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疯狂的石头》:一次成功的商业片突围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13751412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自从《卧虎藏龙》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以后,《英雄》、《十面埋伏》、《无极》这类古装大片搞得国产电影圈虚火上升,陷入了“名导演—大投资—争议的影片—高票房—坏口碑”这样一个怪圈,个人感觉那些大导演们都被“影像美学”这一基本功给耽误了,只会在钞票堆积出来的武侠世界和神怪帝国中苍白地迷恋着。2006年的暑假档期,在中国内地引起强烈反响的不是名导大牌们的大投资大制作,而是名不见经传的编导及演员的小成本电影一石激起千层浪,一部《疯狂的石头》引得各大媒体和网络论坛讨论连连,评论界与观众交口称赞,俨然形成一种“石头现象”。时至近日,五百万港币投资的《疯狂的石头》一举拿下两千万余元的可观票房,成为国产电影市场一匹十足的“票房黑马”。
  这样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影片为何引发如此热潮?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角度一窥其中奥秘!
  
  一、扫描石头
  
  (1)现代都市喜剧
  故事发生在重庆这样一个新兴的大城市,快速的成长导致了其复杂和不确定性。而《疯狂的石头》好像重庆本身一样,无数伏笔和巧合横空交错,在一个三维空间中伸展成密密麻麻的诸多故事线,彼此结合。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非常商业的现代喜剧: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经济效益特此搞了一个展览,希望卖出天价以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局面。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都盯上了翡翠,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技能”一步步向翡翠逼近。他们在相互拆台的同时,又要共同面对工艺品厂保卫科长包世宏这一最大的障碍。他们都因谢厂长不务正业的草包儿子谢小盟而产生联系,上演了一出真假变幻的人间“闹剧”。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贼和兵都被彻底地黑色幽默了一把。
  故事由一个可乐罐而引出影片的主要人物,并揭示了一件小事可能就会引起一连串后果的蝴蝶效应,而影片正是以不同视角叙说同样一件事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而引出不少的笑料。如影片开始时扔下来的可乐罐,刚好砸到了包队长的车的玻璃,而包队长下车察看时车自动滑行撞到了助理的车……影片自始至终充满着这样的巧合,几乎每一次的巧合都引出观众的哄堂大笑,更何况,还有影片中不时可以听到看到改编自刀郎的口水歌词、粗制滥造的千手观音、可乐中奖的把戏、缺斤少两的奸商等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的事情,导演的过人之处就是把这些常常遇到的不起眼的事情编排在一起,并通过种种巧合紧密结合。
  (2)向经典致敬
  不可否认的是:《疯狂的石头》的故事、人物关系、情节设置、关键性道具都大量充斥着与《两杆大烟枪》和《掠夺》、《寻枪》等电影类似的元素,《疯狂的石头》和经典的传承关系不可抹杀。大导演盖·里奇除了娶玛多娜比较惊世骇俗外,还拍了几部特牛的电影。其中黑色经典《两杆老烟枪》是宁浩最喜欢的,他也没有否认自己对“偶像”的借鉴。
  不过,宁浩却不是盖·里奇,他没有那么反叛和光鲜,另类和不驯。宁浩更象一个学生,一个影迷.在好莱坞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他的成功无非证明了坚定地学习先进经验有多么重要。模仿没什么不好,但是要与你自己的电影水乳交融,而《疯狂的石头》却作到了这点。在《两杆大烟枪》的框架之下,导演没有对故事做简单的移植,而是将其与中国特色和地方风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会使观众产生疏离感。看似对经典的模仿,实则对电影的新的解构和诠释。
  其实多线叙事风格又不是盖·里奇最先用出来的,起承转合的讲故事方法早就开始普及了,蒙太奇剪接现在又有哪部片子不用呢?《疯狂的石头》可以说是现代电影技巧的大荟萃,尽管所用新锐的电影语言不如欧美先锋导演们大胆与彻底,也在韩国电影中屡见不鲜,但是在中国同类影片中无疑是一次最广泛的尝试性运用。平行剪辑、平滑转场在造成干净利落的故事场景的同时,消减场景与情景转换带来的突兀感。影片还综合运用长短镜头、广角镜、表情特写等拍摄手法,很好地渲染了场景的气氛,增加了影片的动感。
  
  二、特写石头
  
  (1)严谨造就幽默
  《疯狂的石头》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智慧的苗头,导演不再藏在镜头后面惺惺作态,而是先把人物立住、故事讲好,那种毫不做作的幽默主线、多变的镜头表现力、带点疯狂味道的穿插迂回剪辑,局部细节的拿捏与情节的重新构筑都是非常成熟且见功力的。就整部电影来说,它是一部严肃制作的电影,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非常用心,片中的幽默元素毫不做作,完全是由剧情推动所带出的笑声,并非如一些拙劣的喜剧片,采用夸张肢体,抖语言包袱等等来制作笑料。这点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所必须达到的,严谨的态度是电影所应承受之重。
  影片以精心编排的剧情、可玩可赏的细节、富有时代感的诙谐语言来演绎一段看似“无厘头”的喜剧,令人捧腹的方言台词也是这部作品的精彩之处。如助理一出场时便说:“狗日的硬是高科技,无人驾驶唆?”大盗麦克被恶整后重复地说:“顶你个肺。”甚至棒棒军误会主人公之意的一句:“城管……便衣吧……这叫文明执法。”还有宝马“BMW”变成了“别摸我”等等,这些都是影片中的引人发笑的部分,但笑中却充满着种种的无奈、泪水,也展现了影片某种黑色幽默的趋势。
  (2)细微之处见精神
  导演宁浩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他拍过MTV,学过画画,对音乐的节奏和画面构图都很有感觉,之前拍的电视剧和广告让他具备短时间内完整叙事的能力,所以他的电影很好看。跳剪、无实景抠绿拍摄、动画特效等等,惯见于MV拍摄的技术被活用于本部电影,使《石头》的画面风格与镜头语言都有别与一般的国内传统电影。
  而作为摄影师的杜杰则非常注重摄影手法的运用,尤其是对于镜头表现力的运用更是重点。在此基础上,影片有了创新的视觉风格,比如大盗麦克与台商对决那场戏,两人平均分割画面的两边造成紧张的局势,中间墙上挂着一副书法“忍”字,用CG制作合成的钢笔和小刀慢动作划破空气飞过,镜头相当地漫画化,表现了一种新的审美趣味。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那场摩托车抢包撞飞汽车门的戏里,晕暗泛蓝的光线下,用三角构图的方式来表现三个人物之间的独立和交叉情节,气氛烘托恰到好处,节奏感相当的强,不断回切的镜头组合成了这一情节的强调作用,为故事接下来的高潮部分作了很好的铺陈:道哥撞倒在画面左下角的汽车旁边,包头惊诧地走过去查看,花心男人战战兢兢跟在后面,而汽车里的花瓶女人角色则一边尖叫着一边从画面右边跑出画,整个大场景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造成了非常难得和紧凑的喜剧叙事效果。
  影片的配音也是有一定新意的,比如关 公庙火警后追逐的一场戏,极富中国味道的场景里,配以纯粹的国粹音乐,紧凑的戏曲锣音把一个个快速剪接的镜头准确而强烈地压缩在戏院的空气,这种手法让人印象深刻。而片中多次出现的背景音乐《忘情水》也让人对该片的投资人刘德华在影片中似有似无的存在忍俊不禁。
  
  三、鸟瞰石头
  
  (1)草根文化的出头之日
  将《疯狂的石头》置于当前的华语电影发展现状之中时,这样一部非经典的喜剧电影,同样有着让我们赞美的诸多理由。从取悦观众的角度、商业回报的角度和艺术创造的角度看,它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石头》的叙事基调和底色,大体上属于当下网络上流行的恶搞式套路,但又不仅仅是被包容于香港“无厘头”式的喜剧模式里的。“恶搞”是对流行文化的一种玩笑和戏谑,在电视界有撰写无厘头电视剧《武林外史》的网络写手出身的宁财神,在相声界有摸爬滚打多年如今终于出头的郭德纲,在游戏界也有刚开发上市的新恶搞大拼盘网络游戏《什么什么大冒险》。
  当轻松噱头与娱乐心态终于在大陆文艺界粉墨登场,蔚为气候之时,中国的草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已经不容忽视。影片很聪明地将草根文化贯彻到底,并以幽默为幌子巧妙调侃了时下社会的弊端,无论是下岗问题,还是文明执法、或是行骗招数,都被他以睿智的手法加以调侃和批判。
  (2)荒诞的真实
  看似荒诞可笑的情节最终折射的却是光怪陆离的真实。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万象丛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疯狂的石头》以一个让人惊喜的故事,把我们生活中所熟悉或者忽视的民间生态和社会心理,巧妙地加以铺排呈现。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社会的现实图景,我们身边多种急促、委琐、让人窒息的生存细节以一种冷幽默的方式在节奏感极强的故事里得以呈现。导演看到了表象:浮躁、拜金、物欲横流、道德危机、诚信危机,看到职工下岗、国有资产流失、房地产老板目空一切叫嚣狂嗷、伪艺术假学术横行、袍哥江湖、各种中国特色的行骗等等。但他也只是描述表象,他并非思想家、哲人和先知,可以指明方向。很多时候,我们都一样忙碌而无知,不知何去何从。
  当国际大盗模仿《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的经典动作从天花板上绑着绳子吊下来偷翡翠时,真正的爆笑点并不是这个造型,而是由于卖绳子的小贩短斤少两少给了一米导致他没法够着目标,只能吊在半空中荡来荡去眼睁睁地看着宝物干着急。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设计比比皆是,也只有中国观众才能看懂其中尖锐的讽刺和略带苦涩的幽默。有评论者认为,外国人或许理解不了这种中国式的黑色幽默,我倒宁愿认为,是他们理解不了现代中国人生活的逼仄的现实处境。
  我们格外关注的,是这部在喜剧外表下有着民生关怀立场的电影所塑造出的荒诞而真实的人物角色以及他们生活其中的广阔的社会背景。当这些可笑的人物角色在谎言中获得生存的立足点,又在巧合中走向善恶终极的命运报应,在看似荒诞的剧情推动下,一切贪婪、欲望和追逐反而呈现出令人信服的真实时,我们难免会想:到底是“石头”的疯狂,还是生活的疯狂?是影像的荒诞,还是现世的荒诞?
  (3)尴尬的现实
  《疯狂的石头》并非是部完美无缺的电影,也称不上是路标式的杰作,它在传媒和观众群中的极受赞扬,恰恰透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在长期的营养不良后,一部好电影,就足已让大家大嚼特嚼,回味无穷了。
  笔者窃以为内地影坛最缺乏的正是既有职业心态又有职业素质的导演,所以冒出来一个宁浩,才会让媒体和影评人兴奋成了一个“现象”。电影工业基础薄弱、类型电影如此不成气候的中国电影圈,需要更多的职业导演。如何做好职业导演,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直白的说,宁浩首先把自己当成职业导演,而不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表达欲望的“艺术工作者”。他用时尚的影像语言和层出不穷的笑料保证决不冷场,正因为他的现实,使他能够如此准确地抓住老百姓生活的脉搏。而目前的内地电影界,却仍处在惧怕沦为“职业导演”的集体潜意识笼罩下,绝大部分导演都忌讳被扣上“工匠”的帽子,其结果就是与老百姓的趣味如此隔阂,无法娱民,只能愚己。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使得中国电影开始慢慢摆脱“红色经典”形成的政治教化束缚,电影的娱乐功能不断凸现出来并逐渐放大。中国人太需要娱乐了,在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寓教于真正的娱乐中才是正道。在这种大背景下,好看、好笑的《疯狂的石头》的出现无疑是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呼唤。
  《疯狂的石头》的低成本运作完全符合咱们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情,如果大导演们都学习“石头”精神,多好快省地拍些有口碑有市场的商业片,当更多类似的影片将观众带回影院之时,也就是再造中国电影辉煌之日。
  
  结语
  
  没必要因为《疯狂的石头》带来了难得一见的本土化的黑色幽默就将它捧杀,也没必要因为它模仿了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就对此嗤之以鼻。在国产电影一味追求大制作大效果的盲目潮流之中,让我们为有《疯狂的石头》这样一块坚定而纯粹的石头感到欣喜和疯狂!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生活的反映。语言的变迁,反映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本文拟以“x客”的词语演化为分析路径,探索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E时代的语言模仿和变迁。  [关键词]X客 模仿 词语类化    最近,笔者在《三联生活周刊》上接连读到了三篇文章:《维客:知识共享者与第二个博客》(2004年第7期)、《移动博客:从聪明暴民到神经漫游者》(2004年第24期)、《赌客》(2004年第24期)
期刊
1、前段时间,炒得风风火火的韩国电影配额缩减问题,您作为业内人士,一定也关注到了。您可以先给我们解释一下关于电影配额的相关概念吗?  答:银幕配额制度(Screen Quota)也被称作国产电影义务上映制度,强制规定所有影院的每一个影厅,每年都必须放映一定天数以上的国产电影。其目的是为了阻止外国影片(主要是指好莱坞大片)蚕食本国电影市场,为国产片的发展保留一定空间。英国最早出台了该制度,目前韩国、
期刊
[摘要] 由马基麦吉迪导演、侯赛因阿贝迪尼和佐拉巴拉米主演的伊朗影片《巴伦》折射出以下几个问题: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人应该怎么办?在绝望的谷底上帝在哪里?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又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青年大学生,一些有益的东西值得借鉴。  [关键词] 《巴伦》影片 大学生 布望  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的找工作连连碰壁,有的考研落榜,有的为毕业前即将各奔东西的爱情陷入迷茫,
期刊
[摘要] 侯咏的《茉莉花开》是一部女性电影。在影片中,他刻画了不同年代的三个女性形象,较为真实地展现了当今女性的生存困境,借此呼吁女性应有独立意识:这体现了其“寓言性”电影的主张。然而,正因为过分强调影片的“寓意”,使得第三个人物形象“花”,本应拥有自主意识的成熟女性不够真实丰满,流于传统女性的单薄与肤浅:这是影片的遗憾。本文从影片的“寓言性”入手,探讨了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 寓言性
期刊
[摘要] 电影《与狼共舞》是多元文化观在电影界的一次成功折射通过对其电影音乐的分析,说明作者对其情有独钟及其流行的愿因,进一步引发对中国电影音乐的期盼。  [关键词] 电影音乐  近一段时间以来,不经意之间总能听到从电视机里传来的那耳熟能详的经典——《与狼共舞》的电影音乐。不同的频道,不同的内容,都有它的存在。有时是北方电视合作为文学内容节目的背景音乐,有时出现在南方电视台的一个广告片里。总之,
期刊
[摘要] 在2005年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奖的影片《青红》被认为反映了70年代的年轻人青春的压抑与叛逆。本文认为,影片主人公青红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具有强烈的叛逆色彩和个性追求,在父母想要回归的上海梦面前,她更多表现出的是顺从。她的一些叛逆的行为不过是为了在太深的压抑下松一口气。但来自父母与小根的双重压力却使她终于断裂,酿成了一出悲剧。  [关键词] 青红 命运 风筝  十九岁,命运
期刊
[摘要] 影片《千里走单骑》揭开了传统家庭与后家庭时代之间世俗隔阂的面纱,两种理念与思维痼疾,在历史变迁中积淀失衡和爆发,对抗与反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心的磨炼与自我酿酵,回归人性本来的趋向亲、情、义,哪怕是进入极限的时代,家庭成员之间辈伦的和谐和心灵的和谐是人类最珍贵和人类繁衍下去的原动力。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个性发展 后家庭时代 人的亲情义  影片《千里走单骑》真正的主角是“面具”,人与人
期刊
[摘要]“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文学被众多的导演放逐,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影的视觉效果,而忽略其必不可少的叙事艺术,部分电影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电影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随着丈化艺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唯美化”的形式主义倾向不再是纯粹的艺术追求,而成为谋求商业利益的电影策略,从而陷入某种危机。面临这些危机,电影必须从文学中汲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
期刊
[摘要]老舍的《茶馆》剧作;“茶馆大舞台”,取材的大众化“三场剧幕”几次变迁,内容的大众化;各色人物显神态,塑造人物形象的大众化。  [关键词]老舍 茶馆 戏剧创作 大众化    “茶馆”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人们喜欢品茶,也喜欢在茶余饭后谈天说地。它是一个大众化的场所,也是各色人物的舞台,它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形象地演着一幕幕栩栩如生的人间话剧。老舍的《茶馆》就是非
期刊
[摘要]《英雄》堪称是中国电影史上被误读得最严重的影片之一。这种误读几乎是全民性的,其中就包括:将秦王误认为一个正面人物,称《英雄》是在歌颂秦王,并将片中的秦王和历史上的秦始皇等同起来,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批驳。作者认为,影片中的秦王只是无名,残剑等英雄形象的一个对照式人物,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枭雄,而非编导要歌颂的英雄人物。  [关键词] 张艺谋 《英雄》误读    引言  张艺谋的武侠电影《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