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吃”上了9.11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11事件对美国的经济和公众心理的打击是沉重的,后遗症至今仍未完全消除。但美国也并非未从中谋得好处。阿富汗战争尚未完全结束,2002年伊始,布什就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三国"钦点"为支持恐怖主义的"邪恶轴心",随后,美国对伊拉克喊打之声不绝于耳,一场新的海湾战争如箭在弦,世界其他地区也陆续见到美国反恐大兵的身影......明眼人不难看出,美国的目的已绝不仅仅是"反恐"那么简单了,它显然是要把9.11事件带给美国的战略利用价值用足用尽,获取反恐之外的更多的战略利益。
  事实上,9.11后,在当政者和媒体的悉心引导下,美国迅速从惊恐中回过味来,实行哀兵战术,"把坏事变好事",利用9.11获取了一连串战略好处。
  
  第一个获益者是布什总统及其领导下的美国现政府。
  
  这次事件在客观上使美国结束了国内政治分歧,实现了举国团结。本来,布什是在一片争议中靠最高法院的裁决才当上总统的,根基本来就不太牢固,后又因党内倒戈,共和党丧失了在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所以不少人曾因此预测布什将会是一个弱势总统,施政不易。然而,在反恐的旗帜下,美国公众迅速地站在了布什周围,其民意支持率一路飙升,不仅超过了领导美国取得二战胜利的富·罗斯福,甚至有人认为他堪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样一来,布什的执政合法性已不再是一个受人质疑的话题,美国国内政治实现了反恐口号下的一致。在此气氛下,布什政府的施政显得非常轻松,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反恐的包装下,不仅政府的许多强硬的、单边色彩浓厚、冷战意识强烈的国际政策被照单全收,就连许多严厉的国内安全政策也没有遭到多少非议。
  
  把美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9.11被极快地解读为是一小撮恐怖分子对"自由"与"民主"的攻击,美国很自然地又一次被视为世界"自由"与"民主"的"灯塔",美国人的爱国狂热再次受到激发。一时间,美国"神圣"到别人不能对它说半个"不"字。在这股爱国的狂热之下,9.11事件的根由已不必讨论,美国已不可批评,就连善意的劝告也一风吹。英国是美国的铁杆盟国,就因为BBC广播公司在节目中说了句"9.11是美国人咎由自取"而不得不向狂怒的美国人道歉;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因一位沙特王子对美国的一句不算恶意的劝告就把人家对事件受害者的捐款给退了回去。更有甚者,在爱国的口号下,复仇的火焰被迅速点燃,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报复的支持率在美国国内达到90%以上。在美国,不少阿拉伯人被当成恐怖嫌疑,在大街上受到围攻,就连布什的阿拉伯裔保镖也因受怀疑而被从民航飞机上拖了下来。就这样,美国完成了又一次"爱国主义"大检阅。只是,"爱国主义"发展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不寒而栗。要是这种"爱国主义"出现在其他国家,美国恐怕早就给它贴上"民族主义"的标签了。
  
  霸权再一次得到空前的强化。
  
  9.11使美国空前强横与霸道。布什总统公开向全世界宣称,在这场反恐战争中,世界各国要么站在美国一边,成为国际反恐联盟的一员;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成为国际恐怖主义一分子,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在反恐的高压下,美国取得了反恐斗争的主导权,它不仅得以放手在阿富汗大打出手,而且还使得世界第一次在"美国拍了桌子之后,全都鸦雀无声"了;第一次出现了国无分敌国友国,地无分东西南北,不是帮着美国人打恐,就是噤如寒蝉不吭声,一切都是美国说了算,它说谁是恐怖主义,谁就是恐怖主义;它说谁不是恐怖主义,谁就不是。本·拉登炸了美国是恐怖分子,而对其同伙--俄罗斯车臣分裂主义分子和中国新疆的"东突"分子,美国的态度就非常暧昧了,其反恐特使泰勒甚至在北京坚称美国政府并不把"疆独人士"看作是恐怖分子。美国的态度无疑要向世界表明:我的话就是标准!
  
  乘机进入了它一直想进入而又一直不得其门而入的战略要地--南亚与中亚。
  
  美国军队高举着反恐大旗,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当然还有阿富汗。美国虽然声称不会长久驻军该地,但却又在这里谋建永久性军事基地。这些多山贫瘠的高原国家,地处中亚南亚结合部,是世界重要的能源通道和战略要冲,与俄罗斯、中国相连。外界认为,美国在这里排兵布阵,无异于在这块战略要地打入一根楔子,既能控制世界能源通道,又可在战略上形成对中俄等国的多面威胁。不仅南亚与中亚,现在被美国点名有恐怖主义嫌疑或存在着恐怖主义分子的国家还有菲律宾、印尼、索马里、苏丹、利比亚、叙利亚,甚至前苏联的某些地区如格鲁吉亚等国也在其内。这就意味着,美国很可能会借反恐之机,在更大范围内,重点是在亚太地区进行新一轮军事战略部署。
  
  有了一个借反恐之名消灭异已的机会
  
  有了一个借反恐之名消灭异己的机会。
  在基本收拾了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后,美国又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圈进"邪恶轴心",并威胁要对这三国动手。但美国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三国与恐怖主义有瓜葛。美国之所以如此,最明显不过的解释只能是:乘反恐之机,拔掉这三个长期以来不听美国招呼的眼中之钉。
  9.11后,美国不仅自己的反恐单干行动无休无止,而且还在各种国际场合不厌其烦地要求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配合它反恐,许多国家因此被拖上反恐战车,许多国际组织也不得不将反恐作为重要议题。眼见得"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然而,反恐绝不可能成为美国真实的战略目的,几个小毛贼式的恐怖分子也绝不可能扭转美国的国家战略方向,反而是他们的行为很可能被美国用来作为实施其真正战略图谋的掩护,即以这场反恐战争为契机,以夺取反恐战争主导权为手段,按美国的牌理对新世纪世界政治进行重新洗牌,把世界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秩序之中。这才是美国反恐不已的真谛之所在。▲
其他文献
4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宣布,美国武装部队将成立一个新的指挥机构--北方司令部,主要负责美国本土安全,同时负责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部分地区的防务。五角大楼将指派一位四星上将出任北方司令部的司令,他还将负责北美防空司令部,以及所有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和自然灾害事件的军事力量。    九大司令部覆盖全球    美军目前共有九大司令部,即太平洋司令部、欧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南方司令部
期刊
·公民社会的思想在俄罗斯是比较薄弱的,不可能成为国家生活中的凝聚力,倒是民族认同能够成为俄罗斯的民族凝聚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便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作为俄罗斯主体民族的俄罗斯族面临着一个新课题:重新确立俄罗斯的民族认同。  ·俄罗斯的民族认同有缺乏牢固性的特点,俄罗斯人潜意识中对民族认同缺乏自信心。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神话。  我接着闻一先生
期刊
·哲学的变化不完全与政治的变化同步,哲学世界的变化既是社会政治生活变化的反应,也是社会政治生活变化的前兆。  ·随着俄罗斯宗教哲学的回归,俄罗斯思想界开始重新思考本国的思想和文化传统,一些"该死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语)又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  ·俄罗斯哲学认为东正教已经塑造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哲学的当务之急是考虑和解释这种"特定的性格"。  俄罗斯哲学虽然没有像文学那样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
期刊
·弋尔巴乔夫曾经成立了一个总统委员会,七名成员有两名是作家,当时的文学家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其实,文学家们对言论自由一直孜孜以求,但真正的言论自由到来时,他们却失落了自己。  ·我们经常说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比俄罗斯更适合后现代发展的土壤了。  俄罗斯人是非常情绪化的,我们去过俄罗斯的人都会有同感,俄罗斯人的性格非常极端化和情绪化:如俄罗斯人一般很勇敢,但喝
期刊
1992年9月5日对我来讲是难忘的。我于这一天收到通知,被任命为中国首任驻韩国大使。这时中韩建交还不到20天。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担子沉重。  从我个人来看,去这样一个几无了解、无亲无故、人地生疏的地方,如何开展工作,又如何去争取协助和支持,不能不是我思考的紧迫课题。  我于1992年9月出任中国驻韩国首任大使,至1998年8月离任,在汉城工作了近六年。这是我从事朝鲜半岛工作40年来的最后阶段,弥
期刊
苏联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只意味着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而且还意味着长达70年之久的苏联社会主义和一批东欧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这个历史事件比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失败所包含的内容与提供的教训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因此,十余年来,人们对苏联这个大国的兴亡原因做出了种种分析。最近的一本新书--《苏联兴亡史论》,体现了中国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最新探索。  本书作者指出:苏联的兴盛,突出表现在十月革
期刊
·当今俄罗斯社会多数意见认为,8.19事变之后激进主义占据上风,自此俄罗斯走上了长达十年的激进变革之路。  ·俄罗斯政治学家阿·基瓦写道:"仅凭建设资本主义的口号,是不能建设好俄罗斯的。这只会在无意中建立起一座新的‘古拉格群岛‘。"  ·普京总统在接受采访时说:"历次革命,即便是没有流血,最终也要摧毁旧制度。但是总有一天革命要结束,让位于建设事业。俄罗斯今天就是处于这个阶段。"  我们坐在这里谈论
期刊
动武易,收拾残局难,一着不慎,将惹来诸多麻烦,小布什不得不防。  阿富汗之后下一个是谁?人们普遍认为美国锁定的是伊拉克,布什也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称为邪恶轴心,频频威胁要对伊拉克动武,推翻萨达姆政权。但时过近三个月,对萨达姆恨之入骨的美国并无任何动静,颇令人费解。    另有原因    一般认为,美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未立刻对伊动手的原由,不仅与美需补充在阿富汗战争中所消耗的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
期刊
孙玉玺去阿富汗赴任,竟没能给他送行,现在想来还觉得遗憾。  去年将近年末,阿富汗激战正酣的时候,编辑部决定请几位对阿富汗了解较深的学者和外交官,向读者介绍一下这个国家。我们的编辑范景峰联系到了前任驻阿富汗临时代办张敏;另一位人选,大家自然想到了我们的老朋友孙玉玺。  那时,张敏过着平和而充实的退休生活,每周几次在一所大学教普什图语。随和、恬淡,一件随意的夹克上衣,一点看不出曾经经历过的岁月和烽火。
期刊
受到过份呵护的孩子难以长大,对于银行,也是一样。  日本不久前取消对银行存款全额保护政策,就是要使银行少一些保护,多一点竞争,不失为明智之举。  今年4月1日开始,日本废除了自1996年以来实行的对银行存款的全额保护政策,改之以存款限额保护政策。这意味着,如果一家金融机构破产的话,储户在该金融机构的存款不再受到政府的全额保护,政府的存款保险机构只对1000万日元本息的定期存款提供保护。如果储户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