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国艺术家乔纳森·米斯通过绘画、雕塑、行为表演与装置去进行他的艺术实践,作为一名艺术家不断对身份这一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进行思考与探索,同时也将艺术作为他表达自己在艺术这一领域行使自主权的主要平台。对他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了解艺术作品中权利意识的表达对当代艺术的重要性,以及事件性作品背后如何产生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
【关键词】:艺术权利;艺术争议;批判;事件性
一.艺术家介绍
乔纳森·米斯(Jonathan Meese)现工作居住于柏林和汉堡,但他其实出生在1971年的日本东京,直到70年代中期才返回德国。米斯的创作受父亲的影响比较深,他的父亲是一位英国的藏家,收藏了很多关于日本与德国政治与经济方面的丑闻的资料在纸箱里。在他父亲去世过后,米斯将这些报纸杂志重新转化为艺术材料进行创作并举办了一次艺术装置的展览,之后他的艺术创作也多以政治、权利以及符号密切相关。
乔纳森·米斯的作品,与美术史上相同内容形式的作品相比,显得怪诞又诡异。画作里大篇幅的充斥着标语、拼贴和涂鸦,仿佛在宣泄一种极度的幽默和暴力,一种很强烈的情绪。他的装置与他的画作一样,将各种符号整合在一起,流行文化与不同材质的奇怪材料、莫名其妙的图像融合在一起,给我们带来一种奇特的感官体验。在艺术的世界里无所不能是米斯创作的信念,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能感觉到这股很有力量的情绪。渐渐地他的艺术表达从装置转变为以身体为媒介的行为表演之中,他通过行为不断地刺激人们在公共领域进行对权力、腐败与当代神话等方面的固有认知,激发人们去追问权力和欲望的真正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看到米斯的第一眼,总会看到一个长头发,大胡子,穿着阿迪达斯运动服的“中年油腻男人”,除了在艺术创作表演中表现出来的夸大了的粗狂大男子主义,他的日常形象里也能看到“粗野男人”的特征。不仅仅是服装给我们传递的文化符号,甚至连他的语言和表情都生动地传达着一个个文化符号的含义,就像是一个个对立面的矛盾体。在他的作品中,痴迷的使用那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或者是悲剧人物的形象,例如尼禄、斯大林、墨索里尼等等与自己的肖像结合在一起,再通过文学引用来表达和体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
乍眼看起来米斯的作品风格花样繁多,但实际上他的艺术作品并不在艺术的既定标准之内,他的作品无法具体归属于什么风格和流派,他创造了他自己的艺术世界。他的作品在形式上囊括了颜色和图案,在内容上有着各种标语符号的混乱组合,涉及的人物不仅仅有流行的演员和明星,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等等。尽管看起来花哨和华而不实,但所有的形式语言都指向了对一个问题的表达——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与表达。
二.具体作品的分析
2013年乔纳森·米斯在卡塞尔大学举行的名为“Megalomania in the Art World”的活动上表演了一个行为,他身着希特勒的外衣,行希特勒式军礼向纳粹致敬,期间他还在他的个人网站上使用了很多模仿独裁者的个人图像。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德国的另一名著名艺术家安塞姆·基弗,基弗曾说到他之所以去到世界各地行纳粹礼,并非为了歌颂这些独裁者,而是对他们重新度量以便更透彻的理解人类疯狂的内心顽症。米斯在许多公共展览场所举起希特勒式的敬礼,对德国社会的公众态度一再挑衅,甚至导致德国明镜周刊将他起诉到了卡塞尔州立法院。乔纳森·米斯认为他并不是对惨无人道的法西斯主义的歌颂或崇拜,而是在艺术所保护的范围内利用纳粹的符号去对艺术世界的权力进行挑战。
实际上仔细观察乔纳森·米斯的这个行为作品,可以清楚看到他到底在做什么。纳粹意识形态里的最小元素被他演绎成了与艺术相关的纯粹元素,在艺术活动或者艺术发生的场域进行的艺术表达,这些纳粹符号没有任何确切的意识形态含义,米斯把这些元素从纳粹的表达中解放出来,民众因为这些元素的前意识形态的状态而愤恨不已,其实他是利用了纳粹符号的能指功能——作为一种政治独裁权力形式象征去表达艺术世界权力的象征。他的这个行为作品并不具备公共的政治诉求,因为他并没有明确的政治权力的诉求,与社会运动不同,没有特别针对性的去攻击某种矛盾,而更像是个人行为,套用集权主义的方式,将政治符号消解在艺术表达里去宣誓艺术的权利。这是更偏向于泛政治化的作品,他所宣称的是艺术是要有权力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艺术表达享有的霸权,艺术家更为独立的艺术话语权等等,另一角度,更像是一种艺术世界无政府主义的宣言,艺术共和国的宣言。
这个作品所引发的事件性效应更明显的表现在之后卡塞尔法院对此的审理。法院经过审理后裁定,“乔纳森·米斯在他的向纳粹致敬的行为表演中的行为仅限于艺术领域,因此属于艺术范畴的思考,没有违反德国的相关法律。”因此这场闹剧的结果最终就是宣布乔纳森·米斯无罪。这是艺术作品对现实生活人们认知或感受底线的进一步入侵,在艺术世界中,艺术家的表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艺术与政治的边界也被他轻微撼动着。他批判的或许不仅是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权利,也是在批判所谓的艺术范围内的艺术家所能行使的权利。他在艺术世界的为所欲为在获得了现实生活中法庭的“许可”之后,尽管依然有大批的民众对其愤怒不满,但在官方认证的合理化之下或许能引起人民民众的重新思考,冲突之后带来的重新分配和解释的可能性。
从民众对作品的强烈反应以及法院出乎意料的判决这一连串的事件中,我们能看到一件备受争议的作品不见得其构思有多巧妙或者艺术表达手法有多么的高明,有意义的地方恰巧是它的争议性挑战了大众的惯性思维。艺术在这样的社会冲突中充当了它的角色,乔纳森·米斯这一类艺术作品争议的焦点在于引发了道德恐慌。在当代社会中,并不存在着对艺术觀和美学观绝对一致的看法,但在视觉上或情感上引发人思考,让人震撼或感到刺激的艺术作品往往更受偏爱。被一件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所吸引,充满敬畏之心与看见米斯的作品被激怒、震撼实际上都是同样的对艺术作品有所感受,这都是对待艺术的有效方式。
三.总结
米斯一直坚持和推行着艺术自主,他认为当代人现在所推崇和服务的艺术都不是真正的艺术,而只是所谓的民主、自我、宗教或者人类的权力系统披着艺术的壳在艺术界里横行霸道。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为了人类的自我实现,也不仅仅是为了艺术内部的“自治”,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导致艺术最终的灭亡,米斯的批判也总是要去捣毁看上去,假装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推翻那认真树立的东西,这也是批判的意义所在。
乔纳森·米斯的每一次穿着制服的表演都以其遭到欧洲观众的强烈抵制而具有事件性,这种事件性所带来的冲突也就是他的艺术去重申他的观点的方式。冲突由感性政治产生,各因素的异质性抵抗着事物的同质性。米斯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十字架、制服,甚至是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形象,一是试图消解和解构它们这些权利和控制符号的本身的意义,去展现它们愚蠢可笑的一面,拿艺术世界的权利不断去试探社会政治生活的边界;二是通过对这些权利符号的批判,以及与大众在审美经验上的冲突,来试图重新讨论审美平等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2] 电影:索菲亚·菲尼斯:《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2013年10月4日英国上映
【关键词】:艺术权利;艺术争议;批判;事件性
一.艺术家介绍
乔纳森·米斯(Jonathan Meese)现工作居住于柏林和汉堡,但他其实出生在1971年的日本东京,直到70年代中期才返回德国。米斯的创作受父亲的影响比较深,他的父亲是一位英国的藏家,收藏了很多关于日本与德国政治与经济方面的丑闻的资料在纸箱里。在他父亲去世过后,米斯将这些报纸杂志重新转化为艺术材料进行创作并举办了一次艺术装置的展览,之后他的艺术创作也多以政治、权利以及符号密切相关。
乔纳森·米斯的作品,与美术史上相同内容形式的作品相比,显得怪诞又诡异。画作里大篇幅的充斥着标语、拼贴和涂鸦,仿佛在宣泄一种极度的幽默和暴力,一种很强烈的情绪。他的装置与他的画作一样,将各种符号整合在一起,流行文化与不同材质的奇怪材料、莫名其妙的图像融合在一起,给我们带来一种奇特的感官体验。在艺术的世界里无所不能是米斯创作的信念,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能感觉到这股很有力量的情绪。渐渐地他的艺术表达从装置转变为以身体为媒介的行为表演之中,他通过行为不断地刺激人们在公共领域进行对权力、腐败与当代神话等方面的固有认知,激发人们去追问权力和欲望的真正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看到米斯的第一眼,总会看到一个长头发,大胡子,穿着阿迪达斯运动服的“中年油腻男人”,除了在艺术创作表演中表现出来的夸大了的粗狂大男子主义,他的日常形象里也能看到“粗野男人”的特征。不仅仅是服装给我们传递的文化符号,甚至连他的语言和表情都生动地传达着一个个文化符号的含义,就像是一个个对立面的矛盾体。在他的作品中,痴迷的使用那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或者是悲剧人物的形象,例如尼禄、斯大林、墨索里尼等等与自己的肖像结合在一起,再通过文学引用来表达和体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
乍眼看起来米斯的作品风格花样繁多,但实际上他的艺术作品并不在艺术的既定标准之内,他的作品无法具体归属于什么风格和流派,他创造了他自己的艺术世界。他的作品在形式上囊括了颜色和图案,在内容上有着各种标语符号的混乱组合,涉及的人物不仅仅有流行的演员和明星,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等等。尽管看起来花哨和华而不实,但所有的形式语言都指向了对一个问题的表达——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与表达。
二.具体作品的分析
2013年乔纳森·米斯在卡塞尔大学举行的名为“Megalomania in the Art World”的活动上表演了一个行为,他身着希特勒的外衣,行希特勒式军礼向纳粹致敬,期间他还在他的个人网站上使用了很多模仿独裁者的个人图像。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德国的另一名著名艺术家安塞姆·基弗,基弗曾说到他之所以去到世界各地行纳粹礼,并非为了歌颂这些独裁者,而是对他们重新度量以便更透彻的理解人类疯狂的内心顽症。米斯在许多公共展览场所举起希特勒式的敬礼,对德国社会的公众态度一再挑衅,甚至导致德国明镜周刊将他起诉到了卡塞尔州立法院。乔纳森·米斯认为他并不是对惨无人道的法西斯主义的歌颂或崇拜,而是在艺术所保护的范围内利用纳粹的符号去对艺术世界的权力进行挑战。
实际上仔细观察乔纳森·米斯的这个行为作品,可以清楚看到他到底在做什么。纳粹意识形态里的最小元素被他演绎成了与艺术相关的纯粹元素,在艺术活动或者艺术发生的场域进行的艺术表达,这些纳粹符号没有任何确切的意识形态含义,米斯把这些元素从纳粹的表达中解放出来,民众因为这些元素的前意识形态的状态而愤恨不已,其实他是利用了纳粹符号的能指功能——作为一种政治独裁权力形式象征去表达艺术世界权力的象征。他的这个行为作品并不具备公共的政治诉求,因为他并没有明确的政治权力的诉求,与社会运动不同,没有特别针对性的去攻击某种矛盾,而更像是个人行为,套用集权主义的方式,将政治符号消解在艺术表达里去宣誓艺术的权利。这是更偏向于泛政治化的作品,他所宣称的是艺术是要有权力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艺术表达享有的霸权,艺术家更为独立的艺术话语权等等,另一角度,更像是一种艺术世界无政府主义的宣言,艺术共和国的宣言。
这个作品所引发的事件性效应更明显的表现在之后卡塞尔法院对此的审理。法院经过审理后裁定,“乔纳森·米斯在他的向纳粹致敬的行为表演中的行为仅限于艺术领域,因此属于艺术范畴的思考,没有违反德国的相关法律。”因此这场闹剧的结果最终就是宣布乔纳森·米斯无罪。这是艺术作品对现实生活人们认知或感受底线的进一步入侵,在艺术世界中,艺术家的表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艺术与政治的边界也被他轻微撼动着。他批判的或许不仅是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权利,也是在批判所谓的艺术范围内的艺术家所能行使的权利。他在艺术世界的为所欲为在获得了现实生活中法庭的“许可”之后,尽管依然有大批的民众对其愤怒不满,但在官方认证的合理化之下或许能引起人民民众的重新思考,冲突之后带来的重新分配和解释的可能性。
从民众对作品的强烈反应以及法院出乎意料的判决这一连串的事件中,我们能看到一件备受争议的作品不见得其构思有多巧妙或者艺术表达手法有多么的高明,有意义的地方恰巧是它的争议性挑战了大众的惯性思维。艺术在这样的社会冲突中充当了它的角色,乔纳森·米斯这一类艺术作品争议的焦点在于引发了道德恐慌。在当代社会中,并不存在着对艺术觀和美学观绝对一致的看法,但在视觉上或情感上引发人思考,让人震撼或感到刺激的艺术作品往往更受偏爱。被一件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所吸引,充满敬畏之心与看见米斯的作品被激怒、震撼实际上都是同样的对艺术作品有所感受,这都是对待艺术的有效方式。
三.总结
米斯一直坚持和推行着艺术自主,他认为当代人现在所推崇和服务的艺术都不是真正的艺术,而只是所谓的民主、自我、宗教或者人类的权力系统披着艺术的壳在艺术界里横行霸道。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为了人类的自我实现,也不仅仅是为了艺术内部的“自治”,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导致艺术最终的灭亡,米斯的批判也总是要去捣毁看上去,假装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推翻那认真树立的东西,这也是批判的意义所在。
乔纳森·米斯的每一次穿着制服的表演都以其遭到欧洲观众的强烈抵制而具有事件性,这种事件性所带来的冲突也就是他的艺术去重申他的观点的方式。冲突由感性政治产生,各因素的异质性抵抗着事物的同质性。米斯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十字架、制服,甚至是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形象,一是试图消解和解构它们这些权利和控制符号的本身的意义,去展现它们愚蠢可笑的一面,拿艺术世界的权利不断去试探社会政治生活的边界;二是通过对这些权利符号的批判,以及与大众在审美经验上的冲突,来试图重新讨论审美平等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2] 电影:索菲亚·菲尼斯:《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2013年10月4日英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