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被放逐后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a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文学被众多的导演放逐,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影的视觉效果,而忽略其必不可少的叙事艺术,部分电影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电影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随着丈化艺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唯美化”的形式主义倾向不再是纯粹的艺术追求,而成为谋求商业利益的电影策略,从而陷入某种危机。面临这些危机,电影必须从文学中汲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机。
  [关键词] 电影文学“读图时代”暴力与色情“唯美”化的形式主义
  随着一个新的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内容乃至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二零零四年,林白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刊行了“新视像读本”,这是刊行的第八版,为什么在刊行了七版之后,还要隆重推出这八版呢?这一版与以前各版文字上无任何差异,但增加的新元素就是画家李津的二百一十二幅图画,它的卖点不再是原有的书面文字,而是那些新奇、精美、富有视觉;中击力的图片。其实,现在出版的很多图书,图像似乎早巳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反倒沦为配角。这种状况反映在图书、报纸、杂志、宣传广告中,图片数量倍增标志着传统的文字占据主导的文化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了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似乎成了“读图时代”的新法则,图像对眼球注意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眼球经济”。
  “读图”时尚的流行,正在悄悄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其潜在的后果之一是重图轻文的阅读指向,造成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和挤压。在“读图时代”,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因的地位:从文化活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太多插图进入文字著作中,打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内在脉络,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学引向图像本身,同时也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
  总之,“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这场战争还广泛的延伸到越来越多的文化领域,比如中国当前的电影策略就深受其影响,人们似乎忘记了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只越来越重视电影的视觉效果,而忽略其必不可少的叙事艺术,文学被众多的导演放逐了,其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电影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电影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电影界用来提高票房的重要法宝。这些充满血腥味的暴力场面,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产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中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电影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以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十分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的:“我们以我们的美污染了全世界。”[1]造成电影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位的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肉欲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2]电影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做了深刻的解释:“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3]
  在我国,电影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在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很强的画面内容。
  (二)、随着文化艺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唯美化”的形式主义倾向不再是纯粹的艺术追求,而成为谋求商业利益的电影策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传统的纯粹的精神性体验的审美活动正在向日常文化生活渗透,日常文化正在借助审美的形式而被装饰和美化,审美文化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艺术创作屈从于效益和利润,竟然违背艺术的本质,喧嚣“根本不存在比形式更加高深的内容”,一切都是形式,艺术就是被感知,就是被人看到、听到的东西,就是令人一目了然轻松愉快的形式。使得“艺术形式正在从与艺术内容的天然联系中逃亡,逾越艺术的栅栏而投靠市场需求和流行趣味”,[4]于是文化作品的技巧、手法与它要表现的东西之间出现了脱节,挣脱了内容制约的艺术形式则趋于“唯美”的恶性膨胀。
  如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其中尽是精彩镜头呈现的美仑美奂的风景。《英雄》中的秦宫,湖面,枫林,大漠;《十面埋伏》中的牡丹坊,竹林,花海,雪山,这些生活中很难见到的景象本来就是创造的产物,是对生活中实景的夸张。《英雄》中嘈嘈切切、优雅苍凉的琴声,静谧的书院,落寞的红叶,荒凉的大漠,幽静的水乡,巍峨的皇宫{十面埋伏》中莺声流转,水袖飞舞,池塘沐浴,竹林突围,花海激情,雪山决斗,都是经过创作者的夸张凸显出理想色彩的胜景。《十面埋伏》主人公小妹衣袖飘飘,飞刀胜雪,宛若飞天;《英雄》中飞雪长剑出鞘时,黄叶漫天翩飞,舞姿动人。还有倍受人们非议的陈凯歌的《无极》,则把“唯美化”的形式主义倾向推向了极致。粉艳欲滴的海棠花,绿油油的大草原,红盔红甲的军队,血一样的城墙,迷人的雪国,日月同辉的奇观……但是这些精美的景象由于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而成为飘浮不定的碎片。同时,陈凯歌对数码科技的运用也令人叹为观止。据著名的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发布《无极》中的DI镜头达到了百分之百,也就是说所有的镜头都经过了数码合成,这在以往的国产影片中是前所未有的。《英雄》等国产大片中,只有在武打等动作场面中使用数码合成镜头,而《无极》中连两个人坐在室内谈话的镜头,如倾城和光明在木屋中的几场戏也进行数码合成,力求人物表情的到位和画面的美感。影片的这种极致化努力,大概是陈凯歌为了表现自己与其他大片导演的不同而为观众端出的过分华丽的视听盛宴。为了进一步营 造视听奇观,影片在色彩和造型方面刻意甚至夸张而为主:一是运用三种对比强烈的色彩来加强其视觉冲击力,光明带领的军队身着鲜红的铠甲,无欢喜欢穿白衣,舞白扇,他的军队也穿白甲,入侵的蛮人全身黑透,还赶着一群黑色的牛,奔跑起来就是一阵黑旋风。二是人物造型夸张抢眼,比如光明的“鲜花铠甲”,鬼狼的“乌鸦袍”,倾城的“千羽衣”,无欢的“亮银盔”。此外,在动作设计方面,最抢眼的是鬼狼的魅影身法和灵蛇剑法,以及无欢的回旋铁扇,鬼狼在歧路森林中伏击光明一场戏飘忽凌厉,鬼狼与无欢的屏风之战更为肃杀妖异,造成很浓的压抑氛围。
  这些影片中的场面确实使人过目不忘,“唯美”的画面很容易将观众带入一个纯粹的、想像的艺术世界。在这样的艺术世界里,艺术形式创造的“唯美”视觉效果已经取代了历史真实和男女爱情等情节、主题在作品中应有的地位。情节为精彩的打斗和奇幻的特技作铺垫,历史真实和男女爱情等主题内容都为视觉快适而重新包装,因此主题显得淡薄,情节缺少应有的逻辑性。精巧的艺术形式逾越内容的栅栏而直接服务于完美的画面,使得观众能够饱餐的只是“形式美组合的奇伟影像”,[5]这些奇伟影像却成为电影炒作、招揽观众的商业招牌,是电影导演们以此来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因此“唯美”化的形式主义倾向不再是导演纯粹的艺术追求,而是为谋求电影商业利益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往往凭借公众对电影固有的迷恋,虽然使电影获得奇迹般的票房价值,但是违反了艺术反映生活的本质,使得这些电影无法面对公众对于作品意蕴的拷问。媒体的严辞抨击,公众的失望与厌倦,国际电影节上的失利都在粉碎一个艺术创作者试图违反艺术本质和规律而追求商业利益的梦想。
  其实,即使在“读图时代”,电影艺术作为一种综合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多么前卫、先锋,都必须始终担起电影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电影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惟其如此,才能使电影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电影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从而陷入一种深层危机。
  面临危机,“读图时代”的电影艺术该何去何从,本人认为,必须从文学中汲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机。文学的繁荣,为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电影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电影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电影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廊桥遗梦》,还是《祝福》、《青春之歌》、《人到中年》、《红高梁》、《手机》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应达到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点。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电影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低层次生理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使电影质量出现大规模的滑坡。
  文学之所以对电影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电影剧作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电影的情节建构技巧和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电影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就等同于电影作品。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是一部电影成功的根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深刻性。这种思想性和深刻性为电影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电影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关照。这种关照能有效的克服电影艺术商业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电影艺术,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电影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电影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文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 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香港服装设计师张叔平用他对服装和电影的特殊理解,将服装与电影完美结合。本文探讨了张叔平关于电影服饰中美的表现、服饰设计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进而认为他的服饰美学观是在不和谐中体现和谐,在“艺术丑”中体现服装的审美价值,“打乱”一些顺序,排出一个新的形式来让人感受这种“美”的结论,作者认为,张叔平的服饰美学观是在吸收传统的同时也颠覆它,是电影服饰设计中的另类。  [关键词] 美 丑打
期刊
一、引言    伴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出现,人类社会早已开始了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渡。目前,电影、电视已经普及,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已在全球逐步渗透,孕育着巨大潜力和动力的信息时代已经降临。信息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要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因此,电影电视文化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林杏光先生1937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市。曾
期刊
“有了电影《情人》和《印度支那》的越南就成为熟烂的地方,轮渡、三轮车,法国白人、越南下等人、汗水与精液、占有与遗弃。这个亚热带暖流经过的地方,仿佛天生就让人欲望沉醉,不知其所。”  《印度支那》一部史诗般的影片。三个小时的时光在爱情、战争与革命、军人、殖民地中,从混乱走向消亡。  有些电影真的可以让你没完没了的看,难以描述的美。凯瑟琳·德纳芙和凡尚·佩雷的精巧组合。初见佩雷是在《芳芳》里面,没什么
期刊
[摘要]语言是生活的反映。语言的变迁,反映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本文拟以“x客”的词语演化为分析路径,探索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E时代的语言模仿和变迁。  [关键词]X客 模仿 词语类化    最近,笔者在《三联生活周刊》上接连读到了三篇文章:《维客:知识共享者与第二个博客》(2004年第7期)、《移动博客:从聪明暴民到神经漫游者》(2004年第24期)、《赌客》(2004年第24期)
期刊
1、前段时间,炒得风风火火的韩国电影配额缩减问题,您作为业内人士,一定也关注到了。您可以先给我们解释一下关于电影配额的相关概念吗?  答:银幕配额制度(Screen Quota)也被称作国产电影义务上映制度,强制规定所有影院的每一个影厅,每年都必须放映一定天数以上的国产电影。其目的是为了阻止外国影片(主要是指好莱坞大片)蚕食本国电影市场,为国产片的发展保留一定空间。英国最早出台了该制度,目前韩国、
期刊
[摘要] 由马基麦吉迪导演、侯赛因阿贝迪尼和佐拉巴拉米主演的伊朗影片《巴伦》折射出以下几个问题: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人应该怎么办?在绝望的谷底上帝在哪里?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又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青年大学生,一些有益的东西值得借鉴。  [关键词] 《巴伦》影片 大学生 布望  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的找工作连连碰壁,有的考研落榜,有的为毕业前即将各奔东西的爱情陷入迷茫,
期刊
[摘要] 侯咏的《茉莉花开》是一部女性电影。在影片中,他刻画了不同年代的三个女性形象,较为真实地展现了当今女性的生存困境,借此呼吁女性应有独立意识:这体现了其“寓言性”电影的主张。然而,正因为过分强调影片的“寓意”,使得第三个人物形象“花”,本应拥有自主意识的成熟女性不够真实丰满,流于传统女性的单薄与肤浅:这是影片的遗憾。本文从影片的“寓言性”入手,探讨了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 寓言性
期刊
[摘要] 电影《与狼共舞》是多元文化观在电影界的一次成功折射通过对其电影音乐的分析,说明作者对其情有独钟及其流行的愿因,进一步引发对中国电影音乐的期盼。  [关键词] 电影音乐  近一段时间以来,不经意之间总能听到从电视机里传来的那耳熟能详的经典——《与狼共舞》的电影音乐。不同的频道,不同的内容,都有它的存在。有时是北方电视合作为文学内容节目的背景音乐,有时出现在南方电视台的一个广告片里。总之,
期刊
[摘要] 在2005年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奖的影片《青红》被认为反映了70年代的年轻人青春的压抑与叛逆。本文认为,影片主人公青红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具有强烈的叛逆色彩和个性追求,在父母想要回归的上海梦面前,她更多表现出的是顺从。她的一些叛逆的行为不过是为了在太深的压抑下松一口气。但来自父母与小根的双重压力却使她终于断裂,酿成了一出悲剧。  [关键词] 青红 命运 风筝  十九岁,命运
期刊
[摘要] 影片《千里走单骑》揭开了传统家庭与后家庭时代之间世俗隔阂的面纱,两种理念与思维痼疾,在历史变迁中积淀失衡和爆发,对抗与反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心的磨炼与自我酿酵,回归人性本来的趋向亲、情、义,哪怕是进入极限的时代,家庭成员之间辈伦的和谐和心灵的和谐是人类最珍贵和人类繁衍下去的原动力。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个性发展 后家庭时代 人的亲情义  影片《千里走单骑》真正的主角是“面具”,人与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