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阐述我园利用当地本土“沙上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热爱自己家乡,热爱自己家园。
【关键词】沙上文化 听说 区角 传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地处长江沿岸,这里有丰厚底蕴的“沙上文化”,我们利用“沙上文化”资源,让幼儿充分接触自然、接近生活,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沙上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丽的自然环境,如田园、江滩、沙土风光,及其自然、地理形成过程;二是丰富人文历史,如江滩围垦,棉麦农耕,风俗习惯、名人典故,等等。我园引进本土“沙上文化”对孩子进行熏陶和教育,目的是让幼儿更加热爱自己家乡,热爱自己家园,彰显我园育儿特色。
一、 把“沙上文化”资源用于教育中,做到寓教于乐
我园在教学内容上落实以“沙上文化”為主题的系列课程。课程包括“沙上文化”历史人文音像资料,自编本土儿童读本,以及含“沙上文化” 有关的动手活动、参观活动、体育活动和科学活动。
1. 把“沙上文化”资源用于幼儿绘画制作教学中
绘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在幼儿美术绘画课上,教师紧紧围绕沙上自然资源,如长江、船、芦苇、沙滩、江堤、农田,牛羊,以及渔民等等。这些都是描绘,绘画的题材。幼儿通过观察、模仿、绘画来表现沙上自然美、和谐美。
2. 把“沙上文化”资源用于幼儿听说教学中
幼儿正值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幼儿“沙上文化”系列听说活动。在课上老师将自编的关于“沙上文化”的儿童读本发给学生,师生一起学习,了解张家港民俗风情、本土的历史文化、当地特色等等知识。学完之后,幼儿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张家港吗?喜欢南丰镇吗?”。幼儿齐声回答:“喜欢”。“那为什么喜欢呢?”请说说理由。孩子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鼓励幼儿站起来说,有的说,南丰是我家,所以我喜欢。-----, 老师不时地拍掌,给与鼓励。并要求幼儿回家后将所学到,“沙上文化”知识讲给家长听。我园为了更好开展此活动,还将有关“沙上文化”读本分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学习。
2、把“沙上文化”自然美景用于区角活动中
我园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区角活动。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各个班级都利用自然资源对美工区和表演区进行材料投放。如小班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用草帽、柳枝做一大向日葵,并在上面插上各种小花。在中班区角,教师指导幼儿用斗笠、粽毛、稻草等做稻草人;在大班区角,教师指导幼儿利用破渔网、木头支架、斗笠、蓑衣、稻草做捕鱼场景,捕鱼人,小木船,网做的栩栩如生。在指导幼儿区角制作活动中,教师一边将“沙上文化”的历史典故讲给幼儿听,让幼儿知道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的人情风貌和历史,一边指导幼儿开动脑筋,相互合作,怎样把实物做的更美。在综合区角“农耕创意屋”内,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耄耋老人用粗糙的大手握着孩子们稚嫩的小手,传授着即将“失传”的民间技艺。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老人们还会给孩子们哼唱一些民间童谣,讲述一些民间故事,帮助大家了解一些当地的民俗。
二、邀请名人到园讲解“沙上文化”知识
当地政府早些年前就已经做足了本地“沙上文化”文章,张家港各镇都有政府认定的“沙上文化”传承人,他们经验丰富,手艺精湛。所以,我园特地邀请本镇“沙上文化”传承人到园向师生传授有关“沙上文化” 知识,并现场用稻草编制草鞋或草垫。老人一边给孩子们示范、一边讲解手工制作的动作要领:搓、揉、拉、拧。风筝能手来园和师生一起制作风筝,孩子们看到一根根细竹,各色的纸张,和一些细铁丝感到好奇无比,师傅边讲解边扎风筝。孩子一边饶有兴趣地听,一边仔细地观看。我园还邀请退休老师来园定期做讲座。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单老师,他首先让孩子围成一圈,相互以拍打游戏作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着让孩子们互相表演才艺,增进孩子彼此间的了解。在进行了这些简单的热身之后,单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读沙上童谣。之后,他不时用投影仪、实物展示、本地话,邀请孩子到台前进行互动,向师生细致讲解了沙上童谣的历史,并教大家学唱童谣。最后,随着美妙的童谣之声的落下,单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进入了手绘家乡美景的环节,在单老师指导下,孩子画的非常认真,有的画了《美丽的家》,《江岸美景》,《星星与小木船》,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动手能力,同时增进对自己家乡的情感认同。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知、认识、理解“沙上文化”,我园做出了很多工作,教师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获得了快乐。我们将不断地实践、探索和研究,让“沙上文化”资源成为幼儿的诗意家园,让“沙上文化”在幼儿心中扎下深深的根来。
参考文献:
1丁祖萌.幼儿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霏儿.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实践与指导[DB/OL].
【关键词】沙上文化 听说 区角 传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地处长江沿岸,这里有丰厚底蕴的“沙上文化”,我们利用“沙上文化”资源,让幼儿充分接触自然、接近生活,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沙上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丽的自然环境,如田园、江滩、沙土风光,及其自然、地理形成过程;二是丰富人文历史,如江滩围垦,棉麦农耕,风俗习惯、名人典故,等等。我园引进本土“沙上文化”对孩子进行熏陶和教育,目的是让幼儿更加热爱自己家乡,热爱自己家园,彰显我园育儿特色。
一、 把“沙上文化”资源用于教育中,做到寓教于乐
我园在教学内容上落实以“沙上文化”為主题的系列课程。课程包括“沙上文化”历史人文音像资料,自编本土儿童读本,以及含“沙上文化” 有关的动手活动、参观活动、体育活动和科学活动。
1. 把“沙上文化”资源用于幼儿绘画制作教学中
绘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在幼儿美术绘画课上,教师紧紧围绕沙上自然资源,如长江、船、芦苇、沙滩、江堤、农田,牛羊,以及渔民等等。这些都是描绘,绘画的题材。幼儿通过观察、模仿、绘画来表现沙上自然美、和谐美。
2. 把“沙上文化”资源用于幼儿听说教学中
幼儿正值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幼儿“沙上文化”系列听说活动。在课上老师将自编的关于“沙上文化”的儿童读本发给学生,师生一起学习,了解张家港民俗风情、本土的历史文化、当地特色等等知识。学完之后,幼儿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张家港吗?喜欢南丰镇吗?”。幼儿齐声回答:“喜欢”。“那为什么喜欢呢?”请说说理由。孩子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鼓励幼儿站起来说,有的说,南丰是我家,所以我喜欢。-----, 老师不时地拍掌,给与鼓励。并要求幼儿回家后将所学到,“沙上文化”知识讲给家长听。我园为了更好开展此活动,还将有关“沙上文化”读本分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学习。
2、把“沙上文化”自然美景用于区角活动中
我园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区角活动。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各个班级都利用自然资源对美工区和表演区进行材料投放。如小班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用草帽、柳枝做一大向日葵,并在上面插上各种小花。在中班区角,教师指导幼儿用斗笠、粽毛、稻草等做稻草人;在大班区角,教师指导幼儿利用破渔网、木头支架、斗笠、蓑衣、稻草做捕鱼场景,捕鱼人,小木船,网做的栩栩如生。在指导幼儿区角制作活动中,教师一边将“沙上文化”的历史典故讲给幼儿听,让幼儿知道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的人情风貌和历史,一边指导幼儿开动脑筋,相互合作,怎样把实物做的更美。在综合区角“农耕创意屋”内,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耄耋老人用粗糙的大手握着孩子们稚嫩的小手,传授着即将“失传”的民间技艺。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老人们还会给孩子们哼唱一些民间童谣,讲述一些民间故事,帮助大家了解一些当地的民俗。
二、邀请名人到园讲解“沙上文化”知识
当地政府早些年前就已经做足了本地“沙上文化”文章,张家港各镇都有政府认定的“沙上文化”传承人,他们经验丰富,手艺精湛。所以,我园特地邀请本镇“沙上文化”传承人到园向师生传授有关“沙上文化” 知识,并现场用稻草编制草鞋或草垫。老人一边给孩子们示范、一边讲解手工制作的动作要领:搓、揉、拉、拧。风筝能手来园和师生一起制作风筝,孩子们看到一根根细竹,各色的纸张,和一些细铁丝感到好奇无比,师傅边讲解边扎风筝。孩子一边饶有兴趣地听,一边仔细地观看。我园还邀请退休老师来园定期做讲座。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单老师,他首先让孩子围成一圈,相互以拍打游戏作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着让孩子们互相表演才艺,增进孩子彼此间的了解。在进行了这些简单的热身之后,单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读沙上童谣。之后,他不时用投影仪、实物展示、本地话,邀请孩子到台前进行互动,向师生细致讲解了沙上童谣的历史,并教大家学唱童谣。最后,随着美妙的童谣之声的落下,单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进入了手绘家乡美景的环节,在单老师指导下,孩子画的非常认真,有的画了《美丽的家》,《江岸美景》,《星星与小木船》,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动手能力,同时增进对自己家乡的情感认同。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知、认识、理解“沙上文化”,我园做出了很多工作,教师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获得了快乐。我们将不断地实践、探索和研究,让“沙上文化”资源成为幼儿的诗意家园,让“沙上文化”在幼儿心中扎下深深的根来。
参考文献:
1丁祖萌.幼儿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霏儿.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实践与指导[DB/OL].