凡却又优秀的老师,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着不一样的教育故事,每一个教育故事都透着不一样的教育温度。他们应该
“刺头”学生成为优秀的班长;迷惘“网虫”成为软件工程师;平凡学生登上了全省技能大赛的领奖台……这些人的故事平常而普通,却是梁泽洪管制下众多职教生的成才范例。  从“下海”商人到职教校长,梁泽洪提倡“成才百分百”,并试图让每一朵花都绽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二十多年间,这位“不务正业”的校长不经意间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技能人才,让顺德第一职教的声名远播他乡域外。  “下海”商人办职教  20世纪
冯建民,天水市麦积区向荣学校高级教师,注重“简而实”“阅读写作相行相生”的语文课堂实践。  2015年,汪涛中学语文工作室挂牌,我申请加入。最初不以为然,未曾认识到研修就像一次出游,看到的、得到的要远大于预想和计划。随着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我领略到了研修路上的“别有洞天”。  导师汪涛,是个很能“侃”语文的人。每一次面对学员,他都会围绕“专业成长”“学校教学”“学生管理”“快乐工作”而侃。  几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