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层次效率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x2008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研究作为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有效形式,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和应用。它带来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力量的提升,科学地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冲突,实现“人文、关怀、成长”的教育合力,在校本研究的支撑下,教育工作者真正转变了思维模式、行动方式,变外在的纯教学行为为内在的探索发现式的教学行为,使得人性生命力量得以真正展现。走进校园,特别是当前的农村小学校园,校本研究的力量正在一步步壮大,但究其现状来说,很多小学在关注校本研究的同时,却忽视了实现有效校本研究的载体——学校教师;在校本研究内涵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研究的空洞,如“盲目立项,贪多求大”、“频繁废立,成效低下”、“不重特色,舍本逐末”;有些学校的校本研究也认为小学教师就应该简单一点,于是,几节公开课后评课,无边无际,七嘴八舌浅层议论;对问题说得多,而解决方案说得少;内容多无序,这样评课结束,意味着研究也就此结束,使得研究成为“空壳子”;有的学校借此支撑门面,拿出一大堆资料,这就是我的“校本研究的体系”,实则“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点水”。因此,要使校本研究真正发挥其作用,真正使师生在其中得到发展,学校的整体内涵在其中得到发展,就必须“立足本校现状,有序科学呈现”。其有序呈现的科学依据是:
  一、突出主题思想引领下的目标观
  作为一所学校,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其“思想实质”,否则学校的内部力量将是“一盘散沙”,思想的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而思想的建设,又重在学校文化本身的传承,这就对学校的直接责任者——校长提出了要求:应该在文化传承下确立学校发展的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应该贯穿学校整个教育教学行为的始终,并且有延续性。办学的主题思想,从大的方面讲为校本研究起了引领作用,从小的方面讲,使校本研究可以有目标可循。因此,主题思想就是一根线,让校本研究在其引领下展现“研究成果”,主题思想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学校多年办学成果的一个提炼,具有“承前启后”作用,它更看重的是学校在其引领下后续发展的潜力及实效。因此,主题思想的确立又可以说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是全校师生共同确立的学校“办学方向”。基层农村学校更应在寻找自身合适生存发展空间下寻找自身的主题发展思想,应立足于前期的成果与当前的现状,“我的学校需要达到一个怎样的预期目标,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这些都是学校管理者首先必须去论证的。因此,主题思想是校本研究的大方向,它需要在经历、寻找、论证、展现过程中来实现,一旦确立,它将成为学校的发展方向,不可随意更改。
  例如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外来人口较多的情况,学生健康体质有所下降的情况,我们顺应“健康第一”的原则,提出“体育强校”目标,多年的经验积累,使我们的“体育训练”、“体育课堂”、“体育游戏”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为本地区所认可。这种快乐,这种愉悦及童真是当前的一些学科教学课堂中少见的。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更应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上下工夫,而健全的人格培养首先应遵循其成长规律,将童年还给孩子,我们借“体育”的愉悦与兴趣成果进一步拓展延伸,提出“童趣、成长”的理念,引出“激童真童趣,享成长快乐”的主题思想,明确我们学校教育教学所做的首先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度过,在兴趣中成长,展现他们真实的童年,这样一来,学校校本研究的方向也就明确,研究主题应运而生,使校本研究真正呈现出“树状”研究趋势。此时,主题思想便成为学校办学方向的总向标,校长的办学理念也应在其中生成,教师的校本研究也将以此为载体进行有效实施。所以,班主任的活动德育研究,学科教师的童趣教学策略研究,评价的多元评价研究等围绕“激童真童趣,享成长快乐”的主题思想铺开进行。
  二、突出科学管理下的层次观
  确立主题思想,就是确立了目标追求,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校本研究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所谓理论层面就是了解所确立主题的意义及与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倡的教育改革的相关因素及必要性,并通过寻找当前的研究现状与成果来加以论证;所谓实践层面就是这一主题思想体现在校本研究中的可操作性。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在引导教师有效参与校本研究时,最重要的便是科学管理。
  校本研究的实施者是教师,最终的成果服务者也是教师,在动态的研究下,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学校的教育才能得以显现。校本研究是“被取之水”又是“回流的水”,是真正使得学校发展“源头活水”,教师在校本研究中,经历了培训、理解、思考、运用等一系列环节,终于成长。作为教育管理者,只有不断地肯定、引导、让这“成长”成为全校研究的“内驱力”,哪怕这种“成长”是短暂的,是一时的,这也是教师实现自我教育目标的最大肯定,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肯定。教师在校本研究中,既要经历现场的,也要经历思维的变革,成为富有真正教育思维的实施者。在一系列的研究中,教师的目标感越来越清晰,教育理念的实践感越来越强烈,使教师真正成为改革的推动者,教师的研究行为是主观的,但在经历多次“撞击”后,认识便成了客观、成了现实,这些撞击是动态及有规律可找的,它的研究不仅是埋头思考,更多是课堂中的一种不经意的现象,学生的一种学习中被忽视的现象——小课堂飞出大规律。是的,面对研究,有焦虑、有困惑、有痛苦、有快乐,心灵的释放最终换回教师对教育教学真谛的感悟。
  为此,对校本研究的管理强调要“集”“引”“收”“放”。所谓“集”,就是在研究之前,就要集中论证主题思想的分解,可以从学科入手分解,可以从进度入手分解,可以从项目入手分解;所谓“引”,就是我们应该了解实际状况,因为我们都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纯粹从科研理论上加以研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确立的是常态的、草根式的科研理念,从教师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培育起步,尽量让教师从实际环境入手,立足课堂,关注教学现场,直击实践问题;所谓“收”就是收住教师的“心”,我们提倡人人参与校本研究,但并不提倡从立项开始便各搞各,我们要正视“参差不齐”的现实,成立研究共同体,采取“同一主题,多端切入,合力攻关”的方式;所谓“放”指的是开放参与的形式,主题的校本研究主要应该以听、评、看、议方式进行,使广大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参与其中。实际上,教学管理者:“集”“引”“收”“放”是一个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到内的内化过程,使校本研究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
  三、突出自我动态生成下的效率观
  如果说科学管理为校本研究提供深层发展的平台,那教师的参与激情便是教育的真谛得以体现的必备条件,试想,如果教师在校本研究中都是应付对待,其主观意识根本不去思考与发现,那最终的研究便是“空中楼阁”。因此,只有在不断地生成中去激发他们的热情,那“成果”的展现也就越来越近。
  比如,我校体育老师通过艰苦的训练使学校运动员在市运动会连续三年夺冠。由此,学校挖掘体育工作的深刻内涵和发展思路延伸出来的体育精神与体育课堂教学延伸出来的“快乐教学”成为了其他各科教师落实自我课堂和教育的追求。
  在德育工作中,以“三名教育”为突破口,使德育不再展望。甄文华是皇小体育小将们心中的“明星”,也是激励他们加强训练,取得胜利的精神依托。我们认为,如果在德育中培养“名人”效应,必然会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依托“榜样”作用,我们开展了“说名人故事,析名人名言,赏经典名典”的“三名”教育。环境上,我们在学校的宣传廊、墙壁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班级开辟名人角,名人之屋。时时让学生在名人的环境熏陶下成长。活动上,我们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资源上,我们利用地域优势,请“地方名人”进校园,请他们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另一方面,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与地方名人联谊通信等活动。通过三名教育,德育工作实实在在地落实。学生习惯养成、思想素质、人生观世界观等都得到了有力的提升,校园里的“新风新气象”随处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围绕学生想象能力所引发的兴趣,我们开设了“童话创编”。利用“童话”让低年级孩子“乐”起来,中年级孩子“活”起来,高年级孩子“想”起来,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学生动手能力与动脑的有效结合。“童话创编”是我校成功运作的一个课题,带动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提升,“童话创编”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意识,这正是我们“体育”精神中的“协作”。“童话”课题研究,使学校的教育科研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研究成果被省教育学会评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在“童话”课题的带动下,体育的“以中长跑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也由实践上升到了理论总结层面,并顺利结题。学校学生在多学科的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学生习作有百余篇发表于省、市级报刊上;在省科技竞赛、省奥数竞赛、市文艺汇演、美术、书法等活动中学校二百多余人次获得一、二等奖;学校田径队在丹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比赛连续六次荣获团体第一名。
  在校园文化上,为了与主题思想相协调,我们提出了“塑造书香校园”活动,组织开展“读好书”、“写好字”、“画好画”、“唱好歌”等活动。活动中要求教师做好环境布置、指导点拨、评价激励等工作,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学校还要求教师阅读一些美学著作,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美学大史》等,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学校在教师培训上开展了“三塔”培训,即:抓“全员”,固“塔基”;抓“骨干”,壮“塔身”;抓“名师”,塑“塔尖”。通过这样的培训,培养出了一批青年骨干群体。
  在对教育理想的追寻中,教师成长着,在自我动态生成中的成长是真实的、有效的,但不能因为成果的文本化而终结校本研究,这样我们会走在“黑暗苦果”的路上,只是心灵浸润了一下,发展没有实在地提升,我们的校本研究特别是一些农村的校本研究,不是为了确立某种理论和奖励,而是真正在教育改革的大旗下,实践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之路。因此。校本研究成果转化推广是必要的,它既要站在自信上,又要思考下一步的方向,使研究进一步细化,呈现动态的发展,比如我校在“童趣、成长”研究后,编写了“童话创编”的教材,上起了校本课程,丰富了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但我们又不得不思考,孩子快乐,也成长了,人格的形成还有哪些方面探索之路,我们便又开始新的研究之路。
  校本研究的真实,使得我校在内涵发展上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镇江市体育示范学校”、“镇江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丹阳市德育先进学校”、“全国读书征文示范学校”;老师在自我的研究与发展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的教学风格,提升自我品位,近年来学校先后有多位教师获得市课堂教学等级奖,有多位教师被评为“丹阳市优秀班主任”,教师的研究论文有五十多篇发表于省市刊物上;学生在自我寻找中找到了童年的乐趣,回归了童年的本真,积极参加各类的比赛获得了等级奖,有艺术舞蹈、乐器演奏、体育运动、文学竞赛、数学竞赛、科技竞赛,涵盖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校本研究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开拓学校未来发展的精神空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钱明辉,丹阳市皇塘中心小学,212327)
其他文献
倪 娟 孟献华  理科课程的学科特征辨析  袁 菊倾听教育:内涵、意义及策略  周春良叶圣陶教育思想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李松林 李 燕 王 伟  学校特色发展的四大问题  吴金根办学质量:名校发展与超越的支点  陈 明本立而道生:“特色教育”冷思考  乔建中 李 娜 朱 敏   我国学校特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徐新民课堂:让智慧点燃智慧  汤建国有备而来: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马伟中提升中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让教学过程更加走向开放,它不仅是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
一门学科的发展,首先在于研究方法论的突破。随着社会的根本转型与变革,中国语文学科的改革、发展与重建必须重新审视与思考学科自身的研究方法论问题,这就必须着力于提升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凝炼学术群体共同的研究问题,基于语文教育的变革性实践,从而取得学科发展的根本性突破。这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反复思考与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考察中国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发展史,中国语文学科
一、观察现象,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下面两个小实验,并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  师:这里有一根木条,它的一端用细线系一砝码静止在空中,现在我使这根木条突然向上加速运动,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细线被拉断,砝码落地。  师:这里有一个盛满水的塑料瓶,现在瓶底扎一小孔,可以看到水会从瓶中流出。如果用手堵住小孔,将塑料瓶向上抛出,那么,瓶在空中运动的这段时间里,小孔中是否会有水流出?  生:
作为儿童最日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课外阅读无论在时间、空间、涉猎范围及自主支配度上,都比课内学习占据更大的优势,它对于学生的知识拓展、思维促进、语文素养以及精神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课外阅读状态投入更多的关注。  一、当前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  目前,课外阅读已经受到普遍重视,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也把阅读作为六大行动之首大力推进,随着营造书香校园工作的不断推进,各校形
编者按: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定性是“学”不是“教”。如皋市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学的课堂”中依据“活动单”自主学习,在有价值的问题引领下组内思维碰撞,然后全班展示交流,让学生在取舍、选择、甄别、评价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生成建构。该模式日渐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及一线老师的重视,多家教育主流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例述了该模式框架下语文课堂中“学”的三重境界,如一股清新的风,推开了语文教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中,模型思想是唯一以“思想”指称的概念。分数除法解决问题需要逆向思维,这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善于利用方程顺向思维优势,建立相应的模型思想,使学生化难为易,融会贯通,轻松解决更多逆向思维问题,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品质,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模型思想;方程;分数除法;逆向思維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研究缘起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在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上,并表现出对有关事物的优先注意和集中注意。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学习兴趣产生,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增强,容易取得学习上的成功,理智感也会增强,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进而产生新的学习需要。  
摘要:人,是有理想的生命存在;教育,是体现人之理想特质的实践活动。因而,教育也是有理想的,教育理想包括“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两方面。“教育的理想”在于成就人的自由人格、高尚人格和幸福人格,而它们须通过“理想的教育”——即凸现主体的教育、涵养德行的教育和回归生活的教育来实现。  关键词: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
摘要:教育是个性养成的主要途径,学校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作为办学的根本理念和育人目标。个性就是人格的独特性,具备独立人格的人通常有心理上的兴趣取向,思想上的独立意识,思维上的批判精神,行动上的创新能力,道德上的责任意识等特征。兴趣是潜能的“向导”,潜能是内隐的,潜能是多元的,潜能是创新的“产床”。校本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开发学生潜能与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功能。校本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发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